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孕育,离不开土地的滋养,水源的润泽。古代四大文明的出现,都有“两河流域”的字样。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两河之间的河南,因地处中原,河流纵横,沃野千里,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为群雄争霸逐鹿之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展开的1941年,日军在豫南大地,发起了新的战争攻势。在抗战后期,已是强弩之末的日军,为挽救不利态势,于1944年春,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了50余万人的主力兵团,在1500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了贯通中国南北,连接南洋交通线的大规模野战---豫湘桂战役。这场战役,河南大片国土惨遭蹂躏。为抵御日寇,保家卫国,英雄的河南儿女和中国军队一道,进行浴血奋战,为守护两河流经的土地,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嵩山的颍河,流经禹州市、襄城县、许昌县、临颍县、西华县及周口市,这条由涓涓细流汇集的河,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上蜿蜒曲折,尤如美丽的丝带,在广袤的平原上飘舞。在以糊辣汤与逍遥游闻名的西华逍遥镇,与相距500米的沙河擦肩而过,两条河流象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一般,遥遥地在此招过手后,又各自绕了一个大弯,在周口市的川汇区交汇,以沙颍河的名字,奔向淮河的怀抱。
这条如少女般美丽的河流,流经的许昌与襄城县,在1944年4月下旬的中原会战中,见证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许昌保卫战。新编29师的三千抗日将士,以马革裹尸的悲壮,在颍河两岸,与日军的第37师团激战。在惨烈的许昌保卫战中,师长吕公良,副师长黄永淮,团长杨尚武、李培芹四位抗日将领为国捐躯。1944年5月1日牺牲的吕公良师长年仅41岁,吕公良将军的牺牲,连日军都为之感慨。日军内山英太朗中将曾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5月1日许昌城内的扫荡于上午结束。今晨攻占东北角后,由该处出逃的部分部队,6时20许在于庄被工兵第二十七联队小野部队围歼。由缴获名片中,得悉该部为包括新编第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中将在内的司令部。因战时匆忙,未能郑重掩埋敌将遗体,并树立标志,身为武士,不胜惭愧。”
苍天含悲,颍河哭泣。这些后来被追认为英烈的抗战将领,如源源流淌的颍河一样,被后人铭记。
许昌保卫战结束后,日军的第三十七师团进攻漯河市的郾城,1944年5月2日,日军在攻陷了临颍县城后,漯河保卫战打响。在沙澧河段的黑龙潭,中日双方军队展开了激战。
发源于伏牛山区河南鲁山县,在周口市汇入颍河的沙河,流经平顶山、宝丰、叶县、襄城、舞阳、郾城、漯河、西华、商水。带着高山的雄浑,在向淮河奔赴中,沿途牵手了北汝河与澧河。那条发源于嵩县跑马岭,流经汝阳、临汝、郏县的北汝河,在襄城县、叶县、舞阳三县交界处的岔河汇入沙河,两河拥抱后,以沙汝河为名缓缓东流,在漯河市,与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村西北栗树沟,流经叶县、舞阳县的澧河相汇,从此以沙澧河的名称,沿途弹奏着万古无弦的琴声,一路弦歌,到周口与颍河相亲相偎。沙河澧河相汇后,在黑龙潭拐了一个弯,这个弯,在1944年的5月2日,成为许多日军的葬身地,也成为许多中国军人忠魂的纪念所。在黑龙潭,为阻击日军强渡沙河的阴谋,中国第一战区第十五集团军89军新编第1师,骑兵第2军第3师的官兵,与日军进行了拼杀。借助黑龙潭的有利地形,加上国军在沙河沿岸修筑的防线,彻夜激战,击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第1师副团长周希仁也在此战中阵亡。终因装备的落后,指挥的失误,兵源的拼凑,在日军的强攻与毒气的攻击下,许多官兵战死沙河两岸,漯河失守。
沙澧河汩汩流淌,两岸垂柳依依,野草萋萋,似在为忠魂守护,更象对远去战争的诉说。
为寻访当年抗战的战场,为祭奠为国捐躯的忠魂,为关爱为保家卫国做出贡献的平凡人,为配合禹州市关爱团队的抗战史讲座,为深化那段远去的历史记忆,为弘扬抗战精神,为践行爱国主义,2020年的7月,河南关爱抗战团队的理事长三乐,带领志愿者一行,根据一些抗战史料和老兵的回忆,沿途寻访了流经河南,在平顶山、漯河、周口交汇的沙汝河、沙澧河、沙颍河,每到一处,那曾经的战争场景都仿佛在眼前再现。一种悠远的思绪,都会在志愿者心头弥漫。
战争早已远去,世界仍然动荡,和平来之不易。如今的两河交汇处,已被当地政府建成为供市民游乐的公园。河岸上绿树成荫,花草摇曳,河道里船支游弋,鸥鹭翔集。沿河是街长楼高、霓虹闪烁的都市,远处是禾苗茁壮,生机盎然的田野。美丽的河南,美丽的中原,美丽的两河流经与交汇的场所,曾经的炮火轰鸣、刀枪林立,血流遍地的征战地,如今到处是祥和宁静的模样。而此刻,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正在遭受洪涝灾害,让善良的志愿者为之揪心。三乐说:“人与人的交往是缘,河与河的交汇是缘,爱与被爱是缘,我们这个团队为着关爱抗战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我们关爱一段历史,是为让后人不忘前世之师,更加珍爱今天的生活,更加珍爱我们有幸生活的这块热土,感恩他人的负重与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寻访结束,久长的回味留在心底。昔日喋血的两河,如今诗画一般美丽。愿孕育承载中华文明的河南大地,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7-20 14:33: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