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的学雷锋热潮,拉开的是这一时代大潮的帷幕,铺垫的是第一块坚实而厚重的基石,那么,半个世纪来,学雷锋带来的暖流,已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
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但对学雷锋活动的思考从未停止:为什么总是呼唤雷锋?为什么总是追寻雷锋?为什么总是选择雷锋?
半个世纪来,雷锋叔叔不老,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老。
半个世纪来,雷锋之树常青,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常青。
寻踪者与雷锋部队官兵在部队营区
雷锋是历史远处传来的一种雄浑旋律。他的名字已成为文明符号,他的精神已成为优良基因,以其永恒的魅力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衍生。
雷锋,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称谓。雷锋,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现象,一种文化。雷锋精神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建设史,就是共和国和人民军队成长的一种重要力量。
雷锋部队内的雷锋雕像。
雷锋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每一代人都会从雷律精神中找到相通之处,发现共鸣之点。这些相通之处,将成为民族汨汨不绝的精神源泉;这些共鸣之点,也将催生社会绵延不绝的道德力量。每个人只要愿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都可以成为雷锋那样的人。
蔡建勋采访后与辽宁省雷锋会会长、原雷锋团13任团长孙启华合影
而今,雷锋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受到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人民的仰慕与传播。应当说,世界的雷锋其本质取决于雷锋的世界。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土壤,同时又汲取了众多世界优秀文化的成果,也就把自己汇入了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之河。
闫小平大校、蔡建勋大校与雷锋精神传承者刁尔夫、雷锋团退役官兵学雷锋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蔺洪军在雷锋纪念馆
民族的灵魂,历史的凝聚,精神力量的火炬,就这样跨越过漫长的时间隧道熊熊燃烧,就这样在聚集历史薪火、承当时代重任的一代新人身上熊熊燃烧。今天,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雷锋精神已化作社会美德与行为规范的坐标,将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延续,在延续中丰富,在丰富中发展,共同谱写中国梦、强军梦的壮丽篇章!
营区举旗路
2020年11月23日,北国的辽宁抚顺早已是冰天动地,但我们的心却是火一样的炽热。怀着非常景仰的心情,我们来到了雷锋旅。该旅旅长李莹、政治工作部主任张永利、保卫科科长王鹏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雷锋旅官兵“牢记嘱托学雷锋,矢志不渝做传人”的先进事迹。现将我们在雷锋旅采撷的雷锋旅官兵学雷锋的花絮刊登在此,奉献给亲爱的战友和仰慕雷锋的读者。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雷锋墓敬献花篮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
国防部授予的雷锋班锦旗
雷锋公园中的纪念碑
永恒的丰碑
雷锋,永远的楷模!雷锋,永恒的丰碑!(蔡建勋 向南 赖裕)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12-18 17:24: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河南平顶山志愿者冬至节前夕访老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