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的“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迄今为止两岸唯一以“北伐战争中的黄埔师生”为主要观照对象的研讨会,也是首个以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为主题的研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台湾退役将领、大陆黄埔同学亲属等60余人与会,共提交学术论文38篇。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北伐精神、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黄埔师生北伐史料文献勘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台湾退役将领代表等8人做了大会交流发言,其他与会学者、嘉宾在分组研讨环节做了小组交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北伐战争的性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宇在《国共两党论北伐战争刍议》一文中指出,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南方革命政府发动的、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革命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是一场国家统一战争。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当时四分五裂的中国,尽管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仅是在形式上统一了国家,但毕竟也是自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后的第一次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是重大节点。国家统一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北伐战争的最突出特点和历史标志。
二、关于北伐战争起止时间及分期问题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吉奎在《北伐初期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一文中指出,北伐战争从1926年7月1日在广州发布动员令开始(事实上湖南战事从5月初即已发动),至1928年6月8日国民革命军进占北京宣告结束。陈宇建议从大历史观出发,将北伐战争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自1926年5月北伐军先遣队出发至10月攻克武昌城,为北伐战争前期;自克复武昌城至1928年4月徐州北伐誓师前夕,为北伐战争中期;自徐州誓师北伐到1928年6月11日克复北京,为北伐战争后期。提出应给予北伐军挥师河南、与冯玉祥部会师中原的军事行动应有的历史地位,可称之为“武汉国民政府为主导的北伐”,将其与南京国民政府主导的会攻江浙的北伐诸役统一划归在“中期北伐”阶段。
三、关于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研讨会上,大陆学者与台湾退役将领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上达成了共识。与会台湾学者、退役将领大多强调孙中山思想对北伐进军的指导作用、蒋介石的正确决策和军事指挥才能。也有台湾退役少将在论文中指出,“北伐之终能获胜,实赖革命主义之博大,革命精神之坚强,革命运动之顺天应人有以致之”,强调革命精神的激励、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大陆学者立足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肯定孙中山奠基北伐的开创意义,强调国共两党合作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天津市台湾研究会秘书长邵宝明在《孙中山思想与北伐战争》一文中指出,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史志办郭剑泉的《勇当北伐先锋的黄埔师生》一文,论述北伐成功是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取得的政治与军事上的成果。经过深入研讨、广泛互动,两岸学者在国共两党合作对北伐胜利的支撑作用上达成了共识。
陈宇在论文中系统总结了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强调除了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外,五四运动为北伐战争作了思想和干部准备,广大将士的浴血奋战,军事指挥上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战略方针,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苏联驻华顾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北方国民军和南方泸顺起义等全国各地的配合都是推动因素。
四、关于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的整体表现
从宏观上论述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的表现,是一些与会学者的着力方向。汪朝光在《孙中山先生与黄埔军校》一文中回顾了孙中山先生兴办黄埔军校的艰辛探索,指出孙中山先生在军校教育中注重引入政党的力量、主义的力量,强化黄埔学生“亲爱精诚”的意识,使得黄埔学生拥有坚强的革命意志、过硬的军事素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王晓华在《黄埔军校与北伐成功原因再探》一文中指出,黄埔军校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训练思路、两次东征作战的锤炼,使得黄埔学生意志坚定、作风硬朗,是取得北伐胜利的关键因素。可以得出结论: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北伐的胜利。
也有一些学者着重考察由黄埔师生组成的某一特定群体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李吉奎的论文着眼北伐初期即北伐军占领南昌之前这一历史时期,分析了由蒋介石亲自统率的第1军第1、2师的作战情况,对蒋介石军事指挥才能与第1军实际战斗力作了客观评价。广州社科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予欢在《孙中山先生北伐督师韶关与黄埔军校第1期生护卫队》中,从掌握的档案史料出发,展示了黄埔第1期第1队学员护卫孙中山先生在韶关督师北伐的经过,并录有徐向前、邓文仪、宋希濂等人的回忆材料,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福建泉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育钢的《北伐征程中血染着我们的姓名——论中共黄埔生在北伐战争中的贡献》一文,讲述中共黄埔生以实际行动推动广州国民政府下定决心出师北伐;在北伐战场上发扬敢于担当、吃苦耐劳、勇敢作战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北伐将士做出表率;在两湖战场战功卓著,为整个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史志办郭剑泉的《勇当北伐先锋的黄埔师生》一文则着重考察了国民革命党第4军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的表现,指出黄埔军校中共党员是该团骨干,在北伐战场上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浴血沙场不懈奋战,缔造了“铁军”传奇。
五、关于北伐战争期间黄埔师生个体研究
较多的学者将聚焦点放在个别黄埔师生身上,深入挖掘人物在北伐战争期间的事迹。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肖如平的《北伐时期谭延闿与蒋介石关系略论》,着眼于时任国民政府代理主席的谭延闿与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关系,叙述了谭延闿以北伐大局为重、调停蒋介石与宋子文等人矛盾的史实,展现了谭延闿与蒋介石有合作也有分歧、有迁就也有抗争的复杂关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李立的《北伐战争中的周恩来》一文,详细叙述了周恩来领导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积极组织武装力量配合北伐的史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编审谢文雄在《大革命时期蒋先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及启示》一文中指出,蒋先云参与领导了两次工人罢工,在黄埔军校就读和工作期间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其实践经验至今都富有启示意义。黄埔军校史料收藏研究专家单补生在《北伐时期黄埔家书探析》一文中,展示了黄埔教官单懋统写给侄子单粹民的一封家书,分析了家书透露的关于北伐战争的相关信息,展现了单懋统为不能亲赴前线作战而深感遗憾的赤诚之心。黄埔3期生、“最传奇将军”陈颐鼎之子陈万中在《北伐战争中的陈颐鼎》一文中,回顾了陈颐鼎的北伐作战历程,着重展示了陈颐鼎担任敢死队队长攻打南昌城时身负重伤的感人事迹。山东省枣庄市工人文化宫馆员王功彬的《枣庄籍黄埔师生研究》,对枣庄籍黄埔师生203人进行了详细考证,并较为详细地展现了他们在北伐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张贵集在其《北伐战争中的女兵谢冰莹》一文中,概述了黄埔女兵谢冰莹在北伐战争期间开展的医护和宣传工作,指出其发表的军旅作品扩大了北伐战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也起到了鼓励中国妇女挣脱封建牢笼争取自由的作用。
六、关于北伐精神、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林家有在《孙中山对黄埔军校革命精神的构建》一文中指出,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建构的“爱国、革命、不怕牺牲、一心为公、救国救民”的黄埔精神,不仅对指导国民革命、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也为结束近代中国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军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代联工委委员乔育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吴伟的《从“亲爱精诚”看黄埔魂》一文,论述“亲爱精诚”是黄埔精神的核心思想。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周文子在《铁血赞歌——浅析北伐战争中的黄埔精神》中,将黄埔精神的内涵归纳为“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纪律严明、英勇顽强,艰苦朴素、勤苦耐劳”。一名台湾退役少将在其论文中指出,黄埔精神就是“牺牲、团结、负责”的精神,并强调两岸学者对黄埔精神内涵可能有不同的立场与见解,应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追本溯源,务实以待,将有助于北伐战史的呈现,更有助于黄埔精神的传承,进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一份新意与共识。
济南市委党校教授王克群在《北伐精神、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一文中指出,由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培育的黄埔精神、北伐精神,是一笔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今天,我们传承弘扬北伐精神、黄埔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另一名台湾退役少将在其论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北伐精神、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就是对内完成国家的统一,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在当下传承弘扬北伐精神、黄埔精神,就是要对内实现两岸统一,对外打破霸权围堵与分化中国的图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湖北警官学院教授周贵卯在《试论弘扬黄埔精神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大力弘扬黄埔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报国的远大志向、弘扬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七、关于祖国统一问题
穿透历史烛照现实,由北伐战争统一祖国谈及推动两岸交流融合、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是研讨会的热点议题。广东省肇庆市民革四会支部副主委吴建丰在《浅谈黄埔师生北伐的表现》一文中指出,在两岸仍未统一、“台独”势力甚嚣尘上的形势下,要大力弘扬北伐精神和“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继续为祖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有台湾退役将领在论文中指出,当今中国与北伐战争爆发时的中国非同日而语,但未能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仍是中华儿女心头之痛。大陆应以最大的善意和耐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不能无限期“和而不统”,应订定实现“和平统一”的时间表。四川省眉山市黄埔后代联谊会副会长袁愈明在《适应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之要求是传承黄埔精神的精髓》一文中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与课程设置,适应了当时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因而跻身世界四大军校。在当今信息化、高科技条件下,为有效应对“台独”势力的猖獗进攻,应积极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除上述七个方面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分析了北伐战争时期的历史问题。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朱英的《北伐时期的商民运动与商会》独辟蹊径,从商民运动这一角度来观照北伐,指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节节胜利,促使商民运动在更多地区得以广泛开展并走向兴盛,与此同时,广大商人对北伐军的欢迎与支持,也成为推动国民革命不断高涨的因素之一。
总体而论,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无论是选题还是研究方法,都体现了较好的理论自觉和敏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将北伐战争研究、黄埔军校研究推向深入。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开拓的地方,如在继续发掘与运用历史资料、创新传统命题、开拓研究领域与范围等方面稍显欠缺,有很大提升空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黄埔军校研究、北伐战争研究一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收获更多成果。(原载《黄埔》杂志2016年第五期 作者:徐步军)
责任编辑:智轩 最后更新:2016-10-02 11:35: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严重与黄埔军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