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大家团结起来,把鬼子赶出去,誓死不当亡国奴。”年逾90岁的抗战老兵孙金典,满头银发,声音洪亮。孙老的听力衰退,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但抗战时期这句铿锵有力的口号,他却记得十分清楚。
1924年9月,孙金典出生在河北阜城县的一个小村庄里。1938年,年仅14岁的他在共产党人褚愚夫的影响下,开始宣传抗日和发展抗日积极分子。后来,褚愚夫任当时的阜东县第二区抗日游击区任区长,孙金典担任他的通讯员。随后,孙金典又被推选为阜东县抗日游击第四区区小队第一班班长,组织群众开展敌后抗日战争,镇压作恶多端的汉奸走狗,打击日伪军的清剿活动。
1939年夏,日军对华北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大肆挖沟筑堡,三里一个炮楼,五里一个碉堡,企图用“囚笼政策”困死华北的抗日军民。孙金典所在的部队连夜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破坏敌人的通讯线路,与敌军部队交织在一起,开展游击战术。
“华北平原一片空旷,一抬头能望过去二里地,”孙老告诉记者,日寇和伪军来去自如,一般打头阵的都是伪军,他们骑着自行车。后面才是日军的正规部队,由卡车、摩托车开道,最后面才是步兵。和他们正面冲突肯定是不行的,在兴店村一役中,孙金典和战友们便埋伏在青纱帐里,专等日军增援部队的到来。待敌人进入射程以内,孙金典高喊一声:“打!”枪响过后,前头的敌军倒下一大片,敌人这才醒悟过来,马上就地准备反击。这时候,孙金典果断作出决定,命令部队迅速撤退。等敌人枪响过后冲进青纱帐,我军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一仗,敌人死伤20多人,而游击队员无一人伤亡。
后来,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地道战都是逼出来的啊,”在交谈中,孙老一直重复这句话。那时候,只要条件允许,孙金典和战友们便在村庄里挖地道。
“先挖一个一米多宽、两米多深的洞,然后人跳下去往两边挖。”孙老回忆当时挖地道的情形,为了将洞口隐蔽起来,一般将洞口选在土炕或者灶台下,地道则与各家各户相通相连,出口则挖在村外的田地里,方便人员转移。“群众真是好啊,个个都掩护我们。”有时,敌人往地道里释放毒气,没有医护人员,游击队员们只得喝大量的绿豆汤来解毒。
1949年春,为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孙金典积极报名南下。这年7月,他在大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孙金典先后担任过大冶县民政局局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位。
魏连生 自制石地雷炸跑鬼子
记者见到87岁高龄的魏连生时,他刚刚收到老干局给他带来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在金灿灿的纪念章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戴着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魏连生将那段沉甸甸的历史娓娓道来。
1928年,魏连生出生在河南省林县(现林州)。16岁的时候,他参加革命工作,成为了乡里的治安员和区里青年救国会的主席,一边管理乡里的治安工作,一边发动群众抗日。
1944年春,日军进犯豫西,作最后挣扎。日军驻扎在离林县30多里的地方,时不时便来扫荡。林县人民不堪其扰,纷纷奋起反抗。
“林县在太行山的边缘地区,属于山区。”魏连生操着一口河南口音对记者说,山区石头多,他便带领群众自制石地雷:从河里捡一些直径大概10公分的鹅卵石,将石头中间挖个洞,装上炸药。由于是石头制作而成,日军的探雷器无法搜索到石地雷的位置,林县人民将石地雷埋在房前屋后、公路上,只等日军踩中。
果不其然,日军在斜路村时,马匹踩到石地雷受惊,日军被炸翻在地。这一次,日军落荒而逃。谁知,在这之后不久,丧心病狂的日军带领军队第二次进村,对斜路村进行大肆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日军的恶行更加激发了魏连生和林县人民的抗日决心,虽无法正面与日军交锋,但魏连生带领村民想方设法破坏日军的“三光政策”。一方面,他组织群众接收、治疗伤员,另一方面号召群众将家里的粮食藏好,以免被日军掠夺。
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最困难的时候,粮食多金贵啊,绝不能被鬼子抢了去!”在魏连生的组织下,群众走过十几里路,翻过一座山头,将粮食藏在两座山中间的峡谷中。
除了此种方法,魏连生还发动群众将粮食埋于地下。“北方不同于南方,南方的土壤湿润,北方则干燥。在洞底铺上几公分的谷糠,将粮食置于谷糠之上,上面压块板,再铺上一层谷糠。”魏连生说,这样一来,日军找不到村里的粮食,村民和伤员才能不饿肚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魏连生在太行军区教导团学习后,便调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補训二十五团,四野補训十团,空年十八师五十二团任参谋。
刘明道 击退日寇百余次的机枪手
抗战老兵刘明道,住在茗山乡西洪村刘承育湾。虽已92岁,但对于那段峥嵘岁月,刘明道仍记忆犹新。
1940年4月份,年仅17岁的刘明道到方步舟游击队第二支队第一班当兵,与其他新兵统一在张礼洪、黄志、山下吴等地驻扎训练。5月份的一天清晨,刘明道和战友们正准备吃早饭,突然听到广播里通知鬼子来了。士兵们当即放下碗筷,拿起武器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时我们是新兵,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只用了三个小时就把日寇赶到了王麻山,”刘明道自豪地对记者说。然而,嚣张气焰被扫的日寇不甘心,气急败坏地集结驻扎在大冶各地的军队前来攻打,由于日军的人力、武器装备都较强,而方步舟游击队主队在湖南,无法立即赶过来增援,刘明道和战友们只得边打变退,退守至通山梅田。一直到晚上,士兵们才吃上这一天的第一餐饭。
1941年9月,刘明道所在的游击队与其他队伍合并,在汀泗桥毁坏了日军所有的通讯和交通,并对日军进行强攻。次年4月,刘明道与其他新兵一起开赴湖南进行整编,归属国民党部队。刘明道被分到了34师102团一营二排四班,在湖南株洲、平乡,咸宁、铜鼓等地驻扎。1944年4月,在江西三都镇,刘明道所在的一营与日军交火,日军大败。同年8月,在湖南长沙,刘明道打了他平生的最后一仗。当时,日军的大本营驻扎在二八零山,我军从三个营中各抽一个连出来,欲分三个方向攻打日军大本营。刘明道所在的连比其他两个连提前出发,导致遭到日军的四面围攻,伤亡惨重。
刘明道是该连的机枪手,在这一役中冲锋陷阵,保护着另一名受伤的战友回到团部。后来,刘明道到江西宜春县水港乡搞治安工作。直到1945年11月,刘明道回到家乡茗山。
黄林香 战场上也有人性的光辉
8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岳街办墈头路85号,见到了抗战老兵黄林香。黄林香参加抗战6年,后因耳朵听力受损回到家乡。虽然听力不好,空闲的时候他还是会跟晚辈们讲抗战的事情。如今,88岁的黄林香已经完全失聪。
在其儿子黄友申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了有关黄林香的抗战经历。
1944年正月,家住大冶金山店镇燕山村黄长源湾的黄林香已满17岁。由于家里兄弟多,正月初八那天,排行老二的黄林香到部队当兵。
“父亲年轻的时候,跟我提起过他当时编入的是胡宗南部队,隶属36军84团一营一连,是一名普通的陆兵。”黄友申告诉记者说,早年父亲看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时,对他说过,真正的战场不像电影上一样,攻不上去也要强攻。相反,如果他们打不过敌人就赶紧撤退,毕竟生命宝贵。
抗日战争期间,黄林香在陕西、河南一带参加过大小战争十余次。一次,打了胜仗后,部队还发了3块银元给黄林香。在赶走了日本鬼子后,黄林香于1948年3月在陕西华山的一次战斗中阵前起义,后回乡务农。
“战争是残酷的,但父亲曾念叨过的一件事让我体会到人性的光辉。”据黄友申所述,有一次,黄林香所在的部队跟国民党对打,当时在距离不到一米的地方,黄林香的班长开了一枪,子弹却从对方的脑袋边飞过。
“你的枪法怎么这么差?”事后,黄林香问道。班长不急着说话,拿起枪瞄准一只小鸟,砰的一声,小鸟应声倒地。“都是中国人,人家也是有家人的,不一定非要打死,打跑就行了。”
黄友申说,当年大冶地区一共有12个去当兵,回来的时候只剩父亲一人。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1-05 09:12: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三位老兵口述抗战故事
下一篇:抗战老兵口述抗日经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