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了“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在沦陷区的青岛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青岛党组织建立后,将工作重心从市内转移到郊区农村,在崂山建立了第一支抗日武装——崂山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集中了青岛革命力量的精华,使崂山地区的抗日活动空前高涨,在崂山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把青岛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第一个高潮。此外,抗战时期活跃在青岛地区的“崂山游击队”还有一支,就是由李先良领导的青岛市保安总队,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到抗战胜利收复青岛。
重建
中共青岛党组织恢复
1936年8月下旬的一天早晨,一位眉清目秀,身着长袍,提着箱子的年轻人出现在了青岛码头,他叫李欣。“1936年夏天,因参加‘一二·九’运动,我被上海同济大学反动当局开除,而我与青岛的缘分,也就这样开始了。”年仅19岁的李欣,带着“到青岛去重新建立党组织”的重托由上海来到青岛。他不负众望,在青岛党团组织屡遭破坏、市级党团组织已不复存在的情形下,建立起了第一个市级党组织,青岛的革命火种再次燃烧。2011年,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曾前往北京采访了当时已94岁高龄的李欣。对于7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他记忆犹新,因为他的党员生涯正是从青岛开始的。
“上海团组织安排我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利用学校这块阵地继续开展学生运动,第一项工作就是把抗日救亡学生组织、团结起来。”1937年春天,正是樱花盛开的时候,李欣等进步学生在救亡同学会的基础上,在青岛海滨公园成立了“民先”(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简称)的山大队部,通过有计划地向同学介绍进步书刊、组织救亡歌曲合唱团等形式,吸引众多学生参加活动,扩大了“民先”组织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过程中,陈振麓、王艺两位同学政治表现很好。同时,我了解到,陈振麓1933年在察北抗日同盟军已加入了共青团。因此,我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接着,又发展王艺加入共产党……”9月下旬,经东北军工委批准,中共青岛特支建立,李欣任书记,陈振麓分管组织,王艺分管宣传。中共青岛特支受东北军工委直接领导,任务是动员各界群众,组织武装起义,准备在日军侵占青岛后开展游击战争。“这也是青岛党组织在遭到破坏,两年处在无党状态之后,建立的第一个市级党组织。”谈及这段历史,李欣当时的语气显得格外激动。中共青岛特支的建立,不但使中共青岛组织恢复了勃勃生机,也为日后组建崂山抗日游击队确立了领导核心。
筹建
成立崂山抗日游击队
青岛特支建立后,李欣等人积极在山大学生中开展工作,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入党,同时将工作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阶层。一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后失掉组织关系的老党员和热心抗日的群众,如家住崂山北宅乡蓝家村的王景瑞、王焕章,毕家村的李西山,沧口娄山乡十梅庵的李明海,大枣园的姜明吾,以及住在市区的高嵩等,纷纷前来与特支取得联系,并参加了山大民先组织,党的力量迅速壮大。
鉴于青岛的党组织几次遭受大破坏的沉痛教训,老党员向特支建议,把党的活动中心由市内转向农村,实行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在崂山一带群众基础较好的农村组建抗日武装。特支采纳了此建议,并确定以毕家村、蓝家庄为中心,集中力量,组织崂山抗日游击队。1937年11月,按东北军工委的决定,李欣率部分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随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工委书记伍志刚等到高密,做高密绅士、国民党员蔡晋康的工作,动员他们共同抗日。陈振麓、王艺率部分民先队员和进步学生到郊区毕家村一带,与当地同志一起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活动。
陈振麓等转移到毕家村后,住在埠落小学。为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先成立了毕家村党支部,陈振麓任书记,王景瑞任组织委员,李西山任宣传委员。党支部成立后,党员们分头联络失掉关系的老同志以及老同学、老熟人,努力扩大党的组织,大力发展民先队员,为建立游击队做准备。
鉴于党的力量迅速壮大,东北军工委决定,撤销青岛特支,成立中共青岛市委,由陈振麓任书记,王景瑞任组织部长。中共青岛市委的重建,标志着青岛市级党组织在抗战中获得了新生。
武装
想方设法收集军需品
中共青岛市委成立后,加紧筹建抗日游击队的工作。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崂山,群峰林立,地势险要,其中部分山深岭密,巨石参差,为外敌进犯之大忌。山区内村庄密布,民风淳朴刚毅,群众基础比较牢固,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得天独厚之处。青岛市委计划在此成立规模较大的抗日武装,分散到5个中队。首先组织起来的是第四中队,共六七十人,其中50多人是山大民先队员,市委又从中发展了一批新党员。这个中队的新老党员很多,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也很高,集中了青岛革命力量的精华。王景瑞曾回忆,因崂山游击队驻崂山时间不长即转移诸城,其他中队未及成立。因此,通常所说的崂山抗日游击队,即指崂山抗日游击队第四中队。
王景瑞在回忆录中记下当时的场景:“在游击队组织起来后,缺乏武器,第四中队只有王儒林带着一支手枪,其他人都是两手空空。于是,我们就一齐动手,千方百计收集武器和军需物品。邹铎和王翀等从阎家山水源地弄来4颗地雷;王守璞从市里弄来4颗手榴弹和两把大刀;我从市里日本中学弄来一把指挥刀和一大箱电子管,又从杨家村矫恒成家弄来一支鸡捣食土枪;陈振麓弄来两个玻璃灭火球;兰孝永弄来两颗手榴弹和一把大刀;王功哲和聂士秀从市立医院和李村医院弄来一大批药品和医疗器械……”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0 11:19:2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白皮红心”敌后抗日(组图)
下一篇:安徽首个抗日组织成立于三排房屋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