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抗倭 沙场饮恨——忆父亲艾荣
2015-08-23 20:43:06 来源:原创 纪实散文 点击: 复制链接
守土抗倭 沙场饮恨
—忆父亲艾荣
父亲艾荣,字荆树号德元,湖南临湘陆城(今岳阳市陆城)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十五师四团一营营长。后回乡办团防,任陆城治安常备中队长。四年后本可扶摇直上,但他因连年操劳,感到身心疲惫又为人耿直不喜奉迎,便选择了退隐官场,在岳阳三教坊与母亲周兰芬种菜养猪。清晨父亲到洞庭湖畔练拳会友,午后入帐打坐养神,与家人过了三年平静的生活。
临 危 请 缨
树欲静而风不止。1938年11月9日,日军11军第六师团今村支队疯狂侵入湖南北大门临湘,烧杀抢掠惨绝人寰。铁蹄之下群情悲愤,共商讨贼。临湘西北湖泊港汊交错,东南群山连绵起伏,这样有利的自然条件,适合开展游击战。
国破家何在?出于军人的秉性和神圣天职,艾荣立即启程赶赴在胥岗山何家祠召开的党政军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国民抗日兵团,大家推举毕业于黄埔军校担任过湖北通山和浙江海宁两地县长的王翦波任团长。下设三个联乡总队,由李垂材、艾荣、沈万选分任总队长。后抗日兵团改为第九战区七纵队十一支队,王任支队长,艾荣为第三大队大队长。原县长李锡年弃印远逃。不久王翦波被正式委任为临湘县县长。在沦陷区当官是要提着脑袋干的,但父亲别妻离子,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大云山横亘岳、临,盘旋七十二峰,扼湘北咽喉,为临湘游击队根据地。县府进驻在北麓的鳌头山(后七移其址),配合国军,团结指挥全县三十万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
出 生 入 死
粤汉铁路贯穿临湘,艾荣大队长为路西军办事处主任,管辖云溪、陆城、路口等地。他将乡镇保丁和爱国知识青年还有那些背猎枪持砍刀的自发群众团体,集中组织成地方武装力量。闻讯艾荣再度出山,他的旧部下也纷纷赶来。共编为三个中队,由沈三权、李砚北、邱玉成分任中队长。下设9个分队。
游击队日夜备战,勘察敌情,修工事挖战壕,活跃在车站、铁路附近,神出鬼没。1938年冬和1939年春,在茶港与太和山两地各炸毁敌军火车一辆。在花畈围击敌军30余人,敌死伤过半,活捉两名日军士官,缴获一批军需物资。随后又在长江大矶头炸沉日巡逻艇一艘。
其中首战告捷影响最大的是云溪太平桥之战,艾荣部配合国军第20军123师一营(营长任怡)共同抗敌。击毙日军近300人,缴获轻重机枪40多挺,还有马匹等。
一个个据点遭袭击、电线被剪断、运输桥梁遭破坏、军火仓库被炸毁。敌人恼羞成怒,四处张贴告示,重金悬赏“割取艾荣首级”,连家人的生命也时刻受到威胁。
立足本土,有乡亲们的大力支援和保护,父亲没有畏惧,仍旧出没在枪林弹雨中。 有一次敌人的子弹从他胯下穿过,把他的鸭绒裤打了一个洞。另一次他手中的望远镜被流弹击落,虽多处负伤仍指挥若定未离开坐骑。
强将手下无弱兵,路西军愈战愈勇,半数队员换上了日军武器,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受到第九战区司令部嘉奖。国难当头,谁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就堪称中华民族英雄。
永 驻 忠 魂
1939年10月,长沙第一次会战告捷。这是第九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本军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防御战役,湘北乃主战场。作为支队长与县长的王翦波立即在胥岗山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参加这次拼刺刀赴火海的浴血大会战之后,父亲消瘦了许多,正在服药打针,但他还是率部从白荆桥出发跋山涉水前往。
会上表彰了各路军的英勇奋战,士气高涨。正研讨下一步的斗争策略。但11月11日艾荣大队长因病逝世,享年47岁。第二天军政要员爱国群众以及国军59师一个连的士兵前来送葬。军号呜咽,战旗半垂,雾锁峦嶂,哀惜临湘抗日游击队的重大损失。王翦波县长说,失艾荣失吾左臂也。敌人抢先发了讣告。
这棵扎根故土“荆棘”丛中的大“树”倒下了,他在自己的军营中为抗日耗尽了最后心血,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有8个子女,两天前,他服役抗日高射炮团的大儿子艾有猷,因盲肠炎得不到及时医治离世,年仅18岁,航空军校高材生。葬于弹痕累累的芷江公园。母亲知道这撕肝裂肺的双重消息是在3个月之后。
父亲没留下任何遗物,唯留下终生遗憾:壮志未酬,沙场饮恨。
父亲一生不嗜烟酒牌赌,且查封过当地不少烟馆、妓院、赌场。
父亲还是个孝子,在陆城天螺山修建白云亭一座,以纪念在此送独子远行望断归帆的祖母。这些良好的家风也流传给了子孙后代。
紧接着母亲带着三岁的我与六姐奔赴父亲坟前,在临近一所破庙蒲团青灯守孝三年。以后每年去见县长王翦波两次,共进午餐。我们是去领取父亲抚恤金的,大多为实物批条。在大云山硝烟战火中度过了我六载难忘的童年。
46年后,1985年10月,参加过中国青年抗日远征军的三兄艾有守,从胥岗山长月冲捧回父亲的骨殖,安葬在家乡陆城汪家岭。这是父亲儿时放牧的地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永驻忠魂。
艾曰勤 (艾荣最小的女儿)
三战三捷(大云山摩崖石刻) 1942年 杨森 题
责任编辑:天勤Ai 最后更新:2015-08-23 20:43: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回忆】 仇恨的刀疤
下一篇:军魂在那遗物中——一个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