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至1945年10月)
胶东区是抗日战争初期建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区之一。1941年4月23日,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关于全省行政区域划分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胶东区以潍县(全县在内)、高密(全县在内)、安丘之西门口(在内)、北及胶县之张哥塞(在内)、曹文(在内)两地以北为界,上属各点以东与东北各县均属之。潍县至青岛段胶济路工作归胶东”。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虽有些变更,但主要区域没有变化。
中共胶东区委员会是在中共胶东特委的基础上建立的。胶东特委始建于1933年3月,张静源任书记。以后,曾改建为胶东临时特委、临时工委。1937年10月,原胶东临时工委书记理琪从济南出狱后,受中共山东省委委派回到胶东,于12月15日组建胶东特委,并任书记。12月24日,胶东特委领导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理琪任军政委员会主席。从此,胶东特委由秘密活动转为公开活动。1938年2月,理琪在牟平雷神庙战斗中牺牲后,先由曹漫之代理特委书记,后由王文任特委书记。1938年2月,胶东特委在掖县葛城村召开胶东区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胶东区委员会,简称“胶东区党委”,王文任书记。1939年1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批准撤销胶东特委,建立胶东区党委。1939年7月,山东分局决定,胶东区党委改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三区党委,但习惯上仍称胶东区党委。1940年9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派林浩任胶东区党委书记兼胶东军政委员会书记,王文任军政委员会副书记。胶东区党委隶属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胶东区党委辖东海特委、地委(1939年1月至1945年8月),北海特委、地委(1939年3月至1945年8月),南海特委、地委(1939年4月至1945年8月)西海地委(1940年10月至1945年8月),中海地委(1945年5月至9月),胶北特委(1938年12月至1939年秋),烟台市(工)委(1939年秋至1941年春,1944年4月至1945年8月),青岛市工委(1941年秋至1942年1月,1945年1月至8月)以及胶即平工委(1939年6月至9月),高昌平工委(1939年7月至9月)。胶高即中心县委(1939年9月至冬),昌潍中心县委(1939年秋至11月)。胶东区党委先后驻掖县、黄县、莱西、海阳、乳山、莱阳等地。
胶东区党委领导下的胶东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3个阶段:
从1938年12月到1940年底,是稳定发展阶段。1939年6月,区党委召开全区组织部长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至同年7月,胶东区有党员12200人。9月,区党委军事部改编为山东省第三军区,王彬任司令员(12月任职),王文兼政委。区党委同时决定各县成立抗日游击大队,区为中队,乡为分队。在这一阶段,胶东抗日根据地在蓬(莱)黄(县)掖(县)根据地的基础上,又开辟了平(度)招(远)莱(阳)掖(县)根据地,文(登)、荣(成)、牟(海)地区也得到了巩固。
从1941年初到1943年底,是艰苦坚持阶段,也是斗争最残酷的阶段。仅1942年冬,日伪军在大“扫荡”时制造的“马石山惨案”、“崂山惨案”、“雷山惨案”和“松岚子惨案”中,就杀害了抗日军民1200余人。为了坚持抗日战争,随着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权机构、军事机构和抗日群众团体也都相继建立。1941年2月,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曹漫之任主任。5月,胶东各界抗日救国总会成立,张修己任会长。1942年6月,胶东区临时参议会成立,姜黎川任参议长。7月,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改建为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王文任主任。同时,取消山东省第三军区番号,以第三军区为基础成立胶东军区,许世友任司令员(12月任职)林浩任政委,辖一、二、三、四军分区和其他地方武装,统一指挥胶东的地方部队。在这一阶段,遵照党中央的部署,开展了整风和大生产运动,执行了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建设“三三制”政权等政策,从而提高了全体军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团结,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从1944年初到1945年8月是继续发展,争取抗战胜利的阶段。1944年3月,开展了锄奸反特斗争,纯洁了队伍,消除了隐患。同时,胶东军区所属各部队对日伪军展开春季攻势,毙伤俘日伪军640余人。8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秋季攻势,毙伤俘日伪军3300余人,伪军900余人反正。在1945年8月的大反攻中,胶东地区的部队编为山东第三路大军,分东、西、南、北4个前线部队,同时向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激战一个月,解放了除青岛等个别城镇外的胶东地区。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胶东军民共作战7590余次,毙伤俘日、伪、顽军13.4万余人。抗日战争结束时,全区共有党员63064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危机威胁着全国人民,国民党军队在美军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向胶东解放区进攻。1945年9月29日,美舰侵入烟台海面。10月4日,美舰进入烟台港,并无理要求在烟台登陆。中共胶东区委在党中央正确方针指引下,依靠广大群众同美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美军被迫撤走。同月,胶东区党委根据党中央和山东分局的指示,抽调10个整团的兵力,由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带领,分批渡海开赴东北战场。同时,又相继派出3000余名干部,支援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
1945年10月25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与华中局合并,成立中共华东中央局。1947年1月,华东军区成立。胶东区党委隶属华东局,胶东军区隶属华东军区,胶东行署隶属山东省政府。胶东区党委辖东海地委、北海地委、西海地委、南海地委。1946年7月,华东局决定将滨北地委划归胶东区党委领导。1949年3月,山东分局重新成立,胶东区党委隶属山东分局。
清河区党委
(1940年10月至1944年1月)
清河区位于胶东、鲁中、冀鲁边区3个战略区之间,东至昌(邑)潍(县),西接章(丘)历(城),南枕胶济铁路,东北濒临渤海,下辖20余县,人口达380余万。
从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到1940年10月正式成立中共清河区委员会,清河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中共鲁东工委、中共清河特委、中共清河地委3个时期。
中共鲁东工委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陆续派遣刚释放出狱的姚仲明、赵明新、金明、张文韬等党员和廖容标、韩明柱等红军干部奔赴长山、广饶、益都、寿光、博兴、临淄、桓台等县,恢复建立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0月下旬,正式建立中共鲁东工委,鹿省三任工委书记,统一领导清河流域十余县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创建工作和抗日武装斗争。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统一部署,1937年12月26日,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与积极抗日的长山中学校长马耀南一起组织长山中学的进步师生和长山、桓台两县“民先”队员、进步青年,组织发动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12月29日,中共鲁东工委和寿光县工委领导发动了寿光牛头镇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1938年1月27日,中共鲁东工委又在潍县蔡家栏子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支队,王培汉任支队长,鹿省三任政委。临淄、广饶、博兴、益都、高苑等县党组织也发动组建了抗日武装。抗日斗争的烽火很快在小清河流域形成燎原之势。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取得了夜袭长山城、小清河伏击日军汽艇及三官庙阻击战等几次战斗胜利。
为统一七、八支队的军事行动,中共鲁东工委决定八支队与七支队会师,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由马保三任指挥,鹿省三任政委,韩明柱任副政委。不久,七、八支队东进胶东。出发后,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被混入我军的坏分子杀害,工委其他成员也大都随军东下,中共鲁东工委领导机构自行解体。
中共清河特委时期。1938年5月,鉴于鲁东工委领导机构不复存在,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清河特委,霍士廉任书记,负责领导博兴、广饶、寿光、益都、潍县、昌邑、博山、淄川、临朐、邹平、长山、临淄、章丘、历城、齐东、高苑、青城等县党的组织,创建清河区抗日根据地。根据省委指示,1938年6月抗日救国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霍士廉任政治委员。7月,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八支队按省委指示,自胶东回师清河地区,与三支队在临淄古城会师。1938年12月,七、八支队又奉山东分局命令南下鲁中,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改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成为清河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1938年10月,为加强胶济路南地区党的领导,省委决定另建淄博特委,由金明担任书记,铁路南各县划归淄博特委领导,清河特委书记仍为霍士廉。
1939年3月30日,山纵第三支队护送南下鲁南学习的干部在太河镇(今属淄川区)遭到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秦启荣所属王尚志部伏击,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特务团团长潘建军、政治部宣传科长邓甫晨、营长吕乙亭等遭敌杀害。之后,八路军山东纵队和清河区军民,积极进行反顽斗争,于1939年4月攻下太河镇,救出被俘人员,严惩了秦启荣顽固派,取得了反顽战斗的胜利。1939年5月,霍士廉调离清河特委,山东分局派景晓村来清河任特委书记,全区党员巳达到900多名。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壮大和发展了清河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并组织了工、农、青、妇等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创建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中共清河地委时期。1939年9月,中共清河特委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改建为清河地委。至10月,全区党员巳达9000多人。同时,武装部队的建设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39年5月,三支队胶济路南部队除留一部坚持淄河流域斗争外,余部北进与胶济路北部队会师。6月至8月,三支队历经刘家井、牛头镇、小码头和淄河流域反顽斗争等重要战斗,给予日、伪、顽势力以沉重打击。三支队亦有很大伤亡,司令员马耀南于7月在桓台牛旺庄遭敌伏击,壮烈牺牲,杨国夫继任三支队司令员。为适应新的严峻形势,三支队集中在博山池上进行整军,将主力部队整编为两个基干营(后增加一个基干营),同时,成立三支队后方司令部(亦称第六军分区),负责地方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和建设工作。此后,清河地区各县相继组建了县大队和独立营等地方武装。清河地委于1940年5月5日在广饶、临淄边界的李家踞高村隆重召开各界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清河地区国民参议会和清河行政专员公署,由景晓村兼任议长,李人凤任专员。至1940年底,清河地区已经建立了临淄、南邹(平)、长(山)、北邹(平)、长(山)、高苑、蒲台、博兴、广饶、寿光、桓台等9县抗日民主政府和益(都)北行政公署(原为益寿临广四边行政办事处)。
1940年10月,中共清河地委在博兴纯化镇召开了清河地区党的代表大会,益都、寿光、临淄、广饶、邹平、长山、历城、桓台、高苑、博兴、蒲台等13县党组织的1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全区16000名党员。会议确定了“巩固小清河南,发展小清河北,在巩固工作中,加强支部工作和改造党的成份”的组织工作方针。根据山东分局指示,在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共清河区党委,由景晓村任书记。
清河区党委和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后,又分别组建了中共清东地委、清西地委和清东、清西两个分区办事处。山纵三支队于10月在广饶北隋、牛庄集结,整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许世友,政委刘其人,副旅长杨国夫,下辖3个团和一个特务营,全旅兵力5000余人。为加强清河区地方武装的领导,11月组建了八路军清河军区,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兼政委,下设清东、清西两个军分区。1940年12月,清河区党委在博兴纯化镇召开了工、农、青、妇、文化界联合会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清河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并相继建立了清河区职工、农民、青年、妇女抗日救国总会,还在各分区设立了分会。1941年7月,清东、清西两分区办事处改为清东、清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10月,清河区党委、行署决定组建清中地委和清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在1940年以前的几年中,清河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重点是以山区为主、平原为副。清河区党政军各机构的活动也主要是横跨铁路两侧,有时路南,有时路北,或一部分路南,一部分路北,根据地局限于胶济路以北,小清河以南的狭长地域。是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还是继续横跨铁路两侧,依托山区进行活动,已成为清河区党和抗日武装急待解决的战略方针问题,曾多次向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汇报请示。徐向前、朱瑞等领导同志研究后明确指出:清河区要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步,先在寿光的清水泊地区建立根据地。第二步,向小清河以北发展,到黄河入海口的荒原地带建立后方,打通与冀鲁豫边区的联系。1940年2月,清河地委和三支队坚决贯彻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向小清河以北发展”的方针,兵分两路跨过小清河,进入广(饶)博(兴)蒲(台)和高苑地区,经过博兴东王文、广饶纪家瞳等著名战斗的胜利,很快控制了小清河与黄河之间的新区。1941年1月部队进驻利津东部之八大组(今垦利县永安镇),解放了以八大组为中心的黄河入海口右岸广大地区。同年9月,清河区主力部队北渡黄河,攻克义和庄,控制了利津北部、沾化东部地区,并打通了与冀鲁边区根据地的联系。从而创建了垦区根据地,使清河区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后方基地,为坚持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1942年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改为八路军山东军区,山纵三旅也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委,刘其人任副政委。清河军区下辖清东、清西、清中3个军分区和军区直属团、特务营。到10月,又在垦区(泛指沾化、垦利、利津近海及黄河入海口附近广大地域)组建了垦区独立团,不久又组建了垦区军分区。1943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垦区根据地的工作,清河区党委、行署决定,建立垦区地委和垦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至此,清河区党委、行署、军区共下辖清东、清西、清中、垦区4个地委、专署、军分区,下辖近20个县委、县级工委和政权组织。
1942年至1943年,是清河区根据地最为艰难的阶段。日、伪对清河区进行了20余次5000人以上的大“扫荡”,使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损失。加上蝗灾、水灾等灾害,根据地财力贫乏,人民生活非常困难。清河区党政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对敌斗争,并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开辟黄河以北敌占区,威胁敌人后方,对敌人的“扫荡”、“清剿”、“蚕食”给予坚决回击。同时,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精兵简政,全面开展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动员开荒生产,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轮番“扫荡”和“蚕食”,保卫了根据地。到1943年底,清河区根据地及游击根据地面积达到47800平方里,占总面积的49%多人口250万,占总人口的56%。
1944年1月,垦区地委及专署、军分区改称为渤海区四地委、四专署和四分区;清东地委及专署、军分区改称为渤海区五地委、五专署和五分区;清西地委及专署、军分区改称为渤海区六地委、六专署和六分区;清中地委、专署、军分区撤销,所辖各县分别划归四、五、六地委。
冀鲁边区党委
(1941年2月~1944年1月)
冀鲁边区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河北省津南地区的部分县,与山东省北部的部分县合并建立起来的一个抗日根据地,由山东省委领导,是抗战初期山东六个战略区之一。它包括今属河北省的盐山、沧县、黄骅(原新海)、东光、南皮、吴桥和山东的德州、乐陵、宁津、庆云、商河、临邑、济阳、陵县、齐河、平原、禹城、惠民、无棣、阳信、沾化和滨县等县。因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北部接壤处,所以称冀鲁边区。它的南北两端紧逼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据点济南和天津,东面则是渤海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冀鲁边区是建立党的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1923年在河北盐山堤东村,建立了津南第一个团支部。1924年在齐河后里仁庄建立了鲁北第一个党支部。之后,中共津南特委和中共鲁北地委又相继建立,先后领导了陵县暴动、平原乡师“反会考”斗争、沧县鞋业工人罢工,泊头省立第九师范学潮和马颊河大罢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在太原召开的会议上,决定将津南特委领导的津浦路以东的党的工作,交由山东省委领导。山东省委派于文彬到鲁北筹建鲁北特委,与津南特委负责人马振华取得联系,统一了津南鲁北党的领导,于文彬任鲁北特委书记。在此之前,马振华、邸玉栋等,在盐山旧县镇发动了武装起义,成立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鲁北特委积极领导了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很快在乐陵、商河、宁津、无棣、盐山、沧县等县建立了县委。同时对边区部队——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进行了整顿和加强。1937年12月,鲁北特委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决定名义上接受国民党的委任,把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1937年底,山东省委驻地南移。1938年5月,与省委有直接联系的特委书记于文彬牺牲。从此,鲁北特委与山东省委失掉联系。主持特委工作的马振华曾几次设法与山东省委联系,终因有黄河之隔,敌人封锁严密,而未成功。几经周折,与河北省委负责人姚依林取得了联系。河北省委了解到边区情况后,即派李启华、杨靖远等5人,到边区恢复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抗日武装。1938年6月底,马国瑞随同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永兴支队和津浦支队来到冀鲁边区。7月,为加强边区统一领导,成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马国瑞任书记。接着将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平津支队。同年9月,萧华率八路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冀鲁边区。同月,在八路军抗日挺进纵队帮助下,建立了中共冀鲁边区特委,李启华任书记。特委隶属中共中央北方局,暂由冀南区党委代管。冀南区党委派宣传部长马国瑞为常驻边区代表。特委成立后,积极整顿各级党组织,开办区党校,培训教育干部。同年10月,调整了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萧华任书记。接着又建立了冀南第六行政专员公署,还相继建立起战地动委会、妇救会、农救会等群团组织。
1939年5月,为了巩固津南,开辟鲁北,北方局将冀鲁边区特委分建成津南地委和鲁北地委,仍由冀南区党委代管。李启华为津南地委书记。不久,马国瑞赴延安参加七大,李启华改任区党委代表,马振华继任地委书记。津南地委辖10个县(工)委。鲁北地委由周东光任书记,不久李广文接任。鲁北地委辖9个县委和1个县的党组织。萧华到乐陵后,即派宣传队到鲁北各县宣传抗日,消灭土顽,打击和改编杂团,从而扩大了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使鲁北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党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还于1939年5月建立了鲁北行政委员会。
1939年9月,萧华奉命率“挺纵”机关和主力一部去鲁西。这是“挺纵”第7批主力撤离边区,在此之前已撤离了6批。萧华走后,军政委员会书记由“挺纵”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继任。1940年3月,符竹庭亦带领“挺纵”最后一批主力撤离边区。“挺纵”先后调出边区的主力近两万人,这时边区武装仅有两个营、两个县支队、一个警卫连,共1500余人。周贯五接任了军政委员会书记。他主持召开了边区军政主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传达了山东分局和115师关于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冀鲁边区斗争的指示,提出了“恢复元气,振兴边区”的口号。1940年10月,鲁北形成了较大的根据地。鲁北地委分建成两个地委,称冀鲁边二地委和冀鲁边三地委,津南地委改称冀鲁边一地委。3个地委仍由冀南区党委代管,由李启华直接领导。鲁北行政委员会也分成两个专署。
1940年秋,北方局派以张晔为团长的北方局巡视团到冀鲁边区检查指导工作。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1941年2月建立了冀鲁边区党委。初建时,书记暂缺,张晔任组织部长,李启华任宣传部长,并主持区党委工作。区党委建立后,辖由冀南区党委代管的冀鲁边一、二、三地委。同时,“挺纵六支部”(冀鲁边地方部队)根据八路军115师命令,改编为115师教导六旅,并兼冀鲁边军区。根据115师关于开辟鲁北,打通与清河区联系的指示,派出主力,经3次大的军事行动,于1941年10月打通了与清河联系的通道,冀鲁边区和清河区部队胜利会师。
从1942年初开始,日伪纠集力量对边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合围”、“扫荡”,实行野蛮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国民党鲁北保安五旅曹振东公开投敌,国民党鲁北保安司令刘景良等部也依附日军。此时,伪化、半伪化的顽军达几万人,日军3600余人,超过我军5倍以上。冀鲁边区17个县有敌伪据点456个,边区已完全陷入被敌分割封锁的局势。在“六九大扫荡”中,一地委书记杜子孚、专员石景芳等主要负责同志壮烈牺牲。边区转入了分散和隐蔽的斗争。为尽快扭转对敌斗争的被动局面,北方局调原冀鲁豫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部长兼行署秘书长王卓如到冀鲁边区任党委书记。1942年7月王卓如到任,区党委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区党委及时总结了在反“扫荡”中的经验教训,将大部队化整为零,利用更加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击、牵制敌人,还开展了挖地沟改地形运动,以利于同敌人进行斗争。为加强边区政权建设,1942年12月成立了冀鲁边战时行政委员会,颁布了施政纲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抗日的措施。
1943年3月,区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决定撤销115师教导6旅番号,只保留冀鲁边军区。军区由地方党委统一领导,邢仁甫任军区司令员,军区政委由区党书记王卓如兼任。正当边区以新的战斗姿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准备迎接胜利的时候,1943年7月发生了军区副司令员黄骅等人被刺杀事件,接着发生了军区司令员兼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邢仁甫公开叛变投敌,造成了军心、民心的一度混乱,给边区的抗日斗争造成了很大损失。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冀鲁边区党委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由刘贤权代理军区司令员,张耀曾代理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等等,较快地稳定了军心、民心。
1944年1月,山东分局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决定冀鲁边区党委与清河区党委会并为渤海区党委,冀鲁边军区与清河军区并为渤海军区。
渤海区党委
(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
渤海区是1944年1月由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建立的,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的重要战略区之一。它位于天津以南,胶济铁路以北,东北濒临渤海,西枕津浦铁路,下辖40余个县、市,拥有900多万人口,威胁着被敌人占据的胶济路、津浦路和天津、沧州、德州、济南、张店、潍坊等重要城镇,区内平原宽广,农副产品丰富,沿海地区荆棘丛生,海岸线近700里。因此,它既是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又是战争资源的供给基地和休养整训的可靠后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原清河区和冀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紧密相邻的两个战略区。在抗日战争最初几年中,中共山东分局多次指示,要求打通两战略区间的联系,两区的党政军民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1年10月,清河区部队挺进垦、利、沾地区,北渡黄河,解放了以义和庄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与转战千里的冀鲁边区部队胜利会师在垦区的老鸹嘴,从而基本实现了打通两战略区间陆路联系的战略任务。1943年7月,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邢仁甫等人叛变投敌,给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害,使冀鲁边区的斗争形势更加严峻。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渤海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统一和协调两战略区的党政军工作,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于1943年底决定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1944年1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正式公布,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两区党委、军区合并,建立山东渤海区党委、行署、军区。2月,清河、冀鲁边两区的党政军领导人在广饶县辛集、牛庄一带召开了两区合并工作会议,正式组成了渤海区党委、军区的领导机构:渤海区党委书记景晓村,副书记王卓如;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政委由景晓村兼,副司令员龙书金,副政委刘其人。3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渤海区行政主任公署,刘其人和李人凤为代理正、副主任。渤海区党委下辖6个地委,原冀鲁边区的一、二、三地委改称渤海区一、二、三地委,辖区基本不变,原清河区的垦区地委改称渤海区四地委,清东地委改称为渤海区五地委,清西地委改称为渤海区六地委,原清河区清中地委撤销,所辖县分别划归四、五、六地委。渤海区党委此时共辖40余个县(工)委,7.7万余名党员。
渤海区建立之后,区党委于1944年春召开县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党校设立干部整风轮训班,在党政军各级干部中开展了整风学习运动,使各级党的组织更加纯洁、巩固和坚强。同时,渤海军区主力部队进行整训,为胜利开展大反攻做了组织上思想上的准备。从1944年开始,渤海区抗日斗争形势开始好转,我军展开了对敌伪的局部攻势作战,并在夏、秋攻势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渤海军区部队共扫除日伪据点280处,攻克敌占利津、乐陵等县城4座,歼灭日伪军10700余人,收复国土45000平方公里。1945年初,渤海军区部队发起讨伐伪军张景月战役,经第一、第二阶段作战,消灭伪军4300余人,攻克侯镇、丰城等敌伪据点,控制了侯(镇)羊(角沟)公路两侧大片地区。同时,政权、地方武装建设和群众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减租减息、民主反霸、厉行节约和大生产运动以及参军支前等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渤海区抗日根据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遵照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指示,渤海区部队组成山东第四路大军,分南、北、中3路展开大反攻,横扫渤海区境内大小日伪据点。从8月至9月底,解放县城25座,解放人口570余万人,歼敌2.6万余人,除津浦、胶济铁路线上少数城镇外,渤海区内地日伪军被我全部扫清,渤海区所辖各地区基本连成一片,形成了广阔、稳固的解放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副政委刘其人,率领渤海军区主力第7师,并再组建一个师,星夜进军东北。1945年10月渤海区的党政军主要领导同志进行了调整:景晓村仍任区党委书记,王卓如任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李人凤代理行署主任,袁也烈任军区司令员,周贯五任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将原来的6个地委、专署、军分区合并为4个地委、专署、军分区。渤海区党委以后隶属中共华东中央局领导,机关驻地迁到惠民县城。渤海区根据地共有42个县、市,1000余万人口,成为山东根据地的一个较大的战略区。
鲁西区党委
(1939年1月至1941年7月)
从1939年1月至1941年7月,山东省境内津浦铁路以西地区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鲁西区(第二区)委员会。东以津浦铁路为界,西南及西北部和冀鲁豫、冀南区毗连,是联系山东与华北、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枢纽,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先后成立了鲁北、东昌县委,鲁西、鲁西北特委,以及濮县、范县、禹城、东阿、冠县等县委,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党的活动。抗日战争初期,鲁西北特委在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张霖之帮助指导下,团结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合作抗日,被誉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例。与此同时,张北华、远静沧等在泰山以西地区建立人民抗日自卫团,1938年春以段君毅、孙光为首成立泰西特委,领导所在地区军民进行抗日斗争。
1938年10月,日军对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11月中旬,日军3000余人分3路侵犯鲁西北地区,14日围攻聊城。由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和范筑先内部顽固派王金祥暗中破坏,聊城于15日失守,范筑先将军和优秀共产党员姚第鸿、张郁光等数百名将士壮烈牺牲。抗战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为了继续领导广大军民坚持敌后抗日,鲁西特委于当年11、12月在冠县馆陶连续召开特委紧急会议,研究聊城失守后的鲁西北形势和今后工作。
1939年1月,为加强鲁西党组织和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以冀鲁豫省委领导的鲁西北、鲁西特委,山东分局领导的泰西特委和鲁西南特委领导的郓城中心县委,组建中共鲁西区委员会,简称鲁西区党委,隶属中共山东分局。同月15日,鲁西区党委在馆陶县城(今冠县北馆陶镇)成立,辖3个特委,36个县、区党委。委员由7人组成,张霖之任书记。区党委机关初驻馆陶县城,不久迁驻馆陶、冠县农村。区党委成立后,在工作开展上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区党委成立前后至1939年8月,以恢复建立党的组织,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武装为中心;第二阶段,从1939年9月至1940年7月第二次讨伐石友三胜利,以建党、建政、建军,发动群众恢复发展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第三阶段,从1940年秋至鲁西、冀鲁豫两区合并,以深入发动群众,开展民主民生斗争,巩固抗日根据地为中心。
第一阶段的概况是:鲁西区党委成立前后,以张霖之为首的鲁西党组织,在聊城失陷后迅速将在范筑先部工作的我党干部调出,大部分分配到各地恢复党的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开展抗日救亡斗争;一部分派往我党领导的第10、31支队工作。不久,遵照第十八集团军总部(以下简称“集总”)和鲁西特委指示,第10、31支队改编为129师筑先纵队和八路军平原纵队;同时鲁西特委委员、军事部长王幼平带领部分军政干部、地方武装,组建129师先遣纵队,李聚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8年12月14日,115师386旅旅长陈赓奉命率该旅主力部队进驻鲁西北,至1939年2月12日返回晋东南。此期间,在鲁西地方武装配合下,歼灭了顽杂王希贤部;夜袭高唐县城,组织指挥了香城固平原反“扫荡”伏击战,全歼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对稳定局势和发展鲁西抗日斗争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了冠县、馆陶、邱县等县党政军工作,巩固了冠馆邱小块根据地。1939年3月1日,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直属队和343旅686团进入鲁西。16日,挺进泰西地区。当月为加强鲁西工作,开创泰西抗日根据地,115师与鲁西区党委联合成立鲁西军政委员会,由罗荣桓任书记,陈光、张霖之等6人为委员。当年春至夏,鲁西区党委撤销3个特委,设一、二、三、四、六、七共6个地委。从1939年3月至10月115师开赴鲁南期间,在师首长指挥下,师部直属队和343旅688团于1939年3月4日首战郓城樊坝,歼伪军刘玉胜部一个团,俘敌500余人,5月11日粉碎了山东日军最高指挥官尾高次郎指挥的九路合击,取得了陆房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8月2日,发起梁山战斗,歼日军32师团步、炮兵和伪军400余人,毙敌少佐大队长田敏江以下300余人,缴获炮3门、机枪15挺。以上战斗,大大鼓舞了全区军民,为开展鲁西工作和泰西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115师、129师帮助指导下,各地和部分县组建抗日大队,或独立营基干团。在黄河以南有山东纵队六、七支队;黄河以北有筑先纵队、卫河支队、八路军特务第三大队、先遣第五大队等地、县武装共13000余人。8月,为加强地方武装的领导,区党委设战争动员部,同时成立鲁西军区。由115师独立旅兼鲁西军区。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3个军分区。鲁西党的组织亦得到恢复与发展,全区36个县有34个县恢复和建立了县(工)委,共有党员20003人。
第二阶段的概况是:1939年9月,鲁西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区党委成立和创建泰西根据地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确定了为巩固、发展鲁西根据地,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建设,和深入发动群众的工作方针。10月初,陈光、罗荣桓率115师开赴鲁南后,区党委为加强领导,全委会由7人增至13人,由张霖之、赵镈、徐运北、段君毅、张承先等5人组成常委会。10月15日,区党委召开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会议确定在巩固中发展党员,在发展中巩固提高党的战斗力,并推选徐运北、梁仞仟等为鲁西区出席党的七大代表。会后,根据发动群众抗日的需要,区党委设青委、妇委。11月,二、七地委合并为二地委。当年底,鲁西区发生“肃托”错误,错捕70余人,鲁西行署总务处长毕睿夫、鲁西支队参谋长王唯一以及金维、金淳、水泊3位女同志等33人被错杀,给鲁西党和抗日工作造成严重危害。
1939年9月、10月,为加强鲁西北、泰西地区各县抗日政权的领导,先后建立鲁西北、泰西行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地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39年冬至1940年春,遵照“三三制”建政方针,全区36个县有28个县建立了抗日县政权,大部分区、村建立了区、村抗日政权。1939年底至1940年春,各地加强了对地方武装的整顿,加强了政治思想及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对排级以上干部进行短期培训,从而提高了部队和干部的军事、政治素质。
1940年3月,为适应军事斗争需要,115师独立旅与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合并,重建343旅。该旅兼鲁西军区,辖黄河、运河两个支队和4个军分区。4月15日,为统一鲁西抗日政权领导,在东平县戴庙村召开各县人士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撤销鲁西北、泰西行政委员会,建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推选萧华、段君毅担任正副主任,辖4个专署。1940年2月9日至5月17日和7月11日,鲁西、冀鲁豫、冀南军区主力对勾结日寇的国民党39集团军石友三部和王金祥、齐子修部发起两次反击,歼顽军近两万人,使鲁西、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9月,萧华调任115师政治部主任,由段君毅、苏振华分别接任行署主任、军区政委职务。10月,鲁西抗日武装统编为115师教导三旅兼鲁西军区,由杨勇、苏振华分别担任旅长、政委,兼军区司令员、政委,所属军分区未变;同时湖西地区划入。鲁西区妇女、青年、农民、职工抗日救国总会于1940年3至5月先后成立,各地亦相继建立了基层组织,有组织的群众达50多万人。截至1940年10月,鲁西区党委共辖6个地委、40个县(工)委、183个区委、2226个支部,共有党员27780人。行署共辖5个专署、34个县政权。鲁西军区辖5个军分区,抗日武装近2万人。
第三阶段的概况是;1940年冬,以濮范观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形成。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在全区开展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整顿党组织,审查党员,纯洁组织,提高战斗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军民文化生活;向广大军民深入进行战争教育,粉碎敌人“扫荡”,用实际行动保卫和发展根据地。1941年初,因卫东地区抗日形势发生严重变化,该地区划归冀南区领导;同时在朝城县西北部地区设朝北工委,寿张、阳谷、东阿、东平县结合部地区设张秋县。1月,为开展巨野、金乡、成武、嘉祥、单县结合部地区工作,设巨金成嘉单边工委,简称巨南工委,隶属区党委。2月,根据中央军委颁布的《军政委员会条例》规定,鲁西军区建立鲁西军政委员会。3月,鲁西军区召开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军区党委。此时,鲁西区党委、行署、军区共辖5个地委、专署、军分区,40个县(工)委,39个县抗日政府(办事处),共有党员31244人,抗日武装达2万余人。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02 10:07:1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