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娃娃兵”
——乐山籍远征军坦克兵黄允文的从军路
十六岁学生瞒着父母上战场:“读书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年轻人应该参军。” 因为冯玉祥将军的一场演讲,16岁的黄允文毅然离开学校,踏上了从军抗日的道路。
1943年,16岁的黄允文在当时的乐山县男中读书。因为日军轰炸乐山,所以当时学校已经迁到了城外的毛锅厂,具体位置就在如今市中区牟子和关庙交界处,教室是临时搭建的,宿舍就是毛锅厂的厂房。
当问起当年参军抗战的经历,年近九旬的黄允文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志愿者娓娓道来——
一天,冯玉祥将军到乐山给我们做了一场演讲,号召青年从军抗日。当时中国的多个城市已经被日军攻陷,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所以听完冯玉祥将军的演讲后,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我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读书不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给国家做贡献吗?年轻人应该去外面看看,应该去参军!
就这样,来不及跟井研老家的父母说一声,第二天我便和其他几名同学一起去报名参军。我至今记得,我们是从乐山城区肖公嘴码头坐船出发去的重庆。出发那天,乐山城的百姓们敲锣打鼓来欢送,全民一心、抵抗外敌的情景让我至今难忘。
沿江而下,我们到达了重庆江北鸳鸯桥的学生军教导一团。出发前,我没有跟父母商量过参军的事情,只是将我在学校的书本和行李拜托给同学带回老家,所以到了重庆之后,我赶紧给家中的父母写了第一封信。这时参军已成定局,父母也只有让我注意安全,但直到抗战结束回家后,我才听家里人说,当时得知我参军去上战场,母亲伤心地哭了好久好久……
在重庆训练几个月后,我们到昆明巫家坝机场乘坐飞机抵达印度汀江机场,在蓝姆伽编入战车第5营3连3排,接受美国教官的培训。战车营就是坦克营,我们的课堂就是在大树下挂上一个黑板,教官百森(音)用英文教,翻译再讲给我们听。战车驾驶、战车射击、战场救急、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无线电通讯……我们每人都要学七八样,上午教官讲课,下午看电影学习,然后再去实践操作。
战车营的1营、2营、3营是作战营,后面几个营是补充营,当前3个营有损失的时候,就从后面几个营抽调人补充进去。所以1944年,我就被补充到了战车三营,正式上了战场。
当时我们已经开始反攻缅甸了,所以与日军的这场战争就在缅甸八莫,全连的坦克都出动了。我们一辆坦克配备了4个坦克兵,一个正驾驶、一个副驾驶、一个射手、一个车长,虽然各自有分工,但其实每个人把所有技能都学习了,这样一旦哪个重要位置发生意外,其他坦克兵能够立即补上。而我当时担任的就是车长,负责无线电与后方联系,指挥坦克前进、转弯、与日军作战。
我们操作的坦克有15吨重,战斗力很强,钢板有3.8厘米厚,日军的子弹打不进来。但是日军也狡猾,他们派人躲在树上,通过坦克上方的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的入口进行射击,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通过无线电沟通立即关上入口、做好防御。这场仗我们最后取得了大胜利,将日军击退。
战场是残酷的,但我却不觉得我们辛苦,因为对于我们坦克兵来说,在坦克里面作战算是相对安全的,在外进行直接对抗的步兵才最危险。所以作为坦克兵,我们作战的时候都是冲在最前面的,等我们攻击后,步兵再去作战和清理。但是,抗日战场上依然有很多步兵战士在跟日军的直接对抗中受伤,甚至牺牲为国捐躯。
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家乡,解放后考上五通桥的粮食学校,分配到了粮食部门工作。直到现在,我还留着当年和战友们在蓝姆伽的合影,虽然照片已经模糊褪色,但是当年那段抗战的经历,却一直牢牢记在我心中。
黄允文(前排右一)在印度兰姆伽训练基地时与战友合影。
黄允文夫妇与笔者和前来拜访的乐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合影。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4-26 09:42: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致敬当年的马克沁机枪手——吴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