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众多黄埔教官中,陈诚应该算是小字辈的,而且一开始也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后来陈诚却逐渐成为蒋介石最受信任和器重的,陈诚的“土木系”更是成为中央系中实力最大的派系。如果说何应钦在黄埔系中地位和名望最高,那么陈诚就是权势和实力最高的了。
图1:陈诚是黄埔系将领中最受蒋介石信任的
三炮起家的故事
蒋介石以黄埔军校起家,黄埔系自然就是他的嫡系,而在众多的黄埔师生中,最受信任的无疑就是陈诚了。
陈诚,字辞修,1898年出生于浙江丽水青田。1919年,考入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不久直皖战争爆发,保定军校停办。他只好南下广州,在新建粤军第1师任职,并于1920年加入国民党。不久,保定军校复课,仍回校继续学业。1922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但他于1923年3月就离开浙江第2师,再度南下广东参加革命,在邓演达任团长的建国粤军第1师第3团任上尉副官、连长。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他又跟随时任教练部副主任的邓演达来到黄埔军校,任教育副官。第二年,黄埔军校开设炮兵科,因为陈诚是保定军校炮科出身,所以担任炮兵科教官,兼炮兵队区队长。所以陈诚到黄埔军校任教官,完全是跟随保定军校的学长邓演达,而不是浙江同乡蒋介石的关系,这时他和蒋介石最多只是在孙中山的大本营里有过一面之交,并无太深的交情。
图2:黄埔时期的陈诚
而关于陈诚在黄埔,就有挑灯夜读《三民主义》被查夜的蒋介石发现,询问之下对答如流,从此入了蒋介石的法眼的说法,其实这完全是杜撰的野史故事。陈诚真正被蒋介石所赏识受靠的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党军”成立后陈诚担任炮兵第1营第1连连长,在1925年2月的棉湖之役中,陈炯明叛军兵力强大攻势猛烈,蒋介石亲自到炮兵阵地,督促炮兵开火压制叛军,陈诚亲自操炮,连开三炮全部命中叛军冲锋队形,一下打掉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也正是这一战让原来默默无闻的陈诚开始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所以也被人戏称为“三炮起家”。
图3:保定军校炮科毕业的陈诚正是靠三炮起家
不久陈诚升任“党军”炮兵第2营营长,1926年5月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大队长。北伐开始后,先后任总司令部中校参谋、第1补充师第3团(后改称63团)上校团长,在龙游、桐庐战役中立下大功,因此升任第21师副师长。1927年4月,21师师长严重因与蒋介石有矛盾而辞职,在严重的推荐下,陈诚接任师长。
1927年因为蒋介石四一二清党,导致宁汉分流,一直提携陈诚的邓演达作为国民党左派的领袖,和蒋介石彻底决裂。但陈诚在蒋介石和邓演达的冲突中坚定地站在蒋介石一边,所以逐渐得到蒋介石的器重和栽培。
1927年9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由于陈诚被看作是蒋介石的人,所以也受到牵连。尽管他指挥的21师在龙潭战役中表现出色,但仍被何应钦以他坐轿上前线有失体统为名免去了师长职务,这也让陈诚和何应钦就此结下了梁子。失去军权后,陈诚只能担任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副厅长、厅长和军事教育处处长等闲职。
1928年4月蒋介石复出,陈诚也就跟着咸鱼翻身,立即升任总司令部警卫司令兼任第1集团军炮兵司令。陈诚就任警卫司令后,大肆扩充实力,共辖3个警卫团,节制2个炮兵团,指挥2个宪兵团,其实力甚至超过1个师。不久国民党军进行整编,警卫司令部被裁撤,以原警卫司令部所属的2个警卫团与第17军曹万顺所部的4个团合编为第11师,曹万顺为师长,陈诚为副师长。但该师的实权是掌握在陈诚手上。
赫赫有名的“土木系”
l929年3月,陈诚指挥11师参加讨桂战役。同年夏天,曹万顺因处事失当,引起11师黄埔系下级军官的强烈不满,被迫离开11师,陈诚顺理成章地接任11师师长。随后陈诚大量招揽黄埔学生,在11师中锐意改革,推行“人事公开、经济公开、意见公开”的“三大公开”的整军策略,使11师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迅速提升。在随后的中原大战中,陈诚率第11师,首战马牧集,再战曲阜,三战济南,战功卓著,蒋介石高度评价11师在中原大战中的战绩:“马牧集开战守之端,曲阜挽垂危之局,郑州结胜利之果。”陈诚也被誉为“勇敢神速,出奇制胜,力挫顽逆,居功甚伟”。1930年1月,11师借中原大战胜利的机会,大量收编杂牌部队,迅速扩充为5个旅又5个团,实力几乎相当于1个军。
图4:陈诚起家部队就是11师
1930年8月,陈诚晋升为18军军长兼11师师长,在陈诚的苦心经营下,18军发展迅速,下辖第11师、14师及直属攻城旅,总兵力达4万余人。他也将在11师的那套带兵方法推广到18军,使18军很快就成了中央系中首屈一指的王牌部队。而此时日后和18军并称五大主力的另外四支王牌部队都还没成立呢。因为陈诚从11师和18军起家,所以人们便将陈诚派系叫作“土木系”——十一为土,十八为木,11师和18军也就成为陈诚系统部队的基础,18军巅峰时期下辖多达8个师,到抗战时期,“土木系”的实力更是扩展到7个军:18军、54军、75军、79军、87军、94军和99军,而从18军中更是总共走出了5位一级上将(含追晋一位)、4位二级上将(含追晋一位)、4位参谋总长、2位海军总司令、1位空军总司令、1位勤联总司令,成为中央系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分支,被称之为“王中王”。
1932年,陈诚和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女儿谭祥结婚。谭延闿因为曾说服宋子文同意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事,和宋家关系密切,谭祥又是宋美龄的干女儿,蒋介石受谭延闿的委托要替谭祥找个好人家,这才把陈诚介绍给谭祥。当陈诚和谭祥结婚时,蒋介石和宋美龄还是证婚人。如此一来,陈诚和蒋介石关系就更进了一层,浙江同乡,黄埔教官,干女婿,三重信任在身,想不红都难。
图5:陈诚和谭祥的结婚照
1932年底,陈诚出任中路军总指挥,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但是陈诚指挥的52师和59师接连被歼,接着陈诚的起脚部队11师也遭到重创,陈诚得悉这一消息,几乎昏厥倒地。一个月内三个主力师接连战败,这在陈诚一生中,都是很少有的失败。但蒋介石并未因此失去对陈诚的信任。
1933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开办军事委员会陆军军官训练团,调集各地陆军少校以上军官分批到庐山进行整训,蒋介石兼任训练团团长,陈诚任副团长。10月,任赣粤闽湘鄂“剿匪”军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3月,陈诚指挥北路国民党军经过激战,攻占赣南重镇广昌。广昌失守,中央苏区腹地门户大开,反“围剿”局面急剧恶化。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以后,陈诚任驻赣绥靖预备军总指挥,负责指挥“清剿”浙赣两省红军游击队。1935年4月,国民党军统一军衔,陈诚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在黄埔教官中并不是最高的军衔,而且就年龄和资历来看,陈诚在教官中也是属于比较年轻的小字辈,但已经深得蒋介石信任,可以说前途不可限量。
1936年3月,担任第一路军总指挥,率中央军进入山西,和山西军阀阎锡山一起,阻截红军东渡黄河。红军被迫退回陕甘后,陈诚又转任晋绥陕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受阎锡山节制,指挥各部人马继续“围剿”红军。这期间,阎锡山对陈诚的指挥才干很是欣赏,曾向蒋介石想要调陈诚到山西任职,结果蒋介石回复阎锡山:“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可见此时陈诚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已经相当之高了。
图6:陈诚逐渐得到蒋介石的信任
1936年6月,两广军阀陈济棠、李宗仁反蒋,陈诚出任第三路总司令,率部南下,对付两广。9月,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任中央军校广州分校主任兼广州行营参谋长。两广事变平息后,于11月调任武汉行营副主任兼参谋长。12月,任军政部常务次长兼武汉行营副主任。随蒋介石前往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围剿”红军。西安事变爆发,陈诚也被张学良扣留,他对张学良说:“如果蒋公遇害,请早一点送我上路”,表现出了对蒋介石的忠诚,这点和何应钦的表现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陈诚随即升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7年7月,蒋介石又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仍自兼团长,陈诚为教育长。抗战全面爆发后,陈诚调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淞沪会战。12月,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1938年1月,任武汉卫戍总司令。2月,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成立,陈诚又兼任部长。随着战事逐渐向武汉发展,6月,又转任负责湖北前线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并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7月,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蒋介石兼任团长,陈诚兼任书记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这时陈诚的权力已经不仅限在军界,还发展到党、政、团系统,身兼党、政、军、团的多项要职,成为蒋介石的心腹亲信,也成了黄埔系中红得发紫的人物,风头不仅盖过了顾祝同刘峙,而且直逼何应钦。
真正的实权人物
全面抗战爆发,陈诚先是担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参与指挥了抗战初期规模最大的淞沪会战。南京政府迁至武汉,陈诚又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司令兼湖北省主席,指挥了武汉会战。毋庸置疑,尽管上海、武汉最终都没能守住,但是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是抗战初期很好贯彻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胜利,陈诚在战役指挥上自然功不可没。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以鄂南、湖南、江西赣江以西成立第九战区,陈诚兼任司令长官。1940年8月,重新成立第六战区,陈诚又改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负责指挥湖北地区的作战。1943年2月,中国决定派出远征军赴缅甸作战,陈诚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5月,日军进攻鄂西,陈诚又被从云南紧急调回湖北,指挥第六战区部队对日作战,取得了鄂西会战的胜利,史称鄂西大捷。此战结束后,陈诚又马不停蹄赶回云南,继续指挥远征军。1944年5月,为策应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北部的作战,陈诚指挥远征军西渡怒江,反攻滇西。7月,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执掌国民党在豫、陕、冀、察、鲁及苏北的党政军一切事宜,所统辖的部队达到9个集团军23个军。12月,接替何应钦出任中枢权责最重的军政部部长。
图7:陈诚因为在抗战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1946年6月,军事委员会改组,出任最有实权的参谋总长,同时兼任海军总司令。国共内战爆发后,积极追随蒋介石,作为参谋总长负责整个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指挥,但由于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国民党军屡遭败绩,蒋介石便于1947年8月将他派到东北,任东北行辕主任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从负责全局指挥降为东北一个局部战场的指挥。到东北后,却被自己的学生林彪打得一败涂地,只好以生病为由离开东北。1948年5月,被撤销参谋总长和东北行营主任本兼各职。此后,便在上海“养病”。也因为这段在解放战争中的失利经历,被人称为“常败将军”,但纵观陈诚的军事指挥生涯,在北伐、军阀混战和抗战中,都是战绩不俗,他一手带出的18军也是中央系中老牌的王牌主力,军事指挥才能还是不低的,所以“常败将军”的评价多少有失公允。
1948年10月,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开始安排后路,重新启用陈诚,派他担任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为布局台湾作为国民党最后的落脚点而预作准备。陈诚这回果然不负重望,1949年初,首先宣布入台管制。对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官员和部队上岸进行严格的管制,5月19日更是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的身份颁布了《戒严令》,直到1987年7月才解除《戒严令》,使台湾经历了长达三十八年的戒严状态。通过这些高压手段,陈诚为国民党保留了最后的退路。
图8:陈诚1948年出任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为国民党经营最后的落脚点
1950年3月,陈诚出任“行政院长”。1954年被选为“副总统”。1957年10月,又担任国民党副总裁。陈诚在台湾整编来台部队、改革币制、稳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规划地方自治,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都很有政绩,对稳定国民党在台统的治作用极大。1965年3月,在台北病逝,享年68岁。
从30年代开始,陈诚担任的本兼各职就很多,大多是掌握实权的要职,这点和何应钦位高权不重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论是前期负责军事,还是后期主管行政,陈诚都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在众多的黄埔师生中,何应钦只是名义上的二号人物,陈诚才是真正的二号实权人物。
作者:迟杰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1-18 10:47: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