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端午在即,淅川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贾铁军、张均、高玉杰、董艳霞、张丽琴、褚景玲等一行8人,带着江苏省民建、爱德基金会、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及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款物,再次踏上了探望抗战老兵的征程,为淅川健在的抗战老兵送来端午的祝福。
夏日炎炎、阳光正强,志愿者一行汇集于历史名镇荆紫关,由此前往寺湾镇赵河村抗战老兵赵启生老人家中慰问。志愿者赶到时。老人正在家中做午饭,锅里正冒着热气。看到我们,老人吃力地扶着椅子起身相迎,枯瘦粗糙的老手颤颤地拉住志愿者竟有些泪眼婆娑,早已窝陷的嘴巴不停地哆嗦着:“别再话费了,我人老了不中用了,啥也吃不了了!”
老兵赵启生生于1929年,已93周岁高龄,而1945年春入伍时他只有16岁,在西峡口抗战中负过伤。退伍后一直务农,老人一生勤劳,现在身躯佝偻得厉害,走路时即便借助拐杖也只能半弓着着身子。可是目前依然坚持着自理,不让家人照料。自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发现这位老兵后,多次前来看望。老人总是说:“和其他牺牲的战友相比,我能够活下来,还能活到今天,已经很知足了,你们能来看看我就行了,以后可不要再买东西了……”朴素的话语满是老人的固执和坚守。
看望老兵赵启生之后,已是午后一点多了。为了赶时间,我们在志愿者高玉杰老师的安排下在街头匆匆吃过简单的午饭,也顾不上休息,就继续驱车前往盛湾镇柴店村看望老兵刘岐山老人。因为没能休息,加上路途颠簸,同行的志愿者褚景玲女士血压有些偏高,一直眩晕呕吐,我们只能放慢车速。经过2个多小时后我们才赶到柴店村。
老兵刘岐山生于1922年,今年刚好100周岁。这时,刚好午睡起来,看到我们格外兴奋,他竟然认出了同行的志愿者贾铁军医生,拉着贾医生的手说起了自己的戎马生涯。随后我们给老人赠送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志愿者董艳霞老师六岁的小儿子竟抱住这位老爷爷亲吻了老人的脸颊,这动人的一幕被细心的者愿者镜头所捕捉,老少二人的两颗“童心”瞬间却成了永恒的定格!
从老兵刘岐山家出来,我们继续前行,因为从张庄过轮渡到淅川需要等船,我们在码头又耽误了一些行程。利用这个暇隙,贾医生给我们讲述了1945年西峡口战役的局部战场清风岭之战的惨烈战况,他提到了国名革命军暂编62师的一名营长是广东人,就在龚家池村羊爬山战斗中牺牲了,同时,还有国民革命军及民团士兵150余人也在这次战斗中长眠于此。“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些士兵有本地的,也有许多广东等外地的,但他们都是为民族而战的英雄。讲述人动情,倾听者动容。来自丹阳书院的志愿者张丽琴老师提议趁此机会带孩子一起到抗战遗址去看看。于是,过了渡口我们又特此绕道位于金河镇龚家池村的抗战遗址羊爬山,在此凭吊了长眠于此的抗战英烈。
当我们来到上集镇北塘村老兵侯三金家时,时间已是晚上7点钟了,老人正在沐浴更衣,准备休息事宜。我们到来后,老人赶忙穿好衣服出来相迎,上衣的扣子还有几颗没有扣好,细心地张老师耐心地帮老人扣好,扶老人坐下。
老兵侯三金出生于1923年,今年99周岁高龄,但身体尚且硬朗,扶着行走支架还能到附近串门。慰问期间,老人还动情地唱起了抗日的老歌,虽然有些漏风跑调,但依然高亢有力,情绪激昂,时光似乎又回到了那戎马倥匆的岁月。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与侯三金老人同村的抗战老兵侯国堂家,时间已近8点,暮色早起,光线已暗。此时老兵已早早地吃过晚饭在客厅看电视,由于声音开得大些,我们在外面喊了许久也没人呼应,邻居过来说:“老人可能在家,需要大声敲门才行!”如此这般,院内果然有了回应,老人打开大门将我们迎进屋中。
抗战老兵侯国堂生于1929年,和赵启生老人同庚,今年93周岁,身板挺直,是我县文化程度最高,身体做好的老兵,是国民革命军青年军中的一员,学过日语,是原准备到日本驻守的部队。
这位老兵家庭条件较好,看到我们送来的礼品,嚷着说:“下次再来可不许再带东西了,一是家里啥都不缺,再说我也吃不了啥了,不能浪费东西,下回来你们能够空手来看看我就高兴!”
是啊,这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对物质的要求已经不在意了,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份认可、理解和尊重而已!
我们谢绝挽留,从侯老家出来时,华灯以上,辛苦一天的志愿者又到了在路口分手的时候,大家挥手告别。我和贾铁军医生等两位志愿者驾车开始了返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老兵尚在,依然凋零。目前,依然健在的淅川抗战老兵仅仅剩下了四位。他们是抗日烽火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他们用曾经的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捍卫过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时代不能没有楷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抗战老兵为民请命,为祖国而战,他们血染沙场、舍生取义,参加抗战是他们一生的荣光,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理应得到我们这些后人的理解、尊重和敬仰。
“艾草斜枝短,屈原正气长。”屈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端午承载着爱国的颂歌。岁月洗尽铅华,爱国不可忘却。但愿每年粽香和中秋月圆时我们都能够如约前来看望这些抗战老兵,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送来一份祝福。记住他们,就会让我们铭记历史,心系家国,守望相助,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参加过民族抗战的老兵们!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2-05-31 11:18: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