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重建东莞特别支部 再燃抗日燎原之火
2015-08-04 09:44:11  来源:深圳新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王小明为我们讲述了1936年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成立,以及发生在小坞园里那些早已尘封的革命历史故事。1983年,王作尧和王启光两家人共同将小坞园原址捐献给政府,以支持该小学的扩建,王作尧还亲笔题写“前进学校”新校名。

  

  小坞园里摆放着革命志士的事迹介绍。

  编者按

  抗日战争是一部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泪奋斗史,东江纵队在孤悬华南敌后异常艰难的情形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史,为华南和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重走东纵路”大型系列报道。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沿着当年东纵战斗过的足迹,揭开尘封的东纵革命斗争史,再现历史场景和抗日故事,以及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汽车在东莞市厚街镇的老街上兜兜转转,来到位于厚街村西门巷尽头的前进学校。

  “这里就是小坞园,曾经是我父亲和堂伯父王启光(时任中共东莞特别支部书记)的家,也是当年东江纵队领导人经常聚集的一个重要据点,部队机关报《前进报》曾经在这里印刷。”日前,陪同记者的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71岁的儿子王国新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园内有一座黄色琉璃瓦小亭,这是1989年由厚街村修建的小坞园纪念亭,“小坞亭”几个字由王作尧亲笔所题;亭边矗立一块刻有《小坞园革命历史简介》碑文的石碑,是厚街镇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竖立。

  一棵硕果累累的龙眼树下,一位瘦弱老人正打扫被风刮掉的树叶。见到我们,忙停下手中的活。

  老人叫王小明,现年60岁,是时任中共东莞特别支部书记王启光的儿子。

  由于病魔缠身,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王小明为我们讲述了1936年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成立,以及发生在小坞园里那些早已尘封的革命历史故事。

  中央北方局指示恢复重建党组织

  据中共东莞党史记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高压政策,工人革命情绪普遍低落。1928年12月,中共东莞县委领导成员叶铎辉等相继被捕牺牲,下属各级组织活动停顿,党员队伍瓦解,许多革命群众受株连迫害。1929年2月,中共东莞县委机关再次遭到破坏,县委领导人或被迫出走外地,或被捕牺牲。之后,东莞县的党组织活动处于停顿状态,革命斗争从此沉寂下来。

  坐在屋檐下,王小明用他那有点颤抖的声音告诉记者:“1936年初,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已经与党组织恢复联系并在广州活动的中共广东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王均予在广州发展党员,恢复和建立党组织。10月初,王均予同我父亲(王启光)从广州到东莞,组建中共东莞特别支部(简称东莞特支),父亲任书记,机关设在莞城,这是东莞最早重建和恢复的党组织。从此,停顿了7年的中共东莞组织得以重建和恢复活动。”

  王小明说,当时王均予带父亲找到另外两个党员王士钊和张联,知道东莞的中国青年同盟(后改称中国青年抗日同盟,简称中青)仍未解散,但党员只有他们3个。根据中共广东工委指示,东莞特支建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因此,支部成员分别到各区乡开展活动,以“中青”成员为基础,在进步青年中发展党员。父亲也回到了家乡厚街的小坞园。

  “厚街的知识青年多,父亲回来后,很快就发展了乔森小学的王冠勋、王耀昆和王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12月间成立中共厚街支部,王耀昆任书记。接着,又在鳌溪小学吸收了王炽光、王治光、王锦屏等人入党,成立鳌溪党小组。”王小明告诉记者。

  王启光通过他在小坞园和厚街乡王氏大家族的关系及地位,加上东莞特支书记的身份,以多种形式发动、动员和领导了厚街的广大人民群众,把厚街和邻近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搞得热火朝天,为进一步成立一支武装队伍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经上级安排,王启光在惠东宝一带组成“救亡呼声社国防前线工作队”,由王启光担任队长兼党委书记。王启光还把工作做到当地驻军九十三师内部。

  据王启光的回忆录称:“抗战前一段时间,我家乡有国民党驻军九十三师,是北方部队,讲普通话,他们也需要宣传发动群众。当时,我会讲普通话,所以后来参加九十三师的政训处,我的任务主要是扩大白区自卫队的组织。”

  由于充分发动群众,团结了一切愿意共同抗日的力量,很快形成一支由我党领导和指挥的能抗击日军的武装力量,这就是以东莞县地方武装县社训总队名义成立的常备大队,以后又另外成立了由东莞县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

  到1937年7月,东莞已相继成立了厚街支部、东莞中学支部、鳌溪党小组、莞城文化支部、莞城工人支部等等多个支部,东莞工委有党员30多人。

  东莞特支成立后,沉寂了7年之久的东莞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领导东莞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为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到来,作出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女人外间打麻将掩盖电台声响

  在厚街的西南面,有个西门坊,这里曾经因为众多兄弟闹革命,人们称之为革命坊。西门坊前有个时风堂,当时办了间乔森小学,厚街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就建在这里。通过西门巷,就是小坞园了。

  王小明告诉记者,小坞园原是一座清代建筑庭院,抗战初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指挥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莞太线敌后工作委员会等都曾把机关设在小坞园,大家经常在小坞园开会,布置战斗。第三大队的医务所也设在这里,前线的伤病员大都被安置在这里治疗。部队的机关报《前进报》、宣传品等就在这里印刷、出版、发行。为保密,家里的女人们每天在外套间打麻将,既能掩人耳目,同时把电台收音机的声响和别的声音掩盖起来。

  王小明说,他三个姑姑王侬、王兰、王真当年都才十多二十岁,但都同其他人一起参加革命,负责部队机关报《前进报》的印刷等工作。王侬的字写得好,她负责刻腊纸,王兰负责油印,还负责接收电台工作。

  据王真2005年的口述回忆:“我记得油印室就设在光哥(王启光)的住房内,所印的都是些整风的文件。我和王侬在房内,王侬刻好腊纸要油印时就将我叫醒,帮她拈起印出的纸张,经常是通宵达旦。”

  王真还说:“小坞园是东纵的一个重要地下交通中心,到小坞园送信的人特别多,来到我家后,我母亲和二婶娘就要设法去安排他们的食宿。曾经到过小坞园送信的祁稠同志曾对我说,他小时候很喜欢到小坞园去送信,因为去了都能吃上一顿饭。何大(何与成,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创始人之一)的母亲,区丝宝同志,大家都叫她伯娘,她一家五个子女,都很早参加了东江纵队。她原来缠了小脚,后来她放了小脚不缠了,开始走路还是很困难,但为了送信,她练就一双铁脚,她常由东莞步行三十多里路到我家送信。”

  据记载,小坞园对其所在地的整个西门坊有巨大的影响,在王作尧、王启光等人的串连教育下,西门巷内家家有人参加游击队,户户都是堡垒户,谱写了一曲曲悲壮动人的革命歌,在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王家先后有15人投身抗日斗争,其中包括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前就参加了革命的王琪、王作尧、王启光、王章、王步尧、王侬等6人。1946年,王侬因叛徒出卖英勇牺牲,年仅26岁。

  腥风血雨的日子已经过去,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新中国赴汤蹈火的先烈们;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养育出十多名革命志士、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小坞园。

  1971年,当地政府在已近荒废的小坞园建立了厚街乡小学,仍保留小坞园大部分原址。1983年,王作尧和王启光两家人共同将小坞园原址捐献给政府,以支持该小学的扩建,王作尧还亲笔题写“前进学校”新校名。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04 09:47: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建在杂货铺的抗战指挥中枢

下一篇:童汉章:以身报国献忠贞【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