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31年的9月25日、29日《盛京时报》上,有两则报道引起了学者孙彦平的注意,上面记录了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关东军从沈阳北上侵占长春,受到长春宽城子和南岭驻军的强烈抵抗,在这场反抗侵略的激烈战斗中,被确认的当年浴血奋战抵抗日本关东军的战死英烈为171人,一些平凡的士兵、伙夫、警察的名字刊登在了报纸上。
新闻回放:
1931年的9月25日、29日《盛京时报》上,有两则报道引起了学者孙彦平的注意,上面记录了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关东军从沈阳北上侵占长春,受到长春宽城子和南岭驻军的强烈抵抗,在这场反抗侵略的激烈战斗中,被确认的当年浴血奋战抵抗日本关东军的战死英烈为171人,一些平凡的士兵、伙夫、警察的名字刊登在了报纸上。专家认为,这份资料特别珍贵,他们是“九一八”事变中的首批抗战者。而至今,关于这些人的详细资料、掩埋地点,还不为人知。我们希望更多的知情人能提供信息。详情》
1931年的9月19日,南大营和二道沟兵营战斗的惨烈程度如何?首批抗战者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的战斗?83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在图片中感受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我们在专家的帮助下,查阅了有关史料和历史图片,选择一部分在本报刊发,供读者了解当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北上进犯长春,被我东北军长春驻军强烈抵抗的真实画面。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的实力并不强,仅仅辖一个师———第二师团,一个独立旅———独立守备队。总兵力约10300人。其中,第二师团的师团长是多门二郎中将,司令部设在旅顺。下辖两个步兵旅———步兵第三旅团(司令部在长春)和步兵第十五旅团,另辖一个骑兵团———骑兵第二联队和一个炮兵团———野炮兵第二联队。
当时长春的中国守军共三部分,最大的一部分是南大营驻军,官兵1127人,有野炮36门,迫击炮6门。第二部分是驻守中东铁路的护路军营,步兵23旅663团第二营,营长傅冠军,拥有步兵600余人。第三部分是23旅司令部及其分队,以及省防军马锡林团的一个营,有步兵320人。据日军记载,“事变爆发当时在长春的中国军队兵力总计约5900名(包括非正规军)。”
正如图片所展示的那样,中东铁路护路军在凌晨4时10分遭到偷袭,这些护路军,凭借营房作为掩体进行狙击,日军指挥官称“敌军坚守兵营,顽强抵抗,制服不易,因而改奇袭为强攻,直至天明”。就这样,中国守军一直坚持到了上午11时10分,才被日军占领。6个小时40分钟内,日军战死24人(含少尉一人),伤33人(含中队长一人)。护路军被俘386人。
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王新英向我们提供了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一张刊登在1931年《世界画报》上的被日军炮火损毁的长春南大营士兵营房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上营房被毁坏的程度,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爱国官兵们奋勇抵抗日军侵略的壮烈情形。而袭击南大营的日军则在守备图上,详细标注了哪里进入、哪里轰炸。19日凌晨4点多,战斗开始,猝不及防的中国官兵,没有及时有效反击。而天亮后,驻守公主岭的独立守备队赶往长春增援,上午10时,日军再次攻击南大营,而且,驻公主岭的日军骑兵第二联队也赶往长春,这时,进攻南岭大营的日军已经有三股,1300多人。中国官兵能够做的就是凭借围墙、门窗以及周边壕沟与敌人展开机动枪炮战,山炮发挥了作用,连续的子母弹击毙日军十数人。后来,不断有“遵令退让”的军令且外无友军支援,9个半小时内,日军战死43人,其中大尉、中尉、少尉各一人,战伤55人。有关9月19日驻守南大营的爱国官兵牺牲人数,我们已经在昨天的报道中知晓。那么被爱国官兵击毙的日本侵略者究竟有多少呢?王新英又向我们展示了1931年9月21日的《盛京时报》,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在一篇题为《长春激战结果亦归日军》的新闻中是这样记载:“长春于十九日午前八时,为日军所占领其大部分,南岭方面之华军对于日军顽强抵抗……日军战死者四十三人、伤者六十三人。”日军虽然最终占领了南大营,但却付出了伤亡106人的巨大代价。
史料中的数字是有温度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首批抗战者的浴血奋战史,我们期待更多的知情人出现,用细节还原历史。0431-96618,我在电话这边等待您的讲述。
新文化报 记者 金凯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 来源于《伪满洲国旧影》、《最漫长的抵抗》、《以史为鉴———日本制造伪满洲国图证》 F17)
战事中,东北军南岭炮团四十多门大炮被毁 F17
南岭大营第三营被炮轰过的惨烈场景 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王新英 供图
1931年9月19日,日本关东军进犯长春,炮轰长春宽城子东北军驻地
宽城子守军在突遭袭击的情况下,利用棉被等急造掩体与日军交火
日本关东军进攻长春宽城子兵营的同时,炮轰并占领了长春的南岭兵营
东北军驻长春宽城子兵营第二十三旅接到命令,只留一个营驻守,其余避往双阳,致使守军孤立无援。1931年9月19日11时许,兵营被日军占领
入侵长春的日军大肆抢劫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8-06-05 12:55: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