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装甲兵团和装甲学校的组建
在坦克进入中国的同时,装甲兵学校也逐步建立。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顾问们,早在30年代初期就开始就传授一些装甲兵的基本知识。到了1933年,应国民政府的要求,一批德国装甲兵军官来到南京的陆军大学任教,开始培养人才,比较著名的是德国顾问皮尔纳教授。他后来在装甲兵学校负责教授机械化部队之战斗、 战术及战防炮使用。
这个时期,国内形势有所好转,军阀和红军都被接连击败,气息奄奄,政府也有了军事改革的机会。
蒋介石多次亲自下令组建装甲兵和装甲学校,全力给予军费,装备,人员和场地的帮助,甚至亲自写信过问人员的优选情况。
其实装甲兵的培养,在中国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美国军人有一句名言:最好的士兵去空降部队,差一些的去装甲兵部队,再差一些的去海军陆战队,剩下的去陆军。
因为空降兵需要跳伞后,手持轻武器在危险的敌后作战,经常要面对敌人的重武器,所以需要最高的兵员素质。
装甲兵也仅仅比空降部队差一些,他们需要学习驾驶,开炮,坦克的结构和维护,不但要有勇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当时国军装甲兵军官招收的要求高的惊人,只招收高中毕业生。
当时中国人教育程度低,农村女性百分之九十五一字不识,剩下的大部分也只识几千个字而已,而农村男性识字率也不过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大部分也就是私塾学历(类似于小学高年级)。
中国军人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大部分来自农民。因为这个原因,威名赫赫的黄埔军校也只要求有中学文化程度,但并不是高中,而是初中就可以。而红军中,只要识几个字,能写个条子,就可以在营团里面当文书,不用打仗,待遇也好一些。
现在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自然有一定难度。所以整个抗战期间,装甲军官都存在人员的缺乏!
好在对于普通装甲士兵要求并不算高,当事人回忆:大部分士兵是从西安、洛阳、成都、广州等城市招考的25岁以下、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充任,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南洋各地的华侨青年,其中有学生、工人、教师、技术员、工程师等,他们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应召参加了装甲兵团,为的是能尽一份力抗日杀敌救祖国。
到 了1933年底,国军装甲兵学校准备工作基本完毕。1934年,在南京中华门外,成立了辎重兵学校(离老萨外公家不远)。交通兵与辎重兵学校于1935年3月1日正式在南京的丁家桥成立(离老萨老房子不远,哈哈),这其实就是装甲兵学校的前身了。该校立即开始战车战术的教学,学校中有一个战车教导营,营长彭克定(黄埔四期生,林彪的同学,曾经留学德国柏林陆军大学参谋班学习机械化战术)。
而蒋介石于 1935年任命徐庭瑶,担任交通兵与辎重兵学校的校长,之前徐是中央军御林军74军的军长。由于蒋介石对这所学校非常重视,徐庭瑶得以在全军中挑选他所需要的精兵强将。当年,他将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中央军25师副师长杜聿明收归麾下,担任学员队队长职务,实则计划让他成为装甲兵的主要指挥官!
由于当时中国连生产大型汽车的能力也没有,自然无法生产坦克,随后国军又大力从国外购买坦克装甲车。
1934年,蒋介石的姐夫孔祥熙奉命出访欧洲,蒋介石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购买先进的坦克装甲车。
孔祥熙此行的收获不错,他陆续买来16辆6吨重的维克斯型坦克和另外16辆2.5吨重的维克斯水陆两用坦克。
相比没有实战意义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这两种坦克才是有战斗力的。
以6吨重维克斯型坦克为例,这种英国坦克是二战爆发之前,全世界最优秀的坦克之一。虽然英国陆军自己只购买了100多辆,它的仿造品却前后生产了1万2000辆。它的总体性能和法国雷诺FT17坦克性能非常接近,堪称当时的白黑双煞!
相比起来,维克斯型坦克比雷诺FT17还要略高一筹!它的苏联山寨品,就是大名鼎鼎的T-26轻型坦克。
中国购买的是M1930E型,这是英国维克斯公司的主要外销车型。该坦克装备1门47毫米坦克炮和1挺7.7毫米重机枪,而当时列强的坦克火炮大部分都是20毫米到37毫米,它的攻击力在当时已经是相当不错,可以有效击穿大部分野战工事,发射榴弹也可以杀伤大量敌人步兵。
防御力上,装甲厚度13毫米,超过雷诺FT17,足以抵御任何距离的轻武器子弹和近处野山炮的炮弹破片攻击,不过,这个防御能力仍然不足以对抗反坦克炮的打击,也很难对付极近距离爆炸的大口径榴弹破片!实际上,没有一种轻型坦克有把握对付这两种威胁!
机动性上也不错,最高时速每小时30公里,最大行程为160公里。
显然,这种坦克相比当时日军装甲兵主力的89式中型坦克(仿造雷诺FT17坦克)毫不逊色,它的47毫米坦克炮在500米能够击穿25毫米钢板,还比89式坦克强出一大截!
至于2.5吨重维克斯水陆两用坦克是M1931型号,它和6吨坦克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安装火炮,只有一挺7.7毫米机枪。2.5吨的机动性上更强一些,最大时速高达65公里,最大行程也变为260公里,其他性能则差不多。
有些朋友也许不明白,觉得为什么要购买这种性能明显低于6吨的两栖坦克?其实还是一个作战区域的问题。
直到今天,坦克的作战区域还是受到很多限制,一些战场不能使用坦克。比如朝鲜战争初期,南韩对于北朝鲜的装甲部队袭击毫无准备,被打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呢?因为朝鲜多山,几十公里范围内往往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可以通行,这是不适合坦克作战的地形,所以南韩和美国人都认为北朝鲜不可能使用坦克,所以毫无准备。后来志愿军发动第一二次战役,击溃了南韩和美军。当时美军大量坦克其实并没有被击毁击伤,只是因为志愿军破坏了唯一的公路而无法撤退,被迫将全新的坦克放弃。
越南战争期间,面对越南的丛林,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坦克部队的美国,也基本没有使用坦克作战。
反例则是车臣战争中,俄军擅自使用装甲部队深入格罗兹尼等城市作战,瞬间遭受惨重伤亡。1995 年2 月22 日,俄军机关报《红星报》报道,1995年2月初参加车臣作战行动的2221辆坦克装甲车辆就永久损失了损失了225辆,其中包括62辆坦克。不过西方认为,俄罗斯大大隐瞒了损失,实际上俄军被击毁击伤的坦克装甲车,至少占总数的近一半。以最先攻入格罗兹尼的131摩托化旅为例,全旅的26辆坦克损失20辆,120辆装甲车损失102辆,基本全军覆没。
而中国的地形复杂,以老萨的老家,也就是当年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到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 这一线来说。
几乎每前进1,2公里就会遭遇大大小小的河流,水塘,甚至大型湖泊。虽然这一线也有不少桥梁,多为只能通过卡车的简易桥梁,难以承受3吨以上的重量。
所以,普通的坦克在这里可谓寸步难行!而这种维克斯两栖坦克则不会,它可以有效在河流湖泊中浮渡,水中行驶时不是用履带划水,而是使用一个螺旋桨,所以速度很快,为每小时10公里。
正是因为2.5吨重维克斯水陆两用坦克,可以在河流和湖泊中随意穿梭,显然孔祥熙才购买这种两栖坦克的。在中国南方有很多地方,恐怕只适合两栖坦克作战。
老萨附注:有意思的是,我们的近邻越南人的观念也是类似,北越一向非常重视两栖坦克的使用。这也许是越南很多地方的地形,同江南水网稻田弥补的地形非常相似吧。
早在1958年北越)组建其第一支坦克部队第202坦克团不久,就希望苏联方面改进能够提供一些PT- 76水陆两柄坦克。1962年,越南人民军装备的PT-76水陆两栖坦克在老挝北部战场首次亮相,并在5年后(1967年)攻打兰维镇美军后勤基地的战斗 中一战成名。此战,北越第202坦克团动用了9辆PT-76水陆两栖坦克。北越军队第二次大规模动用其PT-76水陆两栖坦克群,则是在1968年1月底围攻溪山的战斗中,当时越南人民军指挥部投入了第202坦克团对守卫溪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实施包围,并抽调16辆PT-76进攻老村高地。
尽管在1975年,北越军队驾驶T-54主战坦克冲入西贡总统府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成为那场战争不可磨灭的画面之一,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的是, 在越南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PT-76坦克这种水陆坦克却是北越装甲部队最曾遍使用的作战装备。事实上,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北越装甲部队由最初的1个坦 克团,扩充到1974年时的9个,而在其装备的近500辆各型坦克中,近--半是苏联提供的PT-76。
-------------------上图就是国军6吨维克斯轻型坦克,这种有枪有炮的坦克,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当优秀的轻型坦克,在二战初期和中期都不算过时。它是抗战初期国军最有威力的坦克,在抗战初期编为虎连。直到1949年国军撤到台湾,仍然保留了几辆维克斯坦克。不过那是早已经过时,到了台湾就全部退役了。下图则是龙连的2.5吨维克斯两栖坦克,它在水网地带可谓穿梭无阻!缺点是攻击力太弱,仅有1挺机枪,只能用于防御或者攻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两种坦克与1934年底财运到中国,随即被编入刚刚组建的战车营。原有的超轻型坦克编组为第三连,第一连为16辆6吨维克斯坦克,代号为虎连。第二连为16辆2.5吨维克斯水陆两栖坦克,代号为为龙连(龙可以入海)。
显然,相对国军200万的规模,以及敌人日本陆军1000辆坦克的威胁,这区区32辆坦克是不足以应付的。
好在当时中德关系糖里加蜜,1934年国民政府又向德国订购了36辆轻型坦克。
这些德国坦克在1937年抗战爆发之前,陆续运到中国。由于日本的干扰,最终只有17辆运到,都是德国的1型坦克!另外则是12辆2.4吨的sdkfz 221轮式装甲车,装甲厚度5到8毫米,装备1挺7.92毫米机枪。
1型坦克虽然是威风赫赫的纳粹装甲铁骑的鼻祖,在当时却远远谈不上先进,它实际也是根据英国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的德国改进版。
更惨的是,该坦克由于是德国在凡尔赛条约的重压下,偷偷摸摸以克虏伯1型拖拉机名义生产的,所以当时也属于二流坦克。1型坦克综合性能上,明显比维克斯坦克要差了一截。
1 型坦克其他性能基本和维克斯坦克一样,机动性还胜过维克斯不少,最大缺点在于没有安装火炮,仅仅有2挺7.92毫米机枪。也许在一战期间,作为铁丝网破坏 器,坦克是否有火炮还没有不算什么大问题,反正只要能碾压铁丝网即可。在对于二战中的坦克,如果没有火炮就不具备最基本的反装甲和破坏敌人工事的能力,也 就只能掩护己方部队打击敌人步兵而已,能为可以活动的重机枪而已。
在西班牙内战中,1型坦克并不是当时苏联T-26轻型坦克的对手,T-26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攻击力比它强悍的多。而且1型坦克的装甲也很薄弱,对付不了战场上几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被当时德国装甲兵少校怒斥为:铁皮沙丁鱼罐头(这种罐头用木制小刀也可以切开)!
实际上,1型坦克基本没有什么攻击能力,因为它没有炮。德国随后研发的2型坦克,就安装了一门20毫米机关炮,基本取代了1型坦克的地位。
所以1型坦克在德军中也很快成为龙套,并且作为装甲兵训练车和后方大城市的巡逻坦克了,少数改装为自行火炮,指挥车,喷火坦克甚至弹药运输车。
总体来说,中国购买的1型坦克,根本不能作为进攻使用!因为你没有炮,怎么摧毁敌人的工事呢,仅能在防御作战发挥一定作战。这也是为什么1型坦克没有参加淞沪会战的进攻作战,而留下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因。
由于德国方面没有能够全部交付订购的36辆坦克,国民政府饥不择食,只得从另一个所谓“友好国家”意大利搞来了20辆CV-33超轻型坦克。
如果说1型坦克性能平平,那么CV-33超轻型坦克就属于不堪入目了!
所谓CV-33超轻型坦克,其实就是英国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的意大利山寨!相比德国1型坦克还在山寨的基础上,做出很多的改进,显著提高了性能,意大利人则基本照搬原物。
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装备2挺机枪(比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多1挺机枪),而且是崭新出厂的新货,绝对能够使用的。这种所谓的坦克一样没有炮塔,只能靠转动车体来瞄准敌人目标,攻击力和反应力都是非常弱的。
实际上,这种3吨的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应该不能算作坦克,而应该算为装甲车。
它和日军的94式装甲车倒是相差不太大(94式装甲车也是仿造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的产物),远远不如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
这种所谓的坦克一共生产了1300辆,曾经是意大利装甲部队的支柱,一度占到意军坦克的七成。
不过,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用这种坦克的战绩奇差,除了在对付原始的埃塞尔比亚军队时占了一些上风,其他所有战役都是一塌糊涂。在北非,这种超轻型坦克根本不堪一击,被英军成批的解决。
显然,国军购买这种垃圾坦克,也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
这样一来,国民政府在抗战爆发前,拥有英国维克斯坦克32辆,德国1型坦克17辆,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20辆,这一共就是69辆,加上18辆根本不能上战场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另外有2辆张学良送的雷诺FT17坦克,一共是89辆,这就是国民政府全部的家当了!
在这89辆坦克的基础上,1937年4月,在南京郊区的方山成立了国民革命军装甲兵团,这通常被视为是中国装甲部队的始祖。
这个装甲兵团下辖一个坦克营,一个搜索营,一个反坦克炮营,一个反坦克教导队,一个高炮营,还有一个补充营,一个准备营,一个修理厂。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高炮营很快脱离装甲兵团,归属防空学校。而补充营没有一辆坦克,仅有一些预备的坦克兵而已。至于准备营更是连坦克兵都没有,只是1个营的步兵,也没有重武器,主要是用于平时步坦协同的训练。
其中坦克营分为3个连,共49辆坦克。第1连是16辆6吨维克斯坦克,这也是国军最强的一个坦克连。第2连是16辆2.5吨维克斯两栖坦克,第3连则是17辆德国1型坦克。
搜索营则没什么战斗力,除了第3连为12辆sdkfz 221装甲车,还有些攻击力以外,第1连和第2连都是无防御和进攻能力的哈雷,雷普达摩托车而已,一共72辆!
其他的就是反坦克炮部队,都是德国的Pak 35/36 37毫米轻型反坦克炮!
而抗战爆发前,20辆CV-33超轻型坦克刚刚运到中国,一些零件还没有安装,根本来不及做基本训练。整个1937年,这20辆坦克都留在南昌做训练工作,没有参战,也没有编入装甲兵团序列。
实际上,装甲兵团还不如叫做装甲团,其实就是一个团的编制。装甲兵团的团长是杜聿明!
有意思的是,杜聿明之前明明是25师副师长,少将军衔。现在担任这个区区装甲团团长,实际一个上校就可以胜任,看起来似乎是降职了。其实装甲兵团是全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团,比普通的一个步兵师还要重要的多,杜聿明不但没有降职,反而等于升职了。
杜聿明本来是步兵军官出身,并不了解装甲兵。自从被任命为团长以后,他不耻下问,向任何人学习,从德国教官到普通修理工,所有人都教过他。杜聿明每天跟随团里年轻学员出操,上课,没事就驾驶一辆坦克沿着中山陵,孝陵卫一带的荒地的兜圈子,如果坦克发生故障,就立即停下,开始一趟维修课。
这样不到1年,杜聿明就掌握了装甲兵团的各种知识,成为一个出色的装甲指挥官。
当时装甲兵团中只有一个坦克营,它的营长是极为重要的。杜聿明考虑再三,任命年富力强的胡献群为营长。
这个胡献群曾经留学英国皇家专门学校学习装甲兵知识,是当时中国国内,屈指可数的科班出身装甲兵指挥官,能力自然是很高的。胡献群一辈子都为装甲兵服务, 率部参加了抗战中几乎所有装甲兵作战。1944年1月他继任徐庭瑶的岗位,成为陆军机械化学校教育长。1947年又担任陆军装甲兵学校,任中将教育长,是国军装甲兵的四大元老之一。
显然,以装甲兵团这点点力量,很难给日军造成什么威胁。因为日军当时拥有现役坦克1000多辆,随后华北的保定战役中,日军区区3个师团就集中了140多辆坦克,是装甲兵团坦克总数的3倍。
北方如此,南方更可怕。在淞沪会战中,日军就集中了高达300多辆的坦克,是装甲兵团的5倍有余。
而且我们的敌人日军的坦克完全制式化,基本就是95式轻型坦克,89式中型坦克,94式装甲车这三种型号。
总体来说,89式中型坦克是仿造雷诺FT17坦克,不过仿造的很好,比原尊还要更厉害一些。89式中型坦克也是抗战前期和中期,日军装甲部队的主要力量!
当时国军的所有坦克中,仅有6吨维克斯坦克可以和它正面对抗,国军的其他所有都不是它的对手。
95式轻型坦克防御力较弱,却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不亚于89式中型坦克的火力。相比国军仅有机枪的1型坦克,2.5吨维克斯两栖坦克,95式轻型坦克综合能力都是大大胜过一筹的。
94式装甲车较弱,不过它的定位本来就是装甲车,主要是对付战场次要目标和国军步兵的,那么它现有的性能就足够了!就性能来说,94式装甲车也绝对不亚于国军目前现役的所有装甲车,甚至不比CV-33超轻型坦克逊色,数量则多出几十倍。
以上不过是单纯比较坦克的性能,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因为日军在数量,制造,维护,后勤等等所有方面,全部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日军1925年建立装甲兵,1926年自行制造坦克成功,到抗战时都已经超过10年,各方面经验都极其丰富了。
期间,日军坦克部队参加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1933年热河会战,1934年长城会战等作战,是经受过实战考验的成熟作战部队,实力不可小视。后来1941年珍珠港事变爆发,日军出动9个坦克联队编组进入南方军,装甲部队一举横扫了马来半岛的英军和菲律宾的美军,打的他们溃不成军,闻之色变。甚至英军后来听到日军山下奉文部的士兵,骑着没有橡胶轮胎的自行车逼近,也误当做是坦克,慌忙放弃阵地逃走!
到了抗战爆发时,日军所有坦克都是自行制造的,训练作战多年,有丰富战斗经验,实战水平很高,而且坦克维护方便,零件充足,在最前线战场上就能紧急抢修,然后立即投入新的作战。
而国军所有坦克全部依靠购买,区区这49辆坦克也分为三类,来自于两个国家,非常不易于维护保养,零件也难以保证。
所以说来说去,国军的装甲力量,显然远远不足以和日军装甲部队对抗,甚至无法相提并论,属于超轻量级拳击手对抗超重量级拳击手!
-----------------上图是国军装备德制1型坦克,这种坦克性能平平,连火炮也没有,连日军的95式轻型坦克也不如,也就比94式装甲车厉害一些。国军买这种坦克其实并不合算,反而是应该购买比较先进的2型坦克,因为它毕竟还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只是国民政府向德国购买坦克是1937年之前,而2型坦克大规模生产则是1937年之后,显然是无法卖给中国方面的。下图则是国军和1型坦克进行步坦协同训练的场面,抗战前做过几次这种演习,但实验的性质更明显,并没有有效提高步坦协同的能力!下下图则是更垃圾的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它没有炮塔,装甲也非常薄弱!这种坦克也就和94式装甲车在一个水平线上。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2-24 10:17: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的国军坦克装甲武器 (一)
下一篇:抗战中的国军坦克装甲武器 (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