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伟大的抗美援朝》连载27
这些外国记者和美军观察组的成员,到底在延安看到了什么,让他们在短短几天之内,竟然觉得条件恶劣的延安是极其讨人喜欢的?
答案之一,就在这张照片上,照片拍摄的画面便是我们开场所说的,美军观察组成员帮助八路军战士们修机场。而照片拍摄时间正是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的第一天。
这些美国人为什么能够在到达延安的第一天,便和官兵们打成一片,热火朝天地修机场呢?
延安精神到底是什么
原来,由于延安机场长时间空置,设施简陋。美军观察组的飞机到达时,由于跑道不平,差点酿成事故。所以,当美军观察组的成员们平安下了飞机以后,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便急忙调来一队人整修机场。美军观察组本来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可不久,他们便发现,叶剑英也出现在干活的人群中。
身为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军中地位仅次于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但这位身居高位的参谋长,竟然亲自上阵干起了粗活。
在场的美国人惊呆了,别说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就是在美国军队里,他们也从没看见过这样的军官。叶剑英的出现,触动了在场的美国人,几个人叽里咕噜一商量,于是,挽起了袖子,加入到了修机场的队伍中。一时间,机场上空的劳动号子,愈发豪迈。
外国人一来便帮忙修机场,延安城里的百姓听说了,都扶老携幼,出来看热闹,连毛泽东也出现了。
就在这一天,在这个机场,延安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延安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共产党人,通过领导人民进行对敌斗争、反摩擦斗争、大生产运动以及党的建设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
“延安精神”就是这些观念和作风的集中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即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这些刚刚到此地的外国人,虽然无法理解延安精神的精髓,但他们对延安的感受是相同的,这是一个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这里常年被封锁,没有外援,物产贫乏,自然环境又恶劣。但是,外界的阻碍却没有给这里带来一丝绝望。传说中的贫穷与黑暗,在这里也找不到一分一毫。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和百姓一样,生活在窑洞里,一起下地干活。百姓的吃穿用度绰绰有余,社会治安良好,没有警察,甚至没有乞丐,完全可以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自己动手四个字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到将这片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世外桃源的呢?这些外国人逐渐摒弃延安最初带给他们的震撼,开始冷静思考。他们都是阅历超群,头脑理智的军官和记者。尤其是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他自带挑剔的目光,依旧没有消除。包瑞德曾经和周恩来路过一片秩序井然的村庄时,就当面质疑过周恩来,整个地区是否是特意为他们安排的假象?
然而,当这些怀疑论的外国人深入腹地,追根溯源时,才发现,眼前的祥和宁静,来之不易。
周恩来受中央委托,负责这次外国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的陕北访问之行。他十分清楚,能够争取到这次让世界了解共产党抗战的机遇有多么难得。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现共产党人坚持抗战的决心,行程安排十分重要。就在周恩来为此踱步思考时,窑洞旁劳动妇女哼唱的秧歌调,让他眼前一亮。
那是不久前,鲁艺学员们向359旅的战士们献上的秧歌舞《挑花篮》,后经郭兰英演唱,红遍大江南北的《南泥湾》正是其中的一段插曲。把南泥湾作为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陕北之行的第一站,不正可以展现出共产党人百折不饶坚持抗战的坚定意志吗。
自从1937年7月7日夜,炮声划破了卢沟桥宁静的夜晚开始,全民族开始了抗日救亡,但随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屡屡受挫,蒋介石坚持抗战的决心越发动摇。时间进入1939年,日军发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越发难以对付。于是,对共产党根据地发起越发猛烈的攻势。
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少为约40万人,华北平原地区的一些抗日民主政权被摧毁。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情况极端困难。在此前后,国民党接连发动反共摩擦,掀起反共高潮。蒋介石密令胡宗南调集30万大军调转枪口,从抗战前线撤出,全力封锁陕甘宁边区。拨款一亿元法币构筑碉堡群,形成五道封锁线,并扬言:不得将一粒粮,一寸布运进边区,饿死共产党八路军。
在日军进攻国民党封锁的双重压力下,不仅在陕甘宁边区,各根据地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经济困难,战士们“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被盖”。在被国民党切断一切外援的情况下,共产党抗日救亡的行动遇到了沉重打击。
1939年3月2号,在边区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开始发言了。他列举了当前的困难后,问道:我们该怎么办呀?饿死吗?解散吗?底下的观众高喊:不能,我们要抗战。毛泽东扫视过全场观众接着说:饿死,解散,看来是没一个人赞成,自古以来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还不是自己动手活下去的吗?我们这些后代子孙连这点聪明都没有吗?我们确信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这方面的一切问题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
这番振聋发聩的呐喊不仅告诉了敌人,八路军绝不会屈服,也同时宣告了八路军自己动手生产自救的决心。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高级干部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劳动种田。不久,在朱德的提议下,八路军120师359旅开进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南泥湾。
南泥湾啊烂泥湾
这是包瑞德带着几位美军观察组的成员,参观南泥湾时的照片,当时他正在观看驻守南泥湾的三五九旅的军事演习。这是包瑞德进行军事考察的第一站,而这第一站便带给他极大的震撼。
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臭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黄羊狼豹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这首南泥湾的歌谣,形象的描绘了当年的南泥湾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处当时还被称为“南阳府”的地方,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黄龙山地区,纵横有5、60公里。它的中心地区由三道河川构成,东北至金盆湾,流入林镇川。河川两岸有大片川地和原始森林,后来这些地方统称作南泥湾。这里也曾人烟稠密有过街市,但自清末以来,兵荒马乱匪盗横行,人民相继逃亡,才变成了一片荒山野岭。由于荆棘丛生、沼泽遍布再加上腐烂的树枝树叶,导致地表水有毒,所以这里仅有2、30户人家散居。这一片荒山恶水,在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如今,人们可能很难把这一片丰产稻田和当年的烂泥湾联系到一起。只有这条几经休整却依然崎岖的山路,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的艰苦。您现在看到的这两孔窑洞,就是当年359旅的战士们开垦南泥湾的时候,亲手修建的宿营地。
窑洞里面一直保持着战士们当年居住时的样子,里面的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土炕还有一个灶台,灶台边上摆放着他们刚到南泥湾时的主要食物,有野菜、米糠、豆荨荨。这些仅能糊口的食物,在八路军指战员们的眼中那都可是美味佳肴,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就连这些有时都很难供应上。
但是,就是在这间陈设简单,狭窄的窑洞里,四周却堆放着当年垦荒所用到的工具。这些工具看起来十分的简陋,可是,开荒的战士们却把它们当成珍宝一样,因为这些工具实在来之不易。
由于敌人严密的封锁,战士们只能用自己的双手来打造垦荒所需的工具。而制造工具所需要的铁呢,都是来自于附近一座山庙上一口废弃的大钟。正是靠着这口大钟上的3、4百斤铁,359旅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铁匠铺,一件件宝贵的工具也就送到了战士们的手中。
由此,一幕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垦荒传奇在南泥湾正式上演。
本文根据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整理而成
《档案》播出时间:周一-周三22:55,周四22:3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BRTN北京卫视、北京卫视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5-01-16 11:29: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