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多位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报道和书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们的抗日主题写作痛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他们在著述中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红军战士,再现了正在进行抗日战争的中国,成为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并在国际范围内得以快速广泛地传播,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友人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国际友人;抗日战争;抗日主题写作
欢迎按以下方式进行检索:刘萱.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国际友人抗日主题的写作[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01):1-6+50.DOI:10.13888/j.cnki.jsie(ss).2016.01.001.
作者简介:刘萱,女,出生于1963年12月,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辽宁大学外语系,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UBC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英语系做访问学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到世界的关注,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外国记者纷纷来到中国,采访中国的抗日战争,著名的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Lr snow)、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e SⅡong)、艾格尼斯·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西奥多·怀特(白修德)(Theodore Harold white),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J锄es Benr锄),德国记者汉斯· 希伯(HaIls Shippe)。这些国际友人怀着极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热情来到中国,记录了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
一、国际友人投身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几位来华的国际友人都是英美主流媒体的记者,他们一到中国,就奔赴抗战前线,记录和书写中国抗战。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 ver china)、史沫特莱的《中国的战歌》(B枷e HyⅡm of CIlina)、斯特朗的《人类的五分之一》 (0ne—fifm of Mankind)、爱泼斯坦《人民之战》 (The People’s war)、自修德的《中国的惊雷》 (Thunder Out of china)等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
1.亲临战场记录战地硝烟
1938年,史沫特莱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她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她身穿新四军军装,打着绑腿,脚上穿着一双麻绳编成的草鞋,从打扮上看,她和新四军战士没有什么区别。她在《中国的战歌》中详细描写了1939年9月13 日的一次行军体验:“在岸边上了一条帆船,我们许多人都已精疲力竭。两名女护士的疟疾已发作了,几小时,她们都把危险置之度外,平躺在舱面上,闭上眼睛,像死一样沉沉睡去。船尾的大橹开始咿呀作响,我们离开了岸边。不久,我们就航行在扬子江宽阔的胸脯上。江上笼罩着银白色的雾幛。一条奔腾的大江展现在我们眼前,像一片海洋。这里的宽度,按直线计算是五英里,但是从我们出航的渡口到我们将要登陆的村庄,实际上有70华里(约23英里)…。”据史沫特莱记载,当时正是半夜,“我们用眼睛向迷雾中探测,提防着敌人的兵舰;我们的耳朵也紧张地搜寻着是否有射击的声响………”史沫特莱在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和抗日战士并肩战斗,共同面对敌人,体现了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英勇和无畏。
1937年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以后,爱泼斯坦奔走于硝烟弥漫的前线。1938年4月,在台儿庄战役时,爱泼斯坦曾广泛接触国民党官兵和民众,并在当地访问过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形容他 “精力充沛,刚毅不屈,是一位敢打敢冲的军人。同时又显得和蔼可亲,说起话来简短有力”。他又在汉口访问了叶挺将军,了解到新四军的性质及其在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新四军是“人民的军队”,它“为人民而战”,“在长江沿岸建起了一个不可摧毁的抗战堡垒”。
2.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面目
爱泼斯坦在他的《中国未完成的革命》(111e UnfiIlished Revolution in China)中有这样的记录:晋绥地区的许多村庄,在1940~1941年间被日寇烧毁。“杀光、烧光、抢光”是日本人的口号;“日本的破坏是残忍的有计划的,他们每个讨伐队身上都带着图表,标明应予毁灭的村庄”;“三光政策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晋西北人民惨遭屠杀,再加逃亡,男劳力减少了三分之一,耕牛头数下降了百分之六十,马骡驴等牲畜,5匹中就有4匹被屠宰或被赶走”;“在富裕的文化城汾阳,以及密集在它周围的人口众多的村庄中成千上万的人被逮捕,其中有上千人被杀害”;“各种程度的学校都被看作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的温床,在城郊370名小学教师中,只有4名未被逮捕,差不多一半被抓走的教师都被枪毙。”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尖锐地指出了日本人的伪善和两面性。斯特朗在她的《人类的五分之一》中记录了在抗战期间为去中国,她途径日本的见闻:“……日本岛屿,究竟有怎样情形呢?在春天它们是樱花盛开的岛屿,到了秋天,就变成菊花齐放的地方。它们里面的普通人民,是从小受过爱好美术与创造美术的训练。他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也有礼貌和笑容。我在日本的时候,无论到什么地方,这些过路的人,都很和气地让路给我走。我在东京一家旅馆的门厅里,看见一个很有礼貌的生客起来,对我深深地鞠躬,并把窗口太阳光中的好位置让给我。他早知道这样做是可以对我欢喜的。”但是就在这一幅和蔼有礼的平民生活写真中,忽然插入了一段令她惊讶的新闻,原来是“在日本一种著名的报章上,登载了一篇关于‘杀人比赛’的文字(见一九三八年二月九日的大阪每日新闻)。这个故事讲到野田中尉在中国作战时会和向井中尉比赛,谁先杀死一百个人。他后来发现这件事非常容易而有趣,所以就把比赛的目标增加到一千人。野田很愉快地写着说:‘在华北地方,这种游戏的快乐,因为疲于追逐敌人而减少。但在华中方面,能够随意杀人,毫不觉得困难 ……正在我进入南京城以前,我已经杀死了一百零五个人……后来在包围战争中,我又另外杀死了二百五十三个人。这种杀法是极容易的,但一个人必须尽量屠杀,才能真正得到满意……我现在已经和向井中尉约定,要杀死一千个人。’凡是熟悉南京陷落的故事的人,都能明白野田所说的‘包围战争’就是屠杀非武装的中国人。日本报纸上对于这种游戏的记载,颇受许多读者的赞许。”斯特朗愤慨,如此甜蜜而光明的海岛,怎么会发生这种公然野蛮的崇武主义呢!
外国友人不计个人安危,以关注中国人民的命运和国际主义的理想为目标,他们的作品是对中国抗战的生动书写,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声援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中国抗战文学的组成部分,更是国际友人们声援中国抗战的经典作品。
二、国际友人书写中国的抗日战争
战争文学是一个特殊的文学类型,通常以描写和记录战场的实况,将领、士兵的生活为核心。这几位国际友人关于中国抗战的作品同样记录和描写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红军战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和红军战士的生活风貌,他们的著述从外部视角描写了中共领袖、红军战士以及中国艰难的抗战历程。
1.中共领袖和红军战士的生动描摹
这几位国际友人的关于中国抗战的著述都具有体式灵活、文体类型多样等特点,作品借助采访、日记、杂文、游记、报告文学等形式,记录他们的见闻,让读者从中看到作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伟大却平凡的精神风貌的生动描写。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描写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其中落墨最多的自然是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斯诺在苏区经常跟毛泽东长谈,有时是彻夜长谈,内容涉及各种广泛的问题,如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还有长征的故事等。在斯诺眼里“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陋“。与毛泽东倾心交谈,让斯诺了解到一个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如何转变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斯诺以记者的敏感对毛泽东有这样的判断:“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需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斯诺认为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中国的农民,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中国的意愿,这将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可见,斯诺以为战争中的领袖人物是一个军队是否可以取得胜利的根本和灵魂。
斯诺眼里的红军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却是一群战无不胜的年轻人:普通红军士兵平均年龄19 岁,他们大多数是作为少年先锋队员参加红军的。 60%一70%的士兵在部队学了点文化,能够写简单的信件、文章、标语、传单等,但是红军士兵没有固定的军饷,却可以拥有一份土地。红军的军官从班长到军长,平均年龄24岁。指挥官由黄埔军校毕业学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以及东北军前军官等组成。红军从最高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穿都一样,而且是没有高薪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他们的武器弹药70%一80%都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红军才是中国唯一一支铁打的军队。在斯诺看来红军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这些美好的品质是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所在。
从一个西方人斯诺的文字中,世界认识了带领中国人民闹革命的真实的毛泽东和中国红军。在斯诺的影响下,史沫特莱、斯特朗等记者也先后赶往红色中国的革命圣地。斯诺是第一个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和真实的红区生活传递给外部世界的人,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西方世界了解了红色中国,更让生活在国统区的国人认识到了红区的力量和魅力。
2.灾难深重的中国的真实再现
直接描写战争带给人的苦难景象在这几位国际友人的作品中非常多见,他们亲眼看见,并且亲身经历过的人间惨景,通过他们的文字传播出去,让全世界人们看到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无奈。《中国的惊雷》真实地记录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情形。这场造成300万人死亡,1000万人流离失所的灾难让白修德对蒋介石的看法从起初的“尊敬和仰慕”,变为“怜悯和唾弃”。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无数无可辩解的事实,描绘出国民党在军事上无能,在政治上腐败,在道德上堕落的真相,记录了国民党暴政造成的悲惨恶果。其中“人吃人的河南灾荒” 一章,展现了1942年受到日本侵略的河南,“在河南,人类吃着人类”。骇人听闻的一幕幕读起来催人泪下,令人难过和愤慨:“在北边,在黄河北岸,日军占领着山峰;在南边,陕南有名的华山山脉锯齿形的高峰,耸人云霄。这中间的一块地方,像打谷场一样平坦,有铁路通过,那块地方从东至西约三十或四十里,一片灰色的没有太阳的云幕,使它的荒凉难以言语形容。”在对日作战的最后几年间,灾荒肆虐北方,人们开始背井离乡,“一球球长串念珠似的人,通过着这个平原。这无穷无尽的行列,出现在地平线那边,蜿蜒在田间的小路上,静静地走人灰色的远方。中国的人群通常是叽叽咕咕地愉快地,像水银一样地流动,有或起或止的笑声和咒骂声。可是悲愁和霜雪已经把这些人们冻成为缄口无言的一群。他们提起了这一只脚,又提起另一只,机械地没有思想,像牲口一样,他们步履艰难地走入远方。在远古时期,原始的人类也许就这样地从寒冷和饥饿的史前土地上,迁移到食物和温暖的土地上。”晚年时,白修德身边仍然“留着一张菜单,那是他们离开郑州的前一夜,郑州的政府长官们宴请他们的菜单,有莲子羹、辣子鸡、栗子炖牛肉、春卷、热馒头、大米饭、豆腐煎鱼等,还有两道汤,三个馅饼,饼上撒满了白糖”。这是白修德生平吃到的最漂亮却最不忍吃的一席菜。
白修德在《中国惊雷》中客观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严厉地批评了蒋介石政权的腐败。书中的描述和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外部世界和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三、国际友人抗日主题写作的意义
1.客观公正的真实见证
抗战时期,国际友人来到中国,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中国,在他们的笔端记录中国,让西方世界更客观地了解了被日本侵略和被蹂躏的中国。这些外国的记者在中国进行实地采访考察,广泛地与一线指战员和人民群众接触和沟通,以严谨求实的客观态度描写了真实的中国,尤其是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了亲临现场,获得第一手的材料,他们不辞辛苦,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赶赴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发生在中国的所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都是他们的采访的对象。在采访中,他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千方百计深入到实地报道真相;他们不畏惧炮火,穿上军装,辗转于战火之中。他们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到生活条件很差交通十分不便的穷乡僻壤,一些中国国内记者们都很少到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战事迹,让世界和外界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全书共十二篇,分别是:“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又是白色世界”等。从这些篇章的题目上可以看出这本书是作者“所记录的他在革命区里所看到的、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做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斯诺在该书的序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上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这本书的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
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抗战中的真实的生存状况,了解到他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2.无可代替的迅速广泛的国际传播
国际友人对于中国抗战的写作谱写了一首首赞美中国人民抗日精神的史诗。从九一八事变到 “八一五”投降,日本对中国长达十四年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统计,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以上。中国遭受的劫难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在这场关系到一个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国际友人们以各自的中国体验为素材产生了大量的中国叙事,他们的作品内容广泛,反映的问题全面,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更是优秀的文学经典,构成了中国抗战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注意到这些国际友人的作品大部分是三四十年代就被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通过翻译才得以面向世界,受到喜爱,并得以流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10 月首版于伦敦戈兰茨公司,两个月内再版4次,发行十几万册。1938年1月又在美国出版,同年中译本在上海用复社名义出版,汉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很多年轻的学生,就是看过斯诺的《西行漫记》之后,到了延安,进人了苏区,积极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在解放区,文学同样被当成可以为现实政治起作用的强有力的斗争工具。为了让国际友人的抗战经典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并考虑到解放区文盲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这些国际友人的作品时,都采用了通俗化的策略,或者在译本前面加按语,扼要说明故事梗概,这样易于被读者接受。随着斯诺的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远,他惊异地发现,“一个人的文章和言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唤起人们,甚至陌生的外国人,使他们行动起来,视死如归。我个人感到,有许多中国人是受了我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而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当我听到我的一些朋友和学生在战场上牺牲时,我开始意识到我写作是有政治行动的性质。”《西行漫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各行各业的人都读这本书。曾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罗斯福看过此书后,对斯诺十分赞赏,曾三次接见过他,还亲自推销其著作。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员,驻南京政府的武官卡尔逊上校对斯诺报道不完全相信,后来在斯诺帮助下去了陕北,经过三个月访问,所见所闻极为丰富,感想万千,并决心从此要以他的见闻来唤醒美国,他辞去了曾服务 23年的海军陆战队和驻华武官的职务,去从事写作活动。从1937~1939年间,许多国际友人,如白求恩、柯棣华、韩丁、阳早等都读过《西行漫记》,受到它的鼓舞和感染,他们都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许多国统区的年轻学生,读过这部作品,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因此,翻译外国作品正是汲取世界进步文艺的营养,有助促进世界人民的心灵沟通。
我们注意到日本投降至今,一些右翼势力和某些政府的领导人,否认和歪曲对华进行侵略的历史罪行,妄图恢复军国主义。国际友人在他们的中国抗战写作中深刻地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事迹,可以认为,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事实、企图回避历史罪证的最有利的回击。
3.“百纳被”式的拼贴叙事特征
“纳被子”本来是指一种女性体验,在19世纪以前的美国不容易买到成品被子,女孩子从五岁开始就学会自己纳被子。女性共同纳被子成为女性共同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可以跨越阶级和种族的界限,在女性之间形成共同的语言。继而“纳被子” 成为女性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一反复出现的文学意象,还被比作写作本身,所以,“百纳被” 式的拼贴叙事特征是指作家在沿用某种文学传统时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编织新的图案。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史沫特莱的《中国的战歌》、斯特朗的《人类的五分之一》、爱泼斯坦的《人民之战》、白修德的《中国的惊雷》大都是将新闻报道、小说、杂文,还有纪实文学等不同类型和文体的作品集合而成书的。“百纳被”式的拼贴叙事是这几位国际友人抗战主题写作的共同特征,也是典型特征,我们以史沫特莱的《中国战歌》说明这一典型特征。该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章 “早年的回顾”描述了史沫特莱前往中国前的主要经历,从第二章到第十章是从1928年到1941年,时间跨度是为13年。这八章里有人物特写如“鲁迅”“妇女起来了”和“传教牧师”等,也有战地报道如“武汉失守”“鬼子的铁蹄”和“过江”等,还有历史记录如“西安事变”“上海风波”等。可以说《中国战歌》是把自传、报道、人物特写、历史、旅行文学融合在一起,是作者史沫特莱的个人叙述与新闻报道的结合,将历史与文学拼贴在一起,谱写了一曲史沫特莱的“中国战歌”。
国际友人的抗战主题的写作把文学与历史、虚构与新闻报道、游记与回忆录等多种文类融合在一部作品中,通过“百纳被”式的拼贴书写,将作者在中国的经历与读者分享。这样的写作手法显得真实,贴近历史,更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四、结 语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痛苦。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人民遭受屠杀凌辱之时,外国朋友 “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从舆论上支持中国,这些国际友人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记录了中国人民光辉灿烂的战斗历程。虽然这些国际友人来自国外,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他们用写作歌颂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
责任编辑:吴凤娇 最后更新:2022-08-29 16:24: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世纪以来中共抗战史研究综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