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新四军珍忆】忆我在新四军的姐妹们
2020-08-11 08:55:26  来源:星炬网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夏,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服务团戏剧队(左一为林琳、右一为张茜)。

在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服务团任支部书记的章蕴(中)。

  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寇很快占领了沪宁一带。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才满20岁的我决定奔赴延安。但上了路才知道,去延安的道路已被国民党军队封锁。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告诉我们,新四军已在皖南成立,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就这样,我和女友马惠芳、程瑞蒙三人一起,背起背包,经过长途跋涉,在1938年的春夏之交抵达了安徽崖寺。新四军办事处主任宋裕和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次日,他安排我们三人随同三位大姐邱一涵(地下党员、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爱人)、王仪(军部秘书长李一氓爱人)、何之友(曾任红军女连长、军参谋长爱人)坐竹排从太平到了马岭坑。在马岭坑短暂休息后,经姬鹏飞主任的安排,我们穿上草鞋冒雨攀越二十里上下的茂林山,于黄昏时分赶到了位于泾县云岭的军政治部。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同志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并安排小警卫员送我们到军部服务团。第二天我们就穿上了缀有新四军标志的灰布军装。

  章蕴大姐介绍我入党

  服务团有好几百人,规模最大的是民运队,分布在云岭附近四乡八村做宣传组织工作。我和李幼兰、马惠芳、田淑范等分配在章家渡。民运工作由邓子恢同志直接领导。我们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几个月后,各种抗敌协会就很快成立起来了。1938年8月,服务团党支部书记章蕴同志(建国后先后任全国妇联领导、中纪委副书记等职)来和我谈心,谈入党问题。当时,我竟幼稚地对她说:我不是已经加入了吗?章蕴大姐听后哈哈大笑,说:好同志,参加新四军不等于参加共产党,不错,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共产党员。经大姐这么一说,我当即表示说我早就想加入共产党了。就这样,经章蕴大姐的介绍,在我21岁生日那天——1938年8月15日,也就是我来到新四军的3个月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多次在章蕴大姐领导下工作。

  章蕴大姐生于1905年,1925年入党,1927年和地下党负责人李耘生结婚。五年后,时任南京特委书记的李耘生遭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杀害在雨花台。此后数十年,章蕴大姐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革命事业。记得她担任苏中二地委书记时,在主力部队转移后,她领着地方武装和日伪周旋,一次她被日寇追至一条河边,不会游泳的她竟然纵身跃入河中,硬是用“狗爬式”游过了河,此事一时在根据地里被传为美谈。

  陈毅为李珉的牺牲题诗

  1938年的夏天,我们民运大队迎来了一批来自上海的抗日青年,其中有一位高个大眼活泼好动的姑娘,她叫李珉,原先是个护士。在民运队,李珉十分勤快,时常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为大家服务,她还为大家做豆浆改善生活。1940年春,陈毅在江南溧阳的水西村建立了江南指挥部。军部决定,将服务团的一部分调往陈毅处开展群众工作,上海来的李珉同志也在其中。由于距前方流动医院远,民运工作之外,李珉承揽了队员们的小伤小病的治疗工作,同志们都很欢迎她。两个多月后,陈毅发现日、顽军准备夹击我军,决定北撤。一天清晨,当服务团走过一座石头桥时,突然枪声四起,原来日寇发现了我们的队伍。护送服务团的警卫连迅速投入战斗,并击退了敌人。经清点,服务团有多名同志负伤,而李珉伤势最重,她被击中了胸口。同志们用毛巾堵住了伤口,准备将她抬到20里外的流动医院。但李珉坚决不让,说:“你们快走,不要管我!”后来,当流动医院在老百姓家中找到她时,因失血过多她已处在了弥留状态。外科主任崔义田(解放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惋惜地说:本来还可以做手术,但因伤在胸口,前方又无法输血……大家泪流满面地围着她,眼睁睁地看着死神向亲爱的战友一步步逼近而束手无策。突然间,李珉睁开了眼睛对大家说:“同志们,战士流血不流泪!”她艰难地掏出了衣袋里的余钱,在奋力地喊了一声“余晶”之后便永远停止了呼吸。原来李珉已经交了入党申请书,而余晶是服务团的支部书记。牺牲时,李珉才21岁。陈毅同志获知李珉的壮烈遗言后,沉痛地赋诗一首:

  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李珉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遗骸如今葬在茅山烈士陵园内。

  和张茜一起战斗

  我和张茜同志早在皖南军部时就认识。当时我在民运队,她在戏剧队。戏剧队经常自编自演抗战剧,张茜同志参与演出了《送郎上前线》《放下你的鞭子》《魔窟》等活报剧。在其中的一出剧中,她饰演剧中的女角名叫“小白菜”,以至于后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小白菜”。“皖南事变”前夕,经组织照顾,患有肺结核病的我到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亲自接待了我,并安排我和张茜同志一起编《战斗报》。那时,她和陈毅结婚不久,但很少有人知道。战争期间,领导人生活十分简朴,尽管行军有马,但陈毅同志经常步行。他们结婚时也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有几位领导同志凑在一起喝了一点酒,加了两个菜,因而,下级大多不知道。我和张茜住在后勤部分配的一间小屋内,两块门板搭两张床,外加一张小方桌。稿件是部队各级宣传科送来的,遇有重大事件我俩也下连队采访,油印的《战斗报》三天出一次。1940年10月初,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调动大批兵力围堵新四军,陈毅指挥粟裕、叶飞、陶勇等部队奋力反击,根据地老百姓全力支援……我和张茜在编报之余也到前线送烧饼、送水给指战员。战斗在指挥部驻地附近的黄桥打响,整整打了两天,我军获大胜。为此,新四军作曲家沈亚威还专门写了一首《黄桥烧饼歌》,在根据地传唱了好长时间。此次反击,新四军不但缴获许多枪炮弹药,而且还缴获了一个印刷厂。喜出望外的钟期光主任对我说:敌人天天骂我们,我们正愁没有得力的发言工具,现在可好,缴来一个印刷厂,我们可以大显身手了!随后,他当即任命我为印刷厂的指导员。就这样,我告别了朝夕相处了一个来月的张茜同志,走上了新的岗位。

  长征女英雄谢飞

  1942年2月,中央在浙东四明山地区开辟了第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次年1月,我和黄源、江岚等80余名军部干部一起顶风冒雪,步行月余,最后从上海吴淞口夜渡杭州湾来到了四明山根据地。浙东区党委书记、浙东纵队政委谭启龙同志,以及何克希、张文碧等领导同志接待了我们。到浙东后,黄源去负责鲁迅艺术学院,谭启龙则分配我和长征女英雄谢飞一起,共同负责一个培训县、区两级党委党员干部的学习班。谢飞同志担任学习班主任,我任政治指导员兼支书。党训班的主要课程有中共党史、联共党史、群众工作、时事报告、共产党员修养等。由于谢飞在中央党校学习过,就负责讲授党史。其余课程则由政委谭启龙、司令员何克希及其他领导同志担任。

  实际上,党训班的工作人员除谢飞和我外,还有一名管理员协助工作。后来由于形势紧张,战斗频繁,上级又派来一位专门讲授军事的徐队长。党训班每期3个月,培训120人。到1943年冬,敌伪顽军对四明山开展大扫荡,党训班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在我的记忆中,当时的谢飞三十岁左右,显得年轻、漂亮。她工作作风泼辣而又朴素。每天清晨,她和学员们一同上操,晚上参加学员们的讨论,关系十分融洽。同志们听说她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都很敬佩她,常常请她讲长征故事,她也很高兴为大家讲她参加革命的经历和长征中发生的一些事。不仅如此,她还颇有战斗经验和指挥才能。1943年冬,党训班一结束她就调到慈北任县委书记了。在慈北地区她不止一次地指挥县大队打击日伪顽军,而且屡战屡胜,在浙东一带声望甚高。

  谢飞同志今年96岁,我每次去北京都要去看望她。

  出走富家投身革命的郁文

  1944年,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头,在浙东慈溪,一位出身富家的不足20岁的年轻姑娘,毅然决然投奔了四明山的新四军,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她,就是郁文同志。

  进入四明山后,郁文在黄源任院长的浙东鲁迅艺术学院做了一名睡地铺吃地瓜、包谷和老咸菜的学员。四明山不但生活清苦,而且随着敌情的变化,学员们还要日夜行军。这一切,昔日的富家姑娘全部挺了过来,而且还从不叫苦,样样工作走在前面。郁文的突出表现被院长黄源看在了眼里。因此,在鲁艺毕业之时,黄源亲自做她的入党介绍人。成为共产党员后,郁文工作更加积极了,她不止一次要求下基层连队工作,但黄源没有批准,他准备让郁文发挥更大的作用,先让她担任副指导员锻炼了一段时间。1945年秋,日寇投降后,党中央命令浙东新四军向北撤到苏北。就在这时,经过反复考虑的黄源向谭启龙书记提出,让郁文去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而且专门到上海的高校师生中做党的工作。浙东区党委采纳了黄源的建议,并通过地下通道将郁文介绍给上海的地下党领导。后来,凭着对党的忠诚和自身的有利条件,郁文在上海高校中发展了不少共产党员,对反对蒋介石进攻解放区和争取知识分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郁文同志是一个极重情谊的人。黄源晚年长期住医院,郁文每到杭州必定要抽出时间到医院探望。2003年1月2日黄源去世,郁文迅速发来唁电,并写了纪念文章。黄源百年诞辰,已是七旬多的郁文赶至上海和海盐参加了纪念活动。至今,她仍一如既往地和我保持着联系。每次来到我家,她都要向黄源遗像行学生的鞠躬礼,并时时从北京寄给我保健资料等,令我十分感动。

  这些老姐妹现在都已进入暮年,但我们大家一见面,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在谈话中有时甚至能找到一种又回到当年的感觉。活得年龄越大,就越觉得这份从战火中建立起来的亲情的珍贵,愿这些还健在的老姐妹健康长寿。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8-11 09:50: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珍忆】老兵亲述征战往事

下一篇:【新四军珍忆】袁国平之子讲述《新四军军歌》产生真相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