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三十二倍十五榴:射程超所有日军火炮
2016-10-24 11:5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炮10团士兵在演示“三十二倍十五榴”装填弹药。

在军事博物馆兵器馆大厅的一角,陈列着一门通体乌黑的大炮。炮管平伸,硕大的炮口仍流露着睥睨一切的霸气。与众多用“某某式”标注的火炮型号不同,它的名字很长,叫“三十二倍径十五厘米口径重榴弹炮”,简称“三十二倍十五榴”。

现代战争中,火炮被尊为“战争之神”。“三十二倍十五榴”可以说是抗日战争时中国的“战神”,它几乎是中国军队唯一能对日军取得火力优势的重型武器。可惜,当时的中国,这样的现代化武器只有区区24门。

1936年,国民政府从德国定制24门重型榴弹炮,并以其参数为名,称之为“三十二倍十五榴”,以此组建炮兵第10团。在此后的烽火岁月里,炮10团先后转战淞沪、台儿庄、豫东、武汉、潼关、昆仑关、滇西等地,雷霆万钧地发出中华民族的怒吼。

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战争利器收起锋芒,静静陈列,像一位沉默的老兵。

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隐去。
 

专为中国定制

1940年初,刚刚从黄埔军校第十五期炮科毕业的阎启志,如愿分配到大名鼎鼎的炮10团,任2营5连副连长。第一次触摸到“三十二倍十五榴”巨大而冰凉的炮身时,阎启志有种想哭的冲动。

“我就是冲着这些大炮来的,要让小日本尝尝中国大炮的滋味。”阎启志今年已是92岁高龄,说起70多年前的情景仍难掩激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阎启志是驻守在丰台的一个军训团学生兵,时年仅17岁。枪炮声响起时,他和同学们只有一个月的军训生活,甚至还没有实弹射击的经验。

趴在战壕里的阎启志,身上的武器是一支“汉阳造”和一把让29军声名大振的大刀,而落在他身边的,是冰雹一样的日军炮弹。

战斗的结果不用再说。阎启志说他“很幸运”,和几个同学突围了出来。一场血肉横飞的战斗,让这个年轻的新兵明白了火炮的威力和作用。随着部队撤退到山东境内后,正赶上已经迁往大后方的黄埔军校(当时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各地招考学员,阎启志马上报名参加考试,唯一的志愿就是炮科。

一个意外因素让阎启志首次考试落榜——体检时发现他是轻微红绿色盲,不符合炮科要求。幸好,当时为应对抗战需要,下一期的学员考试不到一个月又开始了。这一次,阎启志私下找来了测验红绿色盲的视力表,生生背了下来,终于如愿入了炮科。

三年军校专业炮兵学习,阎启志终于得偿所愿。这时的“三十二倍十五榴”已经在对日战场上轰响了三年。

当年国民政府定制“三十二倍十五榴”,就是为侵略中国的日军“准备”的。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应付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国防建设,1934年春,国民政府向德国提出了订购15厘米口径重榴炮的意向。

当时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总顾问、德国前国防部长塞克特是这次军火采购的中间人,也是最初的建议者。1933年6月,塞克特在给蒋介石的建议书中写道:“‘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窥伺中国,若无相对炮兵与之抗衡,在未来抗日战争中防御和获胜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如不加强训练和供应足够的武器配备,将来在战场上势必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溃不成军。”

在塞克特的建议之下,国民政府军政部准备筹建新式重榴炮部队。榴弹炮是发射仰角大的野战火炮,弹道高而弯曲,能飞越障碍物攻击目标。大口径、远射程的重型榴弹炮是保持地面火力优势的必要武器。而当时国内根本没有生产现代火炮的能力,只能向军事发达国家采购。

根据抗日战争史料记载,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野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这样的火炮配置,其实并不算强,但用于攻击师级作战单位也未必配备火炮的中国军队,已经绰绰有余。

也正缘于此,国民政府在订购重榴炮时就有三个指向非常明确的要求,一是火力猛,口径要150毫米。二是射程远,最大射程要达15公里,超过几乎所有的日军火炮。三是要能发射榴弹和破甲弹两种炮弹。破甲弹是用于攻击军舰的,这一点显然是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引发,当时的中国军队被日本军舰的巨炮完全压制,却拿它没有丝毫办法。

国民政府订购下单前,国外军工巨头纷纷前来报价。克虏伯是其中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国自晚清以来,重炮几乎都来自克虏伯。而它当时也确实有一种刚刚研制出来并装备德军的火炮,与中国的要求非常接近。按照中国的命名方式,当时这种克虏伯大炮应该叫“三十倍十五榴”。

“三十倍”、“三十二倍”是火炮倍径,指炮管长度与口径之比,是衡量一门炮威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相同口径下的火炮,倍径越大威力越大,射程更远。

“三十倍十五榴”唯一让中国不够满意的是射程为13公里,比要求略短。这时,另一家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厂提出,可以在 “三十倍十五榴”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三十二倍径,提高射程。试制的“三十二倍十五榴”果然效果很好,各方面都满足中国要求。因为“三十二倍十五榴”来自克虏伯的基础设计,再加上克虏伯在中国的声名,很多中国士兵也称“三十二倍十五榴”为“克虏伯大炮”。

这是当时最新型的现代化火炮,其性能指标与现在的火炮相比也不遑多让:最大射程为20000米,有效射程为15000米,弹头重50公斤,有效杀伤半径50米。

1936年,24门“三十二倍十五榴”运抵南京,炮10团随即宣告成立,举国为之振奋。

不过,相对于当时中国300万陆军部队来说,24门现代化重榴炮终究太少。没办法,这种终极利器实在是太贵了。

根据“1934年德国军火输华数值统计表”,国民政府当年向德国订购了总价值折合中国法币3507万元的军火。而一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配备1000发炮弹,每套价格要87万元,总价高达2088万元。也就是说,这批重榴炮的金额就占了全部军火采购额的六成。

即便是中国舍得重金,德国也不会再卖了。“三十二倍十五榴”交付中国的当年年底,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缔结了同盟条约。这使得仅有的24门重榴炮更显得金贵异常。

到阎启志分配到炮10团的时候,这批中国军队视若珍宝的重榴炮却只剩16门。“三十二倍十五榴”首次参战,就折损了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0-24 11:53: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张自忠牺牲后日军列队脱帽向遗体敬军礼

下一篇:日军原本没有攻占南京的计划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