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巡礼之五
2016-11-01 16:35:51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通讯员 谢雄宇  点击:  复制链接

雄碑三捷壮云山

巍巍大云山,横亘于湘北岳阳临湘两县(市)之边,盘施七十二峰,方广两百余里。山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从赣北、鄂南、湘北方面四犯长沙,大云山扼湘北之咽喉,自然是硝烟激烈,战守争锋。长沙三次会战结束后,大云山留下了一座永久的抗日雄碑——“三战三捷”抗战摩崖石刻——如今,已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抗日战争重要遗址。70多年来,她饱经风雨,向世人诉说着中日双方军队殊死交战的悲惨壮烈;记录着中国守军英勇抵抗外侵、保卫国土的英勇顽强,抒发着对我广大爱国官兵不屈不降和死难将士的缅怀敬仰。那反侵略保国家的惨烈年代,我虽未逢其时,然而,那种中国人不屈于外侮,奋起抵抗的国魂,那段国民党政府军在抗战中正面抵御和打击日军的真实历史,那块记录守军浴血抗日的雄碑,却永远激烈着我景仰、探寻、联络,并试图以此为桥梁纽带,去为沟通海峡两岸之民族情结,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共建和谐昌盛的伟大祖国而尽绵薄之力。

三战长沙,中国守军开胜局

长沙,是中国中南地区的军事重镇。日军从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先后三次进攻长沙,企图打击中国抗日军队的主力,迫使重庆中国国民政府投降。当时中国军队的主体第九战区,配置有54个师的兵力,在司令长官薛岳的指挥下,军民浴血奋战,重创了日军,保卫了长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战胜利。

第一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0日。驻武汉的日本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结第6、101、106师团的全部和第3、13师团一部及特种兵、海陆舰队共12万人,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发动对长沙的进攻。九战区出动32个步兵师、3个游击挺进纵队共24万兵力布防迎敌,设置了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道防线。新墙河为前哨阵地,抗战时,中日双方军队在此对峙7年。一次会战时,中国守军在新墙河坚守了5昼夜,使日军8次渡河来逞。于是,日军惨无人道地投放毒斯瓦,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下,渡过新墙河,突破第二三道防线,直扑长沙以北30公里的永安市。由于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日军的供给线遭袭,便退回到新墙河以北。此战,中日双方各折损3万人,我军重挫了日军南下作战之锐气,改写了抗战以来中国从未守住大城市之先例。也涌现出如胡春华营死守金龙山,史恩华营死守笔架山全部阵亡的英雄壮举。

第二次长沙会战发生于1941年9月18日至10月9日。日军第11军司令易帅,由阿南维矶集结12万兵力从湘北主攻长沙。九战区由罗卓英的19集团军、杨森的27集团军、王陵基的30集团军以及王翦波游击挺进纵队共14个军40个师约30万兵力迎战。会战之初,日军佯攻大云山,以两个联队拖住中国守军5个师在大云山地区激战。9月7日晨,日军3个联队包围进攻大云山。杨森向薛岳请示将37军的60师拨归欧震第4军指挥。8日午,大云山制高点陷于敌手,10日,我第4军第58军南北夹击日军,收复了大云山。正当我第4军第58军在甘田合击敌第40师团时,日军主力迅速突破了新墙河防线。至28日,长沙陷落。10月1日日军从长沙撤退,我守军英勇截击、追击,至10月9日,恢复原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由于我军指挥失误,中途军情机密两次被日军破获,我军伤亡失踪7万人,日军死伤2.4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12月下旬至1942年1月中旬。日军仍由阿南惟矶为11军司令,投入兵力12万人。我军投入13个军37个师总兵力30万人。守军高级将领在南岳军事会议上总结二次会战之失误教训,采取薛岳的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天炉战法。当敌直扑长沙时,李玉堂第10军死守长沙,杨森、罗卓英、王陵基及战区直属部队共11个军包围长沙之敌,日军陈尸56988具,我军伤亡失踪28116人,取得了长沙第三次会战大捷。

这次战役,是自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太平洋战争以来同盟国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纪录,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杨森题壁,抗倭三捷树丰碑

1942年,杨森部仍据湘抗战。8月,56岁的国民党陆军上将杨森由时任临湘县县长,第七游击挺进纵队司令的王翦波陪同上大云山检查军事布防。他们上至黄梁伞,抬头凝视隆兴宫外一块大型石壁,回想起三次长沙会战中死难的将士,品位着湘北抗战之大捷,便决定在大云山上刻石纪念。在隆兴宫,王翦波请杨森题碑,杨森欣然题写了“三战三捷”四个大字的碑名和65字碑文。其碑文曰:

当时杨森派了一名蒋副官同王翦波督刻此碑,历两月而成。整块石壁178平方米。右边四个大字从右至左横排,每字高2.15米,宽1.81米。左边碑文从右至左竖排,与碑名各占一半面积。时杨森部第20军第133师师长夏炯,亲历长沙三次会战,感怀“民众协力,将士用命”,也亲笔题写“三捷泉源”四个大字,同时镌刻在三捷碑东下侧20米处石壁上,面积60平方米。抗战胜利后,王翦波还筹谋将隆兴宫改为忠烈祠,入祭所有三次会战中死难的将士。刘维世还于1946年撰写了《岳临忠烈祠募修启》,可惜因内战此举未竞。此事在民国三十七年临湘《方山二集》载吴竞《大云山考异记》中记载。王翦波只树立了一块“大云山抗战胜利纪念碑”记录临湘民众抗日守土之史迹。

题迹重辉,抗战雄碑膺国保

大云山“三战三捷”抗战摩崖石刻,经历73年而有幸保存完好,这是死难将士的英灵不泯,将领后裔的努力追寻,大云山公园的有效保护的良好结果。笔者作为湖湘文化与抗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自然也作了大量的查访、宣传和引领。在笔者的《大云山传说》和《大云山楹联》著作中,都明确地纪录了三捷碑的历史由来和抗战文化。1998年,王翦波的女儿王樟生特地从山西来到大云山瞻仰先父和杨森将军的抗战遗迹,并在《羊城晚报》发表《云山之恋》一文,尔后还积极联络美国援华飞虎大队大队长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呼吁修建大云山抗战纪念馆。1999年9月,杨森的大陆儿子杨新人,台湾女儿杨万运由岳阳市政协领导陪同上大云瞻仰先父三捷碑。杨万运时任台湾“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当场确认三捷碑文为杨森亲笔题写。杨新人系全国第六至十届人大代表,曾任民革中央常委、副秘书长、调研部和社会发展部部长。他在十届全国人大会上提交了在湖南大云山修建抗战纪念馆的建议案,并两次为大云山抗战文化题辞“湘北大捷励后人”、“抗倭功巨,爱国志坚”。原岳阳市政协委员刘铁山、唐华元、李宣钊为宣传大云山抗战文化作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4月,原国民政府37军60师少将师长黄保德将军的儿子黄开基,原第4军军长欧震的女儿欧楚华来大云山参观并 题辞。

2000年7月7日,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先生视察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时,指示市县领导一定要加大大云山“三战三捷”抗战摩崖石刻的保护力度,申报国保。2002年,三捷碑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已由国家民政部审定并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抗战纪念遗址。

近年来,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任小军先生4次到长沙3次上北京,为三捷碑的申报做了大量工作,终已如愿。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编制大云山三捷碑的保护规划并启动实施。以三捷碑为核心,将修建湖南抗战纪念碑林,打造湘北抗战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链条 杨森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97年5月15日)字子惠,又名伯坚,四川广安县人。曾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讨袁,保护过朱德、陈毅。抗战时任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副司令兼二十七集团军司令,国民党陆军上将,参加过上海淞沪战役和长沙三次会战。后任贵州省主席,重庆市市长、重庆卫戍总司令。1949年12月18日飞往台湾前一天,留书令其子杨汉域率20军向共产党投诚起义,避免了两党两军之间的流血。去台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奥林匹克委员会理事长等职。

誓死不当亡国奴

——临湘县县长王翦波在湘北地区抗战

大云山横亘于湘北岳阳临湘两县之边,盘旋七十二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日寇自武汉攻占长沙四次,大云山扼湘北咽喉,自然是敌攻击之目标。前三次长沙会战,日寇投入42万兵力,中国守军投入74万兵力,最终我军取得长沙大捷。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为纪念长沙三次抗战的胜利,于1942年8月与王翦波同上大云山检查军事布防时,在王翦波建议下欣然题写了“三战三捷”碑四个大字和65字碑文,由王翦波请石匠缕刻于大云山隆兴宫外的大型石壁上,现已申报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中提到“倭寇中经大举犯长沙三次,赖民众协力,将士用命,都予击溃”,充分肯定了王翦波指挥的抗日游击挺进纵队和其它地方武装协同国民党正规军英勇抵御外侮、守土保国的卓越功绩和英勇 精神。

王翦波(1900-1958),临湘县忠防镇心田畈人。他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民国7年,亲谒孙中山宣誓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8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黄埔)学校第6期。结业后先后在湖北鹤峰、通山、浙江海宁任县长。后任国大代表,1958年病逝于台湾。抗战爆发,海宁沦陷后卸职回临湘,任第九战区挺进军第七(后为第四)纵队司令兼临湘县长,毅然扛起了组织全民抗战的大旗。临湘县政府也迁于大云山地区,曾七易其址,辗转七载。国难当头,一致对外,王翦波成为八年全面抗战中的抗日英雄。由于他在湘北会战中抗敌功勋卓著,报纸上屡有报道,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二等国花勋章的嘉奖。

危难中受命,为抗日迁县府于大云山地区

1938年11月9日,日军大举南侵,临湘县城沦陷。11月10日,县长李锡年带印弃逃。临湘处于无政府状态。11月11日,王翦波邀集临湘县部分官绅和知名人士,在胥岗山开会,商议抗日大计。大凡非常时期,必有非常之人,建立非常之功,所谓时势造英雄。会议一致推举王翦波担任国民政府临湘县长,并兼任国民兵团团长。王翦波本着誓死救亡报国的忠诚,予以接受,接着省政府正式任命。王翦波发表就职宣誓:“不胜不己”,“不死不己”,“愿临湘三十万人民作整个壮烈牺牲,不愿亡国的版图有临湘的名字,将来的亡国奴有临湘的遗民”。会议研究了抗日大政的人事、军需保障、县治迁移、经济和文化教育问题,实行政党军一体体制,王生洪任国民兵团副团长,王生浚为国民党临湘县党部书记长,任命了各乡镇长,恢复了保甲。九战区长官对王翦波甚为了解,先后任命王翦波为第九战区挺进军第七纵队第十一支队长,后升为七纵队、四纵队司令,并兼任临湘县长。王翦波振臂一呼,抗日守土的战斗在湘北大地打响了。

临湘军政机构刚成立时,县政府迁至大云山北麓的鳌头山。日军获悉后,在鳌头山实行三光,炮火猛袭鳌头山、抬头源。1939年初,临湘县政府迁至大云山的谢家山(今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分场),县保安团驻山上屋,县党部驻冲头屋,三青团教育局驻车家山,电台设黄金坑。日寇炮击谢家山后,1942年,临湘县政府又迁至黄金坑。1944年冬县政府再迁至大云山南麓的车廖家(今岳阳县云山乡云山村)。这时,王翦波的武装有三种。挺进纵队,专门袭击日寇;王的第七挺进纵队第十一支队有三个大队,每大队下设3个中队,共有1500兵力。保安队维护社会治安,王柏仲为保安大队长。还有一个特务排,即县府的警卫排,有3个班,36人。还有临湘路南路北的铁路破坏队。1945年5月,王翦波被南下支队359旅赶走,至6月底,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从湘北撤走,王翦波仍返回大云山,县政府设山上屋(大云山林场一分场),电台设车廖家。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临湘县政府于10月2日迁回长安,沿途老百姓夹道欢送,送茶水煮鸡蛋,盛况感人至深,在长安举行了隆重的“打败日本侵略者、县治迁回长安”的庆祝大会。长安城东西南北四门挂上本县名士湛南英撰写的以翦波嵌名的对联,以示庆贺,如“”王翦波发表了“为我县迁回长安敬告民众书”。

在大云山七年抗战中,王翦波树起了抗日的旗帜,真可谓干出了可歌可泣的惊天勋绩。

焦土之上全民抗战

日寇进攻湖南时,湘北门户临湘岳阳两县首先沦陷。有资料表明,日寇在临湘犯下滔天罪行,烧毁房屋4万多栋,杀害临湘民众25905人,劫夺粮食实物不计其数,宰杀耕牛5万头,荒芜田地10万余亩。临湘简直变成了一片焦土。在岳阳县的大云山上,笔者作过调查统计,仅山上屋、冲头屋、车廖家三处大屋场,就烧毁房屋120间,杀害无辜民众52人。3个日本兵在冲头屋将谢先右杀害,剖腹取肝,饮酒作乐。日军在车廖家时,杀害了22人,其中一名50多岁的妇女被强奸至死。

日寇的暴行,激起了焦土之上的全民抗击。王翦波的挺进纵队配合国民党正规军参加了长沙三次会战。平时,他派遣和指挥游击队、破坏队在临湘羊楼司等地的铁路、公路沿线伏击日军据点,无数次炸毁铁路、公路桥梁运输线,炸毁日军军火弹药库。日本战俘冈村宁次说:他在湖南最怕的两个人,头一个就是王翦波。由此可见王翦波游击队的威力。七年中,临湘地方武装与敌人大小游击战300多次,死伤日军5000余人,生俘日军117人,缴获日军大量武器来武装自己。大敌当前,王翦波指挥若定,艰苦卓绝。有一次在山上屋理发时,日军从贺畈方向一颗炮弹打中了王翦波理发的堂屋,理发师连忙拉他转移。王镇定自若,说,小鬼子的炮弹不会有第二次了,硬是坐在原地理完了发。抗战时,士兵和官长每人每天8分钱,三升谷,想见其艰苦。抗战胜利后,中英记者采访王县长有何感想,王说,八年全面抗战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只想大睡三天啊。

严肃政规军纪,官兵一致,亲疏同等

对那些投靠日军筹办日伪维持会的铁杆汉奸,王翦波决不姑息。他下令枪毖了7名顽固汉奸,其中一名叫王雁堂的,是王翦波的叔父,抚养过王翦波,王翦波忍痛下令处决。当年重庆《大公报》等报纸曾刊登报道说王翦波大义灭亲。凡为非作歹,无视抗日大政军规的,王翦波一律严惩不殆,如处决柳厂乡乡长廖冠英。在大云山抗战的8年中,他吏治严明,手下及士兵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只要有人向他告发部下侵害百姓,王翦波都会严查严惩。在山上屋,有人告发王的一名士兵欲强奸民女,王下令痛打其三十大板,清除出伍。王的本家侄子王夭生因赌博被王翦波严惩,夏天光着膀子的士兵要坐班房禁闭。而他对老百姓则是倍加爱护,从不扰民。他在车廖家时就说过,谁侮辱了老人或妇女,等于侮辱了我的父母和亲属。守卫在大云山7年,每到过年时,他都要安排专人称几斤肉去看望70岁以上的老人和特困民众。抗战期间,王翦波下令,不向人民征粮纳税,他能以民为本,为农民无偿提供优良稻种和食盐。王翦波特别严格要求自己,他一生不赌博打牌,不吸烟,不喝酒,不搞任何特殊化。他一生没有照顾过自己的子女,而留下的只是子女亲属受其株连。王翦波与士兵同穿灰军服,他的一件军棉衣穿了两年,翻过来缝补后又穿了两年。在战时王翦波的餐桌上与士兵们吃的没有二样。

重视人才培养,抢救沦陷区儿童入学

战时教育是王翦波特别关注的一件大事。他上任临湘县长的第一天,就通知全县各保小学能复课的一律要复课。从1939年到抗战胜利,王翦波先后五批护送6-12岁难童2000余人分赴茶陵、攸县、衡阳、沅陵、花垣等地保育院和儿童教养院读书,由国家负担全部费用。同时还护送了1309名青年赴武冈等地上国立中学。临湘沦陷后,王翦波召集教育界人士解决复课、转移教学问题。1944年夏,王推荐方经国为校长,把临湘停办了多年的初级中学迁到岳阳县大云塅,有6个班级,300多名学生。在谢家山,王翦波还办了一所难童学校,有学生30人。这些送往外地就学和本地复课的中小学生,大多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

 

责任编辑:孙洪艳 最后更新:2016-11-01 17:04:5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时间

下一篇:抗战精神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