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抗战胜利后曾被誉为“当代中国最好的大学校长之一”。
梅贻琦主持下的西南联大,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坚持教授治校,全面践行百花齐放、学术竞放、兼容并蓄的办学风气,为西南联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深厚的治学条件。
七年联大常委会主席西南联大从在长沙初创之始(学校始名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抵昆前夕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实行的就是“常委制”。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担任联大常委,其间虽偶由其他教授临时代理,蒋、梅、张三常委在联大的历史地位却从未撼动过。
据蒋梦麟回忆,“三校的同仁个性都很强,办事倒有点麻烦,好像三个人穿了一条裤子,有时步伐不齐,走不动。月涵校长始终耐心合作,尤其是有时候喝几杯酒以后,从微微的笑容中慢慢的谈出笑话来,真幽默啊。种种烦恼事,便在默默中消散了。”蒋梦麟又说:“我推梅月涵先生当第一任主席,以后每年轮流。等到轮流到我,我就恳求梅先生驾轻就熟,再连一任。月涵先生亦上了情面难却四个字的当。我一次一次的推宕下去。第一年不算,他一共当了七年的主席,真是偏劳得很。至今思之,感愧万分。”
后来由于张伯苓常在重庆司国民参政会之职,加之要操持南开学校在重庆复校的工作,而蒋梦麟则忙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后来又到行政院),都难以全面顾及联大在昆明的工作。当然,这大概也是他们认识到联大若要真正联合,确实需要梅贻琦这样既有教育家视野,又有君子风度的同仁主持校务,而他们则在外部为联大争取各种支持。因此张伯苓说:“苓与蒋梦麟及梅贻琦二校长共任常委,彼此通力合作,和衷共济。今西南联大已成为国内最负盛誉之学府矣!”
梅贻琦也不负重望,既代表清华在联大当家,又受蒋梦麟、张伯苓之托团结北大、南开同仁在联大勠力共事。
1940年,据梅贻琦自述,师生“不畏困难,刻苦维持”,联大“经两年来之惨淡经营,校舍既定,设备渐充,学生程度,亦年有进步,三校原有之精神,已潜滋默化融洽于整个联大之中”。翌年,清华在云南举行30周年校庆,牛津大学更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美誉,积言中国现代大学进步之速,这和三校校长特别是梅贻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与清贫为伴梅贻琦认为,抗战期间,“国家的处境如此,我们后方的工作,最重大最切要的,莫如领导青年。”如何领导青年,为抗战造就人才,除了若干的举措,他在小事中为师生作示范的态度,亦已足为一谈。
除了夫妻不能同时在联大工作等制度的切实执行,他不仅婉拒应考不达标的权贵子弟进入联大,自己的子女要想上联大,也要先考够分数再说。到了动员青年学生从军报国时,他又率先把自己的子女送上印缅战场。联大校友纷纷回忆,在联大校园,梅贻琦行路时从不为了省时间走小路,而是走大路,寓意必须走正道、行正举。即便是跑警报,梅贻琦也常常是穿戴齐整,行色从容地行走在师生队伍的最后。
据陈岱孙回忆:“在昆明,各机关都有一小汽车,供首长使用。在空袭频繁的年头,在城里发出警报之后,不少机关的首长纷纷乘坐汽车出城到乡间躲避。清华大学当时也备有一辆小汽车供梅先生使用。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后方的通货开始急剧膨胀,物价日升,师生生活日趋困难。梅先生毅然封存汽车辞退司机,每日安步当车往返寓所和联大办事处;有应酬,则以人力车代步。在躲避空袭时,他和师生们一起,出联大校舍的北门,在北门外小山上,席地坐于乱坟之间。在飞机飞到临头时,又一起跳入事前挖好的壕沟中,仰察炸弹的投向,这一镇定坚毅、平等、同艰的行为在西南联大起了不言而教的作用。”
梅贻琦一身扑在联大校务中,一刻也不松懈。他和联大其他教授一样,常年与清贫为伴,家用还得靠夫人韩咏华与其他教授夫人卖“定胜糕”接济。据联大学生伍生回忆:“梅贻琦先生是一个书生。办事方面也不脱书生本色,少说话,而很认真。他有一副和蔼可亲的面貌,一口调协沉着的国语。三个历史不同、性质不同的学校,能够快快乐乐的合在一起,可以说完全是梅校长内里的工夫。他轻易不笑,但也轻易不发脾气,长的面孔永远是冷静和蔼的表情。有一个怪脾气,是不大肯迈出办公室的门。”为此,蒋梦麟在重庆的某次闲话中,曾作过一个妙喻,他譬喻梅贻琦是骆驼,整日在校中负着重责,自己则常在外面奔走,活像个猴子。
“迁喜马拉雅山最安全”西南联大先在长沙建校,又迁昆明,有人认为是为了安全才一迁再迁。对此,梅贻琦表示:“要说安全,唯有穷乡僻壤才无敌机之扰,始无生命之险。我们所以搬,所以留而不愿再搬,全为工作进行之顺利及方便计。”并且说,如果要说安全,搬到喜马拉雅山会再安全不过。
其实,联大在滇八年,常遭日寇空袭,校舍惨遭损毁,而梅贻琦激励大家:“物质之损失有限,精神之淬励无穷。”在这般精神的鼓舞下,联大弦歌不辍,五色交辉,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不愧为抗战的一面旗帜。而西南联大突出的办学成就,则是对以梅贻琦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教育家最好的褒奖。
(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作者:龙美光)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8-03 15:34: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血战桂子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