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曹晋杰、卢兆洛: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
2017-12-30 10:20:45  来源:《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史》  点击:  复制链接

  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成立于1939年3月底4月初。它是华中抗日根据地最早的艺术教育机构。到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去,是当年南方各省各界爱国人士和广大知识青年的热切愿望,许多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问题专家、作家、美术家、音乐家、戏剧家云集皖南军部,一时人才荟萃,军中文化之盛,甲于东南。为了提高部的军政素质,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培养一批部队文化工作的骨干,加强部队文化建设,新四军军部于3月决定,在教导总队戏剧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文化队。

  文化队驻扎在秀丽的中村河边的清水湾,队长何士德,年轻时曾在上海国立新华艺专音乐系及上海音专音乐系,跟随国防音乐大师黄自先生学习音乐。上海沦陷后,来到江西南昌,担任南昌市抗战救亡歌咏协会的总指挥,他是共产党员,由军部电召来皖南组建文化队。副队长邵惟,是位戏剧家,曾和田汉一起组织过“南国社”。政治指导员殷扬(扬帆),曾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举校任职,抗战前后担任过上海地下党的文委戏剧支部书记。还有军事干部周干事,政治干事刘桂英,文化干事林庆元。全队教职员和学员共70余人,设男、女学员两个排,男学员40多人,组成一排四个班,排长彭贤忠;女学员30多人,组成二排三个班,排长杨凤珍。学员一部分是戏剧训练班转来的,另一部分是从教导总队各队选拔来的,还有少数是从部队文化工作者中调来的,学员都经过何士德、邵惟严格面试,合格后才录取的。学员们动手,将中村清水湾畔一座破庙整修打扫成一座整洁的营房。尽管房子破旧,面积很小,把稻草往地上一铺,席地而卧,还是感到很舒适的。几块门板让给了二排女同志。她们在门板下垫几块砖头,铺上稻草,这就是当年享受优待的“高级卧铺”了。

  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为了节省每一个铜板支援前线和敌后作战,在云岭的同志,伙食费每月三元五角,生活津贴费每月干部三元,战士一元五角。穿的是不合身的衣服,有大有小,男女一个样。衣着尽管简朴,可是青年人个个生龙活虎,英姿勃勃。文化队学员多数来自沦陷区和大后方,但革命的豪情使他(她)们自觉地接受了党的教育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他们毫不犹豫、也绝无勉强地脱下皮鞋、高跟鞋,换上草鞋,并引以自豪。一些女同志还将毛衣拆了,编打草鞋。每天出操,每次到云岭参加集会,不分男女,都得打好绑腿,背上背包,挎着水壶和搪瓷碗,班长还肩负一支老套筒步枪,50发子弹。身上负担虽重,但一路走一路歌的教导队队风,始终坚持发场。生活虽然紧张艰苦,但大家都以苦为荣,都愿在这革命熔炉里锻炼坚强的革命意志。半年的学习生活,是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度过的。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要求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学习文化业务的同时,必须刻苦认真地学习军事,学习政治。文化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叶挺军长、周子昆副参谋长、冯达飞教育长,都亲自给文化队讲授过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班排连营进攻与防御、各类武器使用须知以及队列、制式教练等军事课。政治课则由袁国平主任讲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朱镜我部长讲我军的优良传统作风,冯定讲社会进化史,薛暮桥讲政治经济学,夏征农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化课则由王淑明和黄源主讲文学概论和文艺写作。军政课听完后,还由队部的军事干事、政治干事分别辅导。学员们对所学课程都颇感新鲜,觉得是在今后实际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革命武器,所以积极性很高,如饥似渴地接受党的教育,认真刻苦地学习。

  文化队专业学习内容很丰富。主要分两大类:一是音乐,二是戏剧。音乐课由何士德主教,有声乐、指挥、作曲、乐理等。戏剧课由邵惟主教,有导演、编剧、剧务等。同时还请铁婴教美术和木刻,沈光教舞蹈。

  鉴于学习的需要,为保护学员的嗓子,部队给每人每日发一只鸡蛋,这是唯有文化队的学员能享受得到的优待,大家喜出望外。但是,却又规定鸡蛋要生吃,同时还不准吃辣椒,不准吃花生米。这可就难了,特别是几个江西、湖南籍的学员。因为当时菜金很低,蔬菜很少,当地食盐也困难,豆腐乳等腌制品大多数是用辣椒泡制的。在如此清苦的生活条件下,买一个铜板的辣椒下饭,馋时吃几粒花生米,亦算是颇有乐趣的享受了……但学员们很快就认识到,在战争环境中做宣传鼓动工作,需要有个好嗓子,它是文化战士的乐器、武器,如果嗓子出了毛病,就难以完成战斗任务。从而,大家都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

  发声和音程、音阶等基本练习,是每天清晨的必修课。五时半起床后,整理好内务就到操场列队出操,早操后即进行声乐的基本训练。何士德队长每日都来主持教练。邵惟副队长教练时,要求吐音清,发音洪,送音远。练声时要练好发音时的呼吸。练声初期,往往发声不齐,音阶不一,于是两位队长便常到队前批评纠正。有几位同志还经常做单个教练,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上指挥课时边学理论边实践。按规定每人做了一支木质指挥棒。何士德队长要求很严,凡不符合要求的,都加以修改或重做,一丝不苟。练习指挥要在指定的业余时间里,不许拿指挥棒乱挥舞或开玩笑。行军时指挥棒必须插在右腿绑腿里。年青人爱开玩笑,有时用指挥棒挑逗人,但一旦被队长看到,便集合全队进行批评,指出指挥棒是统一演唱演奏的指示信号,必须像军人使用武器一样,要持严肃负责的态度,要稳重,绝不允许拿指挥棒来开玩笑。大家懂得了这些道理以后,也就自觉了。

  在作曲课的教学中,为了加深理解作曲理论,学会曲调运用,妥善安排节奏旋律,采用调查研究联系实际的方法。何士德要求每人都要把所知的民歌写出歌谱来,或在同学与驻地居民中调查访问。于是,每个同学都将童年唱过或听过的民歌、山歌,进行回忆记谱。结果,几乎每人都谱写了一支歌,作为作曲课期终考试的答卷。记谱活动,为后来部队创作战斗歌曲开拓了一条途径,同时,在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上,也颇有启发。当时文化队的高材生、而后成为放军著名作曲家的沈亚威,他的处女作就是产生在文化队的学习过程中。长期从事音乐工作,后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女作曲家,曾为《光芒万丈》、《龙须沟》、《青年鲁班》等影片作曲的苏民也是毕业于文化队的。

  戏剧方面,学的内容也很多。从新戏剧史到剧本编写、导演手法、演员和角色,以及化妆、道具、灯光、布景、效果等都要学。邵惟副队长讲课详细而饶有风趣,有说有表演,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易记易懂。学员中后来长期从事部队文化工作、在创作上或表演上成为名家的,有《东进序曲》的作者顾宝璋,有在皖南、苏北演剧成名的常竹铭等。

  文化队的演出活动,备受上下欢迎,各方赞誉。在皖南,军部集会是很多的,几乎每周或十天,总有一次大的集会。集会成了形势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军直机关和教导队是参加集会的主要成员。文化队成立前,会场上拉唱歌的主要目标是教导八队;文化队组建后,因在会场上曾有几次演唱轰动了云岭,此后拉唱歌的主要目标就转为化队了。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文化队在学习过程中演出的戏剧节目主要有《第四十一》、《最后一计》等。与军部服务团联合演出的有《一年间》、《魔窟》、《人约黄昏后》、《中华儿女》等。在各种集会上,为配合时事教育和政治教育而临时排演的活报剧就更多了。军部观看演出有个特点:演出一结束,幕布刚闭上,观众就即席展开了对剧本、演出、效果等的评论。有的演员来不及卸装就参加了讨论。有时争论很激烈,一次讨论不完,就连续讨论几次。这种群众性的文艺评论活动,对提高编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演员艺技的升华和演出效果的注重,都有莫大的益处。对于台上台下、演员观众打成一片,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种评论活动,从事军队文化教育工作的军直各单位,几乎都有负责同志出席。如:政治部的英诚秘书长,宣传部的朱镜我部长,服务团的朱克靖、谢云晖团长,以及冯定、夏征农、彭柏山、黄源等人,还有国际友人、名记者史沫特莱。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殷扬(扬帆),他是现场评论会的发起人和主持者。大多数会上他总率先发言,提出问题,从而使会议十分活跃。他对剧本、演技等都作具体的评论,肯定好的,指出缺点。这样,每次演出都使演员得到教益。

  文化队的演唱,是与专业学习进度紧密结合进行的。选择节目,亦注意与政治形势相配合。如1939年夏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制造了“平江惨案”、“确山惨案”,军部隆重召开追悼会,抗议反共顽固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罪行。文化队即由顾宝璋作词,何士德作曲,创作了悼念死难烈士的《追悼歌》,并在短时间内,突击教练;在追悼大会上演唱时,全场哀恸,群情激愤。又如,为庆祝党的生日,在“七·一”的庆祝大会上,演唱了《国际歌》和《新四军军歌》。

  经常演唱的歌曲,混声四部合唱的有《国际歌》、《抗敌歌》、《旗正飘飘》、《垦春泥》等。二部合唱的有《新四军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军民合作歌》等。齐唱的有《义勇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大刀进行曲》等。每一次演唱,全队抱着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使会场气氛热烈,情绪激昂,因而博得好评。有一次,演唱《国际歌》、《旗正飘飘》以后,史沫特莱惊喜异常,一跃而起,连呼“Wandcrful”(奇妙极了!)接着说:“我到新四军来,路过国民党地区,他们对我说新四军是‘土匪’。试问‘土匪’有这样鲜明的抗击侵略者的政治激情吗?能够这样精采地演唱歌曲吗?这显然是荒唐的造谣中伤!”

  那次演唱会后史沫特莱到文化队来看望大家,拍了许多照片,准备向国际上报道。还邀请了冯定、彭柏山、何士德、黄源、邵惟等到她住处的草地上,座谈军队文化工作问题。她以赞赏的态度热情地说:“你们运用文化艺术这个武器,在军队内从事抗日宣传,鼓舞反侵略的士气,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是收到重大效果的。希望在今后的文化艺术活动中,我们更好地合作,加强宣传反法西斯的一致立场,为打倒法西斯侵略者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皖南军部遭到日军飞机空袭后,文化队的生活更加战斗化。他们加强了军事训练,增加防空课,经常变换营地。课堂也转移到山上树林中。宣传任务加重了,演出次数也增多了,更多的是演出街头短剧。当时条件差,每次演出都是队员自己搭舞台,演出后把搭台的门板送还老乡。每到新区,更加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演出地到宿营地,他们抬着幕布、汽灯、道具等,行进在乡间小道,稍不小心,便会一脚陷进泥浆里,一转到大路上,疲倦不堪的人们,往往边走边打瞌睡。指导员见状,立即传下命令:“前面发现敌情,大家战备行军。”队员们听令一惊,顿时驱走了瞌睡虫,振奋精神,握紧枪支,加快步伐,很快地安全到达宿营地。国民党顽固派为了抵制和消除文化队的影响,伸出了迫害的罪恶黑手。文化队开办后不到3个月,他们便借口“军队不是文化团体”强令撤销。经军部据理力争,终于改用“军部战地服务团二队”的名义,并搬到汤村附近的小村子。这样,才把文化队实际上保留下来,并一直坚持到9月按计划结业,项英、袁国平、李一氓等领导参加了毕业典礼。

  经过党的几个月教育,文化队的学员不仅在专业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明确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文化艺术工作是为部队的建设、战斗、正规化、革命化,和向人民群众宣传而服务的。它的每一件作品和每一场演出,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宣传党的思想。半年的学习成就,全是党教育的结果。毕业时,队员们要求上前线的热情很高,纷纷向组织提出申请。组织上根据学员的志愿和工作需要,合理地将大家分配到大江南北的各个支队和军直机关。四分之三到了前线部队,四分之一分到军直机关,他(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全国解放以后,都把从文化队学到的专业知识,贡献于革命事业。有的从事业余音乐创作,如林晖,在苏中和在浙东部队的工作中,就写过不少战斗歌曲。有的继续给部队教唱革命歌曲,如童树民,她曾为新四军党代会和军直机关的一些单位教唱《新四军军歌》,在1940年新四军军部举行的纪念“三·八”节大会上,也是她指挥全场演唱《新四军军歌》和《国际歌》的。有的长期从事音乐工作,如解放后在西安音协工作的王博、现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声乐教师的曾渭贤。最使人难忘的是诸锦麟烈士。他是上海的知识青年,从文化队毕业后,任新四军老一团文化教员,还是连里的青年队长。在1940年春,父子岭战斗时,随部队守卫在一高地上,日寇蜂拥而来,他甩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了七名鬼子,自己身上也被日寇刺伤七八处,不幸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军医处的文化教员英劳(女,原名邱彩霞),皖南事变时,部队被打散,最后与3位战友一起,被国民党顽军包围在一个山上密林里,4人端坐一圈,高唱《国际歌》,当顽军逼近时,他们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兵同归于尽。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2-30 10:21: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朱庭光:抗大五分校和华中总分校概况

下一篇:金冶:忆新四军教导总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