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老骥伏枥-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四)
2018-12-15 09:11:54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在中国的使用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在研发的1905年属于世界最顶尖的火炮,具有半个世纪内了全部现金的火炮设计理念,包括后膛装填,附有管退复进装置。

  在当时的中国自然也是任何火炮都不能企及。

  对于国军来说,其实山炮甚至比野炮还要重要。因为国军大部分是轻步兵,火炮主要用作步兵火力支援,所以火炮能够跟上步兵行进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而当时中国道路状况很差,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公路,只有土路,小路,山路。这种地形,野炮是无法发挥威力的,因为这种地形靠骡马拖拽基本不可能。

  所以,能够拆成几个部分,由骡马甚至士兵背负的山炮就是极好的武器了。

  江南制造局仿造的近500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成为清末和民国时期各派系军队的重要打击力量。

  当时江南制造局是为政府服务,制造出来的火炮都是政府的财产。但随后上海频繁被各派系军阀控制,山炮也就成为各派系军阀的看家法宝。

  甚至红军,也把这种山炮当做宝贝,像眼睛一样小心保护。

  红军是通过所谓三大起义建军的,由于没有自己的炮厂,别说自产火炮,就算是生产迫击炮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红军的火炮,主要靠缴获。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军炮兵的开局很好。

  南昌起义时,由于起义部队是成建制的变成红军,所以部队不但有有贺龙指挥的二十军,叶挺指挥的十一军二十四师,二十五师一部,还有朱德领导的军官教导团和两个保安队,共2万余人。

  由于是连锅端来了部队,所以各种武器也都带了过来,除了各种轻武器和大量弹药以外,还有100多门火炮。

  这些火炮除了占大部分的迫击炮以外,还有今天的主角德国克虏伯75山炮,以及日本大正6年式75毫米山炮。

  通过这些火炮,南昌起义军组成了3个炮兵营。

  遗憾的是,国军在南昌起义后立即调动重兵围剿,而红军指挥高层有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向国军重兵集结地广东转移。

  最后红军遭遇四面围攻,惨败,除2000多人外几乎全军覆没,而红军领导人基本都穿便服跑路了,或者说叫做保留革命火种。

  当时人命尚且不值钱,谁还去管这些火炮。在国军四面包围,紧密追赶的时候,红军放弃重武器快速撤退。这些万分宝贵,但是难以携带的山炮都被扔在路上,有的被破坏了,有的甚至毫发未损被国军缴获。

  红军的100多门火炮和三个炮兵营,最终只剩下7门迫击炮,余者都灰飞烟灭了。

  井冈山时代,红军的炮兵始终只有8门迫击炮的规模。在这种荒凉偏僻的山区,山间小道往往只能一人通过。由于道路太窄,老百姓挑担子是过不去的,所以山民只得背篓,篓子里面装些东西。所以,即使最轻便的山炮也无法有效机动,红军也好,国军也好,都只能携带迫击炮。

  在这种地形,火炮发挥的威力有限,不是战场的主角。

  到了赣南中央苏区时代,控制了这块面积广大,有300万人口的地区,情况就好多了。

  通过几次围剿的胜利,红军缴获了不少火炮,其中除了迫击炮以外,也有20多门山炮野炮。

  遗憾的是,这个数量仍然不足以和第五次围剿的国军抗衡。

  五次围剿中的国军,以碉堡为依托,步步推进,以炮兵作为主要的打击力量。这些火炮中,除了新式购买的野炮和山炮,其中占很大一部分的就是沪造克式75山炮。

  双方数量差距很大,至于炮弹供应上更是天差地远,而且对于炮兵的使用上,也存在代差。

  共产国际顾问,红军实际指挥者之一的李德认为:红军之所以打不破碉堡战术,根本原因在于红军没有火炮。对于国军的碉堡,轻武器和迫击炮是无用的,只能依靠山炮或者野炮。但红军这类火炮数量太少,而且炮弹只有几十发,实在无法和拥有上百门山野炮的国军对抗。红军即使将1,2门山野跑退到一线炮击国军碉堡,就会被国军的炮兵打掉。

  缺乏火炮的最终的结果是红军在第五次围剿中惨败,被迫开始了长征。

  -------------------------就红军的作战方式来说,显然迫击炮更适合。因为迫击炮重量轻,准备慢,可以跟得上步兵前进,随时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但迫击炮不具备攻坚能力,一旦红军要打攻坚战,就必须依赖山炮。这也是红军如此重视这门山炮的原因。在中央红军腊子口一战,甘肃土匪军阀鲁大昌的两个营死守碉堡,也就几挺重机枪,居然差点把中央红军赶到绝境,红军此战居然打了几万发子弹,付出很大伤亡。其实如果中央红军有火炮,几炮就搞定了。

  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一共有12个炮兵连,有38门火炮,其中包括约5,6门山炮和野炮。

  但这几门火炮并没有携带多久,就全部完蛋了。

  经过湘江的惨败后,红军除了从6万多被打成3万多,炮兵也损失大半。当时除了保存一部分迫击炮以外,红军将其余所有的山炮野炮都丢入了湘江中,仅仅剩下1门山炮和1门野炮。

  在四渡赤水时期,1门野炮因为难以随部队高度机动,在打完所有炮弹以后,被埋在了土里。

  另外1门山炮则千辛万苦的带到了四川,甚至渡过了大渡河。可惜在攀爬夹金雪山的时候,这门山炮实在没办法携带,只得扔在了雪山下。

  所以,中央红军7000多人到达陕北的时候,只有几门迫击炮,编组成2个迫击炮连,分别归属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其他所有的山炮野炮都丢掉了。

  奇怪的是,另一只红军则不同。

  贺龙和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也通过自己的长征到达陕北。

  由于他们的部队仅有1万多人,实力远远弱于中央红军,无法和国军正面对抗。所以在这个长征中,红二六军团走了一条更为艰苦的路线。为了躲避国军重兵,他们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

  他们爬过数个雪山,也走过大草地,大部分时期都在不毛之地行军。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单兵扛着一把步枪行军都是艰难的,更不要说携带火炮。

  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期间,携带迫击炮的士兵由于负重几十公斤艰苦行军,身子很容易就垮了,死亡率极高。长征结束以后,中央红军的炮兵战士不剩下几个了。

  迫击炮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数百公斤重的山炮。

  而红二六军团还就真的把一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扛到了陕北。

  不用说,这是多么艰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不可思议的。

  这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现在摆放在中国大陆的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里。

  它是1927年由上海兵工厂制造,炮架为双轮单脚式。

  山炮生产以后,编号为587,配属控制上海的直鲁联军使用。但直鲁联军很快被北伐军击溃,归属直鲁联军的58师向北伐军投降,这门山炮也带过去了。

  这门火炮则是红二六军团在1935年缴获的!

  当时红二六军团离开湖南,向湖北转移。国军鄂军纵队司令兼58师师长陈耀汉调动两个旅部队堵截,但被红军集中优势兵力重创。58师山炮营的2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也被红二六军团缴获!

  其中1门山炮因为保存不善,损毁了,最后只剩下一门。

  在这之前,红二六军团并没有大口径火炮,只有一些迫击炮。

  迫击炮如何能够比得上山炮,在稍后,1935年6月14日的忠堡战斗中,国军41师4000余人被红军合围。

  41师也并非菜鸟部队,在遭遇红军突袭以后,一部分部队占据地形优势,拼死防御。

  他们固守几个山头,向山下猛烈射击。

  其中一些国军士兵利用当地居民用来防土匪的几个石头碉堡,守得的最厉害。

  红军几次冲锋,都被国军轻重机枪击溃。

  当时41师师长张振汉亲自赶到第一线,鼓励官兵说:弟兄们别怕,我们守着这几个碉堡,万无一失。红军没有火炮,打不动的。

  果然,红军用迫击炮向这几个碉堡开了几炮,根本没有作用,只炸掉碉堡的一些碎石。

  张振汉喊道:弟兄们,我们说的没错吧。

  没想到,他话音还没落,红军的那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就开炮了。

  打一炮没有打准,但第二炮就秒杀了这个碉堡,碉堡被打成一堆碎石堆,里面只有一个士兵满身是血的爬出来。

  当时周边国军看到红军有炮,吓得扔掉枪就向后跑。

  张振汉也吓得不轻,但还强撑着大喊:弟兄们别怕,红军就2,3发炮弹,顶一顶就好了。

  结果又是话音未落,1发山炮炮弹准确击中他所在的碉堡,把41师师指挥部掀掉了。

  张的参谋长当场被炸死,张振汉头部肩部被弹片击中受伤,血流如注。

  由此,41师被伏击部队失去有效指挥,士气更是被山炮打的光光。除了2000多人侥幸突围以外,另外2000多人瞬间就被吃掉了,师长张振汉本人也被俘虏!

  8月,板栗园战斗中,红二六军团再次伏击了85师。85师3000多人由于轻装奔袭,仅仅携带6门迫击炮。在地形绝对劣势下,被红军迫击炮和山炮轰击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师长谢彬被炮弹炸伤后,自知无法突围,开枪自尽。该师2000多人伤亡,被俘1000多人,6门迫击炮全部被缴获。

  由于见识到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的厉害,贺龙肖克下令,无论如何困难,一定要带着这两门山炮。

  1935年11月,红2、6军团从湘鄂川黔苏区出发,开始长征。

  这一路的艰苦,就不多说了。但无论如何艰苦,这门非常实用的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都始终没有丢掉。

  长征的路,不要说扛着炮走,就是扛着一根扁担,甚至空这两只手,也是极难走过去的。

  在云贵的山区,连绵的大山,根本没有所谓的路,都是人踩出来的小路。这种路不但陡峭湿滑难走,一不小心就会失足丢掉性命。

  一双崭新的草鞋,穿两天就会破掉。

  可是,云贵的路虽然不好,却还远远抵不上高原,雪山和草地。高原地带,人体负重只相当于平原的一半,体力锐减,由于缺氧极容易疲劳。过于负重,又得不到最够休息和营养,死亡就会很快到来。

  而草地更是可怕,由于泥地和积水,一脚踩下去,泥到脚踝,需要很大力量才能拔出来。同时,没有食物,天气寒冷,极为疲劳。中央红军普通步兵负重10到20斤,走过草地居然死亡了百分之十,比雪山死的还要多几倍。

  那么负重极大的炮兵就更不敢想象了。

  高山下花环中的赵蒙生曾经说:经过10公里全副武装越野,我身上仅带着一支手枪,返回连队途中,却直觉得双腿象灌满了铅,身子象散了架。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热量已消耗殆尽。

  后来,我精确计算过,在全副武装越野时,连里步兵班战士的负重尚不值得惊叹,八二无后坐力炮班的战士,每人负重是八十九斤! 他们如牛负重,还得象战马一样火速驰骋,拚命冲杀呀……

  要知道,这些解放军战士的越野不过是10公里,还是在平地,而红二六军团的炮兵则走了整整8000公里,其中相当一部分路是外国探险家都没有走过的。

  赵蒙生他们联队号称全团第一强,跟当年红二六军团的炮兵官兵们比起来,就是蚂蚁比大象了。

  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重量为400多公斤,可以拆卸成4个部分,平均每个部分也有高达100多公斤。本来都是骡马背负,但长征中骡马损失严重,到了后期,只能几个红军炮兵战士扛一个零件,平均每人负重50公斤以上,为此,牺牲了很多的战士。

  军事词典中对这门炮的介绍是:在翻越雪山时,许多红军战士牺牲了,在过草地时,更多的红军战士倒下了,但红军战士们对这门山炮却非常珍爱,宁肯吃苦流汗,马驮人扛,必要时拆卸,过了困难地带,再安装起来,就这样,终于把这门山炮带到陕北,使之成为整个红军队伍在长征中带到陕北的唯一的一门山炮。

  为什么这样保护一门山炮呢?因为它实在是有作用,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这门火炮,红军的牺牲会更大。

  在乌江战役中,面对黔军死守乌江对岸防线,红二六军团用这门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几发炮弹就摧毁了敌人的碉堡。黔军见红军有大口径火炮,吓得转身就逃。

  如果没有这门炮,红军强攻的话,至少要付出几百人伤亡的代价。

  随后的攻坚战中,没到最后时刻,这门山炮就大显神威。

  于是,这门山炮就这样到了陕北。

  ----------------------------沪造克虏伯山炮用了30多年,也算非常了不起了。但在抗战中,他的性能早已落后。新式的博福斯山炮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它。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2-23 11:05:1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老骥伏枥-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三)

下一篇:老骥伏枥-沪造克虏伯式75mm山炮(五)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