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日军的南京作战地图。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两个不断更新的名单,一个是哭墙上的大屠杀遇难者名单,截至2014年底,已经有10505个名字;相比之下,另一个名单被长期忽视,这就是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牺牲将士名单,目前只录入4304名。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南京大屠杀,而对于南京保卫战却很少了解,甚至有很多误解。”胡卓然是南京方志办史学研究者,他目前正在主持整理南京保卫战的烈士名录。
抗战中,南京是当时的首都。1937年12月1日到12日,8万中国守军在这里与20万日军激战12天,超过40%的将士殉国,数万士兵被屠杀,成为二战中最惨烈的首都保卫战之一,也激发了全中国更坚定的抗战决心。
历史告诉我们,南京不是一座不战而降的城市。
考察
终于找到英雄后代
今年3月中旬,黑龙江牡丹江83岁的倪自强突然接到一个南京打来的电话:请问您的父亲是不是叫倪国鼎?他是不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短短两个问题让老人热泪盈眶:“等了70多年,父亲终于能够正名了。”
电话那头是南京方志办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整理南京保卫战牺牲将士名录,倪国鼎是今年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他是南京保卫战中阵亡的江苏籍官兵中唯一的团职军官,也是作战牺牲的江苏籍军官中职级最高的。”胡卓然告诉记者。
2014年12月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南京方志办组织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整理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名录,在新增的148人中,记录了倪国鼎的名字。随后经过3个多月的查找和联系,终于找到了他的后人。
倪国鼎1908年出生于江苏徐州铜山县,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时任中校参谋的倪国鼎率部下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光华门,随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几天之后,当时只有4岁的倪自强在老家铜山见到了被抬回来的父亲遗体。出生后与父亲唯一的见面,便是永别。
倪自强成年后,一直有一个心愿,要为父亲申报追认烈士,但由于缺乏档案及佐证的史料,当地民政局一直未予受理。今年3月,当他得知倪国鼎的名字出现在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之后,再一次提出申报申请,目前已经被民政局接受。
胡卓然介绍,倪国鼎的信息是在查阅193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部铨叙厅编写的《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名簿》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同学录》时发现的。
倪国鼎只是新录入将士名单中的一个,整理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名录的工作开展至今一年来,共增加了近300个名字,修正的名单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金陵科技学院共有26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做整理名单的工作,他们要查阅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南京保卫战各类史料集,市、各区、县地方志资料、回忆录等史料书籍百余册,从而修订出这份新名单。
“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查找和核对名字,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胡卓然说,但这又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抢救工程,“3万多保卫南京牺牲的将士,现在只找到4000多人,他们的子女也已到耄耋之年,再不抓紧,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走访
战争遗迹渐渐消失
2014年,南京成立了一支南京保卫战战迹寻研团,南师大近现代史学者经盛鸿教授担任顾问。他们在金陵城的角角落落,寻找南京保卫战的战场痕迹,以佐证历史资料,并且呼吁将南京保卫战遗址纳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遗址目录。
中华门是南京城的正南门,记者采访时发现,附近正在拆迁,满地碎瓦砾,偶尔还能见到深不见底的水井。这一片老宅子是南京城里为数不多的城中村,与周围的现代化高楼形成耀眼对比。
在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上,寻研团成员认定,这里曾是南京保卫战中巷战最激烈的地方:“电影《金陵十三钗》开场,由佟大为扮演的中国军人与日军发生的激烈巷战,就发生在这里。”
沿着雨花路上的悦来巷往里走,有一栋保存较好的建筑——南京市级文物“沈家粮行”,在满是坑坑洼洼的青石外墙上,依然能找到多处弹痕。
“这些弹孔都比较小,这是因为这里的巷子太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交战双方只能采用步枪、冲锋枪甚至肉搏等方式。”寻研团成员张育松说。
当时驻守雨花台的是国民党88师,还有从安德门、雨花门集结而来的士兵,中国守军总数大概不到3000人。
日军战报资料对雨花路的巷战有过记载:“中国守军在房屋的掩护下不断投掷炸弹,有的不肯投降而战斗到最后一刻,有的从背后打死想投降的部下。”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击毙的唯一一名日军陆军少将井手龙男,也是倒在这里。
相比正在拆迁中的中华门巷战遗址,汉中门的抗战遗址则保存较好。在汉西门大街的城瓮处,这里不仅有古城门,还有一处文物“古四眼井”,它曾是南京保卫战中,日军由西向东扫荡时的一个重要集结点。在城墙上,记者看到弹孔最密集的地方在1.7米到2米之间。同行的专家介绍,南京保卫战时这里的500守军全部阵亡,他们用生命为后方逃城的百姓留出了宝贵时间。
根据寻研团的走访,南京保卫战遗址共有200多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南京保卫战留存的遗迹正在一点点消失。寻研团成员呼吁,应当更好地保护这些遗迹。
钩沉
弃守两难日军劝降
“南京保卫战有两个特点:一是必败,二是必战。”南京抗战研究学会会长徐一帆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
南京保卫战之前,苏浙已经基本沦陷,中国军队基本丧失制空权,加上江阴失守、中国海军名存实亡,国军在淞沪会战中消耗了极大的战力,与此同时,工业已经向西转移,这就意味着军队所有后勤都要从湖南、湖北通过长江运输到南京,极容易被日本空军和海军封锁,加上日本陆军的三面合围,专家说,战前的南京是一个标准的“死地”。
四面楚歌,南京城守还是不守?11月中旬,蒋介石连开3次会议,研究南京战守问题。何应钦、白崇禧等将领认为南京非决战之地,且兵力不足,难以守卫。惟有唐生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弃守两难,蒋介石最终决定坚守,他在日记中写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民殊难为怀也。”随后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但仅过了一天,他就宣布迁都重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戚厚杰认为,国民政府应战态度的反复和犹豫,也为南京沦陷后中国守军无序撤退继而遭日军大量屠杀埋下伏笔。
日军11月攻陷上海后,分三路向南京进逼。第一路沿太湖北岸的京沪大道,经无锡攻南京;第二路沿太湖南岸的京杭大道,过湖州后分为两支,一支折向太湖西岸,经长兴、宜兴直指南京,另一支经泗安和广德,过芜湖回攻南京。
从12月1日开始,日军持续轰炸南京城,将中华门、水西门附近炸得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屋和街道;12月4日,句容开战,守卫南京的外围战打响;12月6日,国军宣布南京全城戒严。12月7日,国军宣布南京为战斗地区。
国军守卫南京有14个师约8万人,但大多数是从淞沪战场上刚刚撤退下来的残阵,其中大约3万人还是临时拉来的壮丁,他们有的是南京城里卖茶碗的小贩,有的是行乞的流浪汉。而日军参战的共有6个师团,装备精良,总数超过20万人。
12月9日,日军松井石根大将发出最后通谍敦促国军投降,限在次日正午开城投降的劝告书,被国军断然拒绝。10日,日军向南京城发起总攻。
激战
守城国军悲壮殉国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78年前的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牺牲了10余名将军、17名团长以及50余名副团级干部,代价可谓惨重,中国军队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仍奋勇抗战,展现了英勇豪迈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应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国民革命军第88师,是当年国民党部队中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之一。在南京保卫战中,88师的3个旅长阵亡2个,6个团长阵亡3个,营长阵亡11个,连排长伤亡占全员的十分之八。第88师战前约有6000余人,战后仅500人生还归队,有些部队甚至打到只剩下番号。
雨花台是南京的制高点,南京保卫战期间,发生在这里的激战最为惨烈,仅此一地,守卫将士6000多人就全部英勇殉国。
根据已经公开的史料,雨花台保卫战之前,12月11日,蒋介石就发电报指示撤退:“如情势不能持久,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12月12日上午7时,日军从雨花台右侧突入,10多辆战车,20多架飞机掩护日本步兵猛击国军第74军第151旅赛公桥阵地。经过3个小时反复争夺,第74军恢复了阵地,但第74军伤亡1700多人。上午9时,日军在中华门和水西门之间轰塌了数段城墙,有200多日军突入,第74军第51师第306团第3营长胡豪选拔100名敢死队亲自带队向缺口反击。日军炮火很快就覆盖上来,但74军敢死队依然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坚定的反击。战斗中第74军胡豪营长和团副刘历滋在反击中阵亡,团长邱维达负伤,这一天,仅第74军就损失超过3000人。
在最后时刻,国军把所有的手榴弹盖子全部打开,用绳子把导火索连接起来,摆在阵地前。当日军再次发起冲锋到达阵地前沿的时候,爆炸声震天动地。最后的时刻,第88师第262旅旅长朱赤和部下一起在雨花台殉国。随后协防雨花台的第88师第264旅旅长高致嵩也在阵地上殉国。
英国《每日邮报》记者留在南京直到最后一刻,他离开前看到河边布满中国军人的尸体,街道上尸体多到汽车必须碾过才能通行。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由此开始了连续六个星期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六朝古都,成了人间地狱。
责任编辑:吴翠吾 最后更新:2015-06-30 10:06: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江津的献金抗日运动
下一篇:九二步兵炮:用日寇武器痛击日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