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风雨中山舰--中山号浅水炮舰
2019-01-09 09:56:20  来源:萨沙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爆发时,中国的新式军舰是非常少的,仅有宁海号平海号逸仙号三艘轻型巡洋舰,永绥号咸宁号民权号名生号四艘浅水炮舰,十艘宁级小型炮艇,另外还有10多艘新式鱼雷艇,这就是中国海军的全部新家当了。鉴于新舰太少,所以无论海军怎么想的,他们也只能使用一批主要是清末购买的老式军舰参与作战。它的代表就是肇和号和中山舰,前者已经写过,今天就说说中山舰。

  抗战期间的清末军舰

  中国在北洋时期几乎没有造舰也没有购买外国军舰,原因不复杂。

  首先,清末由于中国经济被破坏的不算严重,所以满清仍然有一定的财政收入,能够购买昂贵的北洋水师就是一个好例子。但经过清末的连连割地赔款,光是外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到了北洋时期,政府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陆军都没有军饷,何谈出钱购买昂贵的军舰呢?

  其次,北洋时期中国受国际社会制裁,长达10年时间无法进口军火。枪支弹药也许可以走私,走私以后可以谎称是自己制造的。这么大的军舰如何走私?又怎么谎称?

  最后,中国自己的造舰能力低下。以实力最强的江南造船厂为例,也只能造一些长江近海的浅水炮舰,不具备制造大军舰能力。江南造船厂唯一自产的逸仙号轻型巡洋舰其实就是普通炮舰,性能平平,连装甲防御都没有,属于世界三四流水平。显然,依靠自己制造也不可能了!

  北洋时期没有军舰,抗战期间的老舰基本都是清末购买的了。

  清末购买的军舰则分为两批:

  第一批以貌似强大的海圻号海容号等5艘巡洋舰为代表。他们多在北洋水师覆灭之后不久购买,都是1900年前购买的老古董。在购买的时代,这些军舰还算是比较强大的。不过到抗战期间使用已经有40年,老化严重,不堪一击,炮弹也几乎用尽,更不具备基本的防空能力。

  以海容号为例,老化也就不说了,最近一次大量购买主炮弹药居然还是1915年,是20多年前的事了,到1937年每门炮只剩下几发炮弹。舰上的鱼雷管由于老化,早已经不能发射,而当年配属的鱼雷也早就应该进博物馆了。就防空火力上来说,海容号设计时的1896年,飞机甚至没有发明,自然不可能考虑防空问题。

  全舰到处堆满了武器,根本没有额外的空间可以安装防空火炮。到抗战爆发之前,海容号仅仅安装了1门37毫米小口径防空炮。在强大的日本空军面前,拥有200门防空枪炮的英国最新军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排水量3万多吨)尚且不堪一击,排水量3000吨的海容号也就是一艘靶舰而已。

  最终这批老舰全部用于江阴或者青岛自沉,作为阻塞线,挡住日本舰队的推进。由于这些军舰实际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都属于满清海军的范畴,老萨这本书里也就不多说了。

  第二批,就是清末到民国初期这段时间购买的一些军舰,却发挥了一些作用。

  比如肇和号炮舰,中山舰这类,使用时间虽然也不短,有20多年,好在没有到报废期,还是可以使用的。

  这些一战前制造的军舰,虽然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水面攻击能力,所以仍然有一些战斗力!于是这些军舰在抗战期间,都披挂上阵,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值得一提。

  在抗战初期,肇和号于虎门要塞附近同日军夕张号进行了抗战唯一一次海战。虽然最终结果是肇和号被打成重伤,但也曾经击中过夕张号巡洋舰。只是因为炮弹没有爆炸,才没有对夕张号造成严重损伤。

  本文的主角中山舰,就是老式军舰中的另一个代表。


-----------------------上图是4300吨的海圻号巡洋舰,这是清末购买的新式巡洋舰。它有2门203mm主炮,10门119mm副炮,12门47mm副炮,4门37mm机关炮,性能在当年自然是非常优秀,不亚于日本的同类军舰。不过在抗战期间服役已经超过40年,根本不能使用了。下图则是大名鼎鼎肇和号巡洋舰,这艘轻型巡洋舰进行了抗战唯一一次舰对舰的炮战。

 

  大清王爷在全球买舰

  1910年8月,清朝海军大臣载洵和海军元老萨镇冰访问日本。载洵年仅24岁,是暮气沉沉的爱新觉罗家族中少有的人才。他的爷爷就是道光皇帝,他是嫡传的皇族成员。

  1908年满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病死,将皇帝的位置交给溥仪。溥仪年仅3岁,只能由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辅政。载沣是个昏庸无能,且胸无大志的人。

  溥仪回忆满清垮台之时,王府里面上下都在大哭,悲痛万分。从摄政王变为平民的载沣却高兴的说:这下我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由于载沣没有能力,只能将自己手中权力交给他信任的人负责。载洵是载沣的亲弟弟,他于1902年袭贝勒,1908年袭郡王(成为王爷),在1909年被任命为海军大臣,当时年仅23岁。

  载洵本人长相是肥头大耳,细皮嫩肉,很像一个普通的皇族执绔子弟。其实人不可貌相,他是有一些能力的。

  载洵接受过一些西方海军的新思想,他认为大清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无法自保。在北洋水师时代,满清大体保卫住自己的疆土,甚至还有能力和日本争夺朝鲜。但北洋水师覆灭以后没有多久,连北京都在庚子事变中被八国联军占领。

  载洵雄心勃勃,试图建立一支战舰8艘,巡洋舰20余艘的新式北洋水师,然后再逐步壮大。

  载沣是个没主见的人,他立即同意弟弟的观点,并且下令拨款1800万两白银(!)支持海军部的建设。自然,这是一个空头支票,实际上不可能兑现的,但总略胜于无。

  载洵得到哥哥的支持以后,立即开始建设舰队的计划。载洵毕竟是个皇族的老爷,虽然懂一些海军的知识,却远远当不了真正的海军大臣。载洵有自知之明,他将海军重臣萨镇冰收罗到麾下,负责海军部的具体工作。

  萨镇冰是回族人,是满清现代海军的元老级人物。可以说,满清有了现代海军,萨镇冰就在海军服役了。

  1869年萨镇冰以秀才的身份考入中国现代海军摇篮—马尾船政学校,以第一名成绩毕业,邓世昌是他同期的同学。

  众所周知,马尾船政学校是盘踞中国海军长达80年的闽系海军的大本营。

  1876年因为成绩优秀,已经成为海军军官的萨镇冰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以优秀成绩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随后萨镇冰参加过中法马尾海战以及甲午海战!

  满清海军的接连惨败,让萨镇冰悲愤不已。北洋水师覆灭以后,他也失业回家,以私塾老师职业勉强糊口,养活一家。

  1898年,满清重新整顿海军,萨镇冰是满清最出色的的军官,自然很快被请回海军,开始担任重要职务。

  此次,载洵表面上是海军大臣,实际负责海军工作的就是萨镇冰。中国三大造船厂都几乎倒闭,而且也无法制造比较先进的主力舰,只能从国外购买。

  1909年,载洵和萨镇冰一行人离开中国,还是周游列国,购买新式军舰。

  载洵一行先去了欧洲,访问了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法国的海军学校和船厂,并向意大利订购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1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2艘,前后花费了3个多月时间。

  另一篇文章说道的肇和号炮舰,就是这次向英国人订购的。

  有意思的是,载洵毕竟是皇族出身的大老爷,加上年轻气盛,期间犯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满清历史中记载,此次载洵没有访问同为欧洲海军大国的法国,原因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在访问行程中,原本离开德国之后的下一站应该前往法国。法国方面得知载洵准备出访,非常高兴,电告中国驻德公使荫昌法国方面不仅做好了接待的准备,为表示友好,还打算授予载洵一枚二等勋章。载洵接到报告后,勃然大怒。他觉得自己一个大清国的王爷,身份何等尊贵,法国人居然只授给一个二等勋章,实在是瞧不起人。气愤之下,他居然就让荫昌发电报给驻法公使,借口“行期太短,无暇访问,下次来欧洲再访问”取消了法国行程,而直奔英国。此举让同行的萨镇冰等人张口结舌,但不敢相劝。

  看来,皇族里面所谓最聪明的人,不过如此。

  访问欧洲成功以后的第二年,1910年8月24日,载洵、萨镇冰等21人,又乘船前往日本、美国考察海军。他们参观了船厂及其他海军机构,向美国订购巡洋舰1艘,向日本订购炮舰2艘。

  而中山舰和它的姊妹舰都是这次从日本购买的!

  不过,载洵在美国没有呆多久,就仓皇跑到日本,因为他在美国遇刺了!

  资料中写到:在美国期间,载洵一行乘车抵达某车站时,华侨厨工邝佐治混在人群中欲刺杀载洵。邝佐治正要从裤子口袋里掏枪的时候,被侦探当场逮捕。按照美国法律,邝佐治并未拔出手枪,如果他本人否认刺杀行为,罪案将不成立。但邝佐治直言不讳,当着法官的面高喊:“立意杀之,以除国家大害。”邝佐治被判有罪,入狱14年。载洵被惊吓一场,不敢在美国继续久留,即刻启程日本。

  虽然是曾经的死敌,几年前日俄战争中,日本还抢走了沙俄在东北特权,但对于载洵他们一行人的访问,日本还是盛情接待。

  相比头脑简单的法国人,日本人要狡猾的多,他们给予载洵最高级别的待遇!大财阀三菱家族,甚至将载洵安排住在自己的私人豪华别墅中。

  载洵、萨镇冰在日本参观了多个地方,包括军港和造船厂,炮兵学校,鱼雷学校等等,最终解决购买两艘日本炮舰。其实早在载洵他们来到日本之前,就已经向日本下了订单。

  为什么如此急迫呢?

  因为满清海军急需要这两艘军舰。


-------------------上图中间穿长袍马褂的就是载洵,这是他在德国的阵势。德国人为了获得大清订单,也是卑躬屈膝,下足功夫。上图载洵左边低头走路的黑瘦小个子,就是萨镇冰。下图是在日本期间,日本高层迎接载洵的隆重场面。下下图左手第三个就是载洵。遗憾的是,载洵没有光彩多久,1911年随着满清灭亡,才上任几年的载洵成为普通公民。其后,不死心的他同川岛芳子的爸爸肃亲王善耆等人组成了宗社党,一再试图推翻民国,恢复大清。但几次武装叛乱失败以后,载洵死了心,改在北平天津寓居。值得称赞的是,此人还颇有些中国人的气节。在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天津以后,一再试图让载洵出山,担任伪满洲国要职,被载洵以老迈多病的借口断然拒绝。他本人于1949年以65岁高龄在北平善终!


 

  性能世界一流的中山舰

  中山舰的原型为大名鼎鼎的嵯峨号浅水炮舰。

  嵯峨号浅水炮舰,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扬子江舰队的第一代浅水炮舰改进型。

  第一代最初的伏见号除了吃水浅以外,无论防御力还是攻击力都太弱!他的排水量仅为150吨,没有装甲,火炮仅为2门60毫米火炮。

  这种炮舰对付不了列强在长江上的炮舰,对于满清陆地部队的野炮也没有任何优势(长江炮舰有可能遭遇陆地火炮的袭击)。

  1909年,日本海军提出新一代军舰要求,1910年新式炮舰完成设计工作,这就是嵯峨号。

  嵯峨号的战力相比伏见号,增加了一倍有余,让日本军方非常满意。

  因为嵯峨号在1910年刚刚诞生的最先进的浅水炮舰,所以自然深受萨镇冰他们的青睐,一下子就订购了2艘,就是中山舰和永翔号。

  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另外还有数万公里的内河航线,都需要大量先进的浅水炮舰。而满清之前的浅水炮舰,如江元级,楚泰级炮舰,大都是1905年之前零散从国外购买,性能比较低劣。

  既然现在重整海军,那么自然也要购买一批先进的浅水炮舰,中山舰自然是可以购买到的最优秀军舰。

  中山舰的主要性能很不错!

  它的排水量从伏见号浅水炮舰的150多吨猛增加到800多吨,属于炮舰级别,不再是炮艇了。

  排水量虽然很大,但吃水仍然保持在2.5米以下,可以有效在长江中下游航行。

  中山舰使用了最先进的蒸汽机和锅炉,功率为1400马力,航速为16节。这种航速在长江中已经是非常高了!如果航速再高,在江中航行就会有危险。

  以它的排水量来说,中山舰的火力相当强大。

  它的前主炮为英国阿姆斯特朗式105毫米火炮。

  这种火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海军炮,精度很高,炮弹11公斤,射速每分钟15发,穿甲厚度为0.3米,一般轻型军舰根本抵抗不住。

  英国火炮技术是世界第一,远远超过那时候的日本。所以虽然日本同类军舰普遍装120毫米火炮,但就性能上来说和英国105毫米火炮基本一样,不存在什么差距。

  尾炮,则是一门75毫米阿姆斯特朗火炮。这种火炮在同类军舰中,性能也属于最好的,强于日本同类火炮。

  除此以外,中山舰两舷还有4门法国哈奇开斯47毫米机关炮,射速为每分钟30发,这也是当时最好的速射炮。

  可见,中山舰的火力非常强大,1门100毫米和1门75毫米都可以在远距离对敌人大中型军舰造成致命损伤。而4门47毫米机关炮则可以在中距离有效压制,摧毁敌人中型军舰。

  而原尊嵯峨号,仅有1门120毫米1门76毫米火炮,其他全无。

  简单来说,如果是单挑,中山舰比原尊嵯峨号厉害得多,绝对能打垮它。尤其是侧舷相对位置海战,中山舰火力比敌人强大一倍还多。

  没想到,就算这样,中国人还不满足。在萨镇冰的要求下,中山舰又额外安装了2门维克斯37毫米机关炮(兵乓炮)。这种每分钟射速高达100发的机关炮,主要对付近距离的目标,比如敌人小型军舰,鱼雷艇之内。自然,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对付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

  由于是最早期的防空火炮,它的性能不佳,火炮的转向和仰俯全部依靠水兵手工旋转,操作迟缓,反应很慢,仅能对付那个时代时速100多公里的飞机。

  这样以来,仅仅800多吨的中山舰,共装备大小火炮8门之多,这远远超过同类炮舰的火力。

  火力比较强,防御力却弱。

  中山舰是一艘800吨的小型炮舰,装备大量武器以后,自然难以安装什么装甲。其实就算是排水量近3000吨的海容号巡洋舰,也只能安装轻型装甲而已。

  所以中山舰只有船壳为软钢制造,舰体除了驾驶台等少数部位有薄装甲以外,全舰并没有什么装甲保护。

  在当年,日本浅水炮舰也都是这样。因为内河的军舰都很小,攻击力有限,没有必要安装什么装甲,也没有办法安装什么装甲。安装厚重装甲,会让军舰吃水至少超过3米,扬子江舰队旗舰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吃水深达7米多。这样就根本无法在长江有效航行,等同于废物了。

  况且大家都没有装甲,也就等于都有装甲了!

  两艘军舰下单以后,到1912年6月,中山舰首先在三菱长崎船厂下水,当时它叫做永丰号。

  负责建造的中国官员对中山舰非常满意,该舰制造精良,性能出色。实际测试时候发现航速达到16节,超出了设计的13节。

  满意归满意,问题来了。

  1912年1月满清政府垮台,北洋政府接手统治中国。可怜的海军大臣载洵王爷,瞬间成为一个中华民国的普通公民了。别说去日本不会再有优待,现在就算跪在法国领事馆门口,法国人也不会授予他之前所不屑的勋章了。

  满清已经支付了两艘军舰大部分费用,还有68万日元的余款没有支付。

  北洋政府财政陷入严重困难,是没钱交给日本人的。但北洋政府的海军力量又特别薄弱,实在不忍心放弃这2艘新式军舰,最终打了白条,许诺1年内支付余款和利息。

  日本方面表示同意,在中国支付了1万6000日元的运输费用以后,他们将两艘军舰开赴中国交付给中国海军,欠款慢慢付清。

  军舰于1913年赶赴上海,由日方人员移交给中国人。

  其中有个小插曲!

  1913年1月11日,日本方面52名船员驾驶中山舰从长崎出港,但没有几个小时就遭遇恶劣的暴风雨天气。

  中山舰设计为浅水炮舰,最多只能在近海活动,难以承受较大的风暴,只得返回港口。

  到了14日,中山舰才再次出港,第二天就顺利抵达上海。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后来孙中山虽然一度把中山舰当做座舰,不过真正远洋航行时候还是换乘其他军舰。

  有些朋友认为中山舰很烂,连风暴都承受不了,算什么海军军舰。

  其实中山舰本来就是在长江和近海中使用,并非远洋军舰。所有浅水炮舰为了在长江航行,都必须吃水浅,干舷低,经不起海上的大风浪。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一点缺陷是它固有的问题,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崭新的军舰交付之时,北洋政府非常高兴,命令该舰立即升起北洋海军的五色旗,并且任命湖鹗号鱼雷艇的艇长林霆亮为第一任中山舰舰长。

  稍后,中山舰的姐妹舰永翔号交付完成,第一任舰长为列字号鱼雷艇的艇长薛启华。

  这两艘军舰都编入第一舰队里面,成为中国当时最厉害的浅水炮舰。

  客观来说,中山舰在建造的1913年,堪称世界一流。但这仅仅是针对长江的炮舰来说的。浅水炮舰本身属于海军的异端,相比远洋军舰来说,浅水炮舰各方面都要大大逊色一筹。

  中山舰排水量仅仅700,800吨,属于炮舰级别,尚且远不如敌人最轻型的驱逐舰。

  如果在长江中,中山舰是比较厉害的,但如果进入海洋作战,中山舰就算不了什么。以二战中日本海军最落后睦月级驱逐舰来说,20年代制造的它们排水量也超过1700吨,装备4门120毫米火炮,2门77毫米高炮,还有鱼雷发射器,航速高达37节。自然,它们远强于中山舰。

  就算是长江中,中山舰也很快被新式日本军舰所赶超。

  以1923年服役的日本新一代浅水炮舰安宅号来说,虽然排水量和中山舰类似,但航速更快,武器装备也变为2门120毫米舰炮和2门80毫米高射炮,6挺高射机枪。船身也安装了一些装甲,各方面性能都强于中山舰了!


-----------------------载洵本人肥头大耳,皮肤白嫩,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贵族。而萨镇冰同他正好相反,萨瘦小干枯,一看就是底层苦干爬上来的人物。载洵之所以如此相信萨镇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萨镇冰并不是汉人,而是色目人。他的祖先是在元代到中国的阿拉伯人!所以载洵认为萨镇冰不会反满,对他很信任。不过,老萨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载洵居然和北朝鲜的小胖金正恩非常酷似,难道是载洵转世投胎了?!!


 

  参加护法

  同其他海军军舰一样,中山舰也参加了民国初年无数的混战。期间左摇右摆,一会属于这个阵营,一会属于另外一个阵营。

  1912年,孙中山为了国家免于内战,原意放弃武力对抗,采用和平宪政手段,完成南北统一。袁世凯出于现实的原因,勉为其难的同意,原意遵从《临时约法》。

  孙中山认为袁世凯还是有和平解决问题的意愿,最终放弃权力,自己担任铁路督办,准备去实业兴国去了。老袁由此成为大总统,成为中国的一号人物。

  没想到,随后老袁却变了卦!孙中山走后,国民党实际领袖为宋教仁。宋相对天真,认为只需要通过和平手段就可以完成国家的民主改革,实现《临时约法》。而《临时约法》的核心在于实现类似于法国的内阁制度,也就是政府制度,由国会的参议院掌握国家实力权力,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袁世凯这个总统的实权。

  《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

  而大总统的权力为: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换句话说,国家核心权力是在参议院手中。总统虽然有很大的权力,但仍然受参议院的制约,甚至可以被参议院弹劾废除。

  同时,约法又坚持三权分立,尤其司法必须独立,更削弱了大总统手中现有的权力

  在宋教仁看来,这是有效打击军阀的手段。只要继续深入民主进程,很快就会实现三权分立,西方的内阁制度,完成类似于日本那种君主立宪的改制。

  当然,宋教仁也知道老袁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他认为对袁世凯权力虽然有所限制,袁却仍然有很大权力,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遗憾的是,任何中国独裁者,绝对不可能允许有任何限制他权力的行为。所有的权力的唯一目的是利益,任何独裁者肯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不可能主动让出任何权力。

  老袁见宋教仁这一手很厉害,也就是通过合法手段,接着舆论压力让他就范。老袁甚至如果通过和平一套,根本搞不过宋教仁,他恼羞成怒,决定用个人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满清垮台的时候,老袁为什么利用满清退位和孙中山他们南方军达成协定,让出一定的权力?因为当时袁尚且没有战胜南方军的把握,他只有北洋军6镇为核心的10万人而已,根本不可能控制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加上老袁后方还有载洵它们组织的宗社党等满清势力四处出击,他没有余力发动全国大战。

  但到了1913年就不同了,老袁已经完全掌握了北洋军,直辖部队高达30多万之众,同时瓦解了南方军很多的军阀力量,占据绝对上风。

  就军事上来说,远比国民党和亲国民党军阀的南方军要强大数倍。如果真正打起来,老袁有把握一举消灭对手。

  老袁认为,孙中山已经不管事,黄兴远在国外,只要杀了宋教仁,国民党就会大乱,失去合法对抗的能力。关于刺杀,老袁会做的妥妥当当,不露痕迹。就算有些泄露,只要及时杀人灭口,就追究不到他身上。

  如果宋教仁死后国民党不打,通过舆论手段谴责什么,老袁根本不怕。就像我们今天外交部谴责,严厉谴责,第一百次谴责一样,任何一个国家不会因为别国的谴责而垮掉的。

  如果国民党要打,老袁正好借机出兵,一举歼灭敌人。总之,怎么都是有利的。

  孙中山此时回到党内,争论应该如何解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在当时来说属于痴人说梦。刺杀宋教仁就是最好的例子,连党的最高领袖也能杀,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取消国会,解散国民党,把你赶尽杀绝。

  实际上,老袁也是这么做的,不到一年他就彻底消灭了所有限制它的民主制度和机构。

  如果武力对抗,一来己方实力太弱,打的话凶多吉少;二来老袁就憋着让你打,这样他可以借机出兵消灭你。

  所以孙中山他们犹豫了好几个月,始终不敢出兵。

  没想到,老袁去开始主动下手。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凯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约,大肆扩充军队,准备动手。

  6月,袁世凯开始武力解决南方军。他先是免除南方军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之后又派北洋军第六师李纯部进入江西。

  到了这种地步,不打也不行,不打就等着别人消灭你。

  于是,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进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

  二次护法战争开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二次护法的根本问题,海内外学术界早有一致的观点,本没有任何分歧。

  但近年来,一些国内政治势力出于肮脏卑劣的目的,人为篡改曲解历史,对孙中山和国民党大肆污蔑,甚至宣称宋教仁为孙中山暗杀,孙中山侵吞铁路预算,孙中山主动武力打袁世凯挑起内战。

  在真正历史学者甚至对历史略有研究的爱好者眼中,这些完全是无稽之谈。

  就比如陈其美暗杀宋教仁,有任何一点可靠的证据没有?完全没有!倒是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基本就是铁案,已经有两岸无数专家考证过了。

  至于孙中山所谓侵吞铁路款,是孙担任铁路督办后没有几个月,内战就爆发了,袁世凯发动进攻。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还把几十万铁路修建款还给袁世凯吗?天下有这种道理吗?这就是侵吞?难道孙中山自己用掉了?

  其他的过于荒谬,不值得一提了。

  其实本文和这些无关,老萨还是忍不住说一说。

  这些谬论本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如果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允许合法的讨论,没有人控制媒体,这些荒唐的说法很快就会被驳斥的体无完肤,自己消亡。

  但中国不同,一方面通过言论控制,将不愿意看到的历史文章全部删除,也就是人为打击支持孙中山的文章。但这并不够,因为毕竟很难彻底消灭所有文章,老百姓还是能够看到蛛丝马迹。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污蔑手段,特别篡改历史,对孙中山进行丑化,黑化,然后通过媒体将这些观点传播开。

  黑孙中山的目的,是政治上的需要。

  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对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批所谓的亲国民党派。对近代史有些了解的理性人士,总体是比较倾向于国民党的,尤其是国民党还在台湾实现了民主制度,这是未来中国最好的一个前景。

  由于这派力量越来越强,严重冲击了我党树立的传统历史观,有可能导致我党历史文化的根底产生彻底的动摇,所以才进行政治上的小心对待。

  单方面的宣传和暗中的黑,缺一不可。通过控制中华网铁血网等所谓中立的舆论阵地,实际大量安排军方和政府的五毛人士造势,以造成历史爱好者观点的混乱。而这一切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黑孙中山。

  孙中山是国民党的领袖,只要打击了孙中山,就可以从根本上污蔑国民党。

  所以,黑孙中山的根本目的在于此。

  自然,如果是单纯的学术讨论,而并不是政治上的黑,自然是完全没有问题。

  就比如之前日本历史学家认为孙中山和日本达成秘密卖国协定,也就是所谓的《中日密约》。

  但早在90年代,通过两岸孙中山研究历史学家的多次群体研讨,均已证明《中日密约》压根就是伪造。

  甚至连提出这个观点的日本学者,也就是日本研究孙学的泰斗、富山国际大学教授藤井升三本人也承认十有八九 是伪造。

  这种学术探讨,是有着很大意义的。因为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有言论自由,真理就是越辩越明。

  但没想到的是,在如此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大陆的中山大学仍然将《中日密约》写入他们编纂的《孙中山年谱长编》。而有意思的是,这些研讨会,中山大学学者也有参加,甚至《孙中山年谱长编》主事者,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研究所所长林家有在会上表示:经过此次讨论,发觉陈在俊先生(台湾学者,揭露中日密约各种伪造点)的说法有其道理脉络。所以我修正我的思想,对真伪抱持中立而持怀疑的态度。

  既然已经说中立了,为什么还坚持这样说是假的呢?显然,是上面的政治命令吧!

  对于黑孙中山,是一个完整的脉络,可见幕后操纵者颇为费心。但遗憾的是,学术界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都不愿意参与这种肮脏下作的事情,只能找一些不要脸的外行来搞。

  就比如《中日密约》的讨论中,大陆孙学权威南开大学俞辛教授和上海孙学研究家王耿雄先生等人都仗义执言,从学术角度证明密约是伪造。

  于是,退休哲学系教授袁伟时这种人物就横空出世。

  之前关于反清革命不是孙中山领导,孙中山卑鄙暗算陶行章,孙中山出卖东北领土,中日密约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杀害宋教仁,孙中山和陈炯明是政见冲突陈是正确的等等,都是一整套断章取义,篡改历史的卑鄙行为,不堪一驳。

  只是由于垄断官方媒体,这些文章可以大行其道,充斥论坛。而反驳的文章,则被删的删,封的封,最终达到了黑孙中山的目的。

  这些所谓的政治研究历史和卑鄙的伪历史学家,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扯远了,回来再说中山舰。

  二次护法期间,中山舰和永翔舰都参加了作战,只是他们都是袁世凯控制的,用于镇压护法军。但双方的海军都是闽系势力,所以双方都保持克制,没有大规模交火的记录。

  果然,护法战争很快以袁世凯的军事胜利告终,海军也就没有必要再打了。

  随后老袁果然解散国会,宣布国民党非法,担任终身制总统,最后干脆称帝。

  其实国民党虽然“反叛”,但其他党派,诸如立宪派并没有得罪你,你废除这些有什么道理?摆明了武力独裁,复辟帝制而已。

  袁世凯众叛亲离死后,他的继任者皖系军阀用假民主一套手段,实际执行军阀独裁统治。期间,军阀内讧频频,大战接二连三的爆发。1917年直系军阀段祺瑞利用辫子大帅张勋攻入北京复辟,赶走了皖系军阀的力量。

  段祺瑞上台以后,把表面上存在的《临时约法》和国会也彻底废除了,孙中山无奈再次起兵,这就是护法运动。

  此次运动中,北京政府海军总司令程璧光率领一部分军舰,组成护法舰队南下投靠孙中山,中山舰也在其中。稍后永翔号也赶过来一同护法。

  可惜,孙中山本人并没有嫡系部队,他依靠的军阀也不可靠,护法运动很快失败。

  护法运动后期,护法军队内部的原北方军官见大势已去,试图率部返回北方,开始策划叛乱。

  这一期间,中山舰和永翔舰开始拒绝其他官兵登舰,甚至通过殴打手段将非嫡系的水兵赶出军舰。

  鉴于中山舰永翔舰马上就要倒戈,1922年3月22日,孙中山派亲信温树德率领敢死队强行夺取了中山舰和永翔舰,将涉嫌叛乱的官兵全部逮捕,稍后全部遣散。

  夺舰期间,双方有零星交火,伤亡数人。

  事后,孙中山任命亲信冯肇宪担任中山舰舰长,彻底控制这艘军舰。


---------------------中山舰的航速为16节,这在长江中已经相当不错了。自然,如果进入海洋,这区区16节还不到敌人新式驱逐舰的一半航速。中山舰作为浅水炮舰,吃水很浅,可以在长江中下游畅通无阻。中山先生在中山舰上渡过55天艰难的日子,所以中山舰以此出名!

 

  中山舰上的55天

  没有多久,北方军阀再次内讧,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发生大规模内战,双方竭尽全力火拼,将南方部队大都抽调北上。

  孙中山认为这是统一全国的好机会,命令护法军政部陆军总长陈炯明出兵北上。陈炯明本是小军阀出身,之前由于实力薄弱又试图割据一方,在1913年,1915年两次被打成光杆司令,只身逃亡。两次失败以后,陈炯明认为自己名气低,能量小,想要东山再起务必依靠重量级人物,也就是孙中山。

  1915年陈炯明投身孙中山麾下,由于能力优秀,而且表现的非常忠心,受到孙的信任。

  孙中山将支持革命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交给他的20个营的粤军,全部交给陈炯明。陈炯明如此轻易的东山再起,随后借助孙中山的大名和护法运动的势头,割据了福建的20多个县,兵力扩充到2万多人,随后又占领了广东省。

  成为广东王以后,陈炯明的目的就实现了。他空手套白狼,通过孙中山得到了军队和地盘,实现了自己的军阀割据的目的,难道还能听你的吗?

  此次,他断然拒绝出兵北上,借口是要和平解决统一问题,搞什么联省自治!

  而稍有智商的人都知道,联省自治是完全的扯淡。以陈炯明标榜的美国来说,美国的联省自治前提是军队和外交归于联邦政府,只是地方实行相对的自制而已。

  美国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开始13个自治领必须联合起来对抗英国,胜利以后由于外敌的威胁还存在,所以实行所谓联邦制度。

  一切的前提在于地方州并没有军阀割据的情况,不然自治就无从谈起。即使是这样,后来因为理念上的分歧,美国也爆发了南北战争,各联邦州组件了自己的武装,导致战争死伤很大,不过战后也彻底消灭了地方的军事力量。

  当时的中国,各省军阀割据,你不通过武力手段消灭这些军阀,而想用什么和平自制手段统一,简直就是胡言乱语。

  别的不说,就算是陈炯明的目的实现了,中国所有省份都实现和平的联省自治。请问,国家如何控制这些自己拥有强大武装力量的省份。

  国家说湖南要用法币,湖南军阀不同意,国家靠什么让他同意?广东军阀,允许将广州割让给日本人用,国家不同意。请问,国家靠什么对对付拥兵10多万的广东军阀。

  这样所谓的联省自治,同唐朝和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有什么不同?完完全全的是扯淡!唐朝之后200多年藩镇割据,战争绵延全国,50多个皇帝中40多个横死,全国人口锐减一半,就说明了所谓联省自治的荒谬。

  那么陈炯明不懂得这个道理吗?当然不是的,他心里非常清楚。

  所谓联省自治,不过是陈炯明妄图实现军阀割据的政治烟雾而已。陈只想自己割据,不愿意冒着实力受损的危险北上作战。

  1922年3月,陈炯明见孙中山多次逼迫出兵,一不做二不休的暗杀了监视他的孙中山大将邓铿。孙中山知道也是陈所为,宣布免去他的广东省长及粤军总司令职务,而孙中山坐镇韶关,指挥粤军李烈钧、许崇智部北进江西。

  5月初,孙中山在韶关大誓三军,准备北伐。陈的部下完全不予支持,粤军将领叶举、洪兆麟甚至出动主力包围广州,要求陈取代孙中山主政。由于陈部在广东拥有5万多人的重兵,不能放弃对他们的争取。1922年5月8日,孙中山委任陈炯明的部下叶举为粤桂边督办,以示对粤军的信任,然而叶举并不领情。

  1922年6月1日,孙中山率领两个营500名卫士,从韶关返回被粤军重重包围的广州,试图争取陈炯明部下,但全然没有效果。

  1922年6月15日深夜,陈炯明的高级将领在郑仙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下台。1913年陈炯明部下苏慎初炮轰都督府,赶走了陈炯明。此次陈炯明居然学了这一手,同样对付孙中山。

  1922年6月16日凌晨,叶举、洪兆麟派5000人包围总统府,广东警察局长李安邦、总统府顾问陈少白、广东海防司令陈策先后到越秀楼劝孙中山撤离,但为孙所拒。凌晨后,总统府秘书林直勉、参军林树巍前来报告陈炯明叛变的消息,孙中山仍坚持不肯离开。这时,外面嘈杂声渐近,叛军高喊“打死孙文!”的声音已清楚可闻。

  危急情况下,林直勉等人强行架走孙中山。

  一路上,孙中山也多次遇险。资料中写到:孙中山从总统府右侧的粤秀街走出,他身穿白夏布长衫,戴墨晶眼镜,很像个医生。在街上碰到叛军,林直勉说:“我的父亲患了重病,所以不得不深夜请医生到家里诊治。”泰然自若的孙中山并没有引起叛军怀疑。一路上,他们又数次与叛军遭遇,但是孙中山的态度一直很从容,他们沿着长堤一直走到海珠公园附近,公园是江中心一个不满1000平方米的小岛,当时海军的总司令部就设立在这里。 他们雇了小船渡河前往海珠军部。行至河中时,有哨兵喝止,喊口令,而他们又答不上来。紧急之下,林直勉大声喊:我是总司令的朋友,来自总统府,有要事报告。海军总司令温树德亲自出来,林直勉说:“大总统在此。”这才登岸。

  孙中山一行人无奈逃到中山舰上,顺珠江突围到长洲要塞一线,同陈部叛军对峙。

  而迟一步逃走的宋庆龄靠化妆拼死逃到中山舰上。期间宋多次遇险,惊恐之下流产,终生失去生育能力。

  宋庆龄后来写下了《广州脱险》一文,详细记述了她在叛军枪林弹雨中脱险的经过:“6月15日之夜2时,我正在酣梦中,忽被先生(孙中山)叫醒,并催速起整装同他逃出,他刚得一电话,谓陈军将来攻本宅,须即刻逃入战舰,由舰上可以指挥剿平叛乱;我求他先走,因为同行,反使他行动不便,而且我觉得个人不致有何危险,再三婉求他,始允先行,但先令50名卫队全数留守府中,然后只身逃出。” 。。。。叛军从后门冲进来时,卫士马湘和黄惠龙护着我从前门逃出来,埋伏在附近的叛军冲过来的时候,马湘把自己手中的50多枚银元撒在地上,趁叛军抢钱之时,匆忙躲进了对面小巷的一家开着门的民宅中。 走了半小时以后……忽有枪声四起,向本宅射击……叛军喊着:“打死孙文!打死孙文!” 到了8时,卫队的枪弹几乎用完,队长劝我下山……我们4人,在地上循着那桥梁式的过道爬行……我们四面只听见流弹在空中飞鸣。有一二回正由我鬓边经过。后来,我再也走不动了,凭两位卫兵一个抓住一边肩膀扶着走。我心想再也熬不过了,请他们把我枪毙。四周横七竖八躺的都是死尸…… 我们跑过一家矮小的农舍去躲避,我昏倒在地……枪声沉寂之后,我化装成村妇,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位同志的家中……那夜通宵闻见炮声……最后听见战舰开火的炮声,才使我如释重负,知道中山先生已安全无恙了。 那天晚上,我终于在舰上见到了中山先生,真是死别重逢。

  一路艰辛的宋庆龄终于住进了中山大学的校长钟荣光家,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她在钟家流产了。

  期间,为了表示不畏惧陈的暴力,孙亲自指挥中山、永翔、楚豫、豫章等7舰向大沙头、白云山、沙河、观音山、五层楼等处叛军据点发炮轰击,陈部也开炮还击。这就是所谓孙中山炮击两岸平民的由来,篡改历史者该死!!!

  1922年7月,见陈部已经占据上风,孙舰队的主力舰纷纷逃走投靠陈炯明,连永翔号也跑了,长洲要塞司令孙祥夫也倒戈。

  孙中山命令以中山舰为首的剩余军舰,立即工大陈部的车歪炮台,试图夺取一个据点,继续作战。双方展开炮战,但作战非常不利。

  孙中山坚持在中山舰甲板观战。

  资料中记载:孙中山一直站在甲板上指挥,还频频叮嘱:“炮弹要爱惜,瞄准了才好放。”蒋介石等随侍在他身边。有人劝孙中山入舱暂避,可是孙中山还是说:“你以为舱下就安全吗?其实是一样的。” 孙中山一面为受伤的官兵包扎伤口,一面对大家说:“作为革命党人,就有万死一生的危险,但是不要灰心。”

  没想到,叛军炮台火力很厉害,中山舰很快左舷中弹起火,一门机关炮被摧毁,舰身多处中弹。在舰长冯肇宪劝告下,孙中山才离开甲板,到舱内咱避,由蒋介石继续留在甲板督战。

  此战,中山舰有五人阵亡,十余人负伤,一发炮弹甚至击穿舰上驾驶台侧面钢板,正在指挥战斗的陈策、蒋介石和舰长冯肇宪也险些殒命。对海军将士的英勇赤诚,孙中山大为感动:“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知利器。”

  军舰作战不利,陆地部队也被陈部叛军击溃,大势已去。

  期间,陈炯明叛军又使用鱼雷袭击中山舰,所幸的是,当时正值涨潮,中山舰起锚移位,结果鱼雷未能命中。

  孙中山于8月9日率领蒋介石等人离开广东,结束了在中山舰上的55天生活。

  孙中山走了以后,中山舰失去所有补给港口,连淡水都没有,无法坚持,最终只得投靠陈炯明求一条生路。好在陈炯敏也没有嚣张很久,很快被孙中山击败,中山舰又回归孙中山麾下。

  8月14日,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特意登上中山舰慰问舰上官兵,同时也举行了“纪念蒙难一周年”活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中山舰的首尾主炮在当年来说都相当强大,这是打捞出中山舰以后的恢复照片。舰首的105毫米火炮是有防盾的,但舰尾75毫米主炮则没有防盾。


 

  转战四方,中山舰不老

  1924年,倒戈将军冯玉祥窝里反的囚禁直系大总统曹锟,要求孙中山北上商讨和平统一大业。

  孙中山明白这不是是冯玉祥的一个临时的政治烟雾,但还是前往北平。孙中山已经有严重疾病,身体衰弱,腹痛不已,这是他最后一次行程。

  11月13日,孙中山登上中山号离开广州。

  没想到,就此一去不回,次年他病逝在北平。

  4月13日,为了纪念孙中山,将这艘先生亲自参加过战斗的军舰,改名为中山舰(原来叫做永丰号)!

  改名为中山舰后,军舰还在四方转战,没有一时一刻的清闲。

  1925年6月,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部在广州叛乱。4月,广州革命政府代理大元帅胡汉民迁至中山舰办公。当晚,在廖仲恺等指挥下,广州军民即向滇、桂军阀发动总攻,中山舰等海军舰艇发炮掩护陆军攻占敌军阵地,迅速平息了杨、刘叛乱。

  随后,中山舰在第二次东征叛军陈炯明残部和南征陈的部将邓本殷的战役中,都立下战功。

  之后中山舰又经历了中山舰事件等,还从广东海军逃离出去,最终彻底安定下来,归属中央海军指挥,听命于中国合法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至于中山舰事件今天有多种说法,不过蒋介石通过这个事件打击了中共和国民党左派。中山舰舰长李之龙被迫去职,流亡日本。后来李之龙在1928年在回国策反广东海军,被广东王李济深枪杀。

  在国民政府期间,中山舰却也参加了蒋桂战争,福建事变,两广事变等多个扫平国内军阀的战役!

  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此时中山舰蓦然回首,才发现已经服役25年之久了,垂垂老矣。

  到了抗战前期,中山舰的情况很不好。

  大家可以看到,中山舰自从服役以后,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四处转战中,使用过度,损耗严重,更别说还多次中弹受伤。

  因为不断换主人,军舰也得不到较好的维护,部件损坏严重。

  1932年归属南京中央海军以后,江南造船厂曾经对中山舰进行过一次大修。虽然深知中山舰状况很差,但实际修的时候,还是让江南造船厂的工程师们吓了一跳。

  其他的问题就不说了,就连船壳也腐蚀严重,水线以下的几乎就要破裂。正常来说,船壳都是小修小补,最多部分更换。但中山舰船壳实在毁坏的太厉害,被迫整体拆卸,更换了12块船壳板。单单这一项,就花费了4万多元。

  修理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才大体搞定。

  没想到,此次维修以后还不到一年,中山舰又出现严重问题,被迫再次返厂维修。这次问题更惨,是舵机的问题,导致军舰几乎无法行驶。

  不过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此次维修期间,中山舰得以加装了部分防空火炮。

  在中山舰下水的时候,飞机还是马戏团的小玩意,连航空机枪都没有发明,绝对没有人想到飞机还能炸沉军舰。

  所以中山舰几乎没有防空方面的考虑,仅有2门37毫米单管兵乓炮可以对空炮击。这种兵乓炮射程仅有1000多米,也就是说一旦遭遇敌人飞机就是近距离。但该炮又非常笨重,还全靠水兵手摇转动,根本就不可能赶上当时新式飞机300公里以上的飞行速度。这种兵乓炮在20年代就早已过时,到了30年代形同废物。

  现在增加防空能力,已经不行了。

  由于中山舰是1912年的老式军舰,军舰设计时没有防空的考虑。它的主炮不能高射,没办法更换。如果加装大口径高炮,甲板已经堆得满满,根本没法安装。

  所以,只能临时安装一些小口径防空武器充充门面。

  此次加装了1门20毫米机关炮和2挺7.92高射机枪而已。

  大家都知道,就算是二战爆发前,正常的炮舰最起码要有2门75毫米以上大口径高炮,用于对付远距离防空。其他一些小口径火炮和机枪,用于近距离防空。

  这都是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近距离防空武器,敌人轰炸机低空几次冲击,就可以搞定你。但如果没有远距离防空火炮,敌人就可以从容在较远距离调整进攻角度,完成最佳的攻击状态。

  那么一旦这些飞机冲到军舰的近距离,中山舰火炮一般只有几秒钟射击时间,防空难度就极大了。

  还有,敌机更可以在高空水平投弹炸掉你,自己毫发无伤

  没有大口径防空火炮是中山舰的致命伤。

  它仅有1门20毫米防空机关炮,2挺高射机枪,2门几乎不能用的老式37毫米高射机关炮,防空火力也就极为薄弱了,甚至还不如200吨的宁级炮艇(装备2门50毫米防空炮)!

  中山舰状况如此不好,它的姐妹舰永翔号更烂。

  由于军舰损坏老化严重,永翔号几乎失去战斗力。抗战爆发以后,永翔号还在青岛附近巡逻。海军方面认为永翔号不可能和日本舰队正面对抗,又没有防空能力,恐怕随时会被炸沉。与其被日本人毫发无伤的炸沉在海中,还不如干脆自己沉入青岛航道作为阻塞为好,至少这样比较有意义。

  于是,永翔号在1937年12月8日拆卸下所有武器,自沉于青岛近海,同时自沉的还有镇海,定海等多艘军舰。

  后来日本舰队花费很大力气,才清除了这线军舰的封锁。


--------------------------黑色箭头指的就是停泊在珠江口的中山舰,远处就是日本的炮舰。注意下图舰首清晰的青天白日徽章,自然此时中山舰已经在国民政府控制下了。


 

  力战殉国

  相比永翔号的自沉,中山舰还要壮烈的多。

  抗战开始以后,海军部就一直纠结 究竟让不让中山舰自沉于江阴阻塞线。

  就常理来说,中山舰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还是自沉为好。

  诚然,在1912年中山舰尚且还算不错,但在25年后的1937年,中山舰早已老旧不堪。它的火炮也早就过时,根本无法和日本扬子江舰队正面对抗。而老朽的舰身,恐怕一炮就能轰沉。

  更惨的是,由于设计缺陷,中山舰只有极弱的防空火力。这样一艘800吨的军舰,有只有1门20毫米防空火炮,岂不是日军飞机的活靶子吗?

  只是,中国海军军舰实在太少。中山舰虽然老旧,好歹还算相对新式的军舰,总比舰龄40年的老军舰海容号等要好得多。

  所以,最终中山舰没有自沉,还是在长江执行任务。

  海军方面认为,中山舰已经不具备和日本军舰海战的能力,干脆将主炮全部拆除算了。

  在1937年,中山舰同另外40多艘军舰参加了悲壮的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甚至成为舰队司令陈季良的座舰,因为运气好侥幸没有沉没。

  年底,中山舰奉命返回武汉,期间拆除了前后主炮以及4门对海47毫米机关炮,仅仅留下2门37毫米高射兵乓炮,失去了所有对海攻击的能力。

  这些拆卸的火炮,全部用于地面要塞作战。

  作为补充,将一门20毫米瑞士防空机关炮安装在原来主炮的位置。这种不伦不类的改装,也是实在无奈之举。

  就算这门20毫米机关炮,居然还是从自强号炮舰上面拆卸下来的。

  这样一来,中山舰也不过只有2门新式20毫米机关炮,2门老式37毫米兵乓炮,2挺高射机枪而已,防空火力也就是小炮艇的水平。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中山舰主要从事布雷工作,同时协助运输重要军事物资,尤其是战区急需的炮弹。

  武汉会战期间的水雷战,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

  中山舰虽然已经是个老人,仍然尽全力布雷,完成自己的任务。况且当时中国海军大型军舰基本都沉了,中山舰就是剩余吨位最大的军舰,自然不能后退,必须顶在一线。

  武汉会战开始时,中国海军的59艘舰艇,已被炸沉30艘、自沉于阻塞长江的15艘,海军已经快要打完了!

  7月20日,日军轰炸机群大举轰炸岳阳。中山舰同另外几艘军舰,遭遇日军27架飞机的攻击。

  中山舰官兵回忆:从军舰看出来,炸弹爆炸以后的黑色水柱,将90多尺高得驾驶台都遮住了。此次轰炸中,江贞号炮舰和民生号炮舰先后沉没,中山舰侥幸没有受损。

  9月田家镇要塞经过激战沦陷,中国海军大部分军舰,甚至包括鱼雷艇都在这个时期沉没。

  10月开始会战进入尾声,日军出动大量飞机歼灭武汉一线国军海军残余力量。

  大局已定,残余的几十艘舰艇大都向西退往后方。

  中山舰由于吨位较大,速度较快,于10月5日开始负责转移武汉地区的重要物资,同时继续从事布雷工作,阻挡日本舰队高速突进。

  自然,日军飞机在武汉上空遮天蔽日的乱飞,中山舰的任何行动都是非常危险的。

  10月20日上午10点,日本海军15航空队的6架96式舰爆发现了一艘行驶中的军舰,这就是中山舰。

  中山舰舰长为萨师俊,军舰正在向后方的赤壁山转移。

  中山舰为萨镇冰购买,此时的这个舰长萨师俊,正好是萨镇冰的同族侄孙。由于受到萨镇冰的影响,福建闽侯萨氏大家族里面前后出过十多个海军军官,至于水兵就更多了。

  萨师俊17岁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第八届驾驶班,成绩非常优秀。由于能力出色,他先后担任江贞、江安两舰副舰长、公胜号炮舰舰长、青天号测量舰舰长、顺胜号炮舰舰长。

  1932年7月16日,萨师俊从第一舰队司令部参谋的位置上被调到楚泰号炮舰任舰长,并升为二等海军中校。

  1935年2月,萨师俊被委任代理中山舰舰长一职,成为该舰第13任舰长。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艘中国的大舰,日本6架96式舰爆立即发动了攻击。不过他们犯了错误,居然将已经被炸沉的江贞号当做中山舰,连续俯冲投弹。

  等到他们发现江贞号早已经搁浅废弃,赶忙转而攻击中山舰时,已经投光了所有的炸弹,只能用机枪扫射。

  中山舰虽然没有什么防空火力,毕竟是800吨的军舰,还是不惧怕机枪的。经过几十分钟混战,6架96式舰爆先后飞走,中山舰并没有受伤。

  日本方面已经得到中山舰的具体位置,一波波的轰炸开始了。

  12点,3架92舰上攻击机扑了过来。92舰上攻击机是一种老式双翼轰炸机,速度比较慢,仅有200公里/小时,相对比较容易被击中。它的载弹量很大,可以携带800公斤的鱼雷或者炸弹,有着比较强的攻击力。

  自然,对付中国长江上的海军军舰,没必要使用鱼雷,炸弹就足够了。92舰上攻击机的缺点是不能俯冲投弹,最多只能低空水平投弹,所以命中率不高。

  萨师俊很有经验,发现是不能俯冲的日本双翼攻击机后,他立即指挥军舰高速机动。

  92舰攻投弹命中率本来就不高,由于中山舰规避的很好,最终炸弹无一命中。

  事后日军飞行员称赞:敌舰突然增速突然减速,规避及时,显得非常有经验。

  投弹的爆炸冲击波,还是对中山舰造成轻微的损伤。


--------------------------这是中山舰唯一的2门20毫米机关炮。这种机关炮在二战中后期都已经淘汰!此次空袭中,中山舰被炸的千疮百孔。


 

  第二波轰炸结束以后不到1个小时,又有6架96式舰爆赶到做第三波轰炸。

  96式舰上爆击机为俯冲轰炸机,还可以下挂1枚250公斤炸弹,2枚50公斤炸弹。虽然载弹量不如92式舰载攻击机,但它可以俯冲轰炸,命中率远高于92式,对于军舰有很大威胁。

  刚刚对付92式比较轻松,但对于俯冲轰炸机就没有什么把握了。

  鉴于日军俯冲轰炸机势头很猛,萨师俊知道情况危急,立即命令全力开炮,务必用强大的近距离防空火力击溃敌机。

  于是,中山舰舰首尾的2门20毫米防空机关炮全部开炮,2挺高射机枪也全部打响,甚至连2门老式37毫米维克斯兵乓炮也对空开炮了。这种火炮反应慢,根本不可能打中高速俯冲的轰炸机,却至少也能吓一吓它们。

  日本俯冲轰炸机也是经历了过数个月实战考验的,很有经验。它们发现中山舰没有远距离防空火力,就立即分散开,选择最有利的攻击位置,然后从四面八方扑过来投弹。

  有些二战海军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其实面对俯冲轰炸机,20毫米机关炮和高射机枪用处不大。因为俯冲轰炸机近距离速度太快,而且俯冲角度大。机关炮一来很难打中,二来就算能够打中,往往不能拦阻投弹。

  所以二战后期,美军将自己的20毫米机关炮全部淘汰,换装40毫米机关炮,也就是这个原因。因为40毫米机关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果然,在前几轮俯冲投弹中,就有1枚炸弹击中 中山舰。

  一枚250公斤炸弹,在中山舰左舷不到5米处爆炸。冲击波和弹片撕裂了左舷,军舰大量进水。

  中山舰奋力机动,同时全力开炮,勉强挺了过去。水兵们用麻袋等各种东西,拼死堵住缺口,止住了进水。

  没有多久,日军又有6架飞机赶来做第四波轰炸。由于和中山舰一同前进的江元号炮舰速度更快。日军飞机主要对他进攻,中山舰遭受的攻击较少,加上当时突降小雨,能见度大大降低,日军的炸弹并没有投中。

  20日当天轰炸三个小时,前后四波,最终将中山舰炸成重伤,连烟囱都被炸成马蜂窝状。

  一同前进的江元号,也被炸成轻伤。

  好在两舰都没有被炸沉。

  21日,海军部命令中山舰立即向后转移,修理军舰。

  24日,武汉三镇沦陷,中山舰奉命撤退到武汉金口水域暂时停泊,再次被日军发现。

  金口是武汉上游的一座古镇,距武汉26公里,因发源于鄂南之金水在此注入长江而得名。金水上有著名的金水闸,为民国时修建的较大的水利工程。

  9点,一架日军侦察机发现了停泊的中山舰,用机枪扫射骚扰,很快被军舰赶走。

  萨师俊舰长知道,这不过是侦察机,很快就会有日军机群来轰炸,下令做战斗准备。萨舰长心里很清楚,此时中山舰已经负伤很重,恐怕难以抵抗当日的轰炸。

  11点,9架执行轰炸武汉任务的飞机返航时,也发现已经起锚的中山舰。他们在中山舰上空盘旋几分钟后,再次飞走。实际,他们是将中山舰的方位通报给后方。

  果然,15点,日军6架俯冲轰炸机赶到。

  15点6分,电讯官张嵩龄向海军部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报告中山舰与敌遭遇。

  萨师俊舰长指挥军舰蛇形机动,同时尽量猛烈射击。但由于之前的受伤,中山舰已经远不如之前那么灵活,躲避动作大大的打了折扣。

  6架轰炸机连续俯冲轰炸,但炸弹全部投入江中,仅仅炸伤了几个甲板上的水兵。

  倒是有一架飞机俯冲时候,被军舰尾部20毫米高炮击中,负伤拖着黑烟逃走。

  没想到,几十分钟后,日军又有6架92式飞机赶来做第二轮轰炸。

  这次他们采用高空轰炸方式,投出大量炸弹。由于中山舰官兵训练有素,躲避及时,所有炸弹依然没有一发投中。

  没有多久,日军又进行了第三波轰炸,这种攻击强度非常之大。

  看来,日军用尽全力,一定要在今天将中山舰炸沉。

  在这种高强度的防空战下,已经负伤的中山舰又出现故障。

  舰首的20毫米高炮本来是从别的老式军舰拆卸的,之前压根就没有在实战中用过。

  因为敌机攻击强度太大,这门高炮连续高速开炮,超过了设计的极限,突然发生卡壳。

  出现故障以后,炮位上官兵立即修理。但小小的中山舰上4门高炮分别来自英国,瑞士,瑞典,官兵们本来就缺乏维修经验,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修好。

  这样一来,中山舰的防空火力圈就出现了漏洞。

  本来军舰只有4门20毫米防空炮,其中舰首尾各有1门,驾驶台附近有2门。现在舰首的高炮挂了,正面火力顿时就弱了。

  日军飞行员也是有丰富经验的,他们立即改从舰首俯冲投弹。

  俯冲轰炸机在没有敌人炮火拦截的情况下,投弹命中率是很高的。德国司徒卡俯冲轰炸机,可以将炸弹准确投中敌人奔跑的吉普车,更别说如此大的军舰。

  短短几分钟后,就有一枚250公斤炸弹直接在驾驶室外爆炸。这枚炸弹威力巨大,又是在甲板上爆炸,当场炸毁了舰首已经无法射击的机关炮,炮位附近三个官兵被炸死,多人受伤。

  驾驶室也损毁严重,舵机失控,驾驶台的2门37毫米兵乓炮也停止了炮击。

  由此,中山舰仅仅剩下军舰尾部1门20毫米机关炮和2挺高射机枪,还在射击。正面的防空火力,基本完全停止了。

  日军飞机自然不会放弃这种好机会,他们稍作调整,纷纷从舰首俯冲投弹。

  由于没有防空火力的威胁,日军飞机投弹是非常准确的。

  一时间,到处弹片纷飞,中山舰极为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萨师俊临危不惧,仍然在已经千疮百孔的驾驶室里指挥机动。

  几分钟后,第二枚枚炸弹就在驾驶室右边爆炸。

  这枚炸弹瞬间炸飞了驾驶室傍边的1门37毫米兵乓炮,炸死炸伤很多水兵。舰长萨师俊也被炸断了双腿,肩部也负了伤,其中一条腿几乎被弹片削断。

  第三波轰炸中,中山舰已经再次重伤,甲板燃起大火,舵机失效,军舰大量进水。

  由于舰体本来就很老朽,根本经不起这种打击。

  短短5分钟内,进水已经超过1米,军舰倾斜高达40度,情况极为可怕。

  锅炉此时已经全部熄灭,军舰失去动力,顺水漂流。

  萨师俊舰长双腿血如泉涌,但他相当镇定,一面命令官兵继续射击,一面命令军舰立即抢滩搁浅。

  无奈锅炉已经熄灭,动力全无,抢滩是不可能的了。

  此时水已经漫过甲板,军舰随时可能沉没。而军舰尾部操纵20毫米机关炮的官兵,半个身子浸在水里,却还在顽强炮击。2挺高射机枪,也继续发射。

  只是,中山舰沉没已经是必然,萨师俊无奈下达了放弃军舰的命令。

  在军官魏行健要扶起萨师俊,撤向舢板时,萨师俊已经因为失血过多而半昏迷。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我这里很疼(肩部受伤部位),不要摸我。你们先将受伤官兵救上舢板。

  随后他又说:你们都可以走,我不能走。我是舰长,职责所在,必须遇军舰共存亡。

  只是,萨师俊的伤太重,流血不止,很快昏迷。水兵们为了救舰长,将昏迷的萨师俊搬到其中的一个舢板上。同在舢板上还有另外16名轻重伤员。

  没想到,此时日军又有6架飞机来进行第四波轰炸。中山舰已经大半沉没,没有继续攻击的必要。日军飞机转而毫无人性的扫射逃生的水兵。

  在日军多次扫射中,舰长萨师俊所在的舢板被击沉,16名受伤官兵全部沉入江中殉国。萨师俊由于重伤昏迷,也一同沉没。

  萨师俊牺牲时为中校军衔,并非牺牲的海军最高军衔军官,但却是军舰最高的海军舰长,也是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

  萨师俊殉国以后,由于遗体落入长江,而长江水流又极为湍急,始终没有找到遗体。国民政府追授他为海军上校军衔,并多次公祭,蒋介石还曾亲笔题写其英烈传。

  24日下午4点30分,中山舰在官兵弃舰后不到5分钟就沉没。

  跳水逃生的水兵们,也是九死一生。

  年轻的见习官陈鸣铮回忆:6 颗炸弹就下来了,我看到2 个战友被当场炸死。舰长下令弃舰,我们纷纷跳入江中。只能看到渐渐翘高的舰首,舰身成了个火球,附近江面全成了火海,一片血红。那天,我们在冰冷的江水中泅泳,因江中心离岸尚远,我在冷水中泡了一个小时左右,才被经过的渔船救起,此时我已不能动弹,幸亏渔民以筷子撑开我的牙关,将热开水灌在我的嘴里,才能使我恢复知觉。

  此次激战为1小时15分,中山舰最终沉没,牺牲官兵25人。


----------------------中山舰刚刚出水时候的样子!下图是力战殉国的萨师俊!抗战中,由于中国海军力量过于薄弱,殉国的舰长只有萨师俊和义宁号炮艇艇长严传经两人。而萨师俊是中校,严传经是上尉,所以萨师俊是殉国最高军衔的舰长!

 

  重见天日

  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江打捞队,在武汉水域发现了沉没的中山舰。潜水员汇报:中山舰千疮百孔,显然当时被炸的很厉害。

  由于当时中国的技术力量薄弱,不具备打捞如此残破的军舰能力,所以暂时也就没有管它。

  1996年,国家出于爱国主义宣传同时扫清长江水道的目的,宣布开始打捞中山舰。但由于打捞难度大,需要1亿多的经费。湖北地方政府无力承担,只能暂停了打捞工作。没想到,海内外很多人士都纷纷捐款,希望让这艘具有很大历史意义的军舰重新面世。短短1年内,捐款数千万元,凑足了经费。

  1997年,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在全国200多个专家的指导下,客服种种技术困难,终于打捞成功。

  终于中山舰的重大意义,湖北省省长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一同参加了出水仪式。

  1997年元月28日上午11时,中山舰重新出水。

  经过多年的修理,2008年中山舰大体修正完毕,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到2008年,中山舰官兵还健在的只剩2名:见习官陈鸣铮和轮机兵张奇骏,后来都做到国军少将。1998年陈鸣铮从台湾来看中山舰,2006年住在美国的张奇骏也抵汉与舰重逢。

  这两位老人都已经风烛残年,但都见到中山舰都非常激动。张奇骏老人写到:我今年已届90岁,能看到70多年前服役的中山舰,实在兴奋不已,有此打捞成就实在使人敬佩,这都是打捞维护人员出心出力的表现,值得称赞。此舰改为博物馆后,能使后来的人永远记得日军侵略我们的历史。至今我仍能记得一句标语‘父告子,子嘱孙,代代勿忘此恨’

  陈鸣铮老人坐在轮椅上,眯着眼细看玻璃柜里展出的每一件中山舰文物。看到锈迹斑斑的火锅时,他说:“那个是烧木炭的。”当看到中山舰模型时,老人的手剧烈地颤抖了起来,指着模型的船尾甲板说:“我就是在这里跳海的,游了快1 个小时才被渔船救起来……”结发60 年的妻子周淑女见到陈鸣铮如此激动,不断抚摸他颤抖不已的手。周淑女说,丈夫 1949 年跟随国民党迁台后很少提起往事。陈鸣铮的张姓部属当天陪着陈鸣铮看展览,他说:“老人很感慨,也很安慰。感慨的是中山舰在大陆已经打捞上岸;安慰的是中山舰不但是历史,而且终成文物。”

  2013年,曾经担任海军总司令部补给署署长陈鸣铮老人已经寿终正寝。

  现在只剩张奇骏一人还在安度晚年,但也已经近百岁高龄了,他是中山舰唯一的见证人。

  好在,历史就是有这样一点好处,也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献身的英雄,是永远不会被后人忘记的。

  不管是100年,还是10000年!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9-01-09 10:11: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十个无名小卒的抗战生涯--宁级炮艇

下一篇:刺向天空的矛--抗战中的国军七大高炮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