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时,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和区党委机关总是在一起行动的。三个机关的人数不多,党员都编在一个支部。当时,区党委的组织部长兼任纵队政治部组织科长,另有一个副科长,宣传部和宣传科也是这样。其原因:一是初创阶段,二是精兵简政,三是有利于党的一元化领导。
大约是1943年的夏天,我从苏北军部调到浙东未久,我们部队移驻在翁岩,机关支部组织了一次党课,我参加了。在一间老乡的正面堂屋里放了一张长方桌。因房间不大,人已坐不下了,有的人就坐在门口和门外。讲课的是组织部长杨思一同志,那时我与思一同志只见过一面,还不熟悉,更不知道他的斗争经历。可是他的那次讲课留给我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他讲课的习惯与众不同。那时领导讲话从来都是站着讲的,无论在皖南、在苏北、在苏中,我所工作过的地区和单位,不管是哪一级领导从未见过有坐着讲话的,直至建国初期一直是这样。当然思一同志也不会例外。但其他领导同志通常都是站在桌子后面作报告,也有少数领导喜欢站在桌子前面做报告的。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像思一同志那样从长方桌的后面,从东面的屋边踱到西面的屋边,又从西边踱到东边,手里还拿着一支铅笔,来回踱步,边走边讲。讲话时面不向听众,而是朝着踱步的方向,只是偶然朝大家看一眼,态度严肃,不插笑话。
我自入党以来,听过的党课是不少的,好像都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思一同志的整篇讲话内容我已记不得了,但其中有一句话,却强烈地吸引着我,感到很有新意,其后我常反复深思,悟出不少道理,后来在几次身处逆境时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因而至今记忆犹新。
他是这样说的:“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任何环境、任何条件都是对革命有利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忘记为党工作。”我听了一愕,对前半句似不好理解。他继而又说:“不论遇上任何险恶环境,极其不利的因素,艰苦困难的条件;或当革命处在低潮,甚至遭到某种程度失败的时候;或者个人受到各种委屈的时候,都应该把它看作对革命对个人是有利的。”在我的记忆里,现在就这么两句话了,与原话可能还有些出入,当时他也许还作了不少解释,但我已没有印象了。在当时,乍一听,此话似不那么顺耳,不能使人马上理解。细想一想,很有新鲜感,觉得意味深长。那时候还没有听说“坏事能变好事”的说法,毛主席的“两论”我当时也还未见到过。关于“主观能动性”一说,当时在浙东地区议论得也不多。因此,思一同志的这句话我当时就觉得有些分量,应该好好理解。我联想到自己在上饶集中营时,被俘初期由于原部队的整个机体完全涣散了,只管个人的思想抬头了,而敌人又进行分化利诱。当时我们一部分共产党员就觉得,在这种时刻要特别发挥党员的作用,就秘密地相互通气串联,建立了党的组织,并在对敌斗争中,在教育和说服动摇分子的工作中建立了党的领导,团结了广大同志,保持了气节,提高了觉悟,加深了对敌人的认识,取得了两次狱中暴动的胜利,对当时配合我党揭露蒋介石反动派的反共投降、分裂阴谋起了很好的作用。我在回忆这段历史中理解了思一同志这句话的奥秘了。就是看你对它怎样去理解、去认识、去对待。我在此后几十年的革命经历中,又多次身遇困境,特别是在1955年至1957年的近三年的隔离审查和“文革”期间的六年牢狱生活里,受尽非人生活的折磨,但是我把思一同志的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常常反复思考,从中取得了力量。十年的“文革”内乱使革命遭受了重大损失,这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出现的反复和曲折,对革命和建设当然是不利的。但从社会的长远发展看,从全局看,以及从共产党员个人的成长看,却是一次锻炼,一次考验,一次走向胜利的革命洗礼。对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对加强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对完善我们的制度,起着推向深入、推向成熟、推向更高层次的作用。同样,对人民群众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觉悟,对广大党员的政治水平和工作作风也可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也必须要在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中逐渐清醒起来,成熟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社会主义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将会有多次的曲折和反复,才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但关键有一条,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曲折和失败中,是否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去进行客观的深入的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痛定思痛”中和人民群众真正血肉相联地进行坚决的改进和改革,继续前进。
1955年春夏,我自朝鲜回来未久,在华东军区保卫部时,曾去福建前线检查工作,回来途经杭州,住了两天。那时思一同志是浙江省副省长,我原想去探望他的,又想到省市领导是很忙的,还是不去打扰吧,免得影响他们的工作,于是很快就回南京了。不久,思一同志叫人带口信来,说:“粟后(这是我在浙东时用的名字)到过杭州,为什么不到我这里来谈谈,以后再来杭州时不要忘旧了。”为此,我心里感到非常抱歉。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思一同志仍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好作风,对老同志老战友仍那么关心、尊重、亲切,不因身居要职、事多事忙而疏远。事过不久,在1955年的8月,我被隔离审查了。三年以后,我的问题被弄清楚了,可是思一同志却已含冤而死,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我一直没有见到思一同志,那次路过杭州没有去看他,竟成为我的终身遗憾!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9-01-28 11:07: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周伯雄:豫南之战琐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