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7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要求国统区的党组织要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权利。下面讲讲中共广安各地党组织恢复重建后,是怎样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出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组织加强对抗日宣传活动的领导
“抗战壁报社”早在1937年就由欧汝钦、周子成、周平、许建业、冯翔等进步青年自发成立。1938年8月中共邻水党组织重建后,这批进步青年大多加入党组织,他们严格按组织要求,对抗日宣传等革命活动的领导,逐步由公开转为半公开和秘密的方式,解散了公开性强的抗日移动宣传队,主要以“抗战壁报社”的名义开展工作。他们以编辑出版壁报宣传抗日形势来实现对广大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影响。壁报最初是用钢笔缮写,后来觉得字体较小,人们不易看清内容,于是又改用了毛笔缮写成核桃大的字体,每期由特支书记欧汝钦负责主编,由周平、邓祖民缮写和绘画漫画、刊头,由冯卓文、周平到街上张贴。壁报刚贴上就围拢一大圈人观看,他们就乘势把壁报的内容念给人们听,使不识字的人也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壁报的内容包括国际国内的重要消息、时事讲话、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以及抗日文艺作品。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为人们喜闻乐见。后来,各基层党组织也成立了壁报社,办抗日壁报宣传成为了党初建时期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一种基本形式。
1938年暑假,中共岳池特支党员徐庶声、蔡衣渠、吴显铖、李兆澄等发起成立“岳池暑假抗日救亡宣传团”,参加的有旅外回乡同学和县城部分青年教师四十多人。宣传团在县城和附近场镇,向群众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讲解抗日道理。暑假结束,中共岳池特支决定取消“暑假”二字,改称“岳池青年抗日救亡宣传团”,并举行了成立大会,团员发展到200余人,继续进行抗日宣传。徐庶声、李兆澄主持宣传团的工作,调动团员分赴白庙、石垭、顾县、苟角等场镇及广大农村进行宣传。
把抗日宣传活动推向乡村
1938年寒假到来之前,中共岳池党组织策动岳中校方召开校务会决定,每周抽两个下午组织学生下乡进行抗日宣传。全校学生编为四个大队,分别由党员学生彭良臣、杨奚勤、朱经模等担任大队长,分赴城郊的东西南北方向进行宣传活动。在下乡宣传中,党员学生况兴华等采用金钱板、莲花落、双簧相声、贴战报、教唱抗日歌曲等形式开展抗日宣传。岳池中学学生在城郊的朱家院子、安公桥等地还办起了农村夜校,在南门外举办了白天识字班,由王伴新、朱经模等同学轮流任教,较系统地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岳池中学学生农村抗日巡回宣传延续到当年秋季期末。
1939年1月,中共广安县委决定,把抗日救亡活动从城市向农村发展。于是成立了“广安农村宣传团”,利用寒假期间下乡宣传抗日救国。宣传团以“广安民众抗日救亡唱歌团”的优秀分子为主,选出了一百余人,谢相如任团长,从广安县城出发,经官盛、永兴、代市、禄市、得胜、恒升、石笋、三溪、大兴、协兴、太山等十多个场镇、宣传演出历时一个多月。每到一个场镇,贴标语、出壁报、街头宣传,把抗日救亡活动搞得热火朝天。4月中旬,因国民党广安县执行委员会的破坏,宣传团无法继续开展活动而被迫解散。
1945年夏,共产党员杨奚勤(原岳中学生)转学复旦大学经济系后,与其姐杨英杰成立了“武胜旅碚同学会暑假宣传队”,队员们在暑假回到了武胜县城中心镇向民众公演,演出了吴祖光的剧本《少年游》,秧歌曲《朱大嫂送鸡蛋》,歌舞《送郎出征》、《武胜舞曲》、《你这个坏东西》;歌曲《兄妹开荒》、《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满江红》、《教我如何不想她》等等。这些节目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揭露了国内汉奸卖国者的无耻勾当,歌颂了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一致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参加演出的有杨奚勤、杨本泉、陈蜀杰、杨立洲、刘烛光、唐锦辉、王自乐、马道侠、朱孟尝、杨友直、卢矩等,还邀请了重庆师范学音乐和体育的学生加盟,因此,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水平很高,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轰动效应。使武胜民众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鼓舞。
革命青年奔赴延安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英勇杀敌,取得了首战平型关、夺取雁门关,奇袭阳明堡、保卫娘子关等一个又一个胜利,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党中央以延安为中心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了人民民主制度,政治鼎兴,社会清明,充满团结抗战的生机,与腐败黑暗的国统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延安这块红色土地是众望所归,成为了革命青年向往的圣地。1937年到1940年皖南事变前,即国民党未公开封锁到延安的路线时,全国数以万计的青年不畏艰辛,满怀抗日激情和革命理想从四面八方奔向延安,去接受党的培育和指引,广安有上千名革命青年加入了这支奔赴延安的队伍。
1937年4月,范长江(共产党人)应邀到武胜县中和南充县中等校作“青年的前途”讲演,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的消极抗日政策,在青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即,武胜县有志青年牟泽寒(石盘人)、段含德(烈面人)等先后去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在党组织的鼓励和支持 下,武胜县又有三位进步青年到延安,投入抗日前线。1938年冬,龚荫榆离开了武胜回到重庆,参加了杨子江远征宣传队,任副队长,后辗转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1937年底,在成都读书的邻水进步青年王古泽,受进步书刊的引导和抗日救亡活动的锻炼,不满国统区社会萎靡,抗战消极。他毅然离校,邀约同乡校友段子彬、段伯琪等,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途。他们把家中兑来的学费作旅费,乘车到西安,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帮助下,于1938年3月胜利到达延安,受到党组织的热情接待,被分配到陕北公学学习。
1938年2月,在川大教育系读书的中共党员熊复(邻水县坛同乡人),得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全国招生的消息后,便向党组织提出到延安抗大学习的要求,获得中央特派员张曙时的批准后,便回邻水筹措路费,约同甘惜分、张德昭、杨曙曦等,乘商车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而后转至延安。为此,国民党邻水县政府还以“投奔共党”的罪名,对熊复、甘惜分发出通缉令。
1938年初,在成都省立师范读书的邻水进步青年罗思品,满怀抗日激情,投笔从戎,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被吸收入党。毕业后,他坚决要求奔赴抗日前线,在晋西的一次对日激战中,英勇献身。
1938年秋,邻水进步青年甘止善因从事进步宣传活动,受到反动势力的威逼迫害,只身离县到重庆谋生。1939年下年,得胞弟甘惜分从延安来信,秘密串联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西安为国民党反动派阻挠,险遭杀害。1940年初他在宜川与从成都转移去延安的同乡、共产党员熊梦相遇,便一道到达延安。熊梦分配到陕北公学,甘止善分配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此外,邻水还有一部分在各地读书的青年学生通过党的地方组织秘密联系,输送到延安培养。如吴锐、杨正辉(女)等。一些早期从事地下工作或后因各种原因脱党的党员,如曾淡如(女)、苏幼农、任廉儒、熊英(女)等,为了尽快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也陆续到达延安。
在岳池,通过共产党员教师段雪生、王颂咸、蔡衣渠、詹正圣等向广大进步青年宣讲在民族危亡时刻,青年学生要积极到抗战一线保家卫国的道理,王询、郭智丰、唐文奎、秦运臬、吴显铎、周庶绩、刘旷、杨丹平等一大批青年学生在老师的鼓励资助下,义无反顾地奔赴了革命圣地延安,投入抗日烽火第一线。仅1938年至1939年就有38名岳池先进青年奔赴延安。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6-10 10:51: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广泛动员民众 争取抗战最后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