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不可遗忘的滇缅铁路:铭记中华民族危亡时的团结坚韧
2019-05-28 10:4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不可遗忘的滇缅铁路:铭记中华民族危亡时的团结坚韧

  图为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内的陈列

  一位妇女,胸前怀裹婴儿,背负箩筐担土石,她身后尾随着挑夫、马队、医生、工程师……1938年,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全国上下团结起来,用坚韧毅力抢筑一条通向缅甸的铁路“生命线”……

图为滇缅铁路忙蚌大桥遗址的一个桥墩。 陈静 摄

  图为滇缅铁路忙蚌大桥遗址的一个桥墩

  上述是滇缅铁路遗址公园内,巨幅石雕刻画的历史场景。记者近日到访云南省临沧市滇缅铁路遗址公园与遗址博物馆,追忆滇缅铁路历史.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修建从广州经贵州至云南,最后到达中国与缅甸边界的铁路。于2014年探寻滇缅铁路多处遗迹,对这条铁路有过深入研究的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副会长王福永告诉记者,“当时中国雄心勃勃,希望打通更多与世界相连的通道,但国家积贫积弱难以支撑孙中山先生的宏愿。”

  直到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很多沿海港口被封锁,国家急需打开物资运输新通道,于是举全国之力抢筑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

  滇缅铁路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由昆明至祥云,长约410公里;西段由祥云到孟定,全长约470公里。为了实现与缅甸铁路系统的衔接,滇缅铁路全线均为米轨。

图为大临铁路一隧道施工现场。 缪超 摄

  图为大临铁路一隧道施工现场

  当时,中国调集了全国著名的铁路和桥梁专家,云南地方政府则先后征集30多万劳工参加筑路。王福永说,“云南绝大多数男性青壮年已参军打仗,所以劳工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妇女和孩子,彝族、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都参与了滇缅铁路的建设。”

  由于铁路所经之处瘴疠横行,蚊虫叮咬十分普遍,加上严重缺乏筑路机械,劳动强度大,筑路民工伤亡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多的筑路过程中有近10万劳工葬身于铁路沿线。

  记者在滇缅铁路遗址博物馆内看到多位参与铁路建设老人的回忆录。刘世高回忆录:“当时我是小学生,和其他劳工一样,明白铁路对国家存亡的意义,大家万众一心日夜奋战,铁路线上都是人海战术。”

  魏学芳回忆录描述,他父亲为测量人员提供安全后勤保障,测量人员天刚亮就开工,要到没有日光看不到经纬仪才收工,中午水汽蒸发地上冒出有毒的红绿烟雾,当地人叫“瘴气”,更严重的是“疟疾”肆虐,当时全国很多年轻医生,怀着报国之心汇聚临沧。

图为大临铁路澜沧江双线大桥正在建设中。 缪超 摄

  图为大临铁路澜沧江双线大桥正在建设中

  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为了防止日军利用滇缅铁路进入云南腹地,国民政府下令炸毁滇缅铁路西线。当时滇缅铁路已完成路基土方石的56%,隧道完成52%,桥梁完成45%。

  “生于危难,毁于战乱,滇缅铁路是国家历史上的一首悲歌。”王福永感叹,“是悲歌也是壮歌,唱出中华民族危亡时刻的团结与坚韧。”

  时过境迁,新中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建设成就巨大。2006年联合国亚太经社交通部长会议通过了泛亚铁路网计划,滇缅铁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新的滇缅铁路——大(理)临(沧)铁路建设投资过半,王福永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孙中山先生的构想,在一百年后有了实现的可能。”

  不仅如此,另一条连接缅甸的大(理)瑞(丽)铁路也在建设施工中,待两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中缅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农机产品现在是由陆路运至广州,再由海运送抵缅甸仰光,距离长,时间长。”在成都和昆明从事农业机械贸易的孙占涛憧憬,“两条铁路尽快通车,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能让国外民众更快用上我们的产品。”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5-28 10:42: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

下一篇:烽火岁月杀敌,退伍熟知“功报”归故里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