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军占领的松江火车站(来源:侵华日军今村守之《写真贴》)
敌机轰炸松江难民客车(1937年9月9日《申报》)
日机投下炸弹爆炸的瞬间(来源:侵华日军今村守之《写真贴》)
日机投下炸弹爆炸的瞬间(来源:侵华日军今村守之《写真贴》)
松江城原貌(来源:侵华日军今村守之《写真贴》)
松江,距上海市区40多公里,黄浦江贯穿于中,与北边的吴淞江并行西流,两江中间河港纵横,更有陆运动脉之沪杭甬铁路和数条公路线,扼苏浙交通之要冲。淞沪会战中,日军一旦占有松江,可切上海守军之后路,北经青浦取苏、常,进逼南京,或西攻杭州。
日本媒体《每日新闻》曾在1937年10月报道称,日军自8月15日以来,两个月轰炸了60余处“军事要地”,松江正是这其中之一。“松江大轰炸”不仅密度高,时间久,轰炸范围也极为广泛。不论是民房店肆,还是车站学校,皆遭轰炸。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8月16日至11月9日,日机对松江城进行24次大规模轰炸,时间近3个月。截至11月9日松江沦陷,松江全城被毁民房十之八九,死伤2000余人,54家工厂被炸毁,中山路1000余家店铺所剩无几,除方塔、照壁、云间第一楼幸免于难,大量古建筑荡然无存,轰炸给古城松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最初之轰炸,打破古城宁静
8月16日,淞沪会战后的第3天。松江,这座沪杭线上的宁静小城遭遇了“未有过的劫难”。松江作家朱雯当日以《第一颗炸弹》为题记载了日机首次轰炸松江的情景:
8月15日傍晚,作家赵家璧冒险从上海市区逃回来,跟朱雯、罗洪夫妇讲到在上海目击的中日空战,以及我空军轰炸出云舰的情形。
“飞机每天都有经过松江上空,有什么关系呢?”赵家璧推测:“上海市区实在不能再住,但像松江这样的城市,一时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朱雯、罗洪夫妇听得津津有味,对于松江的安危并未担忧。怎么也没想到,赵家璧口中的轰炸第二天就在小城松江发生了。
8月16日一早,朱雯照常起身盥洗后,在书室里写信,突然听到嗡嗡的声音,便走出书室去看个究竟。罗洪也在屋里听到了越来越接近的嗡嗡声,问道:“事情不妙,为什么飞机老是在我们头顶上呢?”那飞机,确确实实飞得很近了。虽然天空中只有一架日机,但比往常飞得更低,并在盘旋侦察。经过朱雯家的屋顶,发出呼呼的响声。机身、机翼的红点以及里面的人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朱雯本以为这样巨大的一架飞机一定由于机件损坏而坠落了。不料轰的一声,这飞机又直升上去。等他知道这是炸弹,急忙躲进家里的时候,罗洪早已带着哭叫的孩子们躲在客堂正中的方桌底下了。朱雯赶紧也躲进方桌底下,拍着孩子们,告诉他们这是机关枪声,不要紧的,然而轰的一声,又是一颗炸弹!
这正是日机对松江进行的首次轰炸。东、西两车站附近,以及税警体育场和光启中学门外均有投弹。首次轰炸虽无死亡记载,但人们不免为之惊惶。赵家璧8月16日日记中写道:“路上充塞了向四乡避难去的人”,“家乡不至有日本飞机轰炸的侥幸心理,不到一天就被打破”,“今天日本飞机的第一颗炸弹,竟吓跑了全人口之大半”。
最无人道之轰炸,切断难民逃生希望
如果说飞机是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的“恶鹰”,遮天蔽日地在中国士兵头顶上肆意暴虐。那么,飞出战场之外,对交通要道、城镇乡村实施轰炸的日机则更像是一群来自天空的死神,将其罪恶的炸弹倾泻在无辜百姓头上。9月8日,日机再次在松江投弹,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松江火车站惨案。
9月8日上午10时10分,由上海西站开出一列满载难民的客车向杭州驶去。12时20分到达松江,停在站内。就在此时,多架日机突然出现在上空,发出的声音让人恐惧。突然,数架飞机开始进行低空投弹轰炸,随即有数十枚炸弹被投入车站内。几乎只有几秒的时间,5节车厢当场被全部炸毁。
听到日机飞来,乘客纷纷跳车躲避,有的来不及下车,也在车厢里被机关枪扫射,或死或伤。乘客陆筱丹在杭州学校工作,那天正好乘坐这趟车从上海回杭州。他亲身经历了这次惨案,目睹了飞机轰炸,听到了不绝的机关枪扫射和难民受伤呼痛的声音。敌机飞去后,人们忙着救护伤员。不到半个钟头,医院里就塞满了几百人。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子,满身污泥血迹,头部面目被炸得模糊不堪,小口还哇哇地乱叫。据将他救回来的扛工说,小孩是从车站轨道旁救回的,他的父母已不知生死。医生和看护们忙得东跑西跑,棉花纱布又告缺乏,赶紧将用过了的纱布洗净烘干了再用。
乘客吴大千在救护队的抢救下,逃出了鬼门关。这天,他要去杭州接洽事务,也乘坐了这列火车。事后,他忍着伤口痛楚,躺在床上写下了《松江火车站蒙难记》,对当时的情形做了回忆:“火车还没有到,月台上站满了乘客;他们大多是从上海逃出来的,现在又要到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去了。”
“飞机一点也不错,都是双翼,而且翼下涂有红的太阳一二三四……一共是八架,我记得,我清楚地数过……”正是这八架飞机惨无人道地向难民们投去了数十枚炸弹。
事后统计,9月8日松江火车站轰炸惨案共造成300余人死亡,400余人重伤,其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但日军却强词饰辩,称此次轰炸因有军事关系。当时的上海市长俞鸿钧痛斥日军说:“火车是开向嘉兴方向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误认为是给上海调运增援部队,所以这次空袭是有意的,绝对无法辩解的。”
最密集之轰炸,目标竟是蒋介石?
梳理史料可以发现,日机自8月16日首次轰炸以来,至10月24日,共对松江展开13次大大小小的轰炸。其中,并无连续两日的大型轰炸,且单次最多出动飞机8架,投弹数十枚。而10月28日、29日连续两日的大规模轰炸难免让本已处于恐惧中的松江百姓更加猝不及防。
10月28日下午起至29日上午,日军出动24架飞机,向松江城投弹200余枚。其中,仅29日上午就投下炮弹130余枚,县政府、岳庙街、阔街等处,都位列轰炸范围。当时松江最繁华的中山路商业中心,被炸毁殆尽。
当时的英文《字林西报》报道了这次轰炸的情况:“日机分三批空袭松江,第一批轰炸机6架,第二批也是6架,不但投弹,还扫射机枪。第三批12架,在城中三公街投弹。在府前(今松江二中校门前)、莫家弄、诸行街等地约有多幢房屋被炸毁,连美国基督教会办的女子学校也被炸着火化为灰烬”。
日机为何在10月28日、29日突然加紧攻势?从飞机出动数量、投弹数量,以及轰炸时间和范围的扩大来看,10月28日、29日连续两日的密集轰炸必有其密集之原因。
根据淞沪会战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回忆,他曾赴松江出席蒋介石召集的军事会议,会场设在松江车站一节列车上,出席者还有宋子文、白崇禧、陈诚、顾祝同、薛岳、孙元良等人。那时淞沪会战已葬送了大量人命。张发奎说:“大家一致认为,上海再也守不下去了”。但当时“蒋夫人突然从上海来到,她宣称我们若能守住上海,中国将赢得国际同情,国际联盟将帮助我们抑阻日本侵略”。最终,蒋介石决定:“上海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坚守”。
张发奎在回忆录中称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对于军事会议的时间,并无明确提及,但《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似乎给了我们答案。《长编》中记载:“二十八日,蒋介石苏州前方召集将领指示战略。复于松江主持军事会议,并对第三战区师长以上将领训话。”长编中记载了“蒋夫人自沪来晤”一事,同时蒋介石的训话内容也包含了“大家应抱定牺牲的决心,抵死固守,誓与上海共存亡!”,这与张发奎的回忆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张发奎所参加的“松江军事会议”正是1937年10月28日蒋介石离开苏州后所召集的,而蒋介石到达松江的时间,正是10月28日。
由此,我们不难推断10月28日下午起至29日上午松江城遭遇的疯狂浩劫与蒋介石临松不无关系。蒋委员长临松,日军完全有可能紧急策划、且不惜代价地投入这次大轰炸。这在时任松江保安司令的王公玙回忆录中也得到了再次验证:“事后闻敌机的大轰炸,是因敌酋侦知那时的我方统帅,先‘总统’蒋公在松江召集前线将领,指示机宜,所以才这么的孤注一掷。”而蒋介石何时离开松江,日机又如何获取了此次情报,我们并没有发现更多记载。但两日的高密度紧张轰炸,夺去了400余名松江百姓的性命是不可否认的。此后,松江城市居民迁避一空,城市工商各业完全停业,市面全无,形同死市。
最持续之轰炸,目的不仅在松江
进入11月,日机几乎连日对松江展开大规模轰炸。
11月1日,在钱泾桥、大仓桥一带进行猛烈轰炸,死伤200余人;11月2日,又在新老东门,县政府,省女中,省职校等地投弹24枚,另有单翼重型轰炸机3架,于中午时在地方法院南首徐家桥弄以及超果寺,投弹24枚;时隔一天的11月4日,日军再次派两批重型轰炸机来松江轰炸,米市渡轮船码头被毁。
正当猛烈轰炸之时,另一场浩劫也悄悄向松江袭来。得知那段时间正是我正规军换防之际,另一路日军于5日凌晨由海上进犯,在金山卫悄悄登陆了。当蒋介石得知日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时,不禁大吃一惊。最高军事当局立调驻青浦的67军增援松江,而且命令“死守三日”,以确保上海国民党军队的撤退后路。但与此同时,日军的登陆部队也在不断增加,11月7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组有情报说:金山卫登陆之敌超过4000人,已到达松江南方约7公里之米市渡。
一方是战略决策上的较量,另一方是炮弹速度上的比拼。11月6日、7日,日机继续对松江展开轰炸,在卖花桥、塘桥、浦南一带投弹200余枚,城厢投弹50余枚,同时疯狂轰炸我军阵地,使阻击部队被迫后撤。
在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的帮助下,日军很快越过铁路线进入城西。11月8日下午2时,敌机数十架,继续在公路一带肆虐,轮回轰炸,并向逃难民众投掷燃烧弹,致死者达百余人。
11月1日至8日间,除3日、5日两日外,松江城内每日均有大批日机投弹记载。其中,以金山卫登陆后的6日、7日投弹最为频繁。日机轰炸松江的原因众多,有其作战细则中的“给敌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也有其文化中的“军国主义”和“屠城思维”,但相比上海周边几个郊县,松江大轰炸持续时间最长、投弹密度最高,其原因也许更在于松江本身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11月9日,松江沦陷后,《大阪朝日新闻》曾以“神速,陆军的猛烈进击——史无前例的敌前登陆——从事变开端到占领南京”为题报道了日军海上登陆一事:“11月5日凌晨,我军新锐部队出敌军意料之外地在杭州湾北岸成功实现了敌前登陆。登陆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松江,背后受创的浦东方面敌军先溃逃了,苏州河地区的敌军腹背受击,向苏州方面逃去。”字里行间流露出日军攻下松江的“喜悦”,这似乎也道出了日军选择松江的根本原因。从松江到南京,“松江大轰炸”是为日军的整个侵华战略服务的。
惨遭日机滥炸后的松江具体情况如何?就在松江沦陷的前一天下午,《申报》华东社记者曾离上海沿松沪公路赴松江视察,见松城惨状后称:“松江全镇,已成死市。松江城本系浦南繁盛之区,迄今被敌蹂躏,致三月以来,居民均逃避一空,人烟稠密之镇市,今则已成死市,空无一人,敌屡屡在城厢投掷炸弹,松江城已无完整之城垣。”
而12月18日,松江沦陷后的第40天,也有报社记者偕同松江人朱姓等10余人,徒步到松江进行实地采访。记者们在《松江沦陷后情况》这篇报导中写道:“始到松江,身临该地,驻足遥观,一片火场。何地,何弄,何桥,然屋内杂物一时实难辨认。小街僻巷,虽仍有余屋,业已被窃一空,焦木横陈,畜尸遍地,满目凄凉,万感丛生,回忆当时(未战时),恍若隔世。”
回顾历史,自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狂妄的野心就日益膨胀。面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他们仍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当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军的目的最终并未实现,反而更激发了国人的抗战意志和爱国热情。时至今日,日机究竟炸死了多少无辜百姓,造成了多少财产损失,人们也无法做出精确计算,但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不可掩盖的。“松江大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战争法则,是侵华日军对中国百姓实施暴行的一个重要罪证,也是松江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浩劫!
(作者系上海市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8-06-24 10:38: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组图:一·二八淞沪抗战老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