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吕正操将军:难忘冀中抗日烽火
2016-05-21 08:50:32  来源:《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1日 第四版 记者 徐壮志整理  点击:  复制链接


1942年日军5万余人对我根据地进行“拉网大扫荡”。这是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在前线观察。

1925年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成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

抗日战争时期的吕正操

 1940年,吕正操与罗瑞卿(左一)、彭德怀(左三)、朱德(左四)和聂荣臻(左五)在山西合影留念。
 
  开栏寄语

  《难忘的往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栏今天与读者见面了。在抗日老战士平实的叙述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亲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决死较量,目睹了一桩桩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殊死搏斗。中国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迎来了划时代胜利,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期待着,在纪念胜利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抗日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研究者,都来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难忘岁月,让我们共同相会在这个弘扬民族精神的窗口。

  吕正操:1905年生于辽宁海城,曾任张学良的副官和秘书。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率部脱离国民党军队,在冀中平原上举起抗日大旗。抗战中曾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我出生于日俄战争时的辽宁。从小经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与残害,我痛恨日本兵。17岁时,我参加东北军,后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当了张学良的副官、秘书,同泽俱乐部干事。其间曾参加过长城抗战和保卫北平城防。

  “西安事变”时,我正担任张公馆的内勤工作,和中共代表罗瑞卿、许建国常有接触。其后,我到国民党部队任团长,其间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部队不断后撤,我不愿撤出抗日前线,就率部于10月14日在冀中平原脱离国民党军,改称“人民自卫军”,在冀中平原上举起了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

  冀中平原的抗战,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冀中是日军十分重视的“后方”,当地平原地形,对于乘火车、汽车行动的日军十分方便,对力量弱小、以游击战袭击敌人的抗日武装则非常不利。对此,冀中军民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发明了种种神奇的战术,与日军展开殊死抗争。

  1940年春季,安国的东赵、西寇两个村民兵,把手榴弹埋在大道上,用线拉火,炸死了两个伪军。随后各地民兵竞相仿效,用各种办法制造地雷……他们有的用废炮弹、废手榴弹、破铁壶、玻璃瓶、罐子作壳,里面装上炸药;有的自制硫磺炸药,自己翻砂铸地雷外壳。

  这就是大家后来所熟知的地雷战。当时,各地互相学习和交流,花样越来越多。就像电影上所表现的一样,有利用土炮射的抛射雷、子母雷,落地后又反跳起半人高才爆炸的跳雷,用于庄稼地小路上的趟线雷,用于地面上的鼠夹子雷、压簧跳线雷,还有挂雷等,都是各依地形地物灵活设雷的。军民们还巧妙埋设,使日军难以防范。

  地雷战之后,冀中平原上又出现了新的作战形式——地道战。地道战改变了平原地形对游击战的不利态势。但一开始时,只是一些简陋的藏身之所,后来,军民们渐渐发现它是一个可以依托的阵地,开始不断挖掘它的潜在功能,后来就发展到具备防水、防毒功能,既可藏兵又可在众多隐蔽的射击孔偷袭敌人的作战阵地。再后来,地道从一村发展到多村相连。

  在白洋淀地区,人民还组织起了传奇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冀中抗战,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巨大的战果。

  面对冀中平原军民的抗争,日军不得不增加大量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2年5月1日到7月1日,日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了5万余主力,在空军的配合下,对冀中进行“十面出击”、“铁壁合围”大“扫荡”。

  日本兵天天“拉网扫荡”,我们部队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每天晚上都要行军百十里地,最多时,我一天打过五仗。

  有一次,我被日军死死围困。危急情况下,我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把随身的文件、密电码烧毁,乘着敌人打出照明弹的瞬间,迎着敌人正面冲出去。当时,敌人的步机枪子弹在我们脚下像小金鱼一样穿梭,还都是炸子。我们冲到敌人面前时,敌人一时惊呆了,端着刺刀不敢动。

  我们冒险突围成功。

  在两个月的“扫荡”中,我们冀中部队共作战272次,击毙击伤日、伪军11000多名,我军指战员和区县游击队员损失近万人,被杀害、抓走的群众达五六万人,当时的冀中平原是“无村不戴孝,到处闻哭声”。

  那时,日本人一心想抓我这个“吕司令”,直到我调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后,还看到过日本人的报道说,捉住了冀中军区的吕正操。

  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赢得了毛泽东的肯定,他曾给我们亲笔题词:“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岁月峥嵘,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但,冀中平原的烽火抗战,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5-21 09:01: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下一篇:日战犯赴辽宁忏悔:中国共产党把我们从鬼变成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