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初,当“七·七事变”爆发两周年、日本军侵占我们大片国土之际,晁老这年45岁,要由冀鲁豫边区中心地区的濮阳一带出发,去冀南地区三分区的广平县张洞村开会,听取传达苏共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当时夏粮小麦的收打业已场光地净,但秋禾的生长尚未形成青纱帐。战争年代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奔波。如果骑匹牲口或自行车,一来途中还得侍候它,二来遇到敌人封锁也难以通过,况且晁老也不会骑自行车,同时在敌我犬牙交错、兵荒马乱的形势下,反而惹人注意。因此晁老身穿粗布蓝长衫,圆口布鞋,仍是教书先生模样,未带片纸只字, 就独自一人上路了。走到卫河边,卫河水大流急,而且敌人筑有碉堡沿河守护,所以晁 老绕道大名城西而行。事也巧合,当走到八里庄处,正与城内外出的伪军遭遇,当即被俘到大名城内。人入虎口,情势万分危机!
解蕴山同志首先获得这一消息。当时我正在解蕴山同志身边工作,他听到这一消息后,那种焦急不安的心情和奔波忙碌营救的情景,我亲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蕴山同志在七师二班读书时,与晁老于1927年先后参加共产党,结业后留校当了职员,以合法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对晁老敬仰之情和同志间的战斗友谊不言而喻。当时解蕴山同志不仅是大名县四区抗日游击大队的领导人,而且还担任大名县抗日政府的民训科长。他趁日本宪兵队尚未获悉,晁老仍由伪军扣押之际,火速找到社会关系进城亲见马宇民,要他不惜一切,全力营救。营救过程中请吃请喝,送钱送物,由外边筹款送进城。
马宇民当时在伪县政府任建设科长,他在七师一班毕业后曾任乡师校长。他和解蕴山同志都是晁老同一时期的学生,对晁老同样有敬仰之情。尤其解蕴山同志嘱他去营救晁老,他也只能听从,因解蕴山同志当时在城外大权在握。那时城外抗日武装相当活跃:在五花营进行了伏击日本鬼子兵的战斗,在窑厂战斗中把日本兵击溃并追击到大名城近郊;特别是组织奋勇队攻打一次大名城。马宇民是城外金滩镇人,回民,是个知识份子;并非死心从敌,特别是看到抗日高涨的形势,更愿为自己留条后路,所以马宇民在营救晁老过程中,作到了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马宇民首先一口咬定晁老是教书先生,外出就医。直隶省立第七师范校址就设在大名城厢北关,晁老前后在校教书多年,大名妇孺皆知。伪军又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线索,也感到有点理屈词穷。其次,竭力避免声张,把知道这一事件的人,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以达到蒙蔽日寇的目的。第三,向关键伪头头如崔良田、耿如岗团长送大礼。马书林看到过从城外送进来的中央票,还有现大洋。第四,马宇民一家当时在大名城内住有四口人:妻金银淑,子马书林、马兆林,由全家性命担保。就这样经过周密果断的营救措施,晁老由伪军扣押约五、六天,马宇民有一天把他领回在城内自己家来了。
马宇民当时家住在城内马号街北头路东大门朝西。这个院四间北屋住有伪军耿如岗团长一家,马宇民和妻金银淑、子马书林、马兆林住在三间西屋;晁老来后就由当时16岁的马书林昼夜陪同住在三间东屋。在这期间,晁老除一日三餐有马号街南头一家饭馆包伙,由马书林按时陪同前往就餐外,就呆在家里不出门。晁老虽然身困敌穴,但一直表现出临危不惧,沉毅镇静的非凡风度和气势。他少言寡语,有时借书解闷,偶尔也给城外写个秘条。晁老在马家住了十天左右。马书林今年70岁,尚健在,这一切,他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天,马宇民交给晁老当时伪公安总局长刘秉之的一张名片,让晁老持名片出北门快逃出虎口。因为晁老没有“良民证”,没有这张名片就绝对不能出进城。马宇民当时是伪县政府建设科长,弄到刘秉之一张名片并不太难,但刘秉之不可能知道是用它放晁老出城。因刘秉之为虎作怅、作恶多端,他若知道是放晁老出城就凶多吉少了。晁老得到名片的次日上午九时左右,就顺利地出了北城门。晁老出城后乘机直奔北关宣圣会医院,真的看了一次病,还远远地看了看被日寇破坏后的母校废墟,尔后才一直北去。由此可见晁老的胆识超人。当晁老安全到达四区抗日游击大队,与解蕴山同志会面后,解蕴山同志提及营救经过时仍余悸未消,认为真是虎口逃生。
大名地处冀鲁豫三省要塞,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宋朝抗金曾是“北门锁钥”。历史上为直隶省五府之一,地辖直南36县,长期设府、道、镇台等统治机构,形成直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七·七事变”后,日本军于1937年11月12日侵占大名战略要地后,屯驻重兵,特务横行。晁老持刘秉之名片上午九时从北门逃出的当天下午,日本宪兵队就得到情报。马宇民也早有防范,听到风声不妙,就由南关只身逃走了。他是南关的外甥,临出走之先,托南关表弟张秀方到家送口信,叫家人赶快逃走,逃命要紧,一切东西都不要带。家人从南城门逃出不久,刚跑向王庄,敌伪军就一齐出动了,到处搜捕马宇民。马宇民巳逃向根据地,家人从王庄连夜经旧城大街、东门口逃回金滩镇老家。马宇民一家冒着性命危险,使晁老虎口脱险,对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抗日政府的安置和照顾。马宇民于1981年病故,卒年87岁。生前为大名县政协委员。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六日完稿于北京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9-08 11:31: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司枕亚:智取李马寨逼降于旺庄
下一篇:翟树林:柜中三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