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黄埔军校四分校贵州独山期间学生运粮记——杨瑞堂
2018-02-02 16:49:13  来源: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杨瑞堂回忆并提供 高林整理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爆发,日军大举进犯广东、广西境内,原在广东燕塘、德庆等地办学,后迁广西宜山的黄埔军校四分校,于1939年底1940年初,不得不再次迁址,到贵州黔南地区办学,校本部设在独山县城北的铜鼓井,各总队部分别在三都、平塘,独山基长等地办学。

  由于抗战期间物资缺乏,军校粮食供给紧张,加上当时贵州山区交通不便,从1940年起,军校就布置学生到附近各地运粮。当时,军校运粮缺乏运输工具,同学们就别出心裁,将自己的军裤脱下,用裤腿装上大米再打好结便扛在肩上,成了当时十分特别且适用的运粮工具。每次同学们愉快接受任务,个个精神抖擞,热情满怀做好准备,积极整队出发。在满载负重的归途中,一路总是笑语盈盈,显得格外轻松,没有一个人掉队落伍、喊苦叫累。因此,在抗战的那段烽火岁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支身着军装、肩扛裤腿米袋的特别运粮队伍,脚穿草鞋或赤足行进在黔南的大山之间。

  为顺利完成运粮任务,1940年,就读四分校十七期24总队的杨瑞堂同学还写下了一首运粮诗,记述当时的运粮生活,并以此鼓舞同学们的运粮干劲。

  该诗词内容记述了当时军校学生运粮的生动情景,也成为四分校在贵州期间办学的鲜活记忆。诗词如下:

  寒来暑往,学子运粮。

  运粮运粮,汗透衣裳。

  不用挑抬,各自肩扛。

  赤足草履,爬山越岗。

  冲,冲过白蜡坡,要吃饭到甲老河。

  黄埔健儿,个个都能耐苦,

  勤研战术,为的消灭日寇。

  扶桑不踏平,矢志不罢休。

  征途不远,曙光就在前头!

  注:白蜡坡、甲老河均为独山县内的地名。甲老河是位于独山与下司之间一条小街,当时有七八十户人家,每逢运粮,队伍的前站人员就在此造饭,供连队进餐休息。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8-02-02 16:53: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回忆军校受训生涯

下一篇:黄埔军校共产党人中的共和国将帅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