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连载37
1933年5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密云县被分割为3部分:密云大部与冀东其他21县被划为“非武装区”;密云西北部40多个村庄被划归伪“满洲国”;古北口地区被日军占据。日本侵略者强迫百姓们学日语,学唱日本歌,还要学习升日本国旗,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不许百姓说自己是中国人。
邓玉芬是密云县张家坟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文化,也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她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儿子们:“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邓玉芬一家的日子十分艰难,为了糊口,三个大点的儿子只得离家外出去干活,而他们夫妻俩也被迫带着几个小儿子,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在邓玉芬的心里,她一直盼望着中国军队能够早点打回来。
日军制造“千里无人区”
侵华日军为了确保东北、华北的交通运输,加强对伪满洲国西南边境的控制,从1939年开始,侵华日军在长城沿线,从山海关九门口至独石口老丈坝,制造“千里无人区”,屠杀了无辜百姓6万多名。同时,在这一带约5万平方公里的所谓“满洲国”的“西南国境”强迫民众修筑了2506座“集团部落”。
所谓“集团部落”,就是日伪选定一些村庄或地方,用1丈多高的石墙围圈起来。门上建岗楼,墙内四角建炮楼,驻有军警特务,侵华日军强制周边百姓进“集团部落”居住生活。一旦进入“集团部落”,就失去了一切自由,只能像牛马一样任凭日军奴役,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百姓们都愤怒地把这里称为“人圈”。
被圈进“集团部落”的百姓生活十分悲惨。男人每天都被迫出外去为敌人种地,如果试图逃跑那他留在部落内的亲属都会被屠杀。妇女的处境则更加悲惨,除了每天被迫干活,日军、汉奸还经常随意闯入民宅奸污妇女,甚至连未成年的女孩也不放过。“集团部落”建成后,日军宣布“集团部落”外10里范围内为“无住地带”,允许“集团部落”百姓耕作但不许住人,10里范围外为“无住禁作地带”,即“无人区”,严禁任何人居住和耕作,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日伪妄图在长城沿线制造千里“无人区”,但是他们没想到在这所谓的无人区里面,我们有人,有共产党的抗日队伍,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
传奇人物“白大胡子”
1939年底,冀热察区党委和挺进军军政委员会提出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平北,指的是北平以北,北平古北口铁路以西,面积约为9600平方里,人口约60来万,分别在3个日伪政权的控制之下。如果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了北部屏障,还能架起冀东和平西两个抗日根据地之间的桥梁,也可为将来挺进东北做准备。可是平北地区已经沦陷六年之久,日伪在此建立了一整套的统治手段。因此,开辟平北,意义极其重大,也极其艰难。那么由谁来担当这一重任呢?
1939年在平西马兰峪担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的白乙化接下了这个重任。 白乙化能文能武,战功赫赫,人称‘小白龙’。
白乙化在团里还有个绰号“白大胡子”。这个“大胡子”名气大到什么地步?在密云白马关的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
一个挖野菜的小姑娘遇上了外出抢东西的日本士兵,日军突然兽性大发要欺负她时,小姑娘突然大喊一声,“大胡子叔叔。”这名日本士兵立刻魂飞魄散,撒腿就跑,跑出几里地都没敢回头看一眼。
白乙化当然没有传说中的这么神奇,他实实在在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他认为密云北部的水川地山多势险,最适合创建根据地。但更重要的是,当地日伪军和土匪横行无忌,百姓的生活暗无天日,所以当地的百姓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
1940年6月的一天,几个穿着军装的人来到了邓玉芬一家所在的猪头岭一带,这是邓玉芬多年来见到的第一支中国人自己的队伍。对于穿军装的人,老百姓还是心有余悸的,可这支部队和过去的部队不一样,他们几个到了村里不打人不骂人更不抢东西,只是教他们识字,召集他们学文化。
第一课,我是中国人。第二课,中国人就应该爱中国,日本无理打中国。这一字字、一句句,深深刻进邓玉芬和她的孩子们心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拿起枪杆子打日本,才能有活路。
1940年7月,丰滦密第一支游击队——白河游击队在猪头岭上成立。乡亲们都纷纷报名参加,邓玉芬跟老伴儿商量,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
丈夫任宗武二话没说,揣块糠饼子日夜兼程把在外务农的两个儿子找了回来。话虽如此,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儿任永全、二儿任永水加入游击队的前夕,邓玉芬在家哭了一夜,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替儿子纳着鞋底。邓玉芬心里明白,儿子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后来,邓玉芬的三儿子任永兴听说了自己的两个哥哥参军后,特意从外地赶了回来,也加入了白河游击队。作为母亲的邓玉芬一生中有7个儿子,他们先后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献出了生命。
随着平北抗日根据地工作局面的打开,尤其是丰滦密地区抗日斗争工作的发展,引起了日伪的极度恐慌和不安。日伪深知丰滦密这块地方的重要,共产党、八路军在这里立足生根,实际上是往他们的心腹之上插下一把刀。
侵华日军为了切断中国共产党与当地百姓的联系,在推行“三光”政策的同时,又对丰滦密山地实施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堵死了出入山地的所有通道,严禁一切生产生活物资流入山地,妄图困死、饿死还在山地“无人区”内顽强坚持斗争的抗日军民。
本文根据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整理而成
《档案》播出时间:周一-周三22:55,周四22:3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BRTN北京卫视、北京卫视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22-12-22 16:32: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