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明白我是怎样创作《黄埔四期》的,最开始我没打算写这部小说,没想它却成了我写得最长的一部小说。为什么这么说?我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来生再见》,还写过另一部长篇小说《湖南骡子》,而《来生再见》的前身是《抵抗者》,写于1998年,竣稿于1999年,写了17万多字,排版19万字。那时候国军抗战还是个禁区,帷幕还没拉开,我也逃不了时代的羁縻,受其影响,《抵抗者》就写得拘谨。所以我接着写了另一部长篇,取名为《湖南骡子》。在壮着胆量写《湖南骡子》时,正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纪念活动中说,正面战场是国民党军队打的。这就给伟大的抗日战争重新定了调,因此写完《湖南骡子》后,心就飞到了《抵抗者》那部旧作上,我将《抵抗者》重写了一遍,就成了《来生再见》。
我曾经对几家媒体说过,之所以重写以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角的《来生再见》,实实在在是我童年和少年时看到很多国军老兵受到了不公正待遇。30多年前他们大部分还活着,我见过贫困的他们,生活在长沙街巷的贫民窟里,住着破烂的房子,家徒四壁,然而,他们却是打过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衡阳保卫战等的湖湘子弟,是我们的前辈。他们年轻过,充满血性地与日本侵略军生死搏杀过,为中华民族的存亡洒过热血,的确是我们应该尊敬的人。我在《湖南骡子》里写的那个双腿被日军迫击炮弹炸没的何胜武,就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他的双腿就是在长沙第二次会战中炸没的,成了个靠糊火柴盒和剥花生壳维持生计的残疾人。他是国民党老兵,他们当年为中华民族不灭亡而浴血奋战、流血牺牲过。
我写了两部国军抗战小说,觉得对得起我童年时见过的可怜的前辈了,就不打算再写抗战小说。作家不是画家,徐悲鸿画马,可以左一幅右一幅,只要有一点变化就行。作家通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避免写作中经验重复,而读者是最忌讳作家重复的。我为什么会不顾有可能在创作经验上重复而写《黄埔四期》2009年,《黄埔四期》的主角贺百丁的侄儿贺彰和谢乃常的儿子谢国栋找到我,希望我能写他们父辈的故事,约我见面。出于礼貌,我听他们讲父辈的故事,开始很平静,一边嗑瓜子抽烟,一边听他们讲。贺彰说他伯父一生坎坷,在西安坐过军统的牢,在长沙又坐过共产党的牢。打过延安,1971年辛亥革命胜利60周年,蒋介石在台湾的黄埔同学会上痛定思痛地说,北方出了个以某某为首的叛徒集团,南方出了个以贺百丁为首的间谍集团等。蒋介石的这篇讲话引发了另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说贺百丁被大陆的共产党秘密枪毙在监狱里了,这便是叛徒的可耻下场。广州军区搞情报的,忙打电话到湖南落实情况,发现贺百丁并没死而是坐牢,就匆忙赶来,把贺百丁接出监狱,给他照相,把他活着的相片印到传单上,再把传单绑在热气球上,从厦门升空,投到金门岛上去,从而揭穿和清除那篇文章在台湾的影响。军方把贺百丁拉到照相馆拍照,贺百丁居然不会笑,要他笑他却苦着脸,拍的照自然就不合要求。后来到政协大院里再拍,就提到了与刘于一抢尿桶倒的故事。这是个黑色幽默,我写到小说里了。这不是一个作家坐在家里能构思出来的。
另一个人物谢乃常,谢国栋说他父亲参加过“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前他父亲是杨虎城将军的宪兵营长,身为宪兵营长的他父亲保护过在西安秘密工作的中共地下党。我问,你父亲也是地下党?谢国栋答,不是,那时共产党很弱,受我父亲保护的中共地下党李木庵和谢华都是湖南人,谢华是1949年后湖南省统战部部长。他父亲是黄埔四期生,北伐到武汉时就升了团长,那时宋希濂还只是个少校营长,而杜聿明还什么都不是。1928年,他父亲被蒋介石调到南京的黄埔同学会,以蒋介石的特派员身份进驻第32军,差点成了蒋介石的近臣,后来参加了“一·二八”松沪抗战,接着随第19路军去福建反蒋,成了蒋介石下令通缉的军官。再后来,他父亲通过中共地下党李木庵推荐,去了杨虎城的帐下。这些发生在上辈人身上的故事,我坐在家里是编不出的。这些起起伏伏的故事打动了我,让我冲动,决定写一部纵览全国抗战的小说。因为他们在中国最落后、孱弱和被侵略的年代,是铁骨铮铮的黄埔生。一个是胡宗南的部属,一个是杜聿明的部下,自然是被蒋介石调来调去的。
可谢乃常并非规规矩矩地待在家里,反而他很忙,他儿子回忆说父亲时常不在家,出去与女人幽会,躲藏在女人温柔、甜蜜的怀抱里。问题是即使是那个年代,也没人计较他风流,没人往他头上扣屎盆子。我觉得这挺有意思,这可是一个没有人写的国军将军肖像,正好与贺百丁将军形成对比。那个年代,没有作家写他们,假如有作家写,我不会写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打了14年,正面交锋8年,可是中国没有一部值得称道的抗战小说立足于世界二战小说之林。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和缺失,让中国作家蒙羞。
当然,这有历史原因,植根于民众脑袋里的宣传,国民党是拒不抗日的,蒋介石是从峨眉山上下来摘桃子。我们小时候就是受的这种教育,小学课本和中学课本上都是这么表述的。这是无视历史。现在的中、小学课本上是不是改过来了我不清楚,但有一点我懂,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我相信,这也是广大中国老百姓的想法,尽管今天的中国,很多事情的底线都被一些贪婪人突破了,公正和美德被执怀疑态度的人稀释得令人质疑。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至少有几亿中国人不但是公民,而且是敢于发表评述的网民,任何虚假的宣传都会被人戳破。所以,尊重历史才是最佳选择。我相信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崇尚正直、宽容、公平和公正的。
缘于这些因由,《黄埔四期》诞生了。我写《黄埔四期》,可以说是一种“公心”,为对得起那些在“一·二八”松沪抗战、忻口会战、松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长沙四次会战、桂南会战、中条山会战和豫中会战中阵亡的先烈们。他们是为国捐躯,而不是为钱财而亡,应该书写也值得书写。我曾对某家报纸说,我若不写,也许下一代作家更不会写,因此这是我必须做的;二是为了文学,为填补缺失。这话很大,未免有些不自量力。我想说的是,当我们的子孙后代里有人想看看抗战小说,了解一下祖先于二战中有何作为,却只能看到干巴巴的文献记载,而看不到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时,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埋怨我们没给他们留下点东西?这是“私心”,写一部大文学作品的私心。
出于这种“公心”和“私心”,我用五年时间,写就了《黄埔四期》。
何顿 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当过知青,上过大学,教过书,搞过装修,1985 年开始发作品。已发表和出版长、中、短篇小说九百万字。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 《生活无罪》《青山绿水》 (该作获《中篇小说选刊》2012 - 2013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 等, 长篇小说 《我们像葵花》 《黄泥街》《狠》《湖南骡子》《来生再见》(该作获第七届“《中国作家》 鄂尔多斯文学奖”大奖)及《时代英雄》 《黄埔四期》等。
作者 何顿:出于公心 出于私心(《黄埔四期》创作谈)
责任编辑:孙洪艳 最后更新:2021-08-07 09:20: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九旬黄埔老兵:我在黄埔军校的日子
下一篇:黄埔军校同学会章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