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 路
刘伯承师长指出:将村与村相互联系的大车道挖深五、六尺,以掩护部队行动和群众转移,并把挖出的土放在路上沿一尺以外筑成土埂,供我军民观察敌情和随时袭击敌人,沟内挖宽五、六尺,可供部队、群众通行大车和牲口,并在适当距离挖出错车道。从此大名县的群众同其他县一样,开始了破路。但把破路作为全县性的突击运动,是在1939年2月25日行署发出56号破路训令之后。训令要求:从接到训令起,一律开始破路,各村群众凡15岁以上、50岁以下者均须参加,各级政府机关和群众团体要联合组成破路突击队。从而各地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破路高潮。
我当时在基层具体抓了这次破路运动。经说服动员,群众都能踊跃参加,一般做法是:首先阐明破路的规格要求,根据各村男性青壮年人数(因那时青年妇女还没有下地劳动的习惯),合理的分配路段,并组织竞赛。在村与村、区与区、县与县之间的边界路段,双方必须密切联系划分,避免破路不衔接现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破的大路形成网络,四通八达。大名全县破路约几百华里。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破路运动未开展之前,敌人外出扫荡多有汽车、装甲车、坦克配合,从破路运动之后,敌人的机械化部队不能横冲直撞了,大大受到限制。除沿公路线外,敌人深入根据地扫荡多为步兵。1940年下半年,我军胜利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大名、馆陶、邱县、曲周、广平等地进行连续报复性地扫荡。我军依靠路沟与敌人周旋,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群众抱着孩子,牵着牲口在路沟里安全转移。我多次混在群众中跑扫荡,我们在路沟中看敌人地行动一清二楚,而敌人却看不到我们。
打 狗
在扫荡和反扫荡频繁进行地战斗环境中,为了有利于我军夜间秘密行动,在破路的同时,开展了一场深入而普遍地打狗运动。要求逢狗便打,一犬不留。
狗对主人忠诚、驯顺,尤其在看家守夜时表现勇敢、机智。遇有陌生人即狂吠报警,看见主人就摇头摆尾。加以狗肉是美味,狗皮可取暖。因而农民家家都爱狗、养狗。当打狗运动布置下来之初、根据地群众普遍存在着舍不得,难下手的思想。经过反复动员,一再说明:我军行动都在夜间,为了有利于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部队行动都要严格的保密。如果部队行军过村,群狗狂吠,在敌我力量犬牙交错的形势下,实际上起了给敌人通风报信的作用。因而打狗是打日本鬼子的需要,是保护人民利益的需要。在说服打通群众思想的基础上,大名县抗日根据地的打狗运动,和其他县同步的由点到面地开展起来了。
打狗运动以限期自打为主,即谁家的狗由主人在限期内自己动手打死。皮肉归己。每村都由几名青壮年积极分子组成打狗小组,遇有在限期内没有打死的狗,由打狗小组负责检查打死,皮肉也由打狗小组处理。在打狗运动开始阶段,打狗多不得法,打不到要害。后来摸索到打狗要打头,一棍即打死。也有用绳套在颈部勒死的。传播了这些狗少受折磨的致死办法,群众接受较快,加快了打狗运动的进度。
根据地农民不养狗或多养狗的户都是极少数,按每户养狗一只匡算:大名在这次打狗运动中约打死上万只。通过打狗运动,在根据地内狗是绝迹了。但在深入检查中发现,有少数群众把狗特别是幼犬,暗中送到敌占区或接敌区的亲友家去了。遇有这一情况,一般并没有进行深究。由于受民间义犬救主、黑狗告状轶事传闻的影响,也发现少数群众把打死的狗挖坑埋了,甚至个别群众还向埋掉的死狗烧香,并说:“不怨我们哪,见到阎主不要告我们。”
挖 洞
1941年以来,敌人推行“囚笼政策”,增设据点,修筑公路,分割我根据地,以达到蚕食的目的。敌人扫荡更加频繁,斗争环境更趋恶化。为了咬紧牙关,渡过最困难时期,继破路、打狗之后,在上级统一布署下,各地普遍地进行了挖洞(即挖地道)。除大型军用地道有重点的、有组织的挖建外,地方上使用的中、小型地洞几乎遍地开花。当时我在杨家桥区担任区委书记、区长,这个区共辖34个行政村,其中杨家桥、包头、李马寨、于旺庄、屯头五个村都有敌人据点。区边沿地区的金安村、龙化等敌人据点尚未计算在内。那时的工作就是围着敌人的据点转,惊险和艰难的程度不言而喻。为了就地坚持工作,做到区不离区、县不离县,在工作基础好的重点村都挖有地洞。有一次遇有敌人合围扫荡,由于四处受敌,难以冒险突围。我领着县委书记张力耕等同志,钻进东司庄党员韩玉洁同志家的地洞内。他的老父亲为我们刚伪装好洞口,敌人就进村了。敌人集中在东司庄骚扰了半天,又住下过夜了。当时我们最耽心敌人在东司庄增修据点,不料次日拂晓集合回城了。老大爷把洞口揭开喊我们出洞后说:“有惊无险!”前两年我看到韩玉洁同志,他对我说:“这个洞至今完好无损。”
敌人渐渐发现我们挖了不少地洞,外出扫荡时就到处找洞。偶尔发现了洞口,就往里灌水或施放毒气,有时敌人也钻洞里搜索。我们开始挖的洞比较简单,只是求得有个隐蔽藏身之处。针对敌人的破坏,我们后来挖洞有很大改进。洞口各种各样的伪装更加巧妙了。洞内挖有休息室,备有饮水、干粮、枪支、铁锹等。通往休息室的地道挖有数处卡口和陷井。卡口内外比较宽敞,人稍弯腰即可通行,而卡口仅供一人爬行而过。爬过卡口一般都挖有陷井,陷井上盖有木板,我们自己人进洞后即把木板拉走。遇有紧急情况,卡口可立即堵死,如遇有敌人进洞搜索就必然跌入陷井。为了解洞外动向,一般在通往墙壁处挖有竂瞭望气眼。
军用大型地道多有武装部门设计,组织民兵挖建。这种大型地道不仅有入口,而且有出口,甚至有多口。有的从村这头挖到村那头,有的从村里挖到村外,也有的从这村挖到附近村。不仅长度有利于部队周旋,而且地道的高度、宽度,一般说来两人并肩稍弯腰即可顺利前进。军用地道的洞口有的伪装掩盖,有的根本不加掩盖。有一天我夜宿漳二庄,拂晓村南发现阵阵枪声,我本来应迎着敌人枪声向南突围,而这次却一直由敌人赶着向北跑,不久北西东都发现敌人。这次敌人从大名、馆陶、广平、曲周分进合击的中心地带是西河寨,而我偏偏被合围到这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急忙躲进一户群众家,老大娘告诉我院南头有一洞口敞开着,我立即钻入军用洞内。当时,我下定决心:我宁牺牲在洞里,也决不当俘虏。敌人在村边鞭答群众的哭嚎声,我在洞内清晰可闻。由于敌人只注意抢劫财物、粮食,在西河寨半天一夜,也未到洞口来。事后我带着礼品专门去感谢了这位老大娘。
改造村形
改造村形最初是拆除围寨。在旧社会群众为了防匪,一些大村尤其是集镇多筑有坚固的围寨。这些围寨有利于敌人增设据点,长期固守。根据行署的指示,大名县早在1939年就开始拆除了围寨。1941年以来,由于斗争环境日趋恶化,敌人时常在拂晓时捂村子。因而在挖洞的同时又进一步地改造村形。除了大门改小门,正门改旁门外,主要村口和村中大道筑有多处一人高的土墙,这些土墙留的人行道成交互状,从村一端看不到村另一端。遇有敌人捂村,有利我军进行战斗,更有利群众安全转移。我有一天夜宿北贾庄史越家,次日早遇上敌人捂村子,我利用改造后的村形安全逃向儒家寨。当然改造村形也给群众进行麦收和秋收来往车辆带来不便,因而农忙时就将土墙拆除,庄稼抢收结束再筑起来。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9-06 09:27: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李一帆:抗日战争中的破击战
下一篇:蒋丰年:大名飞机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