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我们为松山阵地运输物资 (口述/丁友基 整理/黄旭珍、徐丽飞)
2024-06-07 16:12:33  来源:《我们的远方故事: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口述录》 P334-340  点击:  复制链接

  采访者:徐丽飞、罗春林、黄旭珍

  整理者:黄旭珍、徐丽飞

  采访时间:2012年8月23日

  采访地点:广东省潮州市

  讲述者简介:丁友基,广东潮州人。1943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八期辎重兵科。毕业后,为中国远征军第2军汽车第5团第10连服务,在滇西战场负责运输伤兵、弹药等。曾参加松山、龙陵、芒市、畹町等战役。在云南起义后,调到南京汽车教导团教驾驶。

  采访手记:对丁友基的采访可谓一波三折。老人是潮汕人,因为担心语言交流的障碍,我们请一位当地的学生帮忙联系,老人答应我们的采访。等我们来到潮州后再联系老人,他却拒绝采访。一筹莫展的我们只好联系老人的儿子以及广东黄埔军校同学会,希望借助于他们的力量来劝说老人接受我们的采访。翌日清晨,我们接到电话说老人同意采访了,令我们喜出望外。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丁友基非常和善,在采访的过程中一直带着微笑,这出乎我们意料。老人思维清楚,口齿清晰,虽然是潮汕人,但会讲普通话。老人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作为后勤部队的辎重兵汽车团也会遇到危险,在出发前必须全副武装,但他携带的手枪的主要功能并非防范敌人,而是用做指挥用的。

  考军校要找担保人

  报考军校前,我在战时教师服务团工作,每个月工资16块,生活比较困难。1939年,我在报纸上看到黄埔军校招生,就报名了。包括韶关、衡阳、桂林、成都各地的,报考的人数有1500多人。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常识,数学包括几何和代数。考上后才知是去第七分校。我本来考的是第十七期,但去到学校时第十七期已经有了,第十八期还没成立,就改到了第十八期。我时常会想,假如不读第十八期,我们不会参加中国远征军,不会参加傅作义60多万人的北平起义。人的命运不是自己掌握的。

  军校考试通过后,还需要担保人。担保人如果是文官,则需厅长级别,武官则需将军级别。找担保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先找了教育厅厅长,他直接拒绝我,他说:“担保人不是开玩笑的,做你们军校学生的担保人更困难,要担保你一辈子平安。更何况有的人去那读书,投奔延安加入共产党了。那担保人要如何是好?所以,你若有差错,我的责任就太大了。做担保人,一定要知道底细才行,我又不认识你,做不了担保人。”

  我很着急,考上军校却找不到担保人,怎么办呢?所幸,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找到在第12集团军里面一个当参谋长的姓丁的亲人。我去拜见他,他看到我也姓丁,又有这个本事和胆量要去救国家,特别高兴,拉着我在招待所讲了一个钟头的话,并宽慰我,要给我做担保。在离开的时候,他还给我路费,我不敢拿,但他坚持给我,以备路途所需。

  就读第七分校辎重兵科

  我们入伍是在甘肃天水,走了7个月时间,才到那里。一年后,我到西安王曲读辎重兵科,学习了3年。入伍一年加上分科学习3年,总共在军校4年的时间。

  在甘肃天水入伍一年的时间里,主要是出操、跑步,学步兵作战,上步兵课。入伍结束后分科,分科时要考试,考普通的科目,测试自己适合哪一科。比如数学好的,就去学习炮科,次一点的学习工科,再次点的学习通讯科、辎重科、骑科,步科主要要求体力好。我被分配在辎重科,学习用什么口令、动作,怎么驾驶马车、骡车,学习马术,学习开汽车。我们队里面有教练车,一队至少有5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扁挑,步兵的运输主要靠我们辎重队。

  第七分校主任是“西北王”胡宗南,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蒋介石的老乡。当时,共产党在延安,他就在西安,挨得很近。西北的部队都是胡宗南第18集团军的兵。后来解放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的部队通通跑到四川,后来又到了台湾。

  读书也是提心吊胆的

  在第七分校,经常有同学投奔到延安。我们在那很谨慎,平时很少跟陌生人说话。如果跟不熟悉的人说话,我们不清楚对方的思想如何,假如对方跑了,我也可能会受牵连。为了安全起见,在那主要跟同乡和自己人讲话。同学之间请吃饭,请吃点心更是不敢去。所以,在那边读书也是提心吊胆的,这也是找担保人困难的原因。如果担保的学生去投靠延安的话,担保人一家人的性命就不保了。

  军校的伙食很艰苦,一个人一个馒头,早餐是一顿面条。快毕业时,每个人给了一盆面条,那种自己做的一片一片的面条。当时,我们吃一盆还觉得不饱,现在一碗面条都吃不下了。军校为了训练学生,规定只有跳木马、拉杆子技术比较好的学生才能吃热馒头,其他人只能吃冷馒头。为了吃上热馒头,在别人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还要花上两个小时来练习跳木马、拉杆子。

  军校衣服由学校统一发,每季两套。夏天的内衣内裤也是两套,外面的衣服也是两套。棉衣就只有一套了,坏了再去换。天冷的时候,穿棉衣棉裤、棉大衣、棉背心。军装颜色有灰的,也有黄的,上面有圆领章,瓷烧的,不生锈,底是白的,字是蓝色的,印在两个领口上,左边写“军校”,右边写“学生”,领章若不小心摔在地上会摔坏。

  周末放假出去逛街,要先整理内务。被子要叠得整整齐齐,衣服要穿得笔直,检查过关了,才可以放假。不过关则不能放假,要留下来整理内务。所以,每星期要放假的时候,整理内务是第一重要的。

  毕业时,蒋介石来学校检查、阅兵。阅兵式跟我们平常看电视一样,他来检查仪仗队,我们立正在那让他检查,毕业军装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去当官一样。毕业的时候,我们发了一把中正剑,上面一边写中央军官学校第几期,一边写名字,下面的刀上写“成功成仁”。同学录在毕业后才有。

  大家在军校集体加入了国民党,填表、照相。我们到部队报到的时候,首先检查有没有党证。没有党证就不能吃饭,没有党证也当不了干部。毕业后,去到部队要当干部的话,尤其是要当到连长,不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就别想。黄埔军校的学生是敢死的,不怕牺牲的。

  加入汽车第5团,为中国远征军服务

  1943年从军校毕业后,我和同学20多人被分配到辎重兵汽车第5团,部队驻守在曲靖,后搬到了昆明。那时候全国只有5个辎重汽车团,第1团在柳州,第2团在河南,第3团在四川,第4团在兰州,我们第5团在昆明,直接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指挥。其他如炮兵团、工兵团、通讯兵团都是直属中央的。我们团的汽车是最好的,“万国牌”,现在进口叫“GMC”。第5团团长叫钱立,副团长叫刘拂,两人都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的。

  我们到曲靖的第5团报到时,中国远征军已经组织好了,由美国、英国、中国联合组成。到了后,我们要学各种兵科的业务,步、骑、工、通讯、辎重,还有化学。我们也成立了一个汽车训练班,跟随美国人学开汽车,曲靖的军营门口的操场就是驾驶场。他们教,翻译在旁翻译,一个组一个教练,两个人一部车,学了3个月。毕业考试的时候,我们从曲靖开车到重庆,然后开回来。

  毕业后,汽车第5团搬到昆明,有30多万人的部队在昆明周围集训。我们在那学习团的规矩、制度,学习3个月,之后被分配到部队。我到汽车第5团第10连当了两年排副,即副排长,为第2军服务。特种兵科包括炮兵、工兵、通讯等,一个排有一名排长、两名副排长,步兵就不一样,一个排就一名排长。我们第5团有4个营:第1营,3个连;第2营,3个连;第3营,也是3个连;第4营第10连是我们服务连,第11连是教导连,负责训练士兵、班长等,没有第12连。

  第4营在祥云的云南驿飞机场服务了半年,空军是美国人,即有名的飞虎队。我们在这运输从印度运过来的汽油、弹药等,将这些物资运进仓库,再分发到部队。后来又运兵,将部队从昆明运送到保山。我们的团部就在凤仪市。当时第11集团军驻在大理,第20集团军驻在弥渡。祥云过去就是弥渡,弥渡这个名字像《西游记》里面的名字,那里也有个蜘蛛精洗澡的池。部队总共有30多万人,集中在滇缅路附近。

  松山、龙陵、芒市、畹町等战役,我们都去了

  进攻松山时,久攻不下,牺牲的人很多。后来,工兵挖地道通到山上去爆破才胜利,还是我们的工兵技能大。我们每天在马路上运弹药、运伤兵,伤兵都是运到用帐篷做的野战军医院。

  大概下午4点钟,我们取得松山战役的胜利。这时,龙陵需要弹药,不过天已黑了,运输不方便,我就跟美国参谋商量,能不能天亮再走。美国参谋马上拔出手枪,命令我马上出发,否则要干掉我。我们的参谋也在那里,劝我不要与美国参谋发生争执。于是,我带了20多辆车,开到日本鬼子原来的松山阵地。车子在那边休息,大家肚子都饿了,也没有食物,自己带的几个干粮、面包,早吃完了,就把阵地上刚刚死掉的还没臭的马拿来烧烤吃。

  我们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比如我当排副时,就时刻挂着冲锋枪,随时准备打仗。我们不仅会打,还要会指挥。我们带驾驶兵到前线去,出发时都是全副武装,扎皮带,绑腿,身上带手枪,还要带冲锋枪。我们不是空手去的,空手遇到敌人怎么办?我们带手枪的目的不是打人,而是拿来作指挥。比如你要他卧倒,扑下去,就把手枪压下去。手枪就等于打旗语一样,指挥自己的兵。一辆车上有两个驾驶员,一个助手。有时候两个人都开车,有时候一个人开,如果晚上要开车到天亮,就两个人轮流开。遇到非常重要的时候,我们当指挥官的自己也开。

  松山、龙陵、芒市、畹町等战役,我们都去了。抗战胜利以后,上面的炮兵、山炮都由我们运回昆明去。我所在的部队后来参加内战,然后在云南起义,所以我有起义证。起义后,我调到南京汽车教导团教驾驶。

来源:《我们的远方故事: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口述录》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P334-340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07 16:14: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我在中国远征军巡回教育组当翻译 (口述/蒉延嘉 整理/李岚、罗春林)

下一篇:我在龙陵看油管 (口述/程绍颐 整理/于广、吴峥嵘)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