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
7月29日 湖南学生援助前方将士委员会所属各学校开始募款劳军,他们手执小旗,胸佩黄色征募证,散发告各界同胞书,挨户进行劝募。
8月2日 国民政府任命皮宗石(长沙人,早年就读于日本帝国大学并留学英国,曾任国民政府司法部秘书长、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职)为国立湖南大学校长。
8月15日 "湖南人民抗敌后援会"征募部确定各界征募捐款办法:商人限一月内缴足20万元,农、工、学生按月实行一角运动;妇女界发动特别救国捐(如结婚戒指等)。
8月下旬南京三民中学迁来邵阳,后迁邵东廉桥(今邵东二中前身),南京五十三中学迁来长沙。此后又有南京私立行健中学迁来桂阳县人和塘,南京五卅中学迁来益阳马迹塘。
9月3日 蒋介石核准在临澧成立军事委员会特种警察训练班,戴笠任主任,余乐醒为副主任,即日起开始筹备。从全国各地秘密招收高中以上毕业生入学,由各地军统组织进行初试,戴笠在长沙主持复试。翌年3月正式开学,学员1千余人。旋即己称为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训练班。在武汉会战紧张阶段,曾抽调100名学员分派武汉周围刺探日军情报。其他绝大部分成员成为对内的特务人员。
9月初北平中国大学教授、中共党员吕振羽由北平辗转回湘,与在长沙的中共党员刘道衡、赵君实等取得联系。联络平、津、沪等地回湘学生,以含光女校、育英小学、自治女校(从北平师大返湘的中共党员曹国智任教导主任、代理校长)为活动据点,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9月11日 国民政府高级顾问、陆军大学代理校长蒋百里由武汉抵长沙转桃源,勘选陆大校址。南京陆军大学学生正陆续来长沙集中,听候赴桃源就学。
9月26日 省学生援助前方将士抗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决议:1.改称省学生抗敌后援会;2.呈请政府饬令私人汽车一律不准行驶,俾省物力留作军用;3.选举一师、明德、广益、周南、长高、长郡等15校为常委。
10月4日 省立第一女子职业学校全体师生于4、5、6三日,每日节食一餐,以所省之费慰劳前方将士。
10月10日 茅盾偕夫人孔德沚,由上海经武汉来长沙,将女孩亚男送周南女校,男孩阿桑送岳云中学学习。茅盾留长期间曾在湖南大学作讲演。10月20日,离长去汉口。
10月17日 由平津返湘学生及在长沙文化界中的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发起和筹备的"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在第一师范礼堂开成立大会。吕振羽、翦伯赞、李仲融、曹治阳、蒋寿世为大会主席团成员。省党部特派员赖琏、省主席何键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吕振羽报告筹备经过和"文抗会"使命,会议通过了"文抗会简章",慰劳前方将士书,会议选举吕振羽、陈润泉、田汉、张天翼、皮宗石、廖伯华、李仲融等23人为理事。19日,举行第一次理事会,选举吕振羽、李仲融、廖伯华、陈润泉为常务理事,决定设立研究、宣传、组织、总务四部。随后,文抗会创办了会刊《抗战文化》,组织了讲演队、歌咏队、街头剧团、壁报团、慰劳队、难民指导委员会、读书会、时事座谈会、战时常识训练班等,会员发展到800余人,各县成立了分会。"文抗会"是当时长沙最大、最活跃、最有成效的抗日救亡群众组织。后来"文抗会"成员潘超写了一首诗说明了"文抗会"成员的工作热情:
文抗会是我们的学校 (潘超)
文抗会是我们的学校,
工作是我们的课程。
我们的前面只横着一条路,
不是死,就是活着负起解放民族的责任!
10月25日 长沙临时大学开学。9月8日,教育部决定在湘、陕设两个临时大学。以南开、北大、清华等校为基干,筹组长沙临时大学。派张伯苓、蒋梦龄、梅贻琦、杨振声、胡适、何廉、周炳琳、傅斯年、朱经农、皮宗石为长沙临时大学筹委。28日,临时大学印章正式启用。10月13日,长沙临时大学确定各系主席人选。中国文学系主席朱自清(清华教授)、外国语文系主席叶公超(北大教授)、历史社会系主席刘崇(清华教授)、哲学心理教育系主席冯友兰(清华教授)......本,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校址设长沙韭菜园圣经学校(美国教会学校,目的是防止日军空袭),涵德女校及附近四十九标的营房。稍后文学院迁南岳白龙潭圣经学校分部。临大设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17个学系,全校有学生1452人(其中北大342人,清华631人,南开147人,另有在武汉招新生114人,外校借读生218人)。蒋梦龄任总务长,梅贻琦任教务长,张伯苓任建设长。临大汇集了著名学者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叶公超、吴俊升、潘光旦、曾昭伦、吴有训、陈序经、顾旒绣等数十人。
10月31日 北平私立民国大学,前移河南开封,因局势恶化,决迁长沙。该校教务长刘彦今日抵长沙,租赁南雨厂坪陶广军长公馆为校舍,筹备开学。
10月 国立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由南京迁来南岳。12月,转迁广西阳朔。
11月12日 长沙临时大学图书馆在各报刊出征求"抗战资料"启事。
11月16日 北平师范大学劳作专修科迁至长沙市经武门省立高级工业职校上课。
12月上旬 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学校员生陆续抵湘,在校址未确定以前,校部暂在湘省党部办公。
12月15日 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迁湘潭钱家巷复课。次年3月,交大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迁来合并一起,因规模扩大,房舍不敷,5月,从湘潭迁湘乡杨家滩。11月,再迁广西平越。
12月15日 出版《中苏》半月刊,主编翦伯赞,此后又出版《中苏小丛书》(5种)及开办俄文补习学校(有学员300多人)。
12月20日 湖南省民训干部训练班开学,聘胡次威、朱经农、晏阳初分任主任、指导员。调集中学以上教职员,大、中(高中)学生3358人入学,受短期训练(约半个月)后,分赴各地组训民众。
12月28日 复旦、大厦大学第一联合步行宣传团抵湘,开展宣传,以唤起民众。
1938年
1月4 日 中央军校武汉分校迁邵阳,因该地营舍不敷,3月16日,迁武冈(县城东部之法相岩山),迁校时学员为第十四、十五两期约2000人,由武昌乘火车至湘潭下摄司,然后步行至邵阳,迁武冈后改称中央军校二分校(又称武冈分校)。主任李明灏(中将,醴陵籍)、副主任周磐(今新邵人,号砥平,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特一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营、团、旅、师长、中央参谋总部少将高参),1941年李明灏调重庆,由周代理主任,二分校在武冈先后招收第十六至十九期,还办过一期校官班和"军士总队",共培养初级军事人才近万人。军校先后办有《战斗日报》和《党军日报》。抗战胜利后,归并成都中央军校。
2月初 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学校由南京迁来芷江,该校新任校长陈果夫(此前陈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亦于18日抵芷。
2月上旬 中共中央长江局派于光远来长沙,传达长江局支持长沙临时大学迁云南的立场(因临大有部分中共党员认为这是国民党当局逃跑主义的表现,主张进行抵制,阻挠其实行。长江局认为这样做会脱离广大群众)。及落实部分学生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的问题。
2月20日 长沙临时大学奉令迁滇。全校人员分两路出发。教师、女生和体弱男生乘火车由粤汉路至广州,经香港、海防由滇越路去云南;身体强健的男生约800人,采取军训形式徒步旅行人滇,沿途作抗日宣传;张治中派中将参谋黄师岳任团长,下设大队长和分队长,分别由军事教官和学生担任。名教授闻一多、曾昭伦、李继侗、黄钰生等11名教师随行辅导。历时68天,除极少数路段乘车船外,绝大部分路程均徒步行军,步行达3300华里,为我国教育史上的壮举。黄师岳中将已年过半百,除与青年学生一起行军外,还要安排学生的活动与生活,备受劳顿。黄中将完成任务返回后,临大校长蒋梦麟、梅贻琦特派员携感谢信、纪念册、金表1只、川资500元交黄,黄除收受感谢信、纪念册外,金表及川资均交来人带回。临大文学系主席朱自清教授在赴滇途中写有"招携南渡乱峰催,碌碌湘衡小住才"的诗句,深切怀念在南岳小住的生活。
3月 为避空袭长沙一批中学迁往乡村上课。本月1日,长沙岳云中学高中一部及初中全部迁南岳上课。3日,省立长沙高级中学迁湘乡杨家滩上课。省立长沙女子中学迁湘潭乌石乡上课。20日,湖南第一师范迁湘乡谷水西阳冲新舍上课。省立高级工业职校迁湘乡永丰镇开学。长沙明德中学亦于本月迁湘乡霞岭开学。 为培养抗日人才,中共党员朱婴在华容黄鹤岭创办东山中学。学校注重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党的抗日主张的宣传。 北平民国大学去冬由北平迁长沙。本月由长沙迁往溆浦大潭。随校迁移的有著名学者翦伯赞、张天翼(均系中共党员)、顾颉刚、徐炳昶等。
4月1日 "湖南地方行政干部学校"开学。先后有中学教职员、大专及高中学生,县、区、乡(镇)保长,在乡士绅约5万人入学。经1-2个月切『练后,调充各县、区、乡(镇)保长及督导佐治人员。
4月6日 日军飞机27架袭长沙,轰炸湖南大学等处,死38人,伤70余人。湖大图书馆全部被毁,科学馆毁去了1/3。
4月25 张治中为培训地方军事人才而创办的中央军校"长沙分校"开学。蒋介石兼校长并函寄"训词",张治中以军校校务委员兼分校主任资格主持开学典礼,并作题为《黄埔历史与国民革命》的演讲。副主任徐权、唐仲勋。有全省保安旅团、警备旅团、警察系统下级军官及军士600余人入学。
4月29日 应张治中邀请,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由汉口来湘,随行有陈璧君、王懋功、陈春圃等。汪在"湖南地方行政学校"和中央军校"长沙分校"作了演讲,5月1日返汉。
5月15日 国民党中央常委兼教育部长陈立夫由长沙抵沅陵,应邀赴先期迁来沅陵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训话。16日去芷江,勘选中央军校校址。
5月17日 前迁湘潭之唐山交大,近因北平交大并入,人数激增,校舍不敷,本日迁湘乡杨家滩上课。
5月下旬一8月 张治中更换全省75县县长。5月中旬省行政干部学校第1期各班学员结业,下旬,张治中从结业学员中重新派定全省33县县长。7月下旬,省行政干部学校第二期学员毕业,7月27日,张治中又从结业学员中委派25县县长,加上以前委派的,至8月全省75县县长都进行了更换。9月,张治中命令各专区举办保长人员训练班,强调吸收有热忱的青年知识分子入学,经训练后派任保长,这是张治中改革地方行政的重要步骤。
6月25日 海军学校由福建马尾迁来湘潭。10月,迁贵州桐梓。
6月 第七十军(军长李觉,长沙市人,何键之女婿)"战时步兵干部训练班"在宁乡腰铺子开学。学员有两部分,一是从社会招募的知识青年,二是选调的该军下级军官和士兵。应李觉之请,中共中央长江局派陈豪人(化名陈希周)、朱江户、许德瑷、游毓桢等4人前往指导工作。中共湖南省工委派了郭观梅(化名郭超)等10余人前往协助工作。并介绍了一批进步青年前往学习。由于干训班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这批学员在后来的历次战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7月 湖南省第四届学生军事集训总队千余人在南岳集训,省主席张治中兼总队长。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视察西南,途经南岳,应邀给集训学生演讲"怎样做一个革命的知识青年",并为部分学员题词。
8月8-13日 全省教育会议在长沙召开,省主席张治中、教育厅长朱经农主持会议。会议通过《各级学校训育方案》、《课程改革方案》、《分区设学方案》。重新分配省立中学设置地点(大部迁往农村),设立联乡小学、联保小学,普及农民教育,确立教员专任制度,实行男女同校,充实教育经费,规定教育经费应占全省收入的15%,(屠宰税收人的40%用于教育)。13日会议闭幕。这次会议是湖南省教育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为抗战时期湖南教育格局制订了框架。
8月 南京兵工学校迁株洲,12月上旬迁重庆。
江苏银行专科学校上年由镇江迁桃源,本月由桃源迁乾城县所里。翌年2月奉教育部令改称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设银行、会计两科,修业期限仍为两年。1 1月又奉教育部令改为国立商业专科学校,增设合作金融科,聘侯原培任校长,修业期限改为3年。1940年8月为资源委员会代办会计训练班(为期一年)一期。1942年8月又奉教育部令升格为国立商学院,由程瑞霖任院长,设会计、统计、银行、工商管理、土地经济等系及计政、合作两专修科。1946年5月奉教育部令并入湖南大学。同年8月,改称湖南大学商学院。
教育部派安徽省教育厅长杨廉至湘西筹办国立八中,收容皖省中等学校流亡师生,校本部设乾城,另在洪江、永顺、绥宁、保靖、麻阳及四川秀山等地设分校6所,10月,师生陆续到达,全校教职员380余人,学生4000余人。
美国空军退伍军人陈纳德奉宋美龄之命赴芷江筹建航空学校。初航校仅3架飞机,数十名士兵受训,11月底因有两架飞机摔坏,航校迁昆明。
9月15日 为培养抗战人才,中共湖南省委创办的武冈塘田战时讲学院开学,聘覃振任院长,吕振羽任副院长,负全校实责。至1939年4月20日被国民党封闭,历时7个多月,招生两期,先后有250名青年来院学习,被誉为"南方的抗大"。(被迫解散见1939年4月23日条目)
9月 湘雅医学院迁贵阳。湘雅董事会为使这所历史悠久、设备较好的医学院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继续为国家培养人才,决定西迁贵阳。6月中旬开始将设备装箱,7月1日首批设备水,运至衡阳,等待湘桂铁路西运。9月,40吨设备经湘桂铁路运至金城江转运贵阳。师生乘汽车经湘西至贵阳(总运费为24300元),10月24日,在贵阳上课(有学生120人)。1940年8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湘雅医学院改为国立。湘雅医院和护士学校仍留长沙,长沙大火前夕西迁沅陵。
省立高级农业学校迁泸溪县浦市缜上方寺。
10月12日 湖南大学开始迁辰溪,本日第一批师生200余人到达辰溪。
11月 本月中旬,中共党员、湘乡横塘小学校长王礼中看到火车站一带病伤兵无人过问,乃发动该校及湘乡中学、简师部分师生,在城内设立临时收容所,将伤病员迁至收容所照料,获得社会好评。本日,以上述师生为基础成立抗敌后援会湘乡分会战时工作团,全团40余人。除照料伤员外,还分队赴四乡做抗日宣传,成为一支活跃而受群众欢迎的战时工作团。稍后,在该团内成立了中共支部,毛特夫、孙仁、王礼中等为委员。
12月1日 国立师范学院在安化县蓝田镇(今涟源市区)光明山开学。(当时选择此地为校址,除安全考虑外,此地有一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100多间房屋的李园,可满足建校初期需要。)本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师范学院规程》,规定师范学院应独立设置或将大学教育学院改称。7月27日,教育部聘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字茂如,1892年生,美国勃朗大学哲学博士,历任上海大学、光华大学副校长)为筹备主任。8月,由廖世承、汪德耀、袁哲、朱经农、吴俊升组成筹备委员会。10月27日,教育部任命廖世承为国立师范学院院长。本日,"国师"正式开学。招收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学生,初设教育系、公训系、国文系、史地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修业期限5年);国文科、数学科、体童科、音乐科(修业期限3年)以及大学先修班(修业期限1年)、短期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班(3-6个月)各1个班,所聘教授大多为全国知名学者(如马宗霍、骆宏凯、朱友光、皮名举、李仲珩、杨善基、顾昌栋、王兆澄、储安平等),为我国第一所全国性部属师范独立院校。
本年蓝田、桥头河、杨家滩(均在今涟源县境)成为全省战时文化教育中心区。本年2月,长沙建国中学迁杨家滩;5月,唐山交大经湘潭迁杨家滩(数月后迁贵州);12月1日,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建成开学。此外本年内还有长郡联立中学、长沙妙高峰中学、长沙明宪女中、周南女中、精炼高级职业学校迁蓝田;省立长沙女子中学迁桥头河。1939年起又有长沙大麓中学、广雅中学、岳云中学、文艺中学、广益中学、省立一中、省立临时中学、省立一师、省立湘乡高职、省立第五职业学校迁来上述地区。加上国师附中和私立达德、鸿图、赣风4所中学,在今涟源县境先后共有大、中学24所(大学2所、中学22所),成为战时全省学校集中地区。
武昌私立成达女子中学迁新化(抗战胜利后迁返武昌)。
1939年
1月17日 国民政府令改组湖南省政府,决定设立国立湖南中学,收容临湘、岳阳两县撤出之中学学生。
2月15日 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学。武汉沦陷前夕,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向蒋介石建议国共两党合作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蒋在南岳军事会议上,作出了创办游干班的决定。应蒋的要求,中共中央派叶剑英、李涛、边章伍、吴奚如等10位教官及工作人员共30余人参加游干班的工作。本日,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南岳开学。旋改称军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兼任主任,白崇禧(军训部长)、陈诚(政治部长)兼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叶剑英为副教育长。4月底,汤恩伯调回河南指挥作战,蒋介石派第三十三军团长李默庵代教育长。第一期学员1046人(主要是各战区送来的中下级军官)5月15日结业;第二期学员530人,6月20日开学,9月2013结业;第三期学员1459人,11月20日开学,翌年2、3月结业。训练内容:军事教育训练占55%,政治教育训练占45%。创办初期,汤恩伯等对中共人员尚能尊重和合作,随着国民党"限共、溶共、反共"政策的贯彻,游干班也加紧限制、排斥中共的活动。1940年3月,第三届学员结业后,中共代表团全部撤离游干班。1939年8月2513改称军训部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10月因敌机狂轰滥炸,游干班迁零陵城郊"六八"医院。1940年3月迁祁阳山川唐(今赤塘乡)。后因李默庵调兼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1940年6月游干班迁江西修水漫江。1941年迁返祁阳原驻地。1942年李默庵调任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驻浙江丽水碧湖镇,于是将游干班迁丽水碧湖(留一部及家属在祁阳设留守处),不久游干班就停办了。
3月 省政府制定并颁布《中等学校训育方案》。规定以"信仰三民主义,服从最高领袖"为宗旨。
4月23日 武冈塘田讲学院被迫解散。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不久,国民政府教育部长、CC派首脑陈立夫即致电薛岳要求查封塘院。薛岳即电第六区专员李琼、保安司令岳森执行。李、岳及武冈县长林拔萃虽有意予以拖延,但在薛岳一再严令催促下,4月20日武冈县政府发布了勒令解散的布告,保安司令部及县保安团的士兵包围了"塘院"。但由于全院师生的据理力争和坚持斗争,取得了有计划有秩序转移撤退人员的目的。直到6月,才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塘院"的结束工作。在此期间"塘院"做了如下工作:1、有计划地撤退干部和学员。留下部分师生在油塘,继续处理善后事宜,并在油塘举办两期短期干部培训班。学员结业后派往附近各县开展党的组织工作。2、将剩余经费在桂林创办"石火出版社"以表示对塘院的纪念。3、召开全院师生员工的"话别会",邀请附近群众和人士参加。4、印发《塘院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各界人民申诉书》、《塘院全体学生告别武冈人士书》,编印《塘院纪念册》(后未印出)。
6月26日 教育部决定本年度国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统一招考新生,全国设15处招生区,湖南招生处设辰溪。
9月10日 省教育厅长朱经农以煤油为重要军用物资,呼吁各级学校采用煤油者一律改用植物油。
9月27日 日机两架趁天晴来袭长沙。28日,日机11架又窜入长沙市区投弹。29日,日机8架分袭长沙、湘潭、株洲。3日来,日机在长沙文艺中学、群治学院、经武路、湖迹渡等处共投弹200余枚。
9月28日 私立开物农校学生王邦佐等5人在长沙福临铺被日军所掳,威武不屈,为日寇杀害。
10月 全国各地掀起慰劳湘北将士热潮。除军委会犒赏15万元,湘籍美国华侨李国钦慰劳10万美金外,尚有下列单位和个?人:全国慰劳总会、贵州各界祝捷大会、浙江宁波各界、福建抗敌后援会、浙赣铁路抗敌后援会各1万元,湖南省政府2万元,省高等法院326元,国立师范学院234元,广东大埔第一中学827元,中山大学农学院湘籍生14人106元,明德中学247元,周南女中44元,周南女中义卖捐款157元,明宪女中92元,国师代收蓝田商民及居民163元......共收犒赏及各处慰劳款343160余元。
12月 临湘县政府派员护送500多名学生到茶陵、攸县、沅陵保育院及衡阳教养院公费就读。
本年 各县督学实行公开考试,考试及格者入省地行政干部学校训练团学习,结业后担任督学,分配工作实行回避制,一律不在本县工作。
教育部派杨宙康、吴学增在武冈竹篙塘创立国立第十一中学,收容湖北、湘北等地流亡师生,有教职员150余人,建校初收容学生1432人,至次年达到2000余人,至民国三十三年,又因战事先后迁至凤凰和辰溪上课。
1940年
4月1日 省教育厅奉教育部令通知:中小学教职员应一律加入国民党。
4月29日省干训团党政班第四期开学,薛岳作题为:"做一个健全干部应具备的条件"的演讲。
4月 第三战区第七十军军长李觉(醴陵人,何键女婿)举办的该军第二期"战时步兵干部训练班"在江西贵溪上清镇开学。中共湖南省委续派中共党员3人前往指导工作。连同第一期开办时湖南省委派去13名中共党员。干训班的各级领导大多为中共党员。学员中亦有不少中共党员。成立了"党总支"。对"干训班"的工作,李觉放手让共产党人去做。
5月9日 省战时社会事业人才调剂协会成立,宗旨为失业失学青年介绍工作。
6月25日 新化实业巨子、锡矿山"开源公司"董事长段楚贤捐资12万元设立"楚贤奖学基金"以利息资助新化籍贫寒优秀大学生。
7月14日 薛岳在湖南省警察训练所第八期学员结业典礼上作"现代警察的责任和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则"的报告。
7月 省政府颁布"湖南中学教育改进计划纲要"、"湖南省师范教育改进计划纲要"规定:按10行政督察区各设立中学1所,师范学校1所。12月又决定每区设职业学校1所。此计划于1941年2月基本完成,大多数为原省立各学校改组而成,少数新办。
8月28日行政院任命胡庶华(湖南攸县人,1929年获德国铁冶金博士学位)为国立湖南大学校长。
"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入伍生第二团"第一期在长沙岳麓山开学。团长谢声溢,副团长章诚公、潘玺,学员1500人(隶属中央军校系统,由第九战区代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副司令长官罗卓英、杨森等出席开学典礼。学制半年。
11月24日 著名教育家明德学堂的创办人、第一届国民参政员胡元恢(湘潭县籍)在重庆病逝,终年69岁。迁至湘乡霞岭的明德中学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校董事会根据胡老遗嘱推举其子胡迈兼任校长。翌年1月11日,省会各界成立追悼胡元恢先生筹备会,决定于4月1日在耒阳举行隆重追悼会,并呈请政府举行公葬。
12月11日 日机轰炸辰溪,湖南大学校舍大部被毁。
12月27日 省政府第一六七次常会通过在南岳创办中正大学,分农、工、商三学院,计划于1941年开办农、商学院,1942年开办工学院。聘薛岳为中正大学筹备主任,朱经农为副主任,赵恒惕、王光海、谭道源为筹委。嗣因未获蒋介石同意,翌年3月28日,省府第192次常会决定将省立中正大学改名为省立农、工、商专科学校。4月13日,省农、工、商专科学校正式确定校址。农专设南岳三元寺。工专设祝圣寺。商专设圣经学校。
12月 周调阳创办的武冈都梁图书馆开馆。迁来武冈的学校日益增加,曾在省教育厅任主任秘书多年的周调阳拿出自己的藏书6000多册,和储蓄3000多元在武冈创办都梁图书馆,共有藏书8000册,为全省4大私立图书馆之一。
全省40000多名中学生汇集蓝田国立师院体育场,接受教育部体事巡回测试团运动技能的测试。
1941年
1月15日省教育厅登报公开征聘中学校长2名,师范学校校长2名、职业学校校长4名。4月5日招聘结束。应征103人,录用8人,肖逢蔚、罗植乾、周继桢、张东乡、鲁观山、谭兴铎、廖训、陈云章分任省立第八、第十中学,省立第五、第七师范,第二、第六、第八、第九职校校长。
3月 省建设厅与中山大学合办湖南省蚕丝改良场,中山大学蚕桑系主任杨邦杰兼场长,总技师杨星岳代场长,共有技术员40名,工人60名。设有栽桑课、制种课、制丝课、推广课(下设衡攸工作站、滨湖工作站)、蚕桑技术人员训练班、制种场、缫丝厂、研究试验部等机构。
4月8日 根据省府决定,湘潭、衡山、郴县、常德、邵阳、零陵、永顺、沅陵、洪江等10县各设妇婴卫生员训练所1所(均招学员50名),本日同时开学。
4月16日 长沙市各小学校长开联席会议,决定从即日起,上午5-7时,下午2-5时为授课时间。5月3日,长沙市公私立学校开联席会议,授课时间改为每日下午3:30-6:30上课,音乐、唱游、手工、图画暂不列入课表,划为家庭作业,星期日不休息。以兹弥补。
4月17日 省政府确定教育建设列为今年湘省三大中心工作之一。全省教育文化经费由800万元增至1200万元,创历史纪录。 中山大学医学院考察团一行28人在朱裕璧教授率领下赴湘北考察战地卫生。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10 11:55: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教育救国在湖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