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秦秋谷:优秀的文化战士 永生难忘的战友 ——怀念著名版画家杨可扬同志
2018-11-02 09:53:53  来源:《大江南北》  点击:  复制链接

  著名版画艺术家杨可扬去世一年多了。当噩耗从上海传来,94岁的我不禁老泪纵横,伤心不已。由于生病住院,我想写篇纪念文章,陆陆续续写了好久,今日总算写成,了却了我的心愿,告慰我的战友。

  杨可扬是我国著名版画家(1914年生),是新兴木刻艺术创始人之一。上世纪30年代初,他便投身于鲁迅先生提倡的木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是我国新兴木刻艺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中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到建设新中国发扬光大木刻艺术,到改革开放创办上海版画会,培养了大批青年木刻家。他在同志们心中,在亲人们心中,在浙江遂昌家乡父老们心中,在学生们心中,在社区居民心中,留下了优秀的共产党人形象。


杨可扬

《浙江妇女》刊物

  我认识杨可扬是在1941年1月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之后。当时,我为去不了皖南而着急发愁,新四军驻金华联络站负责人林秋若建议我留下来,在地下党领导的公开刊物《浙江妇女》月刊社工作,我只好留下。《浙江妇女》隶属于中国儿童保育会浙江分会,林的公开身份是保育会秘书兼《浙江妇女》主编,党内职务是党团书记。林秋若请《合作前锋》杂志社的美术编辑杨可扬为《浙江妇女》设计封面及栏目报头、文中插图。抗战时期,不能制铜锌版,主要靠木刻,木刻是最好的宣传抗日的战斗武器,既美化了版面,又一目了然达到宣传效果,受到读者的欢迎。

  可是不到一个月,顽固派的黑手伸向金华。那天,正是农历除夕(1月25日),天色阴沉,几个国民党宪兵突然闯进保育会,给林秋若戴上手铐抓走了。我强忍眼泪,想起刚才林对我轻声而又坚定的命令“坚持下去”,顿觉肩上担子沉重。我在保育院请调了徐继跃和张静谷任编辑,使《浙江妇女》得以照常出版。杨可扬继续为《浙江妇女》搞木刻,他几乎有一半工作时间为我们帮忙。我们办刊物,一面要对付国民党省党部图书审查处处长楼子匡的刁难(经常抽掉我们的重要稿件),一面还要背着稿子逃警报编稿。有一天,楼子匡竟公然指责我们:“只宣传抗日,不宣传反共。”我则针锋相对地反问:“我们天天接触日本鬼子,天天逃警报,隔三差五地向后撤退;我们却没有接触共产党,叫我们怎么去反?”他尴尬得哑口无言。

  那时正值日寇进犯浙赣铁路沿线,我们已从金华撤退到丽水。当时浙江文化界几乎都集中在丽水,进步力量也渗入到各个文化部门,与反动势力相角逐。我们还利用逃警报到城外,与进步人士聚首商讨国是,相互组稿。我们每天一早就到村子的寺庙里或祠堂里,架起门板就编稿。每人布袋里都装着钢笔、墨水、纸张和稿件,已觉得很重,而杨可扬不但要带颜料、画笔、画稿、图纸,还要带大大小小的木板、木块和锯子、刀具,背着一只重甸甸的前后都装满东西的帆布褡裢袋,好比挑了一副担子,摇摇晃晃慢悠悠地走着。我们看见他远远从田埂上走来,赶快迎上去抢他沉重的褡裢,看有没有下期的封面画和各种插图。最重要也最麻烦的是制作16开的封面画,需要套色,套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木刻,然后合拢印在同一张16开大的白纸上,形成一张彩色封面画,工艺复杂,时间紧迫,内容又要融政治性、艺术性于一体,画里有画。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他一来立即投入画画。遇到盛夏天气,没有电风扇,他汗流浃背。我们轮流为他打扇子,便于他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相互之间,建立起兄弟般的战斗友谊,大家不再叫他“杨先生”,而是亲切地称他为“阿杨”了。“阿杨”这个昵称,60多年来没有改变。

  好景不长,日寇又流窜丽水,我们又只能后撤到偏僻的山城云和、松阳、龙泉、庆元,甚至还到过福建边境的松溪。《浙江妇女》的同事们先后去投亲靠友,最后只剩下我孤家寡人一个,一直随第二保育院行动,长途跋涉深入山区,以后又回到云和小顺镇安顿下来。后来,《浙江妇女》在碧湖出版的《浙江日报》上出周刊,每周一个版,社址仍在离碧湖镇南30华里的小顺镇。我每周都要去碧湖镇组稿、发稿和出报。

  云和是山区小县城,这时成为省府和省级机关所在地。日寇不再进犯山区,又不便轰炸,局势暂时稳定。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白色恐怖依然猖狂。原《浙江妇女》编辑张静谷,这时暂住在阿杨工作的《合作前锋》社。1943年10月的一天,张静谷突然被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郭雁翎找去“谈话”,郭单刀直入地问:“秦秋谷是不是共产党?你们是不是在一起过组织生活?进行过什么反对国民党的活动?”小张机智冷静,巧妙地否定后,心里认定:“我们都上了国民党省党部的黑名单。”他被告知不准离开云和城,要随叫随到。她回去后对阿杨说:“必须尽快通知秋谷,叫她赶快撤离。”阿杨当即自告奋勇,坚决地说:“我去!”

  第二天一大早,阿杨穿了一件体面的毛料长衫,拎了一包糕点,好像走亲戚的样子出了城。为避开敌人他不坐长途汽车,而徒步行走。沿途多是小石子路,上坡下坡,曲曲弯弯,如同走进深山老林似的。阿杨连奔带跑,上午10点就到达了小顺镇。我看到阿杨来到,一阵惊喜,连忙倒茶让座。阿杨忽然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地告诉我这件突发事件。他辛辛苦苦徒步走了30华里山区小路,原来是向我通风报信来的,他让我赶快撤离。我对他和小张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救命之恩,刻骨铭心。

  三天之后,我到了上海,到处打听新四军驻沪办事处主任陈其襄的下落,他原是生活书店经理,是我的老战友。此时书店已开不下去,改为百货商店,他仍任经理。我在这里等待地下交通来带我去新四军。过了农历年,于1944年4月4日,我到了今江苏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驻地。经过三年曲折、艰辛、危险的地下斗争生活,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之情,永生难忘。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8-11-02 09:55: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王玉宝:从被伪军抓夫到痛歼伪军

下一篇:羊克礼:两度参军为抗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