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抗日根据地的生产事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抗战又需要发展生产来支持。因此,发展生产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基础。随着减租减息运动的深入贯彻执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不但扩大了耕地面积,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耕作技术,而且,互助组、扎工队、纺织组、运输组、合作社等各种互助组织得到了大发展。大生产运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在他们中间,有互助先驱李顺达、妇女榜样郝二蛮、劳动英雄李马保、植棉能手靳玉良、纺织英雄赵春花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们的模范事迹感召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发展生产、支援抗战的神圣事业中,对战胜极端困难,坚持敌后抗战,起了重大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靳玉良是山西省黎城县西水洋村人,他是太行区著名的植棉能手,曾先后出席了太行区召开的第一、第二届群英会,被授予“植棉能手”的光荣称号。
靳玉良在成为劳动模范以前,是一个染上了毒瘾的大烟鬼。他出生于贫寒的家庭,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感到十分苦闷,在这种情况下,他学会了抽大烟,从此,变得不务正业。为了抽大烟,他变卖了仅有的一点家产,还把老婆也卖给了别人,成了一名光棍汉,在村子里,谁都瞧不起他。他自己也自暴自弃,生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抗战爆发后,靳玉良的家乡成为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号召农民参军参战,支援抗战,发展生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靳玉良决心戒掉毒瘾,重新做人。他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思想觉悟很快提高。1943年,太行区发生大灾荒,抗日政府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开展生产自救运动。靳玉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联络10户人家,成立了一个变工队,互助互济,发展生产,渡过了当年的灾荒。1944年春耕季节,黎城县几乎没有下过一场雨,田地干的无法下种。靳玉良带领群众打水井,挖河渠,引水灌溉,担水浇种,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了春耕任务。与此同时,他响应抗日政府发出的“种植棉花,发展纺织”的号召,在自家的土地上试验种棉花。经过精心耕作,到秋天,他种的一亩半棉花居然收获了118斤,这在一向很少种植棉花的黎城县几乎是个奇迹,他的事迹一下传遍了附近的村庄。
1944年11月,靳玉良出席了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大会授予他“植棉能手”的光荣称号。在大会举办的生产展览上,还专门对他的事迹作了介绍。参加这次大会回来后,靳玉良决心带领全村群众种植棉花。他认为,西水洋村处于漳河岸边,有十多顷滩湾地,群众在上面种粮食,每亩只能收二、三斗,几乎等于白忙乎。于是,靳玉良动员群众在这些地种上棉花。他说:“斤花斗米,一亩地种上棉花顶粮十几、二十几倍。”靳玉良的话使大家开了窍。1945年,在他的指导下,大家在这些河滩地种了棉花,这一年,全村共种棉花358亩,秋后,收获的这些棉花纺线织布,使全村实现了穿衣自给。
为了提高种棉产量,靳玉良不断钻研种棉技术。经过摸索,他总结出一套当地种棉高产的经验和方法,他种的棉花在全村亩产最高,达到亩产净花60斤,折小米6大石。成绩面前他没有骄傲自满,他决心带动村子里的其他群众也靠种植棉花实现衣食自给。为此,他报名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种棉技术培训班,刻苦钻研,虚心请教,从理论上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回村后,他耐心辅导群众种植棉花,帮助群众解决种棉技术中的难题。在他的带动下,1946年,全村六分之一的土地都种上了棉花,共有棉田628亩。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确保棉花丰收,靳玉良逐门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巡视检查,从选种、浸种到下种,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掉以轻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秋天,黎城县西洋水村获得了棉花生产大丰收,共收棉6.5万多斤,折合净花达2万多斤。
有了棉花,如何能尽快地纺成线织成布,这个问题又摆在了靳玉良的面前。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动员群众开展纺织运动,筹资买回两部压花车,首先把絮花轧成了净花,之后,又动员群众投资入股,买回脚踏弹花机,将净花加工成了熟花。有了熟花就可以纺线织布了。靳玉良亲自买树木请木匠制成一辆辆纺车和织布机,在村里成立了纺织合作社。他根据劳资两利的原则,合理制定了分红办法:工人与合作社六四分红,工人得六,合作社得四。合作社得的四分,一分用于维修机器,扩大生产,三分给出资者。纺织合作社的成立,大大推动了纺织运动的开展,使全村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
在靳玉良的带动和指导下,西洋水村几乎人人学会了种棉花,家家户户都靠种棉花、搞纺织实现了衣食自给。解决了穿衣问题的村民们编上歌曲来赞扬靳玉良,其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一亩棉四亩田,
家家户户堆满棉;
全凭靳玉良,
大家都发财;
纺成线织成布,
换季不掏黑屁股!
玉良是个英雄汉,
大家学他好好干。
1946年12月,靳玉良出席了太行区召开的第二届群英大会,再度被评为植棉能手。《新华日报》(太行版)专门介绍了他的事迹,文中指出:“靳玉良从宣传推动群众种棉,继而组织农村纺织。随着棉田扩大,他又与合作社结合,使纺织事业进一步发展。”文章高度评价他的所作所为“是创造工业原料,并制成工业半成品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资料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12-27 11:09:3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劳动模范——张智升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劳动模范——李顺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