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高淳有座关王庙 关羽显灵镇日寇
2016-08-01 15:57:34  来源:江南时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南京郊县高淳有座关王庙,是江南地区惟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明、清两代都有维修,解放后为县人武部驻地。去年当地政府复建,辟为高淳老街旅游景点之一。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羽生日,民间有做“关王会”的习俗,以纪念这位有传奇色彩的武将。关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神灵?历史上的关羽又是怎么样的人?关王会又是怎么样的活动?此文采撷这一民俗作简要探讨,聊佐读者之兴。

忠义勇武关云长

关羽在三国时虽是一员名将,但在他死后的几百年间却是默默无闻。直到唐代,才有神化关羽之说。唐代范掳《云溪友议》提到:“荆州有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云长也。”晚清学者俞樾《茶香室丛钞》断言:“此乃关庙著灵异之始”。北宋,关羽名声青云直上,宋哲宗封他为“显烈王”,宋徽宗封他为“义勇武安王”。明代,关羽的名号更加神圣,万历皇帝加封他为“关圣帝君”,清顺治帝的封号更是登峰造极,是长达24字的“……关圣大帝”。

显然这个封号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就是先圣孔老夫子也望尘莫及。原因何在?

首先,关羽被视为“忠”的典型,他对主子忠贞不二,被曹操俘虏后,“上马金、下马银,美女如云”毫不动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下落后,立即“封金挂印”而去。临沮被擒,大骂孙权,不愿受降,宁死不屈。这些正是儒家宣扬的传统美德。

其次是关羽的“义”,他不但与刘、张“恩同兄弟”,就是对敌方也讲义气,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这种“舍身取义”的举动,也让后人称赞。

再有就是关羽的“勇”,他胆略过人,作战勇猛,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在当时是“威震三军”。都督荆州时,曾吓得曹操“议徙许昌以避锐”。

关羽的忠、义、勇优良品格和道德情操,正是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所期望的品性。广大的老百姓,他们深受战乱之苦,追求太平日子,把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历史上秦琼、尉迟敬德、杨家将、岳飞等,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誉,有的被供上神的宝座,关羽也就这样应运而生。

高淳县城关王庙

旧时,在所有庙宇中,关王庙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香火最旺,但千百年来的岁月更迭、天灾人祸,大多被湮没。现保存下来的也只有山西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陵、湖北当阳关公庙等为数不多的几座。

高淳关王庙坐落在老街中段,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布局严谨。进山门有九龙照壁,左右钟鼓亭、前殿为“拜殿”,供奉的是关羽未封帝前的武像,头扎英雄巾、身穿绿战袍,左手捋长须、右手置大腿,威武安详。后殿为“春秋楼”,安置着关王神像: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关王庙有两副长联:“生解州、辅豫州、保荆州、鼎峙西南,掌底江山归统驭;主玄德、友翼德、仇孟德,威震华夏,眼中汉贼最分明。”“赤面凛赤心,乘赤兔追月,守关中不忘赤帝;青巾对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无愧青天。”可谓是概括了关羽一生,为关庙中的佳对名句。

五月十三关王会

民间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羽生日,这天要做“关王会”。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5载:“五月十三日,进刀马于关王庙。”这是向关公敬献大刀、纸马、以表对他的怀念。十三日这天往往下雨,人们认为是关老爷磨刀而下的雨。

关王会还要搭台唱戏,以保地方平安。先是“写戏”,即邀请戏班,定好时间和剧目;接着“筹资”,由各户自凑分子。演出从十三到十五共三天日夜场,届时家家接亲迎客,户户拉桌吃饭。还有那些摆地摊的、变戏法的、卖小吃的、吹糖人的都来赶场子。

演出开始,先是加演彩戏,有《跳加官》、《大赐福》、《招财进宝》、《八仙献寿》等,之后就是正戏,但只演公关戏,有《三结义》、《斩华雄》、《虎牢关》、《古城会》、《华容道》、《战长沙》等,但从不演《走麦城》,那有损关羽形象。据说演关羽的演员在化装前先给关公像烧香叩头,以求庇护;红脸谱要划一金线,叫破脸,这样演出就不会出事故。演关公的角色叫红生,这在中国戏剧中是特例。戏剧分生旦净丑四大类,生分老生、小生、文生、武生,惟独扮关公的称红生。他兼有武生勇猛的气派,老生稳重的风度,花脸刚毅的功架。演员的扮相有约定俗成的规定:勾红脸、挂长须、穿绿袍、着厚靴。动作也有固定的招式,共48个亮相姿势。所用音乐只用雅乐,不像一般武戏用武乐。所以关戏的演出规矩很多,极为隆重。

高淳关王会还流传着一些看戏的趣闻。有则说某戏班演出《单刀会》,那饰关羽的演员在后台候场,喝茶时顺手把髯口(胡子)挂在架上,这时,前台锣鼓正催关羽上场,他忘记戴胡子便急急上场,当“起霸”(武将亮相)整冠理髯时,演员伸手一摸,大事不好,何事惊慌?胡子没戴!这时,饰鲁肃的演员灵机一动,道白:“来将可是云长公子乎?”饰关羽的演员明白了:“正是末将关平是也!”“速请乃父前来。”“得令!”转身下场戴胡子去了,虽然应对自如,没露破绽,已是吓出一身冷汗。据记载,近代著名京剧红生三麻子(王鸿寿)曾在高淳演过关戏,留下了梨园佳话。

关羽显灵镇日寇

在当地,还流传着一则“关公显神威,吓死小日寇”的故事。1937年12月,日军经安徽宣城水阳镇侵入高淳,疯狂烧杀掠抢,使小城陷入腥风血雨之中。某日,日军一少佐率队砸开关王庙大门,冲进大殿,哄抢了供桌上的银烛台、铜香炉等祭器。一个小鬼子爬上神座,想扯下关羽塑像盔甲上的贴金饰片,手刚搭上神像膝盖,原本坐着的关公像突然站立起来,两眼怒视、炯炯有神,又烟尘飞扬、呼呼作响。小鬼子吓得两腿一软,仰面跌下,后脑砸在殿柱石墩上,脑浆迸出,当即毙命。

原来这座关公神像是民国初年高淳著名木匠李先春,用沉香木雕刻而成。关节伸曲,活动自如。还有,庙里多年香火,神像积满尘埃,故烟尘飞扬有声。关羽显灵吓死鬼子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趣话。

《江南时报》 (2005年07月10日 第十五版)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8-01 15:58: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寇屠刀下的魔鬼煤矿

下一篇:二伯赵培宪:日寇屠杀场逃脱的中国军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