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反坦克炮顶起半边天
武汉会战以后,原有的200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损失大半,这样国军又几乎没有反坦克火炮了,好在很快有了补充!
根据中国和苏联的条约,中国通过提供实物作为付款,从苏联购买了大批军火,其中就包括反坦克炮。
1938年1年内,苏联陆续交付给中国100门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和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其实是一母同胞。
苏德虽然一个资本主义,一个共产主义,并且在二战中发动了你死我活的战争。在二战之前,苏德却有很多瓜葛,并且在二战初期两国瓜分了波兰。当时苏联的技术力量薄弱,通过双方的秘密协定,苏联提供德国急需的各种物资,而德国则对苏联进行技术援助。
1929年,莱茵金属公司为了与苏联连络,创立了一家公司Butast,与苏联政府在1930年8月8日签署合作协议,1930年8月28日协议带往柏林正式换约,德国人协助苏联制造大批火炮,从37毫米到152毫米,其中就包括37毫米反坦克炮。
莱因金属提供了测试样品,也就是12门PaK L/45反坦克炮的原炮,还有设计图以及部分配件给苏联进行分析生产。
苏联人经过研究,由第八火炮工厂(加里宁工场)在1931年仿造了200多门。不过由于苏联的工业力量低下,尤其精加工技术薄弱,这200多门全部都是废品。从1932年开始,苏联才生产出合格的火炮,取名为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当年生产了400门,第二年又生产了200多门,前后一共生产了600多门。
1936年1月1日的统计,当时506门反坦克炮中有422门在使用中,53门等待修理,28门用于训练,3门报废。在45毫米反坦克炮服役之后,这些武装大多被转移至库存或是训练设施使用,随后基本都卖给了中国人。
该炮虽然和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外形很相似,主要结构也大同小异,却由于苏联加工技术无法和德国相比,导致性能有着很大的差距。
表现在精度上,更是天差地远,当时接收火炮的国军甚至认为两种火炮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该火炮是仿造德国老式的火炮,所以全部都是木质轮子,只能用马匹拖曳,装备步兵部队,无法装备摩托化部队或者机械化部队。
实际上,苏军并没有使用这种火炮作战过!
当时苏军正在研发T-34坦克,苏军高层认为这种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显然不能击穿T-34的装甲。而当时苏军认为,德军的主战坦克性能不会亚于T-34,所以苏军对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不满意的。
所以,苏联方面以1930年型的炮架,改换45毫米口径炮管,研发了新式的M1932 45毫米(19-K)反坦克炮。45毫米炮除了增加口径外,炮栓款式也从侧开的水平滑楔式改为垂直滑楔式。
这种火炮也是二战初期,苏军最主要的反坦克炮,性能也成熟的多。不过,这种45毫米火炮的穿甲能力没有明显增强,500米内也仅能击穿50毫米钢板,1000米击穿40毫米钢板,仅仅比37毫米稍强一点而已。
1938年,苏联陆续交付中国方面300多门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和约50门M1932年45毫米(19-K)反坦克炮。
对于后面的50门M1932年45毫米(19-K)反坦克炮,都是苏联刚刚生产的新炮,国军方面是比较满意的。
对于300多门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国军方面则极不满意。
这种37毫米火炮很快被45毫米淘汰,之前苏军所有的反坦克炮训练全部用这些炮。
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在生产的时候,由于技术和加工原因就相当劣质,又经过长达7,8年时间的高强度训练,早就不堪使用。
反坦克炮和其他的炮不同,由于是初速很高的加农炮,它对于炮膛的磨损是极高的。而这种反坦克炮的炮膛一旦磨损严重,就一定要更换,不然会严重影响精度。苏联交给我们的火炮,却没有更换炮管,一说是因为这种炮管已经停止生产,没法更换,这导致火炮质量非常差!
反坦克炮和榴弹炮不同,一旦使用就是在近距离遭遇敌人坦克,如果不能短时间击中敌人,自己就非常危险,所以精度是极为重要的。
当时负责接收这批火炮的王国章回忆:三七战车防御炮100门。这批炮的构造型式完全是按照德国设计制造的。这在当时国际上已属于第二流的水平。加之制造质量很坏,并已用旧,磨损程度极为严重,不可能保证射击精度。全炮体积不大,整体运来,没有什么装配工作,只是校正一下瞄准线,并加以清洗而已。37炮是苏联淘汰下来的旧货,中国购买37炮是价格相对低廉,每门价格只有1330美元;45炮较新式,但是苏联狮子大张口,一门要7000美元,中国就买得很少。
所以,新购买的苏制37毫米火炮,性能实在不敢恭维。不过还是这句话,至少苏联火炮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所以再差的炮,总比没有强吧。
利用这批苏制37毫米反坦克炮,国军组成了三个独立炮兵团,53团,54团,55团,每团有96门火炮。
而购买的50门45毫米苏制反坦克炮,则编组了炮兵56团。
抗战中期和后期,国军反坦克炮炮的主力就是苏制火炮了!
因为有了这批高达300多门的苏制反坦克炮,国军反坦克能力也有一定的上升。
虽然还是作为独立反坦克炮兵团使用,不过配属到一线作战部队的反坦克炮,还是保有了一定的数量。
1940年时,中央军精锐部队中,每个师辖正规团3个、补充团1个,另辖山炮营1个(6门),战防炮连1个(4门),这样一来每个师也有4门反坦克炮。
这不到德军一个步兵团反坦克炮数量,就国军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国军还有最强的四支“攻击军”,分别是第一(丁德隆)、第二(李延年)、第五(杜聿明)、第七十四军(王耀武)。这些军每军辖步兵师3个,野山炮混合炮团1个、战防炮1个营、重迫炮营各1个。每个师辖山炮或重迫1个营,战防炮1个连、20毫米高炮1队。
其他火炮有所增加,这所谓的攻击军的反坦克炮并没有增加,说明反坦克炮总数还是很不足的。
在1942年,国军已经有5个独立反坦克炮团,从52团到56团,最初的51团由于补充不了,已转为20毫米苏罗通小炮团。
在1942年国军组织远征军进入缅甸,保护滇缅公路。当时出动的是中央军三个精锐军,所以每个军都有反坦克炮营的编制,堪称中央军最强。
此次10万远征军携带的主要反坦克炮,除了少部分德制37毫米炮以外,大部分就是苏制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如第5军军属反坦克炮营,都装备这种苏制反坦克炮。
整个中国装备最好的3个军,却由于英国人的出卖和美国人史迪威的乱指挥而惨败。
实战中,这种苏制反坦克炮的性能平平,甚至出现多次击中日军坦克却不能击毁的情况。甚至近距离炮击日军轻型坦克,也出现跳弹现象。后来推测是苏制炮弹质量较差,穿透力不行,只是当时想换成德制炮弹已经不可能,因为炮弹仓库还远在国内。最终国军被迫又使用敢死队,靠人背着炸弹上。这种情况,对于德制反坦克炮是不可能出现的!
由于反坦克武器的落后和缺乏,此次国军又吃了大亏!
战役中,日军连续使用100多辆坦克,在没有足够后勤支援的情况下长驱直入,包抄国军后路。而因为国军无法对付这些机械化日军,最终导致后方重镇密支那失陷,后路被切断,全军被迫撤退。撤退中,非战斗伤亡很大,甚至超过了战斗伤亡!
实战中,北路甘丽初的第六军由于新兵太多,又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在日军机械化部队冲击下,溃不成军。该军一路被日军坦克冲击的七零八落,最终从缅甸撤退到云南,仅剩6000多人,几乎瓦解!
最终在缅北大撤退中,这些火炮由于难以通过原始森林,全部被破坏丢弃,没有一门带回国内!
-------------------上图的美制M3反坦克炮是绝对对付不了德国装甲部队,却能有效对付日军坦克。在1945年国军才开始大量装备这种火炮,但却没有什么机会使用,因为日本很快投降了。在整整7年内,国军都奇缺反坦克武器,只能依靠下图的敢死队员,背着大量手榴弹做自杀性攻击,可悲啊!
抗战末期
豫湘桂会战
反坦克炮是近距离使用的火炮,属于消耗品,苏联提供的区区300多门炮也经不起400万国军长达5年的消耗。这样到了1944年豫湘桂会战期间,反坦克炮又变的奇缺了。
实际上, 中条山会战(1941年春)时,火炮问题就开始很严重,因为此时苏联已经完全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外援通道又被封锁。
当年日军动用陆军6个师团、4个混成旅团、1个骑兵旅团,共有75毫米以上火炮500余门,进攻中条山国军。
而当时不要说中条山国军第一战区主力7个军20万人马,平均每师只有75毫米以上火炮1门,至于反坦克炮更是不存在了。
1944年豫湘桂会战的豫中会战中,日军坦克第3师团横冲直撞,突破许昌城门,导致许昌沦陷。随后接连攻陷郏县,汝阳,龙门,洛阳,差一点就合围了汤恩伯兵团的主力13军和85军。
坦克第3师团这一路杀到洛阳,路上根本没有遭遇什么国军反坦克炮的攻击,仅仅在龙门遭遇到国军75毫米野炮的远距离炮击。其他战场国军仍然只能靠集束手榴弹,甚至人体炸弹去打坦克,自然无法阻挡这只装备从105毫米重炮到坦克装甲车的一万多人的机械化集团!
豫中会战最后的洛阳战役,坦克第3师团猛攻洛阳,而作为豫中防御核心的洛阳,守军国军15军的3个师竟然只有4门苏制37毫米反坦克炮,面对的日军坦克却超过100辆!
刚开战不到半天,其中2门炮就在激烈的炮战中被日军摧毁,剩下2门炮也应该高强度的炮击,导致炮弹耗尽,洛阳守军瞬间完全失去反坦克炮。
激战中,没有反坦克炮的国军,只能靠人肉去阻挡日军坦克。以洛河阵地为例,守卫这一阵地的国军是5军64师,这支部队官兵多为洛阳本地人,家乡观念强烈,作战都抱着必死决心。但部队没有反坦克炮,根本无法阻挡日军坦克在阵地上横冲直撞。看到日军战车的嚣张气焰,15军军长武廷麟下令能破坏敌战车者赏洋一万。国军士兵奋勇争先,使用集束手榴弹塞入日军战车履带内,或登上战车将手榴弹拉火后塞入其了望孔内。双方激战至午夜,日军战车被炸毁多辆,但攻势不减。当夜,日军改以步兵为主,以万人之众由七里河、兴隆寨之间向守军发动猛烈夜袭,九次冲入守军阵地均被赶出。
战至12日,日军在国军15军誓死抵抗下,才勉强打出一个突破口。随后当天又经过三次反复争夺,最后日军将六十余辆坦克投入到突破口。守军64军实在对付不了这么多坦克,只能退守二线,
最终又经过10多日的血战,日军才攻陷洛阳。而首先进入洛阳城内的,也是日军50多辆坦克。此战虽然国军宣布击毁击伤日军坦克60多辆,但估计很多都是轻伤。由于极端缺乏反坦克炮,真正击毁的日军坦克应该在30辆以下。
其实,国军并非对付不了日军坦克。随后坦克第3师团在虢略遭受伏击,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22多名学员组成的11个反坦克小组重创。在美军上校的指挥下,这11个反坦克小组,使用刚从驼峰航线运来的11个美制巴租卡火箭筒,一举击毁近20辆坦克。
近距离使用的火箭筒尚且如此厉害,如果国军有足够的反坦克炮又会怎么样!
可惜,事实是你根本没有!
-------------------正在作战的国军反坦克炮班。反坦克炮属于消耗品,因为在相聚敌人几百米处直瞄发射,自己危险是非常大的。每场作战下来,反坦克炮必然有相当的损耗。下图是战争后期日本尝到国军反坦克炮的厉害后,仿造的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取代了性能不佳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日军最强有力的九七式改中战车,使用的就是这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下下图是苏联送给中共的九七式改中战车中的一辆,我们叫做功臣号坦克!
到了1941年珍珠港事变以后,美国开始援助中国。根据中美协定,美国援助中国39个师的装备,这样一来,大量美式武器开始装备国军。但真正大量装备,还是从1944年末开始,也就是中印公路打通以后的事情了。
之前的驻印军和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则陆续装备一部分美式的反坦克炮,也就是M3 37毫米反坦克炮。
这种反坦克炮也是二战美军两种制式反坦克炮之一,至于威力强大的75毫米口径M1A1用在欧洲对付强悍的德国装甲部队,而威力很弱的37毫米M3反坦克炮,则用来对付太平洋上脆弱的日军装甲部队。
这种火炮性能和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相差不大,可以有效击穿日军最强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由于这批反坦克炮数量很大,所以国军在抗战最后一年,也改变了反坦克炮的编制。他们不再单独编组反坦克炮团,而重新在每个团中装备反坦克炮连。根据美军顾问的建议,当时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原则上每个步兵团装备一个37毫米M3反坦克炮连,下辖4门火炮。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在1945年之前,由于运输困难,反坦克炮还是严重缺乏的。以远征军军一级配属的反战防炮营来说,本来是装备24门,但是由于缺炮,有些军只有以迫击炮代替之。而每个团的反坦克步兵连,由于战防炮和吉普车一直未到位,团属战防炮连也未得以组建。
唯一装备充足的就是在印度和驻印军,他们一个师中,轻松装备反坦克炮36门。
所以除了驻印军以外,中国远征军和国军精锐的美械军真正装备美式反坦克炮,是1944年底的事情了。
当时日军已经日薄西山,在滇缅和云南几乎没有装甲部队,所以这种反坦克炮也主要用来平射,打击日军的碉堡而已。
实际上,该炮出现的太晚,日军败局已定,难以发挥什么大的作用了!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2-24 10:04: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军反坦克支柱--德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六)
下一篇:抗战中的国军坦克装甲武器 (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