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换发了新式步、机枪,补充了弹药和装备,加紧进行战斗动作演练。同时在营区外围构筑防御工事,深挖外壕,加高营区外墙,还挖了交通壕、散兵坑,构筑了掩蔽部。当时正值高粱玉米生长旺季,为在阵地前400米范围内扫清射界,当地群众配合我们将一片片长势很好的庄稼砍掉。军民一心,同仇敌忾。7月8日以后,我们开始参加放哨、侦察等战斗勤务,担任前沿阵地的防守,多次击退小股敌人向南苑营区的侦察袭扰。
宛平事件发生后,日军一面假意与我方谈判,宣称就地和平解决,不使事态扩大;一面紧急向平津地区增兵,以和谈烟幕隐蔽进攻企图。7月11日,日本政府五相(首相及陆、海、外、财四相)会议,决定向华北增兵,随之大批日军从我国东北和朝鲜源源开来。至7月下旬,关东军铃木、酒井两个混成旅团和朝鲜军川岸第20师团已相继到达前线,控制了平津铁路沿线各要点,并对北平形成包围态势。日军大举进攻北平已成挽弓待发之势。
7月27日,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第29军宋哲元军长提出限期撤出北平驻军的最后通牒,当即遭到宋军长严词拒绝。日军遂于当夜向北平外围发动全面进攻,攻击重点指向南苑和北苑。
南苑是北平南郊的一大兵营,与西南数公里处明清时代的行宫团河,同为由南面进入北平的门户。营区面积东西约4000米,南北约3000米,四周筑有围墙。当时驻在南苑的部队,除军部机关(27日下午撤至北平城内)外,还有军训团、教导团、特务旅及骑兵师、37师的各1个团,兵力约7000人。27日下午,132师师长赵登禹率部自河间、任丘急援北平,进至南苑,赵师长奉命担任南苑方面指挥官,与佟麟阁副军长一起组织部队抗击日军。军训团负责防守兵营南面一段阵地。
28日黎明,日军炮火开始猛轰我南苑阵地,密集的炮弹在阵地前后爆炸,掀起一股股浓烟。紧接着,大批敌机飞临阵地和兵营上空。敌机欺负我们没有对空火器,飞得特别低,机身上涂着红红绿绿的巨齿獠牙兽头凶像,在我们头顶上来回俯冲扫射和投掷炸弹,爆炸声浪震得大地都颤动。同学们眼见敌机如此肆无忌惮,实在憋不住了,纷纷跑出掩蔽部,用轻武器对敌机射击,一解胸中怒气。
这时,我和几位同学奉命急回兵营领取弹药。回到兵营后,只见一幢幢营房被炸塌,到处是碎砖破瓦,我们心爱的教科书、典范令和衣服被褥等被炸得散落满地,有的正在燃烧。我们顾不得这些,很快领取了弹药,飞奔回前沿阵地,受到司务长的赞扬。
上午8时左右,敌机仍在上空盘旋,敌炮射击已逐渐稀疏。这表明敌步兵即将发起冲锋,我们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不久,在我队阵地右翼前方,果然发现数十名敌兵正向我袭来。我步机枪一齐开火,右翼两个区队跳出战壕向这股敌人冲杀过去,经过一阵激烈枪战,敌被迫后撤。据判断,这是敌人搞的侦察,目的在为大举进攻探明我军虚实。
接着,敌炮又猛轰起来,天也下起了大雨,战壕内外到处都是雨水。同学们坚持战斗,个个全身都是泥水。在敌炮几番轰击以后,敌步兵在距我阵地六七百米的青纱帐边缘开始露头了,越集越多,然后散开成战斗队形,在火力掩护下一起一伏地向我阵地波浪式攻击前进。我们看得很清楚,知道这是敌人开始大举进攻了,个个怒火中烧,严阵以待。待敌人进至约四五百米时,我们突然向敌开火(因缺乏经验,开火时机仍嫌过早),击毙不少敌人。当时我才17岁,第一次参战,只知不顾一切地将一发发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右翼第三队的同学,在敌人冲至阵前约200米时,在队长指挥下跳出战壕,端起刺刀,向敌人冲杀过去,将敌人赶退100多米。敌人遭我猛烈阻击,伤亡惨重,被迫停止前进,在我阵地前一二百米处挖掘工事,等待增援,伺机再进。敌我对峙互射,各有不少伤亡。后来敌人虽数次企图继续进攻,但都被我们猛烈的射击阻止住了,一直未能靠近我阵地。
这样僵持了两3个小时以后,敌人的援兵到了,在我前方四五百米处展开成战斗队形,向我阵地冲来。我们立即分出部分火力,转向新冲来的敌人,另以部分火力压制当面近距离的敌人,防止他们起身冲入我阵地。这时情况十分危急,阵地右翼似乎有点顶不住了,战壕里有些骚动。有位非常英勇的同学见此情景,临危不惧,大声疾呼道:“同学们!和鬼子拼命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当英雄,绝不能当孬种啊!”大家群起响应,个个坚守岗位,沉着应战,终于稳住了阵脚,把敌人消灭在阵地前。
又过了大约一小时,已是下午2点左右,敌我仍在对峙中,团部传来命令说:“兵营北面去永定门的大路已被敌人截断,敌人已从西南面突进兵营。军训团的任务已经完成,要迅速撤出阵地,能向前冲出包围的向南突围,不能突围的,向后退回兵营,向北平城内撤退。”于是,李克昌大队长率领部分同学,跃出战壕,向敌人间隙处冲去,向南边突围(后来这部分同学到达固安,又转至河间,才与军训团大部会合),其余大部分同学由阵地左翼撤回兵营围墙内,然后向北平撤退,途中又有不少同学伤亡。事后得知,这次南苑战斗,我军训团共伤亡240多人,消灭敌人约在450人以上。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10-09 15:21: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李致远:血战平津
下一篇:江承藩:我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