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汉阳造:“帝国龙爪”的诞生
2019-05-29 14:30:30  来源:大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一款未成熟的步枪,一位铁肩担道的文曲星,为了响应东方巨龙强国御侮的召唤,汇聚在龟山脚下。铁血无情,捍卫领土的神圣使命,使他们无法停歇。“帝国龙爪”烽火沧桑六十年,无心插柳地写下中国最长寿步枪的记录。

  各式汉阳造

  焦急的张总督

  1889年10月15日清晨,羊城的朝阳冉冉升起,街上熙熙攘攘着喝早茶的商旅。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突然收到紫禁城发来的“电圣旨”,令他急赴武汉,调任湖广总督。职业官僚调动,本属自然,但这一次调动来的很不凑巧,让张之洞十分为难。因为他呕心沥血筹办的广州枪炮厂,正在草创的关键时刻,他若离去,遑论被人“摘桃”,继任官也未必如他般认真,枪炮厂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其实,1888年,当张之洞在广州筹办枪炮厂时,中国已建有数家军工厂:1861年,湘军统帅曾国藩在安徽设立安庆内军械所;1862、1863年,李鸿章分别在上海和苏州创建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1865年李鸿章又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

  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突然兴起军事工业,均缘于此前与西方打的一场又一场败仗——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860年在北京东郊与英法联军进行的八里桥之战,无不是以完败结束。尤其是八里桥一战,尽管3万清军以无比英勇的精神,以弓箭、火枪和很不像样的火炮奋力冲杀,但终究未能敌过6千敌军的枪林弹雨。

  与西方交战的20年,让中国人看到了近代军队与中世纪军队之间的巨大差距。于是中国人刚刚明白,必须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实行军事变革以强兵富国——引发晚清巨变的洋务运动自此开始。故当张之洞投身于军事工业时,开办兵工厂以“自强”,早已蔚然成风。

  祖籍河北省南皮县的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世家。传说,张父在贵州兴义府任知府时,身怀六甲的张母在旅途中临盆,在一座“六洞桥”下面,产下一男婴,张父感叹母子平安,遂取名“之洞”。张之洞自幼受到极好的古典教育,文辞华丽,书法隽秀。同治三年(1864年),年仅27岁的他便荣获慈禧钦点的殿试探花。

  洋务运动的前三位干将,皆是低级文官改道军权才得以上位。张之洞则不同,他长期担任教育官员,素有尊师重教、拔擢真才实学的美名。他在任四川学政时,聘请的教授王懿荣,是日后甲骨文的发现者;他举荐的学生杨锐,成为后来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才干、政治上的机敏和学识的渊博,体现了他那一代儒家忠君爱国的美德。1879年,张之洞调入北京国子监,成为中央清流派的领袖,与宝廷、张佩纶、黄体芳并称“翰林四谏”。

  所谓清流派,就是直言时弊的谏官。这样一位文官,如何后来却成为军事改革的实干家?——因为中法战争。

  1883年,中法激战之时,刚刚升职为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为了保证后勤补给,不惜重金向海外求购。然而,欧美各国以严守“中立”为由,或拒绝售卖武器,或囤积居奇,抬高价格——伺机要挟,外购军火十分困难,转运则更是难题。张之洞在奏折中述说了其间的不易:“提用军火一项,或搜求工匠,昼夜赶造,或密访外洋,设法商买,未得则忧难买,既购则忧难到,既到则忧难解。”因为转运途中还会遭遇“游巡北海,意图邀截”的法国军舰。

  外购军火也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清政府的军火采购“每年不下数百万件,销银何止数百万两”,张之洞曾把外购军火的糜费比喻为用银去买铁,是个巨大的无底洞。

  更重要的是,外购军火还导致了中国对西方武器的依赖,中国军队“无洋军火实难制胜”,西方军火的装备程度甚至直接关系到战争走向:“近来滇、桂出关之师,渐得各种后膛快枪,已能取胜,倘更有陆路车炮、地雷等具,加以主客之形,众寡之势,胜算实可自操”。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就有了前述的广州枪炮厂。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是热兵器发展史上大跃进的年代。1880年代,各国都在采用毛瑟枪的技术。毛瑟枪,乃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大师彼得·保罗·毛瑟整合当时世界枪械技术,改良而来的步枪,此枪在德国统一的1871年,装备了风头正健的德军。1884年,毛瑟与时俱进,在枪托内设计了隐含的管状弹仓,使枪能够连续射击。这次改进后,称为“毛瑟1871/84式”。

  经过中法战争的洗礼,张之洞对西方先进军火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单响后膛枪,以德国毛瑟最好,取准精确而结实耐用;连响后膛枪,以美国五响黎意为最,射程远,后坐力小。中国应选取单响、连响后膛枪各一种,雇匠购机,设厂自造”。在综合考量中国财力、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张之洞对适合中国仿造的军械,作出了审慎选择。

  1888年7月13日,张之洞令清政府驻俄德奥荷四国大使许景澄,与德国力拂厂(Ludwig Loewe)商定,购买可日产50杆11毫米口径毛瑟1871/84型步枪的机器及附属设备,价值130万德国马克,折合白银43万两。

  1900年以前,德国在侵华列强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给中国留下了相对较好的印象。张之洞认为,德国人“性朴而学精”,聘请德国人为技术指导,较为放心。而且,选择德式武器作为仿造对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法战争后,法国外交部针对清军使用克虏伯炮的战绩评论道:“德国火炮使用简便,更适合目前还没有能力使用太难或太复杂装备的中国军队。”

  此后的一个半月中,张之洞与许景澄仅凭数封电报,就把这笔巨额订单敲定。令人大跌眼镜的是,8月31日,张之洞回复订购的电文中,还在询问“连珠几响”?就是说他还不清楚这支枪弹匣的容量,遑论其他的性能!更夸张的是,他手里其实还没有买机器的这笔钱!便只好玩起了“空手道”,把广东文武官绅及盐商捐造兵船的80万两白银,挪作建枪炮厂之用。

  追赶不及的武器大跃进

  张之洞如此急切,实属无奈。因为中国步枪之落后,已然触目惊心。

  根据清朝武器官方文献《皇朝礼器图示》记载,清军的步枪称为鸟枪,其前身可追溯至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此后虽几经改良,但基本变化不大,射程约100米,射速为每分钟1至2发。以鸦片战争为例,当时英军即装备伯克(Barker)式前装滑膛燧发枪,此枪发明于1800年,射程300米,每分钟3至4发。与英军相比,清军鸟枪枪身太长,装填射击很不方便。遇到风雨天气,还极难点火。而且射速慢,射程近,单从数据上看,两支中国鸟枪敌不过一支伯克枪。如果再考虑到加工工艺,这个差距恐怕还要加倍。根据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所讲:“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开始在枪械上使用机器,制成的枪械规格统一,尤其是使用镗(táng)床后,枪管直,枪管与子弹之间的缝隙较小”,这既减少了炸膛的危险,又增加了子弹射程。反观清朝,“鸟枪制作工艺仍为手工打制,枪管壁薄厚不均,有不平滑之处,致使弹道紊乱,射击精度差;而且口径也不一,弹大口小,无法装填,弹小口大,易泄燃气,射程不远”。

  正当张大人如火如荼引进新枪时,调令不期而至,才有了前面令他纠结的一幕。果不其然,继任的两广总督李瀚章要求停办枪炮厂,因为他不愿负担前任未结清的尾款以及将来开办后的经常性开支。更隐晦的是,李瀚章为了家族利益,勾结胞弟李鸿章,建议把生产线搬到李鸿章辖下的天津机器局。张之洞不肯辛苦成果半途而废,遂上奏折要求搬至湖北,由自己继续呵护。朝野一番讨论之后,满族亲贵奕寰勉强同意在湖北设厂,决定因素是湖北大冶县产铁,而且湖北深处中国腹地,国防安全性较高,同时有长江联通,水路转运便利。在选址上,张之洞考虑自己就近管理,就在大别山麓龟山脚下的汉阳建厂。经过这番周折,已是1891年,世界军火制造技术日新月异,德军已然换装了新枪。

  得知消息后,张之洞立刻致电新任驻德公使许景澄,“西国己全用小口径枪,鄂定枪机犹是旧式,请与该厂商改新式,酌补工费无妨”。

  那是1886年,德国的宿敌——法国陆军装备了全新的1886式“勒贝尔步枪”,立即引起了德国军事部门的关注。

  此前,子弹发射药都是黑火药,发射时,伴随着一团团浓雾,很容易暴露射手的位置。1883年,法国科学家发明了无烟火药,勒贝尔步枪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无烟发射药的军用步枪,而且,无烟火药的威力大于黑火药,使小口径成为可能。法国勒贝尔步枪使用的8毫米口径、无烟发射药步枪弹,无论在弹道性能、杀伤力还是隐蔽性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当时德国毛瑟1871/84型步枪所使用的11毫米口径黑火药步枪弹。德军一下子发现自己的“毛瑟”过时了!

  为此,德国匆匆成立了一个“步枪试验委员会”(Gewehr Prfungs Kommission),简称委员会。由于当时毛瑟的盒式弹仓依然没有研制成功,委员会决定自己来设计新的枪和弹——说是设计,其实是把多种现有的先进设计揉合在一起。

  所以,后来研制出的新枪,就被世人称为“委员会步枪”。这种新枪和毛瑟毫无关系,可谓“采众家之所长”,或者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杂烩”。1888年11月,这种新式步枪被德军采用,正式命名为1888式(以下简称“88式”)。

  与毛瑟毫无关系的88式,在中国却被称为“毛瑟88”!

  原来德国的无良军火商摸准了中国人对毛瑟的崇拜,大肆宣传其为毛瑟的新作,不明就里的驻徳公使许景澄果然上当,张大人自然也被蒙在鼓里,为了此项变更,又追加了45万马克。

  未来叱咤风云的汉阳造,即是根据德国委员会88式步枪改造而来的。

  虽然德军舍弃了毛瑟,并不是说88式有多完美,只能表明在那个疯狂的帝国主义时代,军备竞赛是何等激烈。88式有两个重大缺陷:弹壳颈部在抽壳时容易断裂、膛压过大容易炸膛。另外,弹仓不太好用:必须用弹夹装填,而且弹夹是留在弹仓内的,在打光弹仓前不能再装填。而后来的毛瑟1898式步枪既可以用桥夹装填,也可以单发装填,这样在打光弹仓前随时可以重新填满。此外,88式弹仓底部开口,容易进入杂物卡住弹夹。(中国民间“漏底五子”这个外号正是由此而来的)这个缺点在海洋性气候的德国本土尚不明显,但在中国,不耐沙尘是个致命弱点。

  很遗憾,这些娘胎里带的毛病,一一被汉阳造继承。

  突如其来的大火

  以德国的工业能力,走几年弯路,可以通过换生产线来解决,88式权当是一个试验品,然而,对于贫穷落后的中国,情况则大不一样,汉阳造是要存续几代人的家当。而且,对于几无重工业基础的晚清而言,如何消化得了这么顶尖的武器,个中酸楚,不胜枚举。

  这第一难,竟然是天灾加人祸。1894 年4月,枪炮厂房落成,张之洞即向德国订购克虏伯枪坯二百支,准备试造小口径快枪。不料,是年7月,即将开工之际,枪厂突发大火。

  起火的直接原因,按照张之洞奏折中的说法,是由于农历六月的湖北天气酷热,建造厂房所用的“屋料油松因铁瓦炽热,厂门密闭,风气不通”,加上是夜凌晨“狂风大作,电光激射”,雷电击中厂房而引起大火,是一场难于预料的天灾。

  尽管火灾初发时便迅速抢救,但由于厂房属木质结构,“前排小屋七小排灌救不及,烧塌五排”。更为严重的是,火灾引起铁瓦下坠,有两成造枪机器被压,加上被火气熏着,遇热变型,仅修理费用就要耗资30万两白银。

  其实,大火本可以避免的。原来,按照德国力拂厂绘制的图纸,枪炮厂房的“梁、角、柱、架皆用铁”,德国专家特意强调不能用木。可当时清政府国匮民穷,对价格格外敏感,能省则省。为此,张之洞特意致电许景澄,询问建造厂房的铁器价格。后来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左右权衡间,张之洞决定将枪炮厂房间架改为木质,从而埋下隐患。

  大火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枪炮厂不能如期开工,时值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清政府多次下旨询问枪炮厂的修复情况,“现在防剿各军需用枪炮甚繁,尽向外洋购运,深恐缓不济急。……刻下筹办情形若何?能否及时扩充,设法制造,以便分拨应用?”……“湖北枪炮厂何时可以开工?每月约可造快枪若干?……”可以想见,耗费巨资打造的兵工厂,关键时刻不堪胜用,在朝野上下将引起怎样的悲愤,一时间,爱国清流和张之洞的政敌,群起攻击停办湖北枪炮厂。幸有侍读学士文廷式力挽狂澜,冷静疾呼不能因噎废食,才免去被停办的命运。

  其实此时的张之洞比谁都着急。而且,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日军可能为了捣毁中国仅存的兵工厂——江南制造局而进犯上海。10月,张之洞奉命火速署理两江总督,指挥长三角的防务。尽管他人远在江宁,仍多次致电湖北枪炮厂总办蔡锡勇,询问枪厂的修复情况。由于重新铸造的铁质梁柱等件未能按时造齐,期间吊装铁料的大转轴又断裂,必须重新铸造,延误了修复进程,使得拟于1895年1月底开工的枪厂,只能等到3月初才能重新开工。

  为了尽快修复枪厂,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总办蔡锡勇在给张之洞的回电中,详细汇报了工厂的情形:“华洋工匠均分日夜两班,夜作通宵”,“装配架料工如十五天成,赏银三百两。逾限倍罚”。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5月间,枪厂基本修复完成,但此时只能勉强试造洋枪,尚不能进行批量生产。

  张之洞为他的无知、中国为自己的贫穷双双吞下苦果。当时清军装备的毛瑟1871式步枪和日军的村田连发铳属于同一代步枪,汉阳造比他们先进一代,如果没有那场大火,如果清军能提早装备汉阳造,甲午战况或许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请看下面这些史实。1894年10月24日,日军攻打鸭绿江防线,企图从朝鲜进犯中国。负责江防的是淮军宋庆部,该部使用的是比利时造马梯尼步枪,子弹大小竟有四、五种!而天津军械局仅存20年前的旧子弹10万粒,既不知是否口径合用,又不知是否失效。此役,清军的武器发生混乱,极大影响了士气,导致日军轻松取胜。

  1895年1月,日军进犯威海卫,山东是甲午战争的另一个主要战场。山东部队比淮军的装备更差。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李秉衡奏折称:“旧存军械本属无多,现经各营纷纷请领,几无以应。且尽系旧式洋枪,难以及远”。沿海部队“后膛枪仅存千余杆,又次之次者,无以制敌”。许多部队只好“率配以旧土枪及故前膛来福枪”。日军在荣成登陆后,张之洞建议将原定派赴关外的几支部队改援山东,但却无法保证武器供应,他的奏折是这样写的:“李(占椿)、万(本华)两军各有马梯尼千枝;张国林有枪数百,洋枪二十枝,车炮四尊,劈山炮数十尊;陈凤楼因江南无马枪(陈部为马队),须到津拨用江南所购到马枪千枝。丁槐军直无一枪”。上述部队除丁槐部队以外,共达20营近万人,仅有1000余支洋枪。可见其武器之缺乏。至于内地如陕西、山西等省奉派北援的部队,装备就更为落后了。

  前线战将宋庆、依克唐阿等人,也屡屡谈到武器量少质劣,以至战败。据此,后世史家往往将武器装备落后,作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895年冬季,湖北枪炮厂厂房重建完成,开始批量生产。而此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不复存在,《马关条约》签订已逾半年。一切从头再来。

  中国的“毛瑟”

  1896年汉阳厂开足马力生产。全年生产1300枝步枪。官方定名为“七密里九毛瑟步快枪”。因为湖北枪炮厂建在汉阳附近,所以,中国工人就给它取了个简单而响亮的绰号“汉阳造”。

  史料中,对于张之洞筹建枪炮厂的经历,不吝笔墨,然而,真正消化德国技术的科研人才,才是真正宝贵的资源。中国史书,对于匠人总是很吝啬,晚清依然如此。历史学家只能从零散记载中找寻那位中国的“毛瑟”。

  他的名字叫余庆鳌。余庆鳌的父亲余宏智为鄱阳湖一带颇有名气的木工,长期在武汉、南京等地做工。余庆鳌从小跟随其侧,自幼颖悟灵敏,经常把父亲锯下的边角废料收集起来,然后不声不响地学着父亲用墨斗拉起横竖线条,用小凿子细心雕刻,居然有模有样,棱角分明。其父见庆鳌有此天赋,感觉大可造就,光绪九年(1883年),便把他从湖口带到南京,送入江南制造总局开办的新式学堂读书,毕业后,又进入金陵机器房当学徒,主攻西洋枪炮的机械原理和图纸绘画。余庆鳌凭着他聪慧的天性和扎实的基础,通过深入细致的钻研,多年以后便在枪炮制造方面心得颇深。

  1895年,张之洞久闻余的才干,把他“挖”到了湖北枪炮厂,聘他为制枪领工(总工程师),负责“汉阳造”的国产化工作。

  余庆鳌拥有十余年消化外国机械的经验,按图索骥,复制88式并不算难。但是他发现,德国枪械技术的核心在于合金钢的冶炼,中国落后的冶铁技术,与德国有天壤之别。

  根据1935年公布的《汉阳枪炮厂原料来源统计表》,当时除了生铁、熟铁和无烟火药,枪身的各种核心钢料,一直由外国进口。例如,枪管钢取自奥地利,枪身钢是捷克造,马丁钢来自比利时,紫铜来自德国,白铜来自美国。国产钢材制成的枪管,轻则精度差,射程近,不耐久用,重则炸膛,88式对零件钢的工艺要求很高,在德国都遭遇炸膛,遑论是中国。

  张之洞也坦陈:“克(克虏伯)钢制造之法‘闻系秘制’”,对于将来中国能否学制成功,张之洞并无把握。如将来不能学制,枪管只能外购。因此,能否自炼精钢,成为张之洞权衡是否改换新式枪机的关键。但是,为了尽快获得新枪,张之洞仍然决定改换新机,“至于钢料子药等重要生产原料,暂时外购,将来德厂将制法公开时,再进行学制”。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有德制88式、清末汉阳造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汉阳造三支枪,清末汉阳造浑身锈迹斑斑,如同明清时代的铸铁炮,事实也确实如此;德制88式只有一些锈斑;而抗日战争时期的汉阳造锃亮如初,因为抗战前中国引进了德国的最新锻造技术。

  88式身上最大的金属难题,是包裹在枪管上的套筒,这个套筒本来是为防止射手手触枪管被烫伤而设计的,这个套筒采用的是极薄的冷轧钢板。超薄冷轧板,对于还处于铸造枪管的晚清,堪比宇航工艺。据汉阳造研究者徐继林考证,这项技术,在此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依然困扰着中国钢铁业。1973年,新中国从西德和日本进口一米七轧钢机,才解决了超薄钢板的制造难题。

  虽然中国无法百分之百“复刻”德国技术,但是,以后的历史倒可以让中国人松口气。因为后来德国人发现,套筒里很容易进水,水锈会腐蚀枪管,减少寿命。他们又在实践中发现,增加护木的包裹,也能防烫护手。于是,以后的步枪上,再也看不到套筒了,这也佐证了88式的确是个过渡品种。

  余庆鳌审慎的看待中国技术的缺陷,为了尽快造出样枪,建言张之洞果断引进外国钢料并取消套筒,成功地制造出“汉阳造”步枪。

  遗憾的是,第一支“汉阳造”没能保留至今,关于余庆鳌和他的设计团队,以及汉阳造出世的光辉一瞬,吝啬的历史中没有留给我们凭吊的细节,一切消失在尘埃中。但是,这群无名英雄却被另一种形式所铭记。

  根据美国武器收藏家史宗宾考证, 1910年《湖北兵工钢药厂历年及宣统元年造成拨解实存各项军火表册》记载,从1895年底至1909年年底汉阳厂共生产七密里九口径毛瑟步快枪121974枝、七密里九口径毛瑟马快枪8062枝。平均一年将近一万支。从余庆鳌手中诞生的汉阳造,是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史上使用最广、制造单位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枪。这个记录,至今无枪能破,这是在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估计永远不会再有一支枪能打破这个记录。

  流水线外的艰辛

  说起来,清末洋务派可算是“公忠体国”。虽然湖北枪炮厂称为厂,但张之洞从未想过利润多寡,更不为谋利,而且,清末的兵工厂皆是如此。因为,虽然枪厂设在国内,但是大量零件需要进口,每支枪单价与进口相当,而且,为了装备各地新军,售价还要照进口军火的单价减少一至二成不等,这就完全没有利润空间,仅仅是收回成本而已,有时候,遇到中央无偿调拨,连成本都无法收回。

  兵工厂创办的初衷就是“自强”,就是不能在国难当头时被外国军火商掐断喉咙,因此,兵工厂与中央之间,一开始就是种和衷共济的关系。晚清内忧外患,中央早已油尽灯枯,创办工厂的督抚只能四处借钱。

  湖北枪炮厂每年的投入中,只有江汉、宜昌两关进口税可以视为中央拨款,而这部分只有15万两白银,仅占湖北枪炮厂常年成本的的11%。

  除了缺钱,洋人的技术垄断也是重要原因。

  张之洞在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曾致电袁世凯:“今日人才风气,暗多明少,情多勇少,私多公少,若变新法,不访西人,不惟精意全失,恐皮毛亦不能似矣”。这番话道出了张之洞对国内人才的失望,以及不得不倚重洋人的苦衷。

  当时,由于国内懂炼钢技术的人员极度缺乏,像余庆鳌那样的能人凤毛麟角,因此实权主要掌控在洋员手中,而所招募的洋员则又不肯用心办事,因此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在办厂初期,洋匠都是张之洞委托驻外使臣,在克虏伯厂或郭格单厂推荐的工程师。张之洞曾致函驻德使臣许景澄,让他给克厂打声招呼,因为“克厂荐来总技师马克斯、铁厂总管德培二人,工夫尚好,唯性情奇傲,……一切不与驻厂委员相商,独断独行,倘不如意,即以停工挟制。马克斯尤妄诞,常与委员滋闹,现值用人之际,不得不稍示含容”。一封信函,已见国家主权旁落之一斑。而且,张之洞发现他们垄断技术,“绝不思教养华人”。1904年的《国民日报》报道,湖北枪炮厂“聘一德国人为铸造师,指挥华工约3000名,除德人铸造外,华人无知之者”。

  没有科研能力,处处受制于人,这种伤痕沉郁在几代爱国学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汉阳造的质量

  面对众多的技术难题,汉阳造质量究竟如何呢?

  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机器依赖进口,技术力量薄弱,各兵工企业自造的产品普遍质量不高。由于开办时间较晚,加上张之洞“求新”、“求全”的建厂原则,湖北枪炮厂起点高,技术先进,与同时期其他兵工企业相比,产品质量堪称优良。这可以从1897年的一次校枪结果看出。

  1897年,湖北枪炮厂提调汪洪霆奉张之洞之命来到北京,将该厂生产的小口径毛瑟枪(汉阳造)和陆路行营快炮、江南制造局的枪炮产品给神机营官员演放试验。在给张之洞“报捷”的电文里,汪洪霆写道:鄂厂产品“炮距靶六百弓,放二十九出,中十九。枪距四百八十弓,每放二三十出,中九成。”演放的结果让神机营将领们颇为欣喜,无不赞美鄂厂产品精美无比,远胜各省。而且,通过对来复线、坐力点、望牌座、准头、轻重、刀头等项数据指标的对比,湖北枪炮厂7.92毫米口径毛瑟枪“均属合法适用,胜于沪枪”。据清代档案记载,该厂的产品质量在所有自造武器中堪称最好。在湖北枪炮厂建立之初,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步枪,是当时中国自造的最先进的枪类武器,没想到汉阳造会后来居上。

  不久,清政府下令要求全国统统使用7.92毫米口径毛瑟枪,随后,神机营又将试验结果详细禀告了时任总理大臣及兵部尚书的荣禄,荣禄不但破格赏赐了工匠,还决定亲自召见汪洪霆,详细询问湖北枪炮厂的情形。相比之下,江南制造局因“枪并弹均疵病甚多”而未获奖赏。

  鄂厂产品精良的消息在政府和军队中迅速传开,一时之间,神机营、练兵处均有议请全改用鄂厂枪炮之奏,湖北枪炮厂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同时,正在筹划中的旅顺、大连湾的炮台建设计划,也拟由湖北枪炮厂代造需用各炮。更为重要的是,湖北枪炮厂产品的精良品质,展示了它的发展潜力,荣禄决定以“扩充鄂厂为要务,各省无需添设厂,各处经费亦拨归鄂”,这直接促成了湖北枪炮厂的扩建。湖北枪炮厂以先进的技术和精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清政府的肯定,在不久之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因为山东巡抚李秉衡评价“湖北省所造者较为合用”,清政府多次下令调拨湖北枪炮厂的武器武装清军,抵抗西方列强。

  但是,汉阳造在国人眼中,并非十全十美。1910年,时任东三省总督的锡良指出,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枪支“种种不能合用,机后尤易泄火,燃眉伤目,以致兵丁不敢瞄准,弃置营中几同废铁,情愿更换笨重之九响旧枪”。

  客观看来,湖北枪炮厂产品质量较高只是相对国内其他兵工厂而言,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落后水平。张之洞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致长沙巡抚的信中写道:“鄂省枪炮厂乃系创设,委员未习制械,工匠多系初学,尚未得其精微,虽造成枪炮尚可胜于他省,然较之德国所造尚隔一尘”,“德枪取准三里,鄂枪二里八分,沪枪一里半。虽较沪差胜,而较之德造,究属尚逊一筹”。应该说,张之洞对汉阳造的评价比较公允。

  不过,徐继林根据他的藏品发现,“七七事变”后至1938年7月兵工厂大迁移前的这一年,是汉阳造质量最佳的一年,因为这时国家高度重视军工,资源划拨也最充裕,待兵工厂迁至重庆后,中国外援通道几被切断,汉阳造的质量又下降了,这才有了滇缅公路和飞跃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

  美国武器收藏家史宗宾说:“许多人以为汉阳造是非常劣等的步枪,这种说法有时来自有实际经验的人,这也并不是凭空捏造,须知当时的后勤补给情况,一枝枪出厂之后,便再也见不到维修的军械师;士兵的素质又普遍不高,日常保养的程度可想而知,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都给汉阳造背上了恶名。”

  从实用的角度来讲,汉阳造最主要的缺点是:枪栓上的抓壳钩比较小和脆弱,用久了会失去弹性,不能抓壳。其二,必须使用专用的5 发漏夹供弹,如果漏夹没有装上5发弹,就不能压进弹仓内。又或者发射了一半子弹时,不能往弹仓补充子弹。必须要完全射空仓后,才可以再装弹。最后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步枪精密的零件之间,容不得细小沙尘,汉阳造的漏夹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沾染灰尘,造成卡壳。这在战场上非常致命,为日后被“中正式”的替换埋下伏笔。

  “汉阳造”就是张之洞

  从1896年开始,“汉阳造”武装了无数中国武装力量,晚清新军、北洋军、北伐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央军、各路军阀以及包括游击队在内的各种正规及非正规武装。可以说“汉阳造”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元老。

  1938年7月,随着武汉会战的吃紧,国民政府决定把刚从上海迁来的金陵厂与湖北枪炮厂一起内迁重庆,在内迁的同时,湖北枪炮厂将生产步枪的机具移交给21厂(金陵厂改组后的代号),湖北枪炮厂结束历史使命,以后的汉阳造一直由21厂生产。

  21厂的汉阳造持续生产到1944年,厂内机具才完全修改为制造中正式,这时汉阳造方才宣告停产,但由于汉阳造数量庞大且耐用,它的零配件随处可见。因此,汉阳造仍持续在国内各势力间使用,至朝鲜战争时期依然可见汉阳造的踪影。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国获得苏联的武器生产线,汉阳造才退出现役,转为民兵使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各地人民武装部仓库中,还有大量的汉阳造。

  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硝烟,对中国人来讲,汉阳造是否是毛瑟,真的已经不重要了。早在1907年,清廷对新编陆军有过枪弹统一化的规定,但不是毛瑟7.9毫米枪弹,而是6.8毫米枪弹(以下简称“68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器标准化的尝试。68弹正是张之洞邀请毛瑟亲自操刀为中国设计的,相应的枪支也不再是88式,而是毛瑟1904年式,地道的真毛瑟,毛瑟本人称为“1904中国合约步枪”。经过10年的弯路,张之洞应该不会还蒙在鼓里吧!

  其实,张之洞从未停下追逐技术的脚步,因为他从未放弃“自强”的理想,倡导68弹,表明他的思想在前进,因为当时掀起一股小口径的潮流,1905年,日本率先采用了6.5毫米三八式步枪,理由之一就是小子弹后坐力小,弹重减轻,符合东亚人的体格。张之洞没有拘泥于师法德国,早在1899年,他就曾建议口径改小,掀起了全国的口径大讨论。他在联合直隶总督裕禄和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信中呼吁:“再迟数年,则各厂出枪愈多,各营均已领用,更难再改”。然而,不耐繁剧的满清中央和江南制造局以种种借口拖延,直至庚子拳乱,张之洞只好无奈作罢。

  一代文胆、清流翘楚的张之洞,身上始终有一种不同于颟顸官僚的激情,这使人想起明朝末年,力陈科技救国的徐光启。在他文弱的袍服下,藏着武夫不及的勇气,为了摆脱对洋员的依赖,张之洞十分重视武器的自主研发,早在总督两广时,张之洞就鼓励国人自主的兵工发明:“中土颖慧之工,亦能创造新奇,妙合机巧,广以招之,宽以取之,斯可以得人才而储利器矣”。武汉至今还流传着“张之洞拆大炮”的传说,据说,湖北枪炮厂建立之初,苦于缺少造炮图纸,张之洞巧拆西洋新式大炮,不但获得了图纸,还学会了安装技术。虽然这个故事颇富传奇色彩,但张之洞对科技的急迫追求,却是历史上的真实。

  余秋雨先生在《北方的遗迹》中曾写道:“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清代历史,是小学中惟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眼泪,使这种历史情绪有了最世俗的力量。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情绪产生警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

  对待张之洞,对待“汉阳造”,都是如此。

  背景链接

  毛瑟的功绩

  借助于两次工业革命,西方物理化学的实验创新,一浪高过一浪,带来了步枪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燧石引火改为撞针击发雷汞,使前装子弹变为后膛装弹,这加快了发射速度;精密车床在枪膛内刻上旋转的“来复线”,使子弹出膛后螺旋飞行,大大提高了飞行稳定性,提高了命中精度;金属弹壳和弹仓诞生后,射手不必频繁的射一发装一发子弹,而是通过推拉枪栓,从弹仓中装入子弹,大大提高了射速。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后,进入了现代热兵器时代,就是将如何使步枪操作更安全、更方便,提到了历史的日程。时代呼唤手动步枪的集大成者,而关键点就在于枪机的设计。1865年,彼得·保罗·毛瑟开始研制直动式枪机,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取得成功。1871年,世界上第一支11毫米口径的枪机直动式步枪被毛瑟研制出来。这支枪首创了凸轮式自动待击、机头闭锁、弹性拉壳钩,手动保险等新原理、新结构,使枪的安全性大为提高,开创了军用步枪发展的新纪元,并载入了轻武器发展史册。后来,这些新技术均被“汉阳造”所采用。

  汉阳造的产量

  根据美国武器研究者史宗宾估算,1895年至1944年,汉阳造总共生产了1083480支,其中汉阳厂贡献了876316支,重庆的21厂生产了207164支。这个产量算多还是很少呢?史宗宾调查显示:德国的88式量产主要来自普鲁士的三大兵工厂Danzig, Erfurt, 和Spandau,后来并曾在奥地利生产。从1888年初产到1897年停产,德国一共生产了大约1675000支。算一算,我们49年的产量还不及德国9年产能的三分之二。德国淘汰的88式大量流向海外,这就是国内为什么充斥着大量“老套筒”的原因。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9-05-29 14:32: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司登冲锋枪:缅甸战场显威

下一篇:抗日战争中的“功臣兵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