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徐丽飞、陈何毅
整理者:徐丽飞
采访时间:2012年10月10日
采访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讲述者简介:黄天,原名黄时建,1923年出生,湖南湘潭人。1941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八期第七总队步科。1944年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荣誉第1师第2团第3营机枪连连长,参加松山、龙陵等战役。1946年,考取广州燕塘的中央警官学校,后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小学教师、长沙电表厂工程师。
采访手记:黄天记忆力很好,也特别能讲,之前也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因此,我们刚跟老人讲明来意,老人便有条不紊地讲了起来,足足讲了3个小时。这中间除了我们偶尔抛出一些问题,都是老人一个人在讲。
老人将细节讲得特别生动,比如他会讲在军校生活时,每天早上同学们唱着歌去河边洗漱,那条街上的人都被他们的歌声吵醒了,所以“武冈街上无懒汉”。又如他对第8军各个师的情况作了详细描述:第103师是何绍周的基本部队;荣誉第1师是由负过伤的军人组成;第82师是土匪部队出身,等等。老人所讲述的这些丰富的历史细节,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探寻更多有血有肉的历史真实。
从日知中学报考军校
那时兵荒马乱,初中毕业后,我考进日知中学。日知中学原本在武汉,武汉沦陷后,就迁到湖南,在湖南湘潭招生。我入学后当插班生,越过高中一年级,直接读二年级。学校办了一年,由于缺乏经费无力再办了。
在湘潭时,遇到日本鬼子轰炸,炸死了170多人。我躲进山里、瓜棚、树后,才逃过一劫。于是,我决定不读书了,看到报纸上黄埔军校招生的广告,便决定报考军校。参加报考的多是浙江、南京、武汉、广东沦陷逃难的学生、有志青年,以及像我这样来自湖南的,招了1600多人。我便于1941年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即武冈分校)第十八期第七总队步科。
从入伍生成功毕业
考上黄埔军校后,先是6个月的入伍生活,即士兵生活,学基本知识、基本教练。我们在岳麓山训练,利用的是清华大学迁到长沙时盖的房子。那时长沙也不安定后,清华大学就迁到云南了,我们就把那些房子作为营房。
由于招考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有许多初中未毕业的。所以,在6个月的训练考试中淘汰了一部分,里面也有一些是因为身体不合格或者生病被淘汰的。这样,只有不到1200人升学了,后来在毕业之前又淘汰几十人,所以毕业学生共1100多人。
第十八期共有3个总队,第七总队和第十二、第十三总队。我们的总队长、大队长、队长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当时成都本校只有两个科,步科和炮科。像炮兵、工兵等科,各自有专门的炮兵学校、工兵学校、辎重兵学校、机械化学校、通信兵学校等,如辎重兵学校是在贵州。
第二分校主任是李明灏,副主任周磐。李明灏,湖南醴陵人,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是除了蒋百里之外中国很著名的军事教育家。他名气很大,办学很严格,很重视训练学生的特殊性。比如他要求学生每个礼拜打一次射击,每天要练卧倒、举枪、劈刺、武术等。副主任周磐原来是第6师师长,保定军校毕业的。彭德怀就是他一手提拔的,由一个小兵进到讲武堂,毕业后由排长一直到营长,再升到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周磐被镇压了。彭德怀给他写了封保信,因通信很不方便,所以迟了一天。
八大教程
士兵的训练,在入伍的时候已经学完了。到了军校就学班教练、排教练,一直学到营教练。如果是到部队里去当一个营长的话,知识就全学会了。我们在军校要学八大教程,包括典范令等。典范令就是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阵中勤务令等。此外,还有测量学,我们去武冈山测量地形、地势地貌,并把测量绘成图。筑城学教程是最重要的,挖散兵坑等,要学建筑学、拆碉堡、建营房、架桥等。因为我学得很认真,新中国成立后,我在长沙建筑业很有名气。
一个礼拜还学4次战术。战术,就是作战的方法,如何包围敌人,搜索敌人的情报,如何攻击、如何退却等,这是八大教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射击要求数学要好,要瞄准,子弹打出去,它本身有弧,要用标尺调准,才能够打中目标。我们使用的是马克沁重机枪、八二式迫击炮。还有政治经济学,但我们不感兴趣,因为军校学生出来是要当排长的,会打仗是最重要的。我们还受了一个月骑兵训练,第二分校有很多马。除此之外,我们也学了点日文。
第二分校的两大特点
第二分校有两大特点:
(一)第二分校的劈刺最著名,这与一位叫曹玉诚的教官有关。他的武术最好,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当过武术教官,蒋介石还是他的学生。有一次,蒋介石来学校点名,点到曹玉诚时,眼睛望着他,不喊他的名字,而是尊称“曹老师”。于是,全校上上下下都称他为曹老师。他教我们劈刺,因此第二分校的劈刺最著名。
(二)第二分校的学生特别能吃苦。我们一年四季都没有穿过布鞋,都是穿草鞋。武冈的草鞋也不是稻草打的,是用笋子叶子打的,很坚固耐穿。我们这些青年伢子,穿着草鞋,跑个几十米,没有一个人脚是好的。走路走习惯了,赤脚也行,什么都可以干。到了冬天,发两双厚点的布袜子。那时,我特别想要一双布鞋。军装是由军校统一每个人发两套衬衣、两套外服。冬天发一件棉背心、一条比较厚点的裤子,没有穿过棉服。夏秋季节的单衣是黄色的,冬天的棉袄和裤子是灰色的。大概两三个月时间,发一条洗脸毛巾。一年四季,每天早上起来都是洗冷水,有牙刷没牙膏。
每个人有个水壶和饭盒。吃的饭是糙米,糠也吃,一个月打两次牙祭,平常就豆腐、白菜、萝卜、青菜等。我们的校歌是“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被我们改成“萝卜白菜,青菜豆腐,这是要命的黄埔”。
我们早上5点30分起床,把内务整好就集合。6点出发,一路唱歌到河道边洗脸漱口。武冈街上的人,每天早上都被我们的歌声吵醒了,所以“武冈街上无懒汉”。晚上洗澡也是在早上去的河道边,睡觉就在城里面的祠堂。因为祠堂小,所以要分开住,每个总队住在不同的地方。我们第七总队第三大队住在杨氏宗祠,第一大队住在李家祠堂和周家祠堂,第二大队住戴家祠堂。祠堂是古建筑,中间有个祠堂正堂屋,两边两厢房,厢房有两层,楼上楼下都有。我们100多人一个队,上课在楼上,睡觉在底下。生活真的很苦。
强壮的汉子,苦中作乐
通过两年的艰苦生活和训练,我们吃苦耐劳,会劈刺,会打枪,成了非常强壮的汉子,走在街上也很威武。因为过惯苦日子,所以生活到现在,90多岁,想吃什么基本都能满足,就觉得生活还不错了。
军校生活虽然很苦,但我们也学会自娱自乐,自我放松。比如吃过晚饭后,我们坐在一起表演个人特长,唱唱歌、吹吹口琴、表演魔术等。礼拜六的晚上,还去会看看戏。京剧团是我们自己组织的,戏由我们自己来唱。曹老师唱京戏唱得很好,毕业时他已经70岁,还唱了一段华容道的关公,拿把大刀,唱得真不错。
每个礼拜放一天假,可以出一次街,可以写写诗、作作文。军校附近还有个戏台,戏台上面有文娱室,去那里玩的人不多。在那里,还可以下象棋、围棋,还有个很大的篮球场,有4个架子,我会打篮球,常在那打。除了这些活动,学校还会举行一些比赛,比如射击比赛等。每个人发3发子弹,我打了35环,枪法最好。学校还组织过一次游泳比赛,我取得第21名的成绩。
毕业的时候,我们发了毕业登记证。举行毕业仪式时,集体加入了国民党,仪式完成后,自由自在在街上玩了两天。这两天伙食很好,餐餐有肉吃。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拿毕业登记证去领路费,去分配到的部队报到。
河对面就是法国的军队
我们这批毕业生中,有100个毕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被选中,分配到中国远征军,准备派到印度和缅甸。报到的时候,去了99个人,有1个没去。我被分配在第9集团军第8军,总司令是关麟征,部队驻地在中越边境的文山。我们在那受训一个月,跟随美国教官学美式武器,如卡宾枪、冲锋枪、火箭炮等。
一个月后,我被分到荣誉第1师,驻守在马关老河口。老河口那有一条小河,河对面就是法国的军队,他们把日本鬼子赶到这里。我们在这驻守3个月,主要工作是守河岸,跟法国部队联系。当时,我是荣誉第1师第2团第3营第3连少尉排长,河对面的法国军官大概也是一个排长。我们在那里没有打过仗。3个月之后,一个紧急命令把我们由滇南调到滇西,去支援缅甸和印度的军队。
中国远征军到达印度后,补充训练了一批新兵。美国的援助很多,很多部队用上美式装备,武器方面较之前先进,可以与日本人抗衡。滇西这边,日本鬼子几次试图通过惠通桥到达保山。第71军在那里抵抗,把日本人打退了。为了配合缅甸的战争,陈诚离职后,卫立煌当司令长官,与美军合作,指挥两个集团军: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湖南人,负责攻打腾冲;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副总司令黄杰,都是湖南人。为补充第11集团军的兵力,第8军调归第11集团军指挥。
我们由滇南跑到滇西,中间由马关到文山,再到昆明,一直走到楚雄,全部是急行军,每天要走60公里。到了楚雄就轻装,换了衣服,坐汽车到保山,然后就开始战斗。
“天下第一师”
第8军军长为何绍周,参谋长为梁筱斋,这两人比较书生气,何绍周是何应钦的侄子。第8军下辖3个师,第103师、荣誉第1师和第82师。第103师师长为熊绶春,是何应钦的嫡系部队,装备好,训练有素。
荣誉第1师师长原来是李弥。他很会打仗,被调去当副军长兼师长,后来师长一职不兼了,由湖南安县人汪波担任。荣誉第1师有3个团:第1团团长为周开成,湖南长沙人;第二团团长为周藩,湖南攸县人;第三团团长为赵发毕,贵州人。
荣誉第1师的兵不是正规部队来的,不是抽壮丁抽来的,也不是师管区补充的新兵,而是在上海、南京、河南、河北负伤下来的住在医院的伤兵。他们集中在长沙、衡阳、常德、湘潭等地方,伤好后,在长沙闹事。所谓“闹事”,指他们看戏不买票,吃饭不给钱,他们也没钱。当时张治中当湖南省主席,看到伤兵闹事后,冒冒失失枪毙了两个伤兵。伤兵就集中起来闹事,闹得很大,说:“我们打日本人没被打死,还被你枪毙了,那还得了!”蒋介石正好在南岳开军事会议,知道这事就跟宋希濂说:“你是湖南人,36师师长,你去把这些伤兵组织起来,组织一个团就叫荣誉团,组织一个师就叫荣誉师,组织荣誉团你就当团长,组织荣誉师你就当师长。”就这样,宋希濂把在湖南养好伤的伤兵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荣誉师,就叫荣誉第1师。他后来被调去当军长,郑洞国接任师长。
没多久,广西告急。日本人从越南打到广西来了,昆仑关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了。荣誉第1师编入第5军,军长为杜聿明。荣誉第1师和第200师都是非常会打仗的军队,他们打昆仑关,荣誉第1师立了大功,第200师也打得好。第200师是机械化部队,但机械化部队上山不行,所以占领山头都要靠荣誉第1师。荣誉第1师的兵都是有经验的兵,打过日本鬼子负过伤的,所以打得好。日本鬼子称荣誉第1师叫做“天下第一师”。
土匪出身的第82师
第82师是土匪部队出身。从清朝开始,贵州和广西的边界上有个“十万大山”,在森林里头,山上有土匪。清朝剿匪也没剿清,民国没剿清。土匪看到中国半边江山沦陷了,自愿投诚,组织部队去打日本人。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民族精神就反映出来了。根据他们的志愿请求,把土匪组织起来变成第82师,兵都是贵州的。编好后,哪个军都不要,怎么办呢?何应钦是贵州人,他就和何绍周说:“你也是贵州人,你把第82师编入你的第8军。”
第82师的兵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每个人都吃鸦片。每人拿着两样东西,一个打仗的步枪,一个鸦片烟。他们虽然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但是枪打得好。他们都是亡命之徒,打起仗来比较凶猛。因此,这个部队打仗非常厉害。
翻山越岭,包围日军
第8军到达保山后,军队的战略部署是这样:由副军长李弥策划,第103师走攀枝花下来,围攻松山的北线;第82师走惠通桥正面过江,围攻松山的东线;荣誉第1师从楚雄走下去,从南面进攻。这样,东、南、北三面围住,西线紧靠印度,那个地方跑不掉的。
松山是军事重地。我们先过江,怒江的水流很急,江面比湘江稍微宽一点,不到一公里的河面。我们的竹筏用的竹子很大,沿途经过的山里都是原始森林,树都很大。山里没有狼、豹这种地下动物,只有松鼠,因为那里有蟒蛇,动物都被蟒蛇吃了。我们遇到过蟒蛇,因我们人太多,所以我们不打它,它也不咬我们,互不侵犯。最难让人忍受的是瘴气,瘴气会致人死亡。原始森林里有很深的污泥,因为有树叶子不断落下来,被雨水淋后,日积月累便成了腐殖泥巴。森林里面还有很多的蚂蝗、蚊子。我们每天在烂泥里面行走爬山,到了山顶就睡觉。每个班挖一米多深的坑,七八个人轮流在坑里面背靠背睡觉,另外的人就坐在挖出来的土上面休息。因为挖出来的是干土,蚂蝗不会爬过来,蚂蚁也不喜欢风口,蚊子喜飞上不喜下,也不来。
我们过了山顶就到西线。西线情况就好多了,因为东线雨水多,而西线阳光充足,比较干燥,没有瘴气、腐殖泥。早晨起来后下山,走了45公里,就悄悄地休息睡觉,这时就没有蚂蝗、蚂蚁了,只有蚊子。休息两天半,然后就口头传命令起床,全副武装,吃干粮,用竹子煮米饭。饭后下山,用一个钟走了15公里。
激战老东坡,我负伤了
我们4点钟起床,5点30分占领长岭岗。它是日本鬼子的一个仓库和兵站,有几十个人驻守,我们第2团把他们解决了。之后,第1团跟第3团抢占黄草坝。黄草坝是个军事要地,是滇缅公路中的一个站。这样就切断了日本鬼子的补给线。
随后,第2团去攻龙陵。第71军的第87师、第88师来接第1团和第3团的防务,看守黄草坝,第1团和第3团去包围松山。龙陵城四面环山,有马栏山、老东坡,我们攻打的是老东坡。第88师也来支援,从西线进攻,我们从南北线包围龙陵。日本鬼子听说黄草坝被截,很着急,我军在缅甸那边也屡战屡胜,他们就从太平洋战区调来两个师团。战争打得很激烈。我们占领老东坡后,日本鬼子想抢回来。我们守在老东坡西端,日本鬼子冲锋上来,我们的战士倒下很多。怎么办?日本鬼子一冲锋,我就用机枪扫射,马克沁机枪一根子弹带就是250发子弹。别人问我打死多少,我说没有一千也有好几百。
我打枪的时候,日本鬼子一个冷枪打过来,我就负伤了。当时我忙于战斗,未注意到受伤了,旁边的一个班长看到了,大喊:“排长,你挂彩了!”我回头一看,果真流血了。班长把我拖下来,自己继续去打枪。副班长在我受伤的地方拉上一泡尿消毒,然后我把上战场配的救急包拿出来进行包扎。这是我第一次负伤,但依然留在战场指挥。战场上伤亡很大,日本鬼子死的多,我们也一样,我们一个营600多人只剩下一两百人。后来,我伤好后被擢升为中尉排长。
第71军派部队来接防后,我们就回到师部所在地,补充部队。这时,我们渡过怒江,占领黄草坝,在松山、龙陵的日本鬼子得不到补充。再加上我们开始有制空权,美国人组织了飞虎队,日本鬼子飞机很少来或者不敢来,没法进行空投,这样他们就很孤立了。我们的部队也可以通过惠通桥过江了,士兵很快得到补充。第3营补充到800人,叫做加强营,配一个小炮排、一个重机枪连、一个担架排。
松山之战中受到嘉奖
日本鬼子在松山修的战壕,两米多深,战壕里面可以走汽车,非常难攻。第82师一层层地占领很多山包,接近主碉堡。靠近主碉堡的一个山头叫滚龙坡,打滚龙坡的时候,第82师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副师长王景渊,他是后来的贵州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这场战役后,第82师番号也不存在了。我们800多人去打滚龙坡,把滚龙坡碉堡打下来,死了200多人,连长、营长阵亡,副营长断了一只手。
我们攻打松山时,蒋介石在保山召集军事会议,黄杰、宋希濂、霍揆彰、李弥等参加。蒋介石下死命令,两个月内拿下松山。李弥等想了个办法,调工兵去挖地道,炸主碉堡。日本鬼子鬼得很,在山上搭了个瞭望台,我们工兵作业要换班,不能躲在洞里。日本鬼子只要在瞭望台看到我们的部队行动就会打过来,这样我军就只能在晚上作业,导致行动迟缓。我就叫我们小炮排的班长过来,调了10枚60小炮。我测量到瞭望台的距离,把角度调整,炮安置好,就下命令放炮,一举把瞭望台炸毁。鬼子的瞭望台被端掉后,宋希濂连说打得好,并问这个炮是谁打的。得知是我打的后,他马上下命令,让副官送来嘉奖令和800元票子,大概值200光洋。这下士气大振,工兵很快把3吨黄色炸药(是那时候最先进的炸药)装好。点火是第8军工兵营营长点的,炸药爆炸后,地动山摇。大家都很高兴,跳了起来。
主碉堡被炸了,还有小碉堡,以及战壕里的日本鬼子,我们便去清扫战场。清扫的过程中,一个日本鬼子跳了出来,副班长心脏上面挨了一刺刀,负伤了,但没有倒下去,用冲锋枪把那个日本鬼子打死了。我马上叫人把他背下去,之后我们就分散了。日本鬼子又打出一个炮弹,离我1.5米远,我马上趴到地上。结果,有两块炮弹片插入骨头里,我立刻不省人事了。
我喊宋美龄“妈妈”
我被运到大理的医院,这里有美军支援的医生,医生为我打完针后我就醒过来了。两个多月,我没洗澡,骨头又受伤,全身发臭。有认识的战友来看我,我让他们带我去洗个澡。他们把我抬的抬,扶的扶,带我去温泉洗澡。把衣服一脱,往水里一丢,由于身上有伤我就晕过去了。他们赶紧把我抬回去,医院赶紧急救,才醒了过来。接着正式动手术,把弹片取出来。
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身体还是没好。当时来了一个慰问团,总团长是宋美龄,副总团长是李德全(冯玉祥的夫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卫生部部长),昆明分团的分团长是顾映秋(龙云的夫人)。另外,团员还有沈钧儒、翦伯赞等知名人士,还有宋庆龄的代表等。他们慰问前线部队后,来医院慰问伤兵,亲自送上一个慰问包。
宋美龄到我面前时,看到我的衣服上面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8期”几个字,便问我叫什么名字,并说:“你是校长的学生?”我讲话上气不接下气,奄奄一息的,吃力地拿出毕业证书。毕业证是我从黄埔军校到部队服役一年后发的,不到部队服役,就只有登记证。我也把嘉奖令拿出来,再加上昆明的报纸,当时我的事迹登在报纸上。她看到了,连夸我是好学生。她问我多少岁,我说21岁。本来一个人只发一个慰问包,宋美龄多送一个给我。顾映秋拿了50元钱,放在我枕头上。宋美龄又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湖南长沙的。她告诉我长沙沦陷了,这时我才知道家乡沦陷了,日本鬼子打到贵州了。
这三个人都跟我妈妈年纪差不多,40岁左右。我那时年纪小,就有点想家了,喊她“妈妈”。后来,报纸印刷出来,报道我抱着宋美龄喊“妈妈”。宋美龄用英文告诉美国的主治医师,大概意思是说我是蒋介石委员长的学生,年纪轻,还只有21岁,大有前途,要用最好的药、最高级的医疗,一定要把我诊好。我懂一点英文,听懂了大概意思。这样,我就变成了特殊人物,医院给我开小灶,用进口的最好的消炎药,美国的少将军医亲自给我主治,我慢慢就好了。
我闯了大祸
伤差不多好时,我闯了大祸。宋子文的老弟叫做宋子良,他的堂客(即爱人)是广东佛山人。他的小舅子就是广东佛山的,在西南运输处当处长。滇缅路打通后,物资运进来,汽车川流不息。那时候逃难到那的湖南人和广东人多,他们都学会了开汽车,所以滇缅公路的运输统统是广东或湖南司机的。
湖南人和广东人争抢生意,西南运输处处长偏袒广东人。广东人常仗势抢生意欺负湖南人,经常打架。我那个时候伤已经慢慢好了,有一天,拄个棍子就到大茶馆里喝茶,我喜欢喝普洱茶。突然,一个人一脸血闯进茶馆倒在地下,我把他扶起来,他就说谢谢,我一听是湖南话,就问他是哪里的,他说是衡阳衡山的,姓王。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广东司机不准湖南司机开汽车,看到湖南司机就打,把我们打成这样子。我那时候21岁,趾高气扬,一听脾气就上来了,拄个棍子就走,喊了百八十人,拿着棍子沿着公路拦住广东司机开的汽车。结果打死了两个广东人。
宋子良打报告到中央,中央追查谁为首。因为医院院长是湖南醴陵人,对我很好,美国医生也对我好。抓我的命令到了医院,医院的人就告诉我,让我赶快走。美国的吉普车把我送到昆明第8军办事处,负责人也让我赶快走去贵州,到第8军师管区去当副营长。
离开部队后考入警校
我在贵州时碰到一个同学,他有个叔叔叫夏声,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当时任贵州省公安厅处长。他就写了封信,让我回湖南,我便来到第73军当搜索连连长。等到第73军要调去打共产党的时候,我有荣誉证,又是伤兵,便以负伤未好,请假离开部队。离开部队后,我又考到了广州燕塘的中央警官学校。
来源:《我们的远方故事:中国远征军中的黄埔军人口述录》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P255-270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6-08 14:27: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