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辉是一个脾气和顺、不识字的小脚女人。她出生在益阳乡下一个贫困家庭,13岁时,入县城周家做童养媳。
周家富裕,儿子周载云自然是上学读书有文化。周载云与段丽辉的结合,虽不是自由恋爱,然而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到也互相看出对方的好来。在段丽辉眼里,周载云聪颖好学,知书达理,宽厚坦荡,笔走蛇龙,有一手人见人赞的好字。周载云则在心里赞赏段丽辉清纯朴实,温柔勤劳,尊上爱幼。两人可谓琴瑟和谐,水乳交融。
近代的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时候,列强入侵。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军阀割据,混战不息。军阀、列强互相勾结,残害人民。中国如沉疴老人,举步维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从屡败中觉悟到“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中国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孙中山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就是国共合作的一个丰硕成果。
1926年,19岁的周载云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血参军。当时妻子段丽辉怀孕才4个月,心里虽有不舍,但她识大体,顾大局,理解支持丈夫的思想和行动。3年后,周载云考入黄埔军校6期,毕业后分到53师318团3营,任机枪连连长。
周载云从军9年后,妻子段丽辉在亲友的资助下,辗转找到周载云部队,与丈夫团聚,在部队生活了一段时间。1937年4月,段丽辉在部队生下了儿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段丽辉在部队看到丈夫带头咬破手指写血书,要求上前线杀敌,那种爱国的激情深深震撼了段丽辉。她感到和这个男人一起生活十多年,对他了解太少了。在巨大的震撼中,段丽辉突然感到,这样一个神圣、高大的男人肯定不会战死。
1937年10月,周载云所在部队奉命调往上海战场,参加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段丽辉抱着6个月的儿子离开部队。
11月,年仅30岁的周载云在上海苏州河边为掩护部队转移,率机枪连断后,不幸以身殉国。那一年,段丽辉 28岁,女儿11岁,儿子7个月。
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形单影只。她没有倒下,默默承担这份苦痛,为他们的儿女撑起破落的家,艰难地走向那渺茫的明天。她独自忍受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痛。
段丽辉只见到阵亡通知书,一直未见到丈夫的尸骨。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曾经生龙活虎的丈夫会死。慢慢地,她开始认为,一定是部队里的人弄错了,自己的丈夫没有死,他和部队失散了。她想象着,有一天,丈夫突然推开大门,一脸憨笑地走到她身边。
好多次,她梦见丈夫回来了,带回好多玩具、食品、图书,女儿和儿子围着他叫“爸爸”。她在一旁幸福地笑着、忙着,张罗了一桌好饭菜。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围着桌子吃饭。但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外面满天星斗,哪有丈夫的影子啊!她的胸中一阵痉挛,泪水在脸上肆意纵横,一滴滴打湿了枕头,无限惆怅涌上心头:“当时记得曾携手,人醉花扶,花醉人扶,羞褪红香粉欲酥。而今只是成相忆,灯背人孤,人背灯孤,千种思量一梦无。”
抗战胜利了,丈夫还没有回来,但她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她期待着,盼望着。
全国解放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想:“丈夫去台湾了。”怀着这样的期盼,她等到80年代末。
在建国后的特殊年代里,她担心丈夫回来被批斗,悄悄烧毁了丈夫的阵亡通知书等所有证明。看着丈夫的所有证件化为灰烬,她心里感到一阵阵难受。但一想到,只要丈夫回来,他们朝夕相守,所有的苦难都会烟消云散。想到那儿,幸福的感觉像黄昏时弥漫在小山村上空的炊烟久久不散。
这期间,她替他送走了他的祖父、祖母,送走了他的父亲、母亲。他们的女儿考上了大学,后来做了一名教师,儿子成了一名技术工人。
她一路走来,独自支撑,没有嘘寒问暖,没有可以依靠的肩膀,只有丈夫还活着的信念在支撑着她。
90年代初,湖南籍的台湾老兵一个个回来探亲,但她始终不见丈夫的身影。
有一个回来探亲的老兵说:“1949年,我们部队去台湾后,有一批大军官去了美国。”她想:“自己丈夫在1937年就是连长了,后来也一定做大官了。丈夫肯定是去美国了,他一定会回来的!”怀着这样的想法,她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1997年,88岁的她病倒了,卧床两个多月。有一天早晨,昏睡多日的她突然神思清楚地从床上坐起来,喊她的儿媳妇,拍着床问:“我床上有味道吗?”
她的儿媳妇非常孝敬,她病危期间,媳妇把自己的床挪到她的床边,夜里给她翻身。她要大小便时,媳妇抱着她,为其端屎把尿,几天给她洗一次澡,床上收拾得整齐干净,虽然卧床两个多月,但床上没有一点污秽的气味。
媳妇说:“妈,您床上没有一点味道。”她如释重负,抬头看着窗外渺无际涯的蓝天,喃喃地说:“他快回来了吧!他是爱干净的人。”60年了,丈夫一直活在她的心中,他的身影无处不在。那一刻,她的呢喃细语,如同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整个房间温馨一片。
下午,她平静谢世。她的丈夫已在另一个世界等了她整整60年。真是:山无陵,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她从青丝等到白发,从丰润等到憔悴,一直未能梦想成真。
2003年9月,她的孙子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见到一份淞沪战争中阵亡者抚恤金发放名单,上面写着,队号:53师318团3营机枪连;职位:上尉连长晋少校;姓名:周载云;籍贯:益阳;死亡地址:上海抗日阵亡;遗族姓名:妻段丽辉,子巴生;一次性抚恤金数目:800;年抚恤金数目360。审批人: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审批时间:1938年11月1日。
2004年2月19日,周载云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9-06-19 10:57: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刘志诚:入虎穴 探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