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故事】 抗战“三结义”
2024-06-18 09:03:36  来源:“天下黄埔”微信公众号 供稿:江西黄埔亲友李建华、吴仪东  点击:  复制链接

  三国时期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一段佳话。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位黄埔同学:吴鸢、罗文浪、陆承裕,他们志趣相投,为报效国家、抗日御侮,结为袍泽兄弟。他们的高情厚谊、生死不渝,值得我们黄埔后人所敬仰。

  吴鸢,1910年生,江西铅山人,中央军校驻豫军官团第一期、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第九期毕业,先后任第74军51师参谋、军部科长、第4方面军司令部人事处长等职务。罗文浪,1912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五期、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第九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9师营长、团长、74军58师参谋主任等职务。陆承裕,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四期、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第九期毕业,抗战爆发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19师营长、团长、上校参谋主任等职务。

  他们三人都曾先后就读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爆发后,他们在前线驰骋疆场,抗日救国。1943年,三人同时考上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第九期,成为同班同学,由此结下金兰之谊。三人所在部队都参加了淞沪会战,历经湘西会战,直至抗战胜利结束。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陆承裕和罗文浪同在第19师并肩战斗,在淞沪会战中坚守阵地近3个月,伤亡将士近6000人,部队被评为战绩最优的十个师之一。淞沪会战结束后,他们转战赣北战场,在九江马祖山、金官桥等地与日军血战。罗文浪时任109团代理中校团附,负责联络庐山游击队及调查敌情,组织突击队潜入敌后袭击日军,掩护老百姓撤退、组织参加战斗等,均顺利完成任务,战后调任110团中校团附。陆承裕时任109团3营营长,负责在马祖山、金官桥等地阻击日军。在鸡竹岭阵地,他负责组织迫击炮,居高临下瞰射日军,为19师坚守防线41天立下汗马功劳,战后擢升55旅中校参谋长。第19师亦因此役获得军委会传令嘉奖。

  此后,两人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陆承裕在战斗中因战功显著被授予陆海空甲等奖章。此后,陆承裕参加了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诸多战役。在湘西会战中,时任19师上校参谋主任的陆承裕,在夜晚联络作战时,因山高路窄,汽车翻入谷底,身负重伤。罗文浪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积劳成疾,之后长期带病工作,先后任74军军官队队长、58师参谋主任、19师55团团长。

  吴鸢从中央军校毕业后,长期在第74军中任职,先后担任第51师参谋、74军军部参谋、24集团军及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处长等职务。除日常繁重军务外,他还参加了范长江的《国际新闻通讯社》,以“戾天”为笔名,坚持写战地报道投寄《民国日报》《大刚报》《阵中日报》《大公报》等各大报纸,为宣传抗战立下功劳。从淞沪会战到湘西会战,吴鸢获得一枚勋章和四枚奖章。

  1944年2月,73军、74军、100军均划到24集团军,从此三人同在一个集团军供职。吴鸢从74军军部调任24集团军司令部上校处长,陆承裕在100军19师任上校参谋主任,罗文浪在74军58师任上校参谋主任。1945年,吴鸢和陆承裕先后调任第四方面军司令部任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陆、吴两人作为常衡区日军受降组成员,一同参加并见证了湖南长沙日军投降的一幕。

  三位先辈有着深厚的同窗情谊和同战壕共生死的抗日经历,但他们在抗战期间相处的故事并没有讲给后人知晓。这成为我们回忆先辈的一大遗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重新建立联系,延续情缘的故事被我们后人所见证。

  上世纪80年代初,三人分别在湖南和江西从事文史方面工作。吴鸢在南昌市政府参事室任参事,罗文浪担任了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民革湖南省委委员,陆承裕在湖南醴陵市政协任副主席、民革主任委员、黄埔同学会会长等职务。

  当吴鸢打听到陆、罗两位好友的消息后,立刻携夫人前往湖南醴陵和长沙,实现了三十年后的重聚首。他们重逢后约定,要把当年的抗战经历写出来,留给后人。此后陆承裕、罗文浪、吴鸢三人先后撰写了超百万字的抗战亲历回忆史料,发表在全国各地政协文史资料上。

  陆承裕撰写了《淞沪抗战中的十九师》《第一次长沙会战纪略》《喋血鏖战庐山侧》《抗战时期的第二十五集团军》《湘西会战中的十九师》《十九师战斗在湘江西岸》《长沙受降及济南遣俘》等文章。

  罗文浪撰写了《车运上海参战记》《南浔线战役纪要》《江西马岭会战纪要》《第一次长沙会战亲历记》《汨罗江南岸阻击战》《衡阳会战中的鸡窝山战役》《抗日战争湘西会战——茶山歼灭战》等文章。

  吴鸢撰写了《第七十四军上海抗战纪实》《胡琏其人其事》《岷山之战——记第七十四军赣北抗日战役之一》《智取张古山》《上高会战纪实》《我所知道的周志道》《田汉为抗日有功的七十四军作军歌》《湘西会战纪实》等文章。

  为确保回忆文章的准确性,他们三人经常邮寄稿件交流,反复核对时间、人物和事件经过。那时,他们都已年过七旬,身体欠佳,但依然笔耕不已,一笔一划写就几百万字。

  1992年吴鸢因病逝世,随后,陆承裕中风,右手瘫痪不能握笔长达一年多。此时,吴鸢和陆承裕合写的《湘西大捷》仍未完成。但陆承裕一旦手能握笔,就坚持写作《湘西大捷》。陆承裕在给吴鸢夫人的信中写道:“《湘西大捷》一稿,因严寒难耐而停笔,等天稍暖,仍将继续写完抄正,以戾天兄和弟合写,寄往北京。”

  陆承裕还在信中写道“我建议吾嫂将戾天的文史资料收集整理成书,印制成戾天文史集,传于后代,作为中国近代史家研究中日战史的参考实录,这是戾天兄留给后世的一大贡献。”

  罗文浪在《湖南四大会战》出版后,写信告诉吴鸢夫人,再三交代此书很重要,一定要好好保存,作为对戾天的纪念。

  后人们每每读到这些信件和文章,常常会潸然泪下,为他们在硝烟烽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和宣传抗日的精神所感动。

  1997年陆承裕病逝,他留给后代的遗产有几箱书籍,大都是文史资料,收录了他撰写的有关民国时期历史人物、抗战经历等回忆文章。他生前曾有意结集出版,但直至逝世都没有完成夙愿。他的外孙李建华历经千辛万苦,花两年多时间搜集、整理外祖父的文章,并陆续发表在博客上,以方便抗战研究者阅读。没想到这博客被吴鸢的女儿吴仪东看见。这样,通过网络,陆、吴两家后代取得了联系,后来两人又找到了罗文浪后人。后代们经常交流先辈们的抗战故事,宣传他们的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抗战精神和黄埔精神。黄埔前辈桃园结义的情谊在后人身上得到了延续。

  为宣传抗战历史,吴鸢的后人吴仪东退休以后,前后花十余年,奔走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收集整理父亲吴鸢在抗战期间写的文章。2015年,她将文章汇集成册,取名《鸢飞戾天》。李建华也将外祖父的诗词、日记、文史回忆等文章汇集成册,取名《戎马倥偬家国情——陆承裕文集》。他们都自费印刷书籍,将书赠送给图书馆、档案馆和抗战研究者,实现了先辈们的夙愿。罗文浪的女儿女婿也一直不遗余力整理罗文浪的遗稿,宣传抗战历史。

  吴鸢、罗文浪、陆承裕这一代黄埔先辈们,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抵御外敌侵略,历经磨难而九死一生;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为统一大业和国家建设发挥余热。他们三人结下的深厚友谊,堪称新版的“桃园三结义”,比起三国时期的刘关张,更具时代意义。如今,黄埔精神和黄埔情缘正代代相传,激励后辈们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18 09:05: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韩汉英与黄埔军校

下一篇:聂荣臻与黄埔军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