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民族危急关头,全国各界人士以不同的 方式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洪流当中。江苏基督教界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抗日作出了 贡献:开展抗日宣传,激励教众放弃“和平主义”,奋起抗争;联系国际友人,争取国际援助;利用特殊的身 份背景救助难民、救治抗日伤员;抵制日式基督教的入侵。在抗日活动中,江苏基督教界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广大教徒面对强暴的侵略者不屈不挠,坚持斗争,最终和各界民众一起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春天。
关键词:抗日;江苏;基督教
作者简介:高俊(1972一),男,江苏高邮人。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助教,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对所占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实行严密控制。江苏基督教组织在抗日战争期间也遭到很大破坏,但教会中的许多人能站出来,以各种方式抵抗日军的暴行。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日,反抗日本侵略者:或宣传号召,或设难民收容所,或组织救护医疗队,或直接参与营救抗日士兵的活动。不管他们是外国籍的还是中国籍的,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开展抗日宣传,激励抗战
为激发广大教徒的抗日热情,江苏基督教界的领袖和知名人物纷纷发表时事谈话,支持抗日。 中国天主教南京教区主教于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 对南京教徒说道:“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丧失了与 其他民族共存共荣的诚意,往往迷信武力,强凌弱,众暴寡,为目的不择手段,于天主教博爱人类 共济的福音大相径庭。”针对当时在基督教徒中有 一定市场的“和平主义”、“非暴力主义”,于斌向教徒们指出仅有爱国心和正义感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的行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教徒们应奋起抗战。“必须本着公教(即天主教)的超性精神牺牲主义,把爱国的理论一一付诸实行。”战争开始后,于斌就高呼:“势急矣!势迫矣!”号召南京教区的教友将学校及宿舍的一部分让出来, 作收容伤残军人和难民之用。并要求教徒紧急购 买药物、纱布和绷带,还要求有知识的教徒向民众演说,宣传防空防毒的战时常识。他在1937年底随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曾担任过中国文化界戡乱救国总动员会主席团主席、全国慰劳 戡乱将士总会副团长,亲赴独山前线慰问作战官兵。他向社会各界演讲“世界大战与思想”一题, 号召大家投入到反法西斯行列。基督教办的一些刊物也开展抗日宣传,当时的全国基督教协进会、 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及南京基督教的刊物上都发表 《告全国基督教书》等文章,号召基督教徒以各种 方式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基督教界的抗日宣传极大地激励了江苏基督教徒的抗日情绪,使他们不再局限于基督教所宣扬的狭隘的“和平主义”, 一些教徒直接走上抗日前线,同时也增强了普通民众的抗战信心。
二、抗议日军兽行,争取国际同情与支持
抗日战争初期,许多留在江苏的外国传教士也亲身经历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他们目睹了日寇 的残暴行径,向本国发回了许多反映日本侵略暴 行的报道,使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国际上的同 情与支持。特别是一些留守在南京的传教士,如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福斯特(Ernest H. Forster)、米尔士(Wilson Plumer Mills)等,均向本国大使馆报告日军的兽行,以期引起本国政府的重视及国际社会的关注。这批留守在南京的传教士以信函、日记、电影胶片的形式记录了大量南 京大屠杀的罪证,这些材料成为后世人们控诉日军残暴兽行的铁证。有的传教士在战后成为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证人,为法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不仅如此,当时一些传教士不停地写信给日本方面,强烈抗议他们的行为。贝德士给日本使馆写了8封信,列举了他亲眼目睹的发生在金陵大学校园内的日军种种罪行,期望军队恢复纪律;史迈士(Lewis S.C.Smythe)从1937年 12月14到1938年2月19日,给日本使馆写了69封信以抗议日军暴行。传教士对日军兽行的抗议,使日军非常恼怒,时有殴打、威胁外籍传教士的事件发生,但这并没有阻止住他们抗议的呼声。
除了留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向外披露日军兽行,江苏基督教界的人士亦有走出国门游说世界 各国抗议日军暴行的。南京主教于斌1937年前 往欧美多国访问。据1938年5月12日汉口《大公报》记载,他所到之处,“口讲笔述,激动欧美人士,主持正义,保障公理的义愤,一致赞助我国英 勇之抗战。”因其有“受人重视之地位,其言论在欧美人士中,特别具有一种强大之感动力,因此所经之地,亲华的空气,随浓厚。”在对外宣传的同时, 他还展开募捐活动。1939年2月19日(旧历元旦),在于斌主持下举行“救护车百辆运动大会”, 由于主教的演讲,参加游行者逾万余人,游行后, 在四小时内即募得两万余元美金。江苏基督教界的活动,增强了国际间对中国抗战实情的了解, 为赢得世界人民的支持起了很大作用。
三、救助难民
江苏基督教界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为保护难民做了很大的贡献。日军占领南京前夕,一些 外籍传教士和外国侨民在南京西北部开辟一片 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收容难民,并且建立了名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组织。该组织14 名成员中有5名成员来自教会机构,或是教会医 院、学校的人员。1938年,该委员会又补充了一 批新委员,绝大部分也是教会人员。该组织中教会人员和其他成员一道,尽最大努力保护难民生 命,为难民提供食物、物资以及提供医疗救助。他们在阻止日军暴行时,也会受到生命威胁。传教士威尔逊医生(William F.wilson)在驱赶一个 日本兵出安全区时,差点被枪杀。除了教会 人员的艰辛努力外,教会机构场所在安置难民时也起了很大作用。在南京陷落时,一些教会机构 和教会学校都临时充当起难民收容所,许多教会建了难民收容所。在这些难民收容所里,收容的难民前后有两万人,约占安全区内难民收容人数 的1/3。这里的难民,虽然不能完全逃避日军 的兽行,但相对而言,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日军的暴行,保障了南京人民生命财产的安 全,解决了难民生活上的困难。当日寇在南京进行疯狂大屠杀的时候,使这里的大批难民,特别是许多妇女和儿童得以幸免于难。
抗战初期除了在南京的教会组织为民众提供 一些避难所以外,江苏其他地方的教会组织也做 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南京沦陷后,江苏省 政府迁设淮阴,日机随至。淮阴长老会办的仁慈 医院为保护群众躲避13机轰炸,在屋顶涂上USA 标志,并挂上“红十字”的旗子,每当防空警报拉 响,医院的大门洞开,尽量容纳四周的难民入内避难。1938~1941年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加上连年干旱,苏北地区常闹灾荒,人民生活困苦。美国传教士从上海运来大米、面粉、衣服等,分配到各地教堂发放。1938年日军侵占南通,美籍传教士利用学校、医院残部及城内教堂和人员组织基督红十字会,得到上海教会国际红十字会的粮食、医药等支援,对在抗日中的南通人 民进行人道主义的救助活动。总之,江苏基督 教界在抗日期间救助了无数的难民,在最困难的岁月里,和日本侵略者作着艰难的抗争,在一定程 度上给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难民以生活的希望。
四、救治伤员、支持抗日
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如在淮阴的仁慈医院, 由于医护条件优越,在抗战初期承担了救治大量伤员的重任。据1938年医护统计表明,抢救抗日伤员创空前记录,日达六百余人。江苏地方上一些教会组织亦为救治伤员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句容的中华三育研究社的师生立即成立医疗救护队,进行救护训练,准备上抢救伤病员,参加抗战。丹阳县的天主堂主动开放,迎接34所后方医院人住,教会有20余青年男女参加护理约两个多月。
除了救治伤员外,在抗战中,江苏一些地方的教会机构及教徒利用特殊身份作掩护支持抗日。1939年3月1日,淮阴被日军占领,由于局势的突变,尚有不少未及撤离的伤员及政府人员迅速隐匿身分,佯装病号住进医院,在医护人员的竭力掩护下,未遭日寇加害。苏北的高邮是抗日游击队与日本鬼子拉锯的地方,高邮天主堂神父和修女李忠等人,经常积极掩护抗日游击队出没。 江苏各地都有天主教教会自觉组织信徒,捐款捐物支援抗日前线。还有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冒着生命危险,救护受伤游击队员。1944年8月的一天,隐蔽在江苏海门县城北一带的新四军游击队与日伪军遭遇,展开了战斗,指导员茅锡堂中弹负伤,无法医治,万分焦急。当时,教会私立锡类中 学(现海门县中学)校长袁斯神父和广济医院(教会办的)院长蔡国梁医生以及自己的堂妹袁宝兰等教友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日伪警戒线,把游击队 指导员护送到广济医院进行手术。在袁神父和蔡 院长的掩护和治疗下,茅锡堂很快康复出院,重返抗日前线。更有一些教徒直接走上抗日前线, 如在徐州铜山地区,由于日本牧师的统治,教会员受压迫,有些教会人员便直接参加抗日,如区主任马瑞祥、区长张印潭(原石庄教会执事)等人。
五、抵制日式基督教
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利用宗教加强对中国人民的控制。他们在“东洋人掌着东洋人的宗教”号召下,在上海成立了“华中 基督教同盟”,作为在华东地区扩张其日式基督教的基地。特别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更是全面驱逐英美教士。为把中国基督教控制在自己手中,在日占领区,日本以支持中国教会脱离英美羁 绊、实现自立为幌子,封闭了所有英美系统的基督教会、医院、学校和企业机构,并把英美侨民及传教士集中监管起来,乘机扩展为为日本侵略服务的日本式基督教。 对于这种披着基督教外衣的侵略活动,江苏基督教界人士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制。江苏昆山陷落后,日本先后派来牧师传道,企图开展当地教务并为日军服务。当时的特务牧师富田凭日寇势力,占用昆山一处地方设立礼拜堂,四出拉拢,但教徒憎恨日寇暴行,几无一人前去做礼拜,徒然空设而已,使得日方的计划受到挫折。江苏基督教人士除了对日本人所办的基督教采取消极、不响应的抵制方法外,还采用教会自立的方法与之抗衡。1939年,日寇侵占泗阳,全县教会工作几乎停顿。有若干教民代表发起在来安集北边贾庄 召开全县教会代表会议,邻县淮阴、沭阳也有代表 参加,会上决定成立“中华基督教淮泗沭自立会”, 实行教会自立。1941年,日本人为控制该地区的 教会,从徐州派牧师前来淮阴,把泗阳划为“清淮分会”,企图使教会为日本人服务,但农村教会仍坚持由“自立会”来负责,与“清淮分会”分庭抗礼, 拒绝为日本人所用。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抗战期间,日本方面企图通过发展日式基督教为侵略服务的希望并未实现,其宗教侵略政策和其发动的侵略战争一样,最终遭到了失败的命运。
正如1950年周恩来总理说过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青年会等宗教团体也起了很好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期问,江苏的基督教界为抗战做了很多事情。在抗战前期,由于西方传教士的存在,在一些为抗日服务的工作上,尚有些便利条件可用。正如一份基督教会后来的报告所称:“当中日战事初启数年中,教会事业,得西工合力支持,困难不多。尽管如此,江苏的基督教机 构很多毁于战火,基督徒受迫害,如1937年宿迁沦陷后,日寇以“暗中组织‘信行救国十人团’”的 罪名,逮捕程鹏云牧师及林增仪、康迎宜两位长老,历时七十天方始获释口川。太平洋战争以后, 情况变得更糟了,江苏的教会教堂几乎全被日军占领,正常的礼拜活动遭到破坏,许多教堂被日军摧毁,传教士被关、被杀。常仁在《江苏近代史上 的基督教》一文里写到,江阴教会的23幢房屋被日军烧毁20幢,徐州王恒心牧师被捕入狱,栖山教堂的西教士被枪杀。但江苏的许多基督教并没有被日寇的淫威所吓倒,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仍然以各种形式与日寇抗争,充分表现了与敌斗争的顽强意志。江苏基督教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抵抗,成为全民抗日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历史贡献。
责任编辑:刘洁 最后更新:2022-09-26 13:06:0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联蒙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蒙古族政策研究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难童救济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