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荣 斌:难忘蒙山众乡亲
2018-09-03 08:54:11  来源:《忆沂蒙》  点击:  复制链接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日,日寇华北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亲自指挥四个师团、三个独立混合旅团五万多人,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中心一一沂蒙山区进行残酷的“扫荡”,妄图一举摧毁我沂蒙根据地。为保存有生力量,鲁中军区主力分散突围,跳出包围圈,到外线打击敌人。当时,我鲁中军区教一旅附属三分所的负责人,带领七十三名伤病员,奉命分散在费北(现在的平邑县)黑山、大青山、五彩山一带,与敌人周旋,在群众掩护下,我们坚持了三个多月,伤病员和医护人员无一伤亡。这里的人民群众给我们留下了永世难忘的印象。

  十一月初,我们带着伤员来到黑山、大青山、五彩山一带。这里山高谷深,怪石林立,从南向北有五条大山谷,分布着六七个小山村,大者不足二十户,小者仅一、二户,平均每户人家都要掩护两名以上的伤病员。开始我们还担心,群众能否自愿承担这么重的担子?谁知当伤病员到达各村之后,没等分配,各家都争先恐后,领的领,抬的抬,背的背,一忽儿伤员们就成了各家各户热炕头上的客人。有的老乡稍迟到一步,没能领到伤员,就与村里干部吵嚷起来,象是剥夺了他抗日救国的神圣职责似的。

  小布袋峪的刘大娘

  五彩山北麓有两条山谷,每条山谷里都散住着十几户人家。山谷状似口袋,西谷较宽且长,住户稍多,称大布袋峪村;东谷较短,称小布袋峪村。据县政府同志介绍,小布袋峪是这一带群众基础最好的,村内有党的秘密组织,支部书记是个叫刘苦妮的大娘。我们刚到的第一天,在山梁上迎接的就是刘大娘,看上去有四十岁出头年纪,中等个儿,清瘦脸,尖下颌,眉额上已有不少皱纹,头上已丝丝银发,两只大手上长满厚厚的老茧。当她看到担架上有位伤员穿着单衣,身上只盖着薄薄的被单,被山风吹得卷屈着身子时,立刻脱下棉袄盖到伤病员身上。伤员感动得热泪直流,忙说:“大娘,我年轻不冷。”到了村里,担架还没落地,全村人都围了上来,有的从家中拿来被子,有的送棉衣等,不一会儿,二十名伤员都有了御寒的棉衣、棉被。

  小布袋峪住了二十名伤员和一个医疗小组。这天晚上,我和通信员小徐临时住在刘大娘家中,她家有三间石屋,坐东朝西,小院子南边是一间团瓢(简易草屋,屋顶圆形象瓢)。三间屋的南间有一盘炕,炕上坐卧着四个伤员。中间是个锅灶,北间是大娘一家住的地方。晚饭大娘还特意切了些腊肉,煮了两大碗南瓜。饭刚做好,村长马大爷和一个腰间缠着子弹带,腿上扎着绑带,手提步枪的小伙子进屋来了,大娘一见就说:“咋才回来?同志们都等你回来吃饭呢!”这时我才知道村长就是大娘的老伴,小伙子叫铁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饭后,由马大爷领路,我们逐家看了房东和伤员,回来时,大娘已在炕下搭好了地铺,这就是我和小徐的住处。伤员由于路途上的疲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从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日寇集中很大兵力,重点合围东西蒙山,在我们驻地大青山上就进行过三次大的战斗。相距小布袋峪不远的黑山口,一个不满二十户人家的山村,也驻上了二百多名日伪军。他们除了派大部队有计划地逐山头、逐山峪进行搜捕外,还经常组织小股敌人到村中骚扰,碰上人就抓,见牛羊就抢。还扬言“不交出八路伤员,不交出粮食,不并村,不领良民证,一律以八路论处”。时间一长,我们就掌握了敌人清剿活动的规律,利用夜间他们不敢活动的特点,及时转走一些易暴露的轻伤员。有些不适宜转移的重伤员,仍在原地隐蔽。小布袋峪就有这样的三名重伤员,在刘大娘家的田里挖了个洞,由她和一个卫生员共同来照看。敌人曾两次重点清剿过刘大娘家,但都未发现。这次情况不同了,一百多名日伪军住下来不走了。鬼子的帐篷,安在洞旁的一块梯田里,来来去去的鬼子就从上面经过,到沟下取水的鬼子,也常从洞口来回走,脚步声,谈话声,在洞中都能听到。刘大娘沉着镇静,不时的叮嘱我们不要害怕,洞顶是块大石头板,不易发觉,就是被发现了,也要沉住气。伤员们的手榴弹也都集中起来,准备和敌人作最后的斗争。就这样我们静静地熬过了两天一夜,直到外面传来敌人撤走的信号,才打开洞口爬出来。

  我们出洞后,迎面来了一个人,他战战兢兢地说:“婶子……不好了。”就一头扑到大娘怀里,“俺叔……他……”我快步跑到村头一看,啊!一个人被烧的漆黑一团,只有从旁边那沾有血迹的光板皮袄上,才知道他就是刘大娘的老伴马大爷,我赶快把羊皮袄盖在尸体上。紧接着,大娘由他侄媳妇扶着,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尸体前。我心里想,大娘一见准会晕过去,就连忙搀扶大娘的另一臂膀。大娘硬是坐在尸体旁边的灰烬上,掀起带血的羊皮袄,抱住那烧黑的尸体,好大一阵子,既未放声大哭,也未说话。我低着头,流着泪,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大娘,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大娘!你就放声地哭吧!这样你或许好受些。”但大娘却轻轻地摇了摇头,放下了尸体,盖上了皮袄,颤抖着说:“孩子他爹,你死的好惨,但也死的值得,你没有给咱中国人丢脸。”突然,大娘抬起头来,四下里望了一圈,急着问道:“侄子和铁柱他们呢?”“是啊!他们?”大娘的侄媳随声应着,一转身就往山上跑去,边跑边回头说:“婶,我上山去找找。”大娘的侄媳走后,她抬起头来看了看我:“咱光难过不行,该合计合计怎么办?我这么想,等会年轻人下来,先葬了您大爷,再看看埋的公粮和机器,再煮点红薯,天明前还得进洞啊。”大娘说完这话,抱来一抱山草和几段草绳,用血污的光板皮袄,默默地包扎大爷的尸体。这时,大娘的侄媳气喘吁吁地跑来了,焦急地说:“婶,没……没找到,暗号也联……不上,爬到洞里去看也没有。”大娘沉思了一会儿说:“要是转移了那就好!可也该回来了,咱先休息会,也让他们看看你大叔是怎么死的,永远记住这笔血债,叫鬼子加倍偿还!”

  启明星已在正南了,山西梁传来两下击石声,不久又传来两声猪叫声,这是联络暗号,我也按规定回答了联络暗号,转移的人们果然回来了。走在前面的是两名已愈的伤员,我连忙问道:“民兵回来了吗?”伤员说:“没有见,只在路过西山时,看到一具尸体。”听到这消息,我心里有一种不祥之感,就匆匆忙忙地向西山走去。

  西山是大小布袋峪山梁上的最高点,南连接五彩山的主峰。我爬到西山顶,正赶上转移回来的人们在休息,我就约他们一同前去寻找,就在这西山与主峰之间的山凹部,先后发现五具尸体,经辨认,他们是小布袋峪的五个民兵,其中就有刘大娘的儿子,他身上的弹孔和刀痕上的血渍都成了黑色的斑块,根据现场分析,民兵们发现鬼子住在我们洞口边,为引走鬼子保护伤员,他们在西山向敌人开火,结果,遭到山上和住在大布袋峪敌人的包围,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牺牲的。

  大家把烈士的尸体抬回村边,刘大娘再也忍不住了,一下扑在儿子身上,放声地大哭起来,好像全然忘记山下还有敌人。在场的人都哭了,伤病员也个个泣不成声,哭声震动着整个山谷。

  从这以后,刘大娘接连三天没有吃一口饭,也没喝一滴水,但她仍然挺着身子带领全村进行反“扫荡”,仍然无微不至地照顾伤病员。我们劝慰大娘保重身体,大娘却说:“我一闭眼就看到鬼子在杀人,全身就发热,感到很有劲,非要跟鬼子拚个死活不行。”大家都一再向刘大娘表示:“我们都是你的儿子,一定狠杀鬼子讨还血债,为大爷、大哥报仇!为乡亲们报仇!”大娘满眼含泪激动地说:“好孩子,大娘信得过您。”能行动的伤员,都闹着要回部队杀鬼子,我们只得允许九名已基本全愈的伤病员出院去找部队。

  大布袋峪的谭大爷

  谭大爷是大布袋峪十二户人家中的一户,住在峪的上部靠近山根的地方。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有不少柿子,核桃等山果树,树荫下有一个方方的庭院,院内三间正屋,一间厢房,厢房前种着两棵石榴,门前有两株茶树,庭院的北边是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园,从山上引下的一溪流水,经过菜园流向峪底,一眼看去就知道这是一户很勤劳的小康人家。

  谭大爷身高一米八、九,长方面孔,黑里透红的肤色,方额大眼,花白胡子,肩宽腰圆,五十六、七的年纪,相比之下,老伴显得太矮,只及老头的腋下。老两口无儿无女,过继了一个本家侄子作儿子,二十多岁的人,娶上媳妇还没过一百天,就因婆媳不和分家啦。谭大爷这回领回五个伤员,其中三个生活不能自理,全由他家来照顾,大娘翻箱倒柜,把能御寒的衣物都找出来给伤员。他养了一群鸡,下了不少蛋,每天不是煮就是炒,顿顿让伤员吃上鸡蛋,还把自己养的一头猪杀了,除自己留一部分,其余的全村都分了。他嘱咐各户,要把肉煮烂,好好地给伤员养身子。

  谭大爷夫妇,对待伤员就象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每当给伤员换药的时候,大娘总是托着伤员的患肢。换下的浓血纱布总是及时洗净晒干,然后叠得板板正正,她还常常烧好艾芭水,为伤员烫洗肿胀的肢体。五个伤员都亲昵地叫她:“娘!”

  这时,各村抗日组织,天天用鸡毛信送情报,我们分散各村的伤病员和工作人员,又都是侦察员和情报员。因此,鬼子在几十里以外的活动情况都知道得很清楚。有一天,二百多名日伪军驻进了八十里外的一个村子不走了,我们把轻伤员连夜转移,不能跟随行动的转入地下,谭大爷不慌不忙,利用夜幕的掩护,和我一起将两个伤员架扶到离家一里之遥的东岭,登着木梯爬到一块石崖上。崖上是一些错综排列的巨石,两块大石之间有一条缝隙,侧着身子可以走进去,缝隙左下侧,又出现了一个三角形洞口,沿洞口爬进去,有块较宽阔的地方,足能容纳三、四个人,里面铺了厚厚的山草,也准备好了饮水和食物。只要在进入石洞处,放几块石头,任何人都不会想到这里会有洞。谭大爷把两个伤员安顿到这里后,再三叮嘱,只有听到他规定的暗号才能出洞,否则,任何情况也不能露面。

  谭大爷掩藏好这两位伤员后,赶忙回到家中,又和我把另外两名较重的伤员送到三个坟堆的墓地里,他先把坟前一块供桌石掀起,又抽出几块灰砖,取出一块木板,露出一个洞口。大爷下至洞内,点燃了油灯,将伤员一个个送下去,等我到里边看时,大爷才说:“俺老两口无儿无女,就把坟先修好五年了。”这坟是用砖砌成,用石条盖顶,象一间宽敞的卧室,壁上还有小壁厨,放着饮水和食物,砖地上铺着山草,草上有一张老羊皮,草旁竖着两根竹杆,作为通气孔通到上面草丛里。等把伤员安顿好后,大爷一再叮嘱:说话要轻声,点灯先把气孔罩好,免得光线露出去。接着,拉我出了坟洞,将供石原样放好,仔细地清理了地面痕迹,我们才离开了坟地。

  第五个伤员的隐蔽处,是一块两层石阶的梯田,田埂上有棵柿树,还种着一片金银花。两道用碎石砌成的田埂,在柿树下结合成了一体,谭大爷移动了几块石头,露出了洞口,里面只能坐卧一个人,洞的上面是一块大石头。谭大爷说:三年前我在这里捉住一只獾,以后听上级说,要挖洞掩护伤员,我就把它改成现在的洞,说着我们就把伤员藏了进去,又伪装好了洞口。

  此后,鬼子四十多天的清剿,从未发现伤员的痕迹,伤员也恢复了健康。

  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使大家更敬佩谭大爷,有的同志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谭诸葛。

  一天拂晓,我军一个主力营从外线转入内线,准备打击清剿的日伪军。谁知刚进入大青山,便被鬼子发现了,我军立即占领了制高点,战斗从上午八点钟进行,到下午五点钟时,部队才突围下山。下午两点钟左右,送来了五个伤员,他们是在大青山负伤,从山南转到五彩山来的,估计敌人可能追踪而来。在我们为伤员包扎伤口的时候,谭大爷早已等在旁边,他焦急地说:“鬼子在山下,随时都可能来,快把伤员交给我吧!我有办法。”说着他拉我走出门来,指着菜园东边沟崖下的一个天然洞说:“这洞口朝大路,洞底像口锅,一眼就能看清楚,敌人不会怀疑在这样的洞里会藏人。可是他们不知道洞底下面有个向东拐弯的土坑,可以藏下两个人。向洞里扔手榴弹,打机枪都不会伤着人,我们来个实实虚虚,保准没事。那个膀子受伤的同志就放在靠路口的山草堆里,那里前前后后有数十个草堆,鬼子是不会搜查路口那一堆的,剩下的还有两个伤员,就藏在我侄儿的洞里,他们两口子到亲戚家去了,几天还回不来。”就这样我们很快安置了伤员。

  不一会,山上信号树倒了,大家迅速进入各自的隐蔽点,大概在下午三点左右,鬼子从山上一直搜到山腰。把离路口远些的草堆,用刺刀挑翻了三堆,再也未动其他堆,看见菜园里的洞,先扫射了一阵机枪,又扔了两棵手榴弹,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事后,那两位伤员说:“机枪、手榴弹都没伤着毫毛,就是让烟呛得只想咳嗽,又不敢咳嗽。从这以后,有的同志看见谭大爷就叫诸葛大爷了。

  崔家峪的崔大爷和崔大娘

  黑山口的鬼子已撤走好多天了,上午八点以后人们就爬出洞,在村里村外走动走动,或是躺在草堆里晒晒太阳,捉捉身上的虱子,我们也可在白天为伤员换药治病了。有一天,大概在九点钟左右,山下东南方向,响起阵阵枪声。伤员闻枪声后多数又转入地下,奇怪的是山上的信号树没有倒下,也没有传来哨声。我和通讯员小徐爬上村西高地,向东南方向窥望,忽然从山上下来一个人,他跑几步又走几步,象是很吃力的样子,我们迎上去一看,原来是一分所卫生员张敬林。他头发很长,眉毛上染着白霜,面孔又瘦又黄,颧骨也突出来了。我看着他那疲惫的样子,奇怪地问道:“啊,小张,都说你失踪一个多月了,你是从哪里来的?”他稍为喘息之后,就依在我的身旁讲起他失踪的经过。“我分工带领七个伤病员在李庄。一天,鬼子来清乡,我和两个轻伤员随着老乡向西跑,刚到崔家峪的西山梁,就遇上了一群鬼子,拚命向我们开枪,几个人倒下了,我的右臂受了伤,流血不止。回头一看,后面的鬼子也追上来了,我只得躲到死人堆里装死,也不知怎么失去了知觉,当我醒来的时候,已躺在崔大爷的地洞里。

  崔大爷四十多岁年纪,夫妇俩只有一个女儿。今年还不到十五岁,但已挽了发髻。开始我叫她大嫂,以后改叫大姐,再以后就叫妹妹。大爷世代行医,鬼子清乡害苦了他家,房子烧成了灰,三口人白天夜里都藏在洞里,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偷偷爬上来提桶水,制点饭,总算躲过了几次清乡搜查。当我问起我是怎么到了这里来的,大爷告诉我:“那天鬼子走后,我在洞里听见邻居家哭天嚎地,我就爬出来,到邻家一问,才知道鬼子在西岭杀了不少人,俺村里就有好几个,我跑到西岭去帮忙,发现你躺在那里,口里还有气,就把你背回家来了。“啊,我领的伤员呢?”我想到这里,就想立即去找,但怎么也站不起来,大爷大娘去打听伤员的下落,叫我好好养伤。我在洞里住了大概有四天,觉着就象过了一个月,大爷把我的伤口上的积血和泥土洗掉,又贴上些洗过的艾芭,找了块旧布包扎好。第五天夜里,我好不容易说服了大爷,爬出洞来去找找伤员和其他同志。可还没走出院子就摔倒了,口有点张不开,脖颈发硬,腿也不听使唤。大爷又把我背回洞里,到了天亮就开始抽风,我心里很清楚这是得了破伤风,肯定活不成了。就把家庭的地址和父母的姓名告诉了大爷,请他老人家能在我死后捎个信去。可是大爷大娘却慌而不乱,他们一面安慰我,一面忙着为我找药、配药、煎药,但我的口一点也张不开,只好一滴滴的灌进去,一连抽了很多天的风,最重的时候全身抽成了一只弓子型。大娘和小妹妹看到我那痛苦劲,难过得直流眼泪,大爷一天不知给我试多少次脉,改过多少次方,也不知夜间上山采过多少次药。一家人冒着风险,为我日夜忙碌,终于从阎王爷那里把我的生命夺回来了。他一家人当时真是高兴极啦,大爷大娘各拉着我的一只手,久久地流着眼泪,一再重复着一句话:“可把你救过来了,可把你救过来了!”

  我听到这里,一下子就把小张拉了起来,三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热泪浸湿了衣襟。啊!真是奇迹,沂蒙山上的奇迹!外科学上明文写着,伤后七日发现破伤风,为急重型,多难以治愈。小张在第五日发病,竟然用草药治愈了,这是崔大爷一家用自己的心血,用根据地人民的心血,把他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的,他们不愧为我们子弟兵的父母啊!

  四十多年过去了,蒙山乡亲那种勇于献身革命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的民族情感,依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我经常想,没有这些根据地的乡亲们,就没有人民军队的今天,就没有革命的今天。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9-03 08:54: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陈舜瑶:皖南事变和周恩来的领导艺术

下一篇:周振强:四川綦江战干团惨案回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