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古大存和国民党粤军将领莫雄(志昂),都已作古。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二人在广东北江合作共事,可称得上“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我曾参加莫雄戎幕,对他们合作情况,略有所知。而今四十五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如在目前。
一九三八年九月,莫雄受任为广东南雄县县长,同年十月日寇攻陷广州,守军仓惶撤退,临时省会迁至韶关。喘息方定,国民党军事当局重新部署,将广东九十多个县划为二十几个游击区,莫雄被委兼任广东省第二十三区游击司令,设司令部于南雄城,管辖南雄、始兴两县的地方团队。
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军政部在南雄设有伤兵医院,院长古鸿烈(广东五华县人),乃莫雄的挚友,知莫正为筹组二十三区游击司令部物色幕僚,乃向莫雄荐同乡兄弟古大存,时古大存是中共广东省委领导人之一,在南雄油山一带活动。鸿烈力赞大存为人忠诚老实,文武兼资,若得相助为理。足为莫一臂之力。莫与大存本为旧相识,对鸿烈推荐大存,正中下怀,故此反而急不及待地请鸿烈立即引见。大存亦深知莫其人,他们故友重逢,互诉衷曲,大存向莫分析敌我态势与抗战前途,认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必须真正团结一致,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取得抗战最后胜利,对克敌制胜之道,言皆中肯,使莫深为敬服,乃立即委古为第二十三游击区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在任期间,二人彼此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莫还把司令部的工作交由古全权处理,对古言听计从,而古对莫委任司令部的各级官佐,也都能爱护信任,搞好合作共事关系。
我那时才二十五岁,于广州沦陷前,在广州大学肄业一年,因广州受敌机滥炸被迫停学。堂兄陈无涯(同盟会员)介绍我跟随莫雄前往南雄,被委为县政府办事员,旋兼司令部保管印信文件及译电等机要工作,得与莫、古两位朝夕相处,他二人的音容笑貌,至今历久不忘。
情报是指挥官的耳目,古非常重视情报工作,每晚九时亲自将收集的广东战场敌我友各方重要情报分析整理,交我用两种密码译成电文(其中“东密”系古专用来与新四军通讯的一种密电码,由古教我翻译的),再由他校核无讹,才交由电台分别拍发去上级机关和新四军总部;当我译密码电报时,莫、古二人则在办公室谈论分析当日的情报,娓娓不倦,一直到深夜十二时或凌晨一时搞完这项工作,大家才吃过夜宵归寝。
古尤其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向司令部全体官兵作报告,他的报告内容丰富,例证碓实,且讲话深入浅出,增强人们抗战必胜的信心。
古介绍莫阅读毛泽东同志写的《论持久战》这本小册子,莫读后深受鼓舞,认为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取得抗战最后胜利很有帮助,是全国军民必读的课本,乃私人出资翻印二千册,分发给第二十三游击区所属全体官兵及有关单位学习。嗣后,莫在大会、小会和对所属官兵讲话时,常常引用《论持久战》的精神、内容等等结合当时日敌入侵态势和粤北抗战形势大讲特讲抗战要持久,持久抗战必能打败日寇等等,古大存同志在场时,频频表示赞赏与满意。
古、莫二人都自奉甚俭,生活上简单朴素,冬天穿旧棉袄;平时与司令部官佐打成一片,平易近人,和霭可亲;对我们青年则谆谆善诱,诲人不倦,使人如坐春风。
当时广东军事当局军需物资不充裕,南(雄)始(兴)虽划为游击区,但以广东全省来说则属于后方,领械不在优先之列,故司令部成立后,基本队伍武器不足;通过古大存的关系,得到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支援步枪一百枝和子弹一万发,才能开始军事训练,这一事例,足见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只要国民党军队愿意真正抗日,共产党是无条件主动协助的。
一九三九年二月,莫雄奉调为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廿三区游击司令部撤销,古就离开了。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迁都广州,对进步人士的迫害更加疯狂。莫雄受到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不得不秘密离穗赴香港,但仍遭特务的跟踪。广州刚解放,叶剑英、古大存、黄松坚等首长关心莫的安全,立即派李学林(共产党员、抗战时曾任莫的第七战区第二挺进纵队司令部大队长)赴港接莫回穗,委莫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收容莫在北江的旧部,协助维持北江一带的地方治安。莫原是北江人,在北江素有威信,特别那些三山五岳人马,都以“莫大哥”的话是听,听莫的指挥,听到莫的到来,都不敢蠢动。经过一年,完成了任务,北江治安委员会结束,省人民政府聘他先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副主任,并被选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务委员。那时古也先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兼民政厅长、省政协副主席,二人是知己老朋友,解放后又再同事,感到格外亲密,有时往外地参观,二人大都争取结伴同行,直到晚年,两家往还不辍。一九七一年古病逝,莫痛失良师益友,不禁老泪纵横,悼念不已。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8-11-14 11:31: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崔圣武:西安事变后千里驰救杨虎城
下一篇:黄里:广东抗日第一次海战的海周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