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周同胜曾参加豫西鄂北会战和西峡口战役
他曾是一名教师,家乡被日军占领后被迫南下,巧遇黄埔军校招生,成为第19期学员。在西安上学期间,他参加过著名的豫西鄂北会战和西峡口战役。后来,他退出国民党军队,加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离家11载后,他终于回到故乡,此后专心务农。如今,93岁高龄的他只能靠回忆纪念那段峥嵘岁月。
个人档案
周同胜,汉族,1922年生;1939年,进入妇女识字班和夜校宣传抗日;1940年夜校撤销,在农村小学当教师;1942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1945年5月毕业,同年参加了著名的豫西鄂北会战和西峡口战役;1948年9月,退出国民党军队,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1953年,回乡。
鬼子进村扫荡
扫射运煤车队
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坊子区坊城街道石河园村,见到了已经93岁高龄的周同胜,老人家走起路来依然稳当利索,连拐杖都不用。“他比村里很多80多岁的老人都健壮,耳不聋眼不花,思维也很清晰。”周同胜的大儿子周洪光说。
周同胜说,1922年他出生在石河园村(当时为石拉子村),小时候家里虽不算富裕,但也上了几年学,“和我的小伙计们比,我是比较幸运的,他们都帮父母干活,没上过学。”
1938年1月,日军占领了潍县,开始大扫荡。那一年,周同胜16岁,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日军到石拉子村时的情景。“农历三月二十三,一队不到20人的鬼子到了我们村,进村就开始杀人放火抢东西,村民们都吓得不行,只得往外逃跑。”周同胜说,那时鬼子所到之处,基本上被烧光、杀光、抢光。那天正好有一个从潍县去坊子拉煤的车队经过,日军一看人数众多,以为是个抗日小分队,于是调转机枪扫射车队,车队近30人全部被打死。
由于日军的精力暂时放到了车队上,石拉子村的村民趁机逃走,但仍有四五名村民被打死。“后来我听说,当时车队里有个十来岁的小孩,中枪后没死,鬼子又上前用刺刀刺死了。”周同胜痛楚地说,几天后,村民们再次回到村里时,发现整个村子都被烧没了,“那段时间鬼子修铁路修到我们这,整天到周边村里放火抢东西。”周同胜说。
被迫南下,途中机缘巧合考入黄埔军校
1938年的扫荡,不仅烧没了周同胜的村子,也点燃了他内心的怒火,他不想继续待在村里了。1939年,坊子东边的游击区县政府成立了精神总动员民运组工作组,办妇女识字班和夜校,周同胜报名参加,在识字班和夜校宣传抗日。
然而,不久之后,1940年夜校因故被撤销,周同胜没有了工作,老家也已经被日军占领,不能回去。他便留在当地的农村小学,当起了教师。
两年后,周同胜所在地区大部分都被日军占领,一些有志青年不愿随波逐流,有的去了西安,有的去了延安,周同胜也被迫离开。1942年4月,他南下途中经过安徽阜阳,正巧遇上黄埔军校19期在此地招生,他参加了考试并进入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的骑兵科,去了西安。“当时我们一块南下的有4个人,其中两人走散了,另外一个文化程度不够,只有我自己考上了。”周同胜说。
豫西鄂北会战时,停课上战场侦察敌情
据记载,1945年3月,国民党军队为抵抗日军攻占老河口,发动了豫西鄂北会战。会战中,日军采取东、南、北三个方向合击,其中东路为主力,南路策应战场,北路则牵制佯攻。国民党军队实施后退决战,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集中主力在东路决战,形成围歼之势,同时反击北路之敌,并在南路反复争夺。
“当时日军企图打通郑州到武汉的通道,包围中原地区。他们从山西调来一队人,过了黄河,一路占领洛阳、灵宝等地,还想包围重庆。当时驻守在那里的是第八战区胡宗南的部队,他带队阻截日军。我们还在上学的学生也纷纷停课,上了战场。”周同胜说,当时他所属的是黄埔军校学生队12中队骑兵一队,是侦察兵。“我的任务就是和战友们出去侦察地形、敌情,武器是标准式的,一支马步枪、一把马刀。”后来,他们胜了,日军退回洛阳。
西峡口战役,埋伏路边射击鬼子小分队
周同胜说,日军退回洛阳后不甘心,不久又企图攻占西安。“我们得到消息,大批日军准备在西峡口集结,攻打西安。形势危急,政府下令所有学生和群众都要参战,我们被安排配合陕西的一个骑兵师作战。情报说有一支日军骑兵队会经过商南县以北的一条小山路,上级要我们埋伏在那里打掉这支日军。”周同胜回忆说,“埋伏不久,那支日军果然来了,目测不到30人。等他们靠近一点,我们就开始打,打死了5个、俘虏了两个,其他的跑了,后来在逃往河南许昌的路上全被歼灭。”
1945年,日军仍穷凶极恶地发动了陕豫边境西峡口战役,自3月29日战斗开始,到8月22日签降停战,双方苦战143天。敌我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况之烈、死伤之众,实为抗日战争史上壮烈的一页。
因水土不服患上严重疟疾,住院四个月
1945年5月,周同胜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国民党军中做见习排长。当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部分日军极端分子仍垂死挣扎,进行疯狂扫荡,国民党军队准备反攻。“我们分到20多匹战马,跟着19师去了镇江,在那里反攻不愿缴枪投降的日军。”周同胜说,他在镇江驻扎了5个月,后来又去了扬州。在扬州,他水土不服患上了严重的疟疾,住进了当地的103医院。
住院4个月后,有个黄埔军校14期的学长在当时的吉林铁路局任职,认识了周同胜,周同胜便跟他去了东北。1947年下半年,他们到达吉林,在东北铁路局(吉林)保安处任警察训练班一区队第一期的队长,专门训练警察。
11年后终回乡
专心务农养家
1948年9月,周同胜离开国民党军队,此后进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先后进入军政大学学习,到东北军区青干团、军垦局服役,开垦农场、建设边疆,并在那里结婚生子。就这样,5年匆匆而过。
自从1942年离开家乡后,由于战乱和交通不便,周同胜从来没有回过老家。1953年,他终于有机会回家了。然而,当魂牵梦绕的家乡就在眼前时,周同胜被震惊了。“我回到家一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根本没有劳动力。我就跟东北的单位申请回家乡。”就这样,周同胜终于回到了石拉子村,专心务农并担任坊子区政协委员,再也没有出去过。
这些年,老人一直很知足。如今他已是93岁高龄,自己身体健康,老伴儿健在,几个儿女也都非常孝顺,他觉得生活很幸福。(潍坊晚报)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9-01-12 16:01: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谈戎马往事 忆峥嵘岁月
下一篇:不把鬼子打跑,我是不会回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