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代,1928年生人,男,汉族,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居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大王家寨村。入伍前参加地方民兵,服务于中共地下党组织,曲线抗战,曾参与渡江战役、上甘岭战役等多次战役。祖孙三代当兵,孙子仍在部队服役。
88岁的董瑞代老先生身体还算硬朗,讲话时声音依旧洪亮,这是多年从军养成的习惯。但毕竟是上了年纪,去年老人住了两次院,其中有一次是在党员义务劳动时,董瑞代拿着大扫帚累倒了。“在医院住了几天,自己把针头拔了,他不愿意给人添累赘,”老人的女儿说,“回家之后也待不住,党员大会照常参加,每次结束回来都很高兴,讲这讲那。”
董瑞代拍拍胸脯:“我从小就胆子大,不怕死,当了兵也不怕死,就想着出去了,就得是个好样的。”这是一个有些倔强的老兵,不服输,不服老。
鬼子进村时,董瑞代还不到10岁。按照老人的记忆,第一次直面侵略者是个夏天,他和小伙伴在河边的斜坡上光脚“打刺溜”。“有人喊说鬼子来了,顾不得穿鞋,我就往上跑,追着去看,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害怕。”
小小少年对侵略者心无恐惧,却在一次次目睹其暴行后心生愤恨。“那时候鬼子进村扫荡,祸害东西,老百姓日子苦,养的牲畜不舍得吃,都让日本人宰了。最恨人的是鬼子吃不了,剩下的都扔进茅房,就是不给中国人吃。”热血涌上心头,想狠狠地跟日本人打一仗,却苦于没有领头人,更没有武器,这是董瑞代少年时最大的遗憾。
无法正面交锋,倔强的董瑞代只好选择曲线抗战。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机灵又大胆的他终于有机会参加了地方的民兵团,为驻扎在大王家寨以西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传送情报。躲鬼子,防汉奸,电影《鸡毛信》里的海娃就是少年董瑞代的写照。
传送情报,危险不在于穿越枪林弹雨,却在躲避难防的“暗箭”。白天不敢行动,只能选择午夜时分投送,将情报封入腰带或塞进鞋底。有几次危急时刻,老人仍然记忆犹新:“有一回走着走着,突然东西各来了一伙人,应该是伪军和国军,掏枪就打,我也跑不了,看见旁边一口枯井,跳进井里才保住了命。”那时候的董瑞代渴望成为一名有枪的军人,然后把枪口牢牢地对准日本人。
17岁那年,他等来入伍的机会,身为家中独子的董瑞代不顾老母亲的劝阻,毅然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回忆起那时离家的情景,老人说,他当时是没想能活着回家的,但他就是不怕,好男儿理所当然要离家去从军。
从滨海二团到陈毅将军的三野,从淮海战役到抗美援朝,炮火洗礼中的董瑞代,用倔强续写着他的顽童本色,不怕死,不叫累,听指挥,打硬仗。
抚摸军功章时,老人不见萧瑟,不见沧桑,有的只是一股浓浓的自豪。不需要太多喟叹,那是属于他的倔强,一位老兵的硬气。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1-01-15 14:36: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鲍于星:难忘日本投降的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