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冒着全家被血洗风险 他义救东阳关战役受伤川军
2018-11-26 09:27: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  复制链接

  2015年4月13日,山西黎城。拿着丈夫张功水的照片,88岁的王松梅说起了那个丈夫惦记了一辈子的名字——王义廷。“这个人是个川军,宜宾县的人。在村子里待了两年时间,老头子喊他哥哥,他的命是老头子一家救的。老头子是个老八路,解放后两个人还通信,后来就断了消息。老头子死的时候说,这个老哥比他大,多半也已经去了,要是以后有机会联系上了后人,也是好的。”

  1937年到1940年,李家钰部驻守山西时,与在同一区域的八路军交集很多。加上朱德、刘伯承都是四川人,两军的密切关系引起蒋介石的忌惮,最终将李家钰部从山西调到了河南。

  朱德密送密码本、刘伯承给川军授课游击战……虽然已过去70多年,但那些携手抗战的往事、秘闻,仍清晰地留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

  义救川军

  背着他走了10多里山路

  对于张功水一家救川军一事,王松梅说:“老头子父子两个当时还是考虑过,毕竟是要杀头的事情。”在黎城县的文史资料中,有工作人员曾核实过当天的情况。

  1938年2月18日早晨,东阳关上战斗刚刚结束,黎城县下村村民张功水和父亲就从躲避战乱的逃反窑跑了出来。当时天色微明,两人回到下村的家里,带了些吃的东西,准备长期躲在山上。刚从沟里出来,他们在路边的地里发现一堆灰蒙蒙的东西。

  张功水当时只有17岁,出于好奇心上前一看,低声向父亲说:“是个受伤的兵。”父亲用手一摸,发现士兵穿着单衣,还有气,赶忙说:“肯定是东阳关退下来的川军,说不定还救得活。”得到父亲的肯定,张功水背起士兵,走了10多里山路,回到了逃反窑。

  士兵身上的伤口很多,但没有伤到内脏,只是失血过多昏了过去。张功水父子给士兵灌了米汤,士兵苏醒过来,说着一口四川话,张功水父子当时也听不懂说些什么。人被救活了,但看样子伤势却不是短时间就能养好的,特别是腿上有很深的伤口,伤兵根本不能下地。

  当时日军已经占领黎城县,下村离县城只有三四里路,每天都有人在东门口敲锣喊着:“窝藏川军者,抓住一个血洗全家。”张功水年轻气盛,坚决要救人救到底。父亲有考虑,一是伤兵没有医生治疗是绝对好不了的,另一个是没有更多的粮食。家里是佃户,又遇到打仗,连自己家都不够吃,更别提加个伤员了。

  张功水看父亲犹豫,着急了起来。最终父亲咬牙说:“遇到就是缘分,怎么都要帮他把伤养好。”

  养伤两年

  川军伤兵和张家感情深

  几天后,张功水的父亲召集全家开了会,要求一切保密,只把消息告诉了下村的第一任支部书记,也就是王松梅的娘舅。一个多月后,伤兵的精神渐渐好了起来,双方讲话也能听懂了。张功水才知道,伤兵叫王义廷,是四川宜宾县人,参军前是木匠,属羊,是守卫东阳关时受伤掉队的。

  几个月后,天气变热,王义廷的枪伤化脓。下村里没有医生,找外村医生就医,风险太大。但王义廷已经开始发烧,伤势不能再拖。张功水试着找到了北泉寨的韩姓医生,开了方子抓了药。因为没有钱,只好先欠着,到了秋天,张家推着五斗黄豆结了医药费。

  在王义廷养伤期间,日军两次占据黎城,多次到下村扫荡。张家人在自家的窑洞里挖了暗洞,日军来的时候,就把王义廷推进暗洞养伤。如今,在张家老宅依然看得到暗洞的痕迹。

  1940年,王义廷伤势痊愈。当时的张功水已经加入共产党,成为村牺盟会的主任。为避免有人窥探,加上感激张家救命之恩,王义廷仍在张家居住,认张功水为弟弟,并叫张功水的父亲为爹。

  王义廷在村里当了一段时间木匠。在张家住了两年时间后,王义廷从黎城启程回乡。临走前,他将张家老宅翻新一遍,加装了新的木门和窗户。现在,虽然老宅已经无人居住,但门窗都还能使用。

  因为张家人救治川军伤员,当时的抗日政府专门奖励了三石小米。

  书信往来

  老八路临死前还在念叨

  “1951年的时候,老头子接到了一封信。他一个人看了好久,说是四川的哥哥来信了。”王松梅说。

  张功水1941年正式成为八路军,一直到1946年因伤退伍。1951年的时候,张功水任职黎城县中共第一区区委会秘书,他收到了王义廷寄来的第一封信。王义廷在信中说,他已经回到四川,刚刚学会写字,感谢弟弟当年的救命之恩。

  王松梅记得,那天丈夫很高兴,一个人拿着信看了又看说:“打了这么多年仗,我和老哥都没死,高兴啊!”

  张功水晚年时,很少向外人提及王义廷的事,只是给孙子张伟讲故事时,偶尔透露一下。1988年,10多岁的张伟到县里邮局帮爷爷收信,在一大堆信件里翻出一个包裹,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块蓝布。张伟回家后把信交给爷爷,爷爷把房门关上,一个人待了很久。出来后,只跟孙子说了一句话:“信是四川那边来的,是我讲的那个人写的。”

  因为种种原因,当年的信件已经找不到了。结束采访时,王松梅特意让张伟给华西都市报记者留下了电话号码。她说:“老头子死前还说起过那件事,他挂念那个大哥,如果大哥还有后人,我们一家很想和他们见上一面。”

  抗战秘闻

  朱德送给李家钰密码本

  1940年,王义廷从黎城县启程返乡时,他所在部队的总司令李家钰和朱德有了一次会面。

  在这次会面中,朱德悄悄塞给李家钰一本密码本,作为两军联系专用。2015年4月底,记者找到两位当年事件的亲历者,通过两位老川军的回忆,那一次会面背后两军合作的秘闻被揭开。

  如今已93岁的黄开仁时任机要室上尉译电员。因为工作关系,他见到了两军交往最隐秘的一幕——朱德悄悄塞给了李家钰一本密码本。

  “朱德来的时候,李总(李家钰)很高兴,专门派了一个连去迎接。”黄开仁回忆,那是1940年的春天,当时36集团军总部的驻地在白洋泉河。李家钰得知朱德要从武乡赶往洛阳长官部开会,派出一个连将朱德接到驻地附近的郝匠村。

  当时朱德任18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和朱德都是四川人,老乡见老乡,两人很是亲热。一番寒暄后,朱德被请进李家钰的住所长谈。史料记载,当时,第一次反共高潮刚过,两人谈话时,朱德问:“其相兄(李家钰字其相),他日你若奉命与我军兵戎相见,你当如何?”李家钰答:“我当效晋文公,退避三舍再战。”

  “当晚两人长谈到深夜,李总还借钱给朱总司令买书。”黄开仁说。朱德和李家钰的谈话具体内容,连机要室的人都不清楚。但有一件事却传了出来,朱德说起,他这次前往洛阳希望能够买些书籍带回驻地,但身上带的现钞有限,李家钰马上拿出一大叠法币交给朱德。

  第二天,朱德离开郝匠村前往洛阳,李家钰交给黄开仁一本密码本。黄开仁看到密码本的扉页上写着:“李总司令其相兄惠存”,“弟朱德敬约”,内里附有密码使用法,以及电台波长、频率、呼号等联络信号。

  黄开仁说,这样的密码本是两军联系专用,其联系频率、呼号都不能让其他军队知晓,相当于两军有了秘密联系。仅根据扉页上的字可以看出,双方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朱德对李家钰以兄相称,“敬约”二字可见殷切合作之意。

  专派护卫

  送朱德过黄河前往洛阳

  家住彭州市的俆治安老人已经96岁了,但当年他从川军驻地护送朱德前往孟津渡口的事情,仍然记得很清晰。

  “朱总司令的随从护卫到了白洋泉河驻地就返程了。我受指派挑选一些精干士兵护送他到黄河边。”当时的俆治安是47军178师师长李宗昉的中尉副官。李家钰的军队驻守晋城,在中条山一带与日军有多次交战。朱德从驻地前往洛阳,必然会穿越封锁区。李家钰特别交代,一定要在特务连中选择精干力量护送朱德安全抵达。

  俆治安受命后,到特务连找到一位姓何的排长。何排长因为作战勇敢,在部队里有些名气。在何排长的介绍下,俆治安挑选了部分士兵作为朱德的随行护卫。“当时不能派太多的人,因为要穿过封锁线,人多目标太大。”临行前,俆治安特别安排了护送队伍的排序,4个人打前站,中间6个人护卫朱德,后面机枪手尾随。队伍相距在100米以内。

  让俆治安印象深刻的是,朱德对川军士兵很和气。当时考虑到护送安全,俆治安特别向朱德请示,沿路不称呼其真实职务,只称呼为书记官。朱德很赞同说:“还是你们考虑得周到。”

  一行人走到晚上,中途在张陆口区公所歇脚。朱德和战士们住在一起,不时嘘寒问暖。第二天又行至下午,川军护送队员将朱德送到黄河渡口,一直等到他上船才返回驻地。

  游击战术

  刘伯承传授后夜袭运城

  初到山西时,李家钰在与日军的阵地战中吃了几次亏,因此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很赞赏,甚至专门派部下到八路军军部学习游击战。

  在黎城县的文史资料中,记载了八路军老兵王环琦的回忆。1938年,王环琦在黎城县加入八路军。在这段回忆中,特别提到1938年1月,李家钰特邀刘伯承在军部住了一周,并请他给47军营级以上军官讲游击战术等问题。后来,李家钰还派侍从副官孟德富等10多人到八路军军部学习游击战术。

  2009年过世的王良知老人曾是47军参谋,他曾回忆刘伯承向川军军官授课的场景:“他穿着特别简单,而且人也很诚恳。如果不是一身军装,放在外面就是普通老百姓。”不过,他讲出的道理和军事原理,让不知游击战法为何物的校官大开了眼界,“他讲的主要着重于对敌战法,尤其是战术方面的训示特别多。”

  李家钰的部队将这些游击战术运用到了实战中。与日军在中条山附近对峙时,他们经常在晚上派出小股部队夜袭运城,一开始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很快引起了日军的警觉。

  47军老兵郑维邦曾回忆当时袭扰日军运城机场的情景。1941年,郑维邦一行奉命前往运城机场,破坏机场以及炸毁日机。面对日军的严密防护,躲在机场附近的郑维邦等人,只能等到夜幕降临,乘着夜色再潜入进去。

  “晚上8点钟左右,天黑了下来。我们看到日军哨岗有所松懈,就打算乘机潜进去。”郑维邦说,他们背好装备,打算从机场外围的铁丝网钻进去。然而,刚俯身趴上铁丝网的七八个战友,突然间就没了动静,这一幕让大家措手不及。

  在确定铁丝网晚上通电后,郑维邦立即叫来工兵切断电源,几个人合力将战友抬下来。正准备撤离时,日军的警报响了起来,探照灯四处搜寻,郑维邦让大家快速隐藏躲避。

  王良知老人曾回忆,因为夜袭受阻,后来他们又采取了利用迫击炮小队远距离袭扰的战术,给日军造成了很大压力。“一个班、几个、10多个人,一门迫击炮或六〇炮。白天找机会选好目标和发射地点,晚上到位,几发、10多发,打了就走,敌人也找不着我们,打得鬼子不得安宁。”

  “因为与八路军关系密切,李总(李家钰)差点被扣在重庆。”黄开仁说,皖南事变后,李家钰突然接到重庆军委会的电报,叫他前往重庆述职。原来,李家钰频繁与八路军接触,引起重庆方面的注意,蒋介石训斥李家钰亲共。

  李家钰预感到这次去重庆很可能被扣留。他找到军部办事处处长王远之,通过王远之的关系,找到了蒋介石侍从室的钱大钧,打通了关节。经过一番周折,钱大钧答应帮李家钰在蒋介石面前说好话。蒋最终对李家钰变打击为拉拢,李家钰逃过一劫。“李总离开重庆时,蒋介石送了他一辆美造吉普车,又送了20支美造可耳提手枪。”

  此时,李家钰部已被调过黄河,远离八路军防区。当年朱德交给李家钰的密码本,一直保存在黄开仁身上。1944年,李家钰在陕县遇伏牺牲。迫于日军追击,黄开仁悄悄将密码本埋在土里。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8-11-26 09:28: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名将后人:为国牺牲是荣耀,我扫墓不流泪

下一篇:八百壮士埋骨上海滩 全世界见证“中国不会亡”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